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82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挂锁设计,并且被个人采用,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可以使用已经关闭和锁定的任何特定物品或区域。这些挂锁设计可以包括被构造成用钥匙打开的锁,或者被设计成用获知的特定字码组合(combination)来打开的锁。近来已经出现的并且影响字码锁和钥匙锁两者的问题是所有的固定锁(securedlocks)都必须由检查或安全人员(例如,海关人员和运输安全管理局(TSA)人员)破除,以便可以了解可能需要检查的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在其中所有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都必须被扫描或检查以防止运输潜在危险物品或者被认为不合乎要求的产品的情况下,检查和安全人员可以具有打开行李进行目视检查的授权,其可以包括物理地破除可能处在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上的任何锁。从而,不能够被检查和安全人员打开的锁系统只能经受物理破除,以便可以了解需要目视检查的任何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结果,这些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的拥有者面临这样的可能性,即,为保护该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中的内含物而采用的任何锁系统可能被检查和安全人员物理地去除,致使该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在该集装箱、包裹/行李处于拥有者的拥有和/或控制之外的剩余时间期间无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具有完全集成的双重闭锁系统的独特构造的锁,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使用常规锁时的缺陷。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设置用于在锁定形态与打开形态之间操作的锁。该锁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具有趾部容纳孔的第一表面,该趾部容纳孔形成在第一表面中;钩环,该钩环包括趾部和跟部,该跟部具有纵轴并且延伸到主体中并保持在该主体内;第一闭锁机构,该第一闭锁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钩环,并且被设置用于在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操作,以及第二闭锁机构,该第二闭锁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钩环,并且被设置用于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其中,当第一闭锁机构处于开锁位置或者第二闭锁机构处于打开位置时,该锁可以被设置成处于打开形态下,并且当该锁处于锁定形态下时,趾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趾部容纳孔包围。[0010]如上所述的锁,该锁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该至少一个离合器位于主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闭锁机构和/或第二闭锁机构。如上所述的锁,位于主体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闭锁机构。如上所述的锁,第一闭锁机构可以包括插销板,该插销板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第一闭锁机构在插销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处于锁定位置,而在插销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处于开锁位置。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操作地连接至位于该锁的主体内的一弹簧,并且该弹簧被设置成,用于沿着所述跟部的纵轴,按朝向所述插销板的方向推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以包括阻挡环,该阻挡环从所述至少一个 离合器的内表面起延伸,该跟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跟部的纵轴大致垂直地延伸,并且该阻挡环可操作地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啮合,以限制跟部沿该跟部的纵轴按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如上所述的锁,当插销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弹簧被设置成,沿着所述跟部的纵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以使所述阻挡环按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以大致间隔隔开的关系定位,并且所述钩环沿所述跟部的纵轴直线地自由移动,以使所述钩环的所述趾部从所述趾部容纳孔移出。如上所述的锁,第一闭锁机构还可以包括凸轮,该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插销板,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插销板。如上所述的锁,该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钥匙致动柱,该钥匙致动柱被设置成,使所述凸轮进行角运动。如上所述的锁,该钥匙致动柱包括盘转向柱和至少一个盘,并且该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盘转向柱。如上所述的锁,位于主体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闭锁机构。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以包括柱状部,该柱状部具有纵轴和贯穿该纵轴的钻孔,并且该钩环的跟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钻孔。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钻孔被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内表面起延伸的阻挡环划分成锁打开区和闭锁区。如上所述的锁,该钩环的跟部可以包括从跟部起延伸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并且该阻挡环可以包括在该阻挡环中界定的开口间隙,该开口间隙形成允许在闭锁区与锁打开区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尺寸。如上所述的锁,该第二闭锁机构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位于闭锁区时处于关闭位置,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位于锁打开区时处于打开位置。如上所述的锁,该第二闭锁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拨盘,该至少一个拨盘位于主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被设置成,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被设置成,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以使位于所述阻挡环内的所述开口间隙按对准关系定位至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以允许所述钩环沿所述跟部的纵轴直线运动。如上所述的锁,该跟部沿纵轴的直线运动准许将趾部从主体的趾部容纳孔中移出,以使该锁处于打开形态下,并且当该锁处于打开形态下时,该钩环被设置成,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如上所述的锁,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以设有延展鳍,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设有至少一个齿,该至少一个齿被设置成,可操作地啮合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旋转运动被传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如上所述的锁,该第二闭锁机构被设置成,可通过分离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与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所述至少一个齿来重新配置,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自由旋转,面不会将旋转运动传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如上所述的锁,当该锁处于打开形态下时,该钩环被设置成,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并且被设置成,在按朝向所述锁的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时,分离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与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所述至少一个齿。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该双重闭锁系统可以通过使用该锁的任何闭锁系统来打开和/或锁定。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锁的多个闭锁系统中的一种是字码闭锁机构,其准许一旦将锁打开就能改变该字码闭锁机构的字码组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允许检查和/或安全人员在不必采取破坏性开锁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特定钥匙来打开该锁,并缩减来自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的拥有者的投诉数量,作为检查拥有者的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的内含物的结果,这些锁已经被破坏。最后,本实用新型准许在检查和/或安全人员检查了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的内含物之后将锁重新附于该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以使该集装箱、包裹以及/或行李在处于其拥有者的拥有或控制之外时不会不安全。现在,已经发现,前述优点可以在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挂锁中容易获得,其中,该双重闭锁系统包括钥匙闭锁机构和字码闭锁机构。该钥匙闭锁机构采用被钥匙控制的插销板(latch plate)部件,并且能够在不使用该挂锁的字码闭锁机构的情况下,控制离合器的垂直运动并打开该挂锁的钩环(shackle)。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被包围在锁体/外壳中的双重闭锁系统的挂锁。该挂锁可以通过字码和/或钥匙机构打开。该字码闭锁系统通过拨盘(dial)控制,并且在该锁的用户将该拨盘转动成预置锁打开字码时,离合器的开口间隙将对准该钩环的突出部,其允许该用户提起该钩环并打开该挂锁。该钥匙闭锁系统可以通过盘转向(tumbler)柱来控制。随着正确的钥匙进入该盘转向柱,该柱转动并且该柱上的凸轮按相同方式转动。随着该凸轮的转动,该凸轮按大致远离该离合器的方向移动插销板。随着该插销板移动,离合器和间隔环下面的弹簧向上推动离合器组。随着离合器向上移动,该钩环将移动并且该钩环的趾部(toe)从该锁的主体里面释放。在锁定模式下,该字码未按锁打开字码对准。因此,离合器的开口间隙未对准该钩环的突出部,因此,钩环不能向上提起。钩环的突出部处于离合器的闭锁区中。这将使钩环停留在锁定位置中。在锁定模式下,钥匙不存在并且柱状部和凸轮不能将插销板移动离开离合器。因此,离合器因插销板的阻挡表面接触离合器的顶表面而不能被向上推动,其不允许钩环被向上推动。由于离合器不能垂直移动,因而,钩环同样不能被向上推动,从而钩环的趾部仍保持在锁体/外壳的趾部容纳孔中。拨盘具有容纳离合器延展鳍(extended fins)的齿。它们在未锁定字码模式期间彼此啮合。当拨盘对准至打开锁字码时,离合器的开口间隙对准该钩环的突出部。因为在离合器中没有用于阻挡该突出部的壁部,所以这允许钩环能够被向上拉动。钩环将被向上拉动直到钩环的双重突出部接触主体的表面为止。钩环的突出部现在处于离合器的锁打开区的顶部上。在根据字码模式的这种未锁定下,离合器具有旋转运动而没有垂直(向上)运动。钩环是具有垂直(向上)运动的唯一组件。离合器没有垂直运动,是因为插销板的阻挡表面在阻挡离合器的顶表面,其使离合器不能任意向上运动。当利用字码闭锁机构将钩环按未锁定模式向上拉动时,钩环可以自由旋转。用户 可以按预先指定角度转动钩环,例如,顺时针大约90度,并且向下推动钩环。随着钩环被向下推动,钩环的突出部啮合在离合器的槽中,从而可以向下推动离合器组。随着每一个离合器的延展鳍不再与每一个拨盘的齿啮合,用户可以将拨盘转动成它们自己的字码。在用户设置该字码之后,用户接着可以释放钩环,并且间隔环下面的弹簧向上推动间隔板和离合器。随着离合器移动回初始位置,每一个离合器的延展鳍将哨合回每一个对应拨盘的齿。当将具有正确切口的钥匙插入到该盘转向柱中时,该盘转向柱能够转动并将该转动运动传递至凸轮。盘转向柱的延展叉部(extened-fork)可以哨合到凸轮的槽中,并且该凸轮被设置成,按相同方式移动。随着该凸轮的转动,凸轮的延展销可以与插销板的销容纳槽(pin-receiving-slot)哨合,其使插销板按远离离合器的方向移动。随着该插销板的移动,插销板的阻挡表面不再阻挡离合器顶部的顶表面,并且离合器将被位于离合器和间隔环下面的弹簧向上推动。同时,拨盘和离合器不处于对准位置,因此,钩环的突出部处于离合器的闭锁区下面。在插销板不阻挡离合器顶部的顶表面的情况下,离合器下面的弹簧将向上推动离合器组,随着离合器向上移动,钩环可以被向上推动或拉动直到钩环的突出部反向撞击离合器的闭锁区为止。另外,离合器的顶表面将向上移动直到其撞击主体的内部区域上的表面为止。因为钩环被向上推动,所以钩环的趾部将从锁体/外壳的趾部容纳孔里面释放。在使用钥匙的这种未锁定模式下,离合器和钩环具有垂直(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一不例性实施方式致力于提供一种挂锁,该挂锁包括主体/外壳和具有趾部和跟部(heel portion)的钩环。该主体/外壳包括用于容纳钩环趾部和钩环跟部的孔。钩环的跟部可以处于锁体/外壳内部,并且趾部可以远离主体/外壳地移动至打开锁的锁释放位置。可以通过将钩环向上移动离开该主体/外壳而将该钩环由第一位置(闭锁模式)至第二位置(锁打开)从主体/外壳释放。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挂锁还包括构造在主体/外壳中的字码闭锁机构,并且被设置成,当在该字码闭锁机构上排列正确字码时控制该钩环的跟部。该字码闭锁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拨盘和一个或多个离合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中的一个,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被设置成,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未被设置成显示利用该字码闭锁机构打开该锁的字码时,防止锁被打开。[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挂锁还包括钥匙闭锁机构,该钥匙闭锁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凸轮的柱状部,该柱状部用于控制该凸轮的运动。该钥匙闭锁机构还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凸轮的插销板,并且被设置成,阻挡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的垂直运动。该插销板被设置成,用以抵制通过定位的弹簧施加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上的力,以沿锁的主体按垂直方向推进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在锁被具有正确切口的用于与钥匙闭锁机构有效啮合的钥匙打开时,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的垂直运动将帮助推动或拉动钩环的趾部脱离锁体/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插销板可以具有双重功能。第一功能是控制离合器在字码闭锁模式期间没有任何垂直(向上)运动。第二功能(用于按钥匙模式打开的锁)是离开离合器,以使离合器向上移动,并且使钩环向上移动,以在将钥匙闭锁机构开锁时允许钩环的趾部从锁体/外壳里面释放。为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于关闭和锁定状态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处于打开和开锁状态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处于打开和开锁状态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其中,该锁的主体的一部分已经被去除,以便示出处于关闭和锁定状态下的锁的内部组件;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一些组件的立体图;图6是供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钩环的立体图;图7是供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离合器的俯视图;图8是图7所示示例性离合器的沿线8-8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供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拨盘的底部立体图;图10图9所示示例性拨盘的顶部立体图。图11是供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凸轮的立体图;图12是供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盘转向柱的立体图;图13是供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使用的示例性插销板的立体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其中,该锁的主体的一部分已经被去除,以便示出处于打开和开锁状态下的锁的内部组件;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前视图,其中,该锁的主体的一部分已经被去除,以便示出处于打开和开锁状态下的锁的内部组件;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一些组件的前立体图;以及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锁的一些组件的后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描述,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按许多不同形式具体实施,而不应视为对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制。贯穿全文,相同标号指相同部件。首先参照图1-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用数字10概括地指示的示例性挂锁。挂锁10包括主体20和钩环30,并且钩环30包括趾部33和跟部34。跟部34延伸并且保持在主体20中。该挂锁10还包括钥匙闭锁机构36 (第一闭锁机构),该钥匙闭锁机构被设置成,允许通过使用钥匙38将趾部33从主体20释放。挂锁10还包括字码闭锁机构45 (第二闭锁机构),该字码闭锁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拨盘50,并且被设置成,在将预置字码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上时允许将趾部33从主体30释放。例如,如图2所示,当将预置字码设置在字码闭锁机构45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上时,钩环30可以离开主体20,由此将趾部33从主体20释放,并且允许钩环30环绕该钩环30的跟部34旋转(未示出)。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挂锁10包括双重闭锁机构,所以钥匙闭锁机构36也可以被用于将趾部33从主体20释放,例如图3所示。下面,参照图4,主体20包括具有趾部容纳孔47的第一表面,该趾部容纳孔47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中,以便保持钩环30的趾部33。下面,对字码闭锁机构45和钥匙闭锁机构36的细节和操作进行更全面讨论。 如图4、5以及14所示,字码闭锁机构45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中的每一个都协作地与离合器52相关联,该离合器52按包围关系定位至钩环30的跟部34的、延伸到挂锁10的主体20中的一部分。应当明白,这些拨盘50中的一个在图4和5中略去,而所有拨盘50在图14中略去,以便更清楚地示出位于拨盘50内和之后的特征,并且挂锁10的其它组件可以不在这些图中示出,以使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图中所示的组件。如图9和10详细地示出,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个或多个面55,在该面上可以打印、浮雕或雕刻数字、字母、颜色或其它符号,以便提供字码闭锁机构45使用的标记。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齿57,这些齿位于拨盘50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面55相对的内表面上。再次参照图4和14,钩环30的跟部34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59,这些突出部从跟部34起延伸,并且位于离合器52内。如图6详细示出,突出部59可以按对准关系位于钩环30的跟部34上,并且跟部34还可以包括双重突出部61,其中,一个突出部从跟部34的相对两侧延伸。再次参照图4、5以及14,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延展鳍63,该延展鳍从离合器52的外表面起延伸,并且形成所需尺寸,以使离合器52定位在多个拨盘50中的一个的两个齿57之间。延展鳍63与齿57的协作啮合允许离合器52随着与离合器52啮合的拨盘50的旋转而旋转。这些拨盘50中的每一个都与弹簧定位夹64啮合,该弹簧定位夹提供针对每一个拨盘50的抵抗力,以使需要特定量的力来克服弹簧定位夹64的抵抗力,以便旋转每一个拨盘50。该弹簧定位夹64位于挂锁10的主体20内,以使每一个拨盘50都可以按离散位置来旋转和保持,所述离散位置能示出这些拨盘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面55中的每一个。按这种方式,可以将利用拨盘50的字码组合输入字码闭锁机构45中。如图7和8更详细地示出,每一个离合器52都包括顶表面65和底表面67,并包括柱状部,柱状部具有纵轴和贯穿该纵轴的钻孔68。界定内部区域的钻孔68从顶表面65至底表面67延伸穿过离合器52。定位在离合器52的、顶表面65与底表面67之间的内部区域中的钻孔68内的是阻挡环69,该阻挡环大致分隔出离合器52的锁打开区72和闭锁区74。在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中界定了开口间隙76。如图14所示,该开口间隙76允许离合器52的闭锁区74与锁打开区72之间的、从钩环30的跟部34起延伸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59的运动。再次参照图4,主体20包括位于主体20的内部区域中的表面78,该表面被设置成,啮合从钩环30的跟部34起延伸的双重突出部61,以便在字码闭锁机构45处于开锁位置时确保该钩环30不能完全从主体20移出。下面,参照图4、5以及15-17,对钥匙闭锁机构36的组件进行讨论。钥匙闭锁机构36包括盘转向锁83 (钥匙致动柱),该盘转向锁包括盘转向柱85和一个或多个盘87。该盘转向柱85被设置成,容纳钥匙38,并且如果钥匙38具有正确的切口(未示出),则盘87被移动和/或对准,使得钥匙38的旋转推动盘转向柱85的旋转。钥匙闭锁机构36还包括凸轮89,该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盘转向柱85。如图11和12所示,盘转向柱85包括延展叉部95,该延展叉部从盘转向柱85的一表面起延伸,并且被设置成,啮合凸轮89上的槽97。如图11所示,该凸轮89还包括延展销99,该延展销从凸轮89的一表面起延伸,并且与槽97 相对地定位。再次参照图4、5以及15-17,钥匙闭锁机构36还包括插销板111,该插销板包括用于啮合凸轮89的延展销99的销容纳槽113。该插销板111在图13中示出,并且还包括阻挡表面115和位于插销板111的、与销容纳槽113相对的端部上的大致呈半圆形的切口 117。位于该大致呈半圆形的切口 117的每一侧的是端部119。再次参照图4和5,该阻挡表面115被定位于阻挡地约束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的顶部离合器52的顶表面65的位置。在该约束下,该大致呈半圆形的切口 117环绕钩环30的跟部34的圆周的一部分定位。定位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的底部离合器52下面的是弹簧120,和位于底部离合器52与弹簧120之间的间隔环125。该阻挡表面115用以防止弹簧120按远离弹簧120的方向推进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如下更全面讨论的,应当明白,锁10可以通过字码闭锁机构45或者钥匙闭锁机构36的任一个来打开。锁10的闭锁构造在图I中示例出,而锁10的开锁或打开形态在图2和3中示例出。在锁10的闭锁构造中,钩环30的趾部33被定位于保持在趾部容纳孔47中,例如,如图4所示。在锁10的开锁/打开形态中,钩环30的趾部33未定位在趾部容纳孔47中,例如,如图14和15所示,以使钩环30环绕跟部34(未示出)自由旋转。下面,参照图4、5以及14,针对字码闭锁机构45的操作,挂锁10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保持在锁定形态下,防止钩环30的突出部59按致使趾部33从趾部容纳孔47释放的方向移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被定位成显示不正确的字码组合时,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被调整成,使得钩环30的突出部59位于离合器52的闭锁区74中。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被旋转成,使得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上示出正确的字码,则旋转每一个拨盘50会致使通过将该拨盘50的齿57啮合在每一个离合器52的延展鳍63上来旋转对应离合器52。按这种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拨盘50的旋转被传递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中的每一个。当正确的字码被显示在字码闭锁机构45上时,每一个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的开口间隙76按与钩环30的对应突出部59的对准关系定位。该对准关系准许钩环30按远离挂锁10的主体20的方向拉动,使得钩环30的趾部33可以从趾部容纳孔47移出。钩环30可以沿远离主体20的方向被拉动,直到钩环30的双重突出部61与主体20的表面78相接触为止。在这种定位下,钩环30的突出部59会处于离合器52的锁打开区72中,例如,如图14所示。为了将挂锁10设置同其锁定形态,将趾部33与趾部容纳孔47对准,并且将钩环30按朝向锁10的主体20的方向推动,由此,将突出部59定位在离合器52的闭锁区74中。一旦趾部33处于趾部容纳孔47中,拨盘50就能带动离合器52旋转,并且阻挡环69的开口间隙76不再与钩环30的突出部59对准,其由此防止钩环30移动离开主体20。当挂锁10处于开锁/打开形态下,挂锁10的用户就可以重置字码闭锁机构45的字码组合。当将钩环30拉离主体20时,钩环30可以环绕跟部34的纵轴自由旋转。该用户接着可以旋转钩环30,并且按主体20的方向推动钩环30,并且随着将钩环30按这个方向推动,突出部59啮合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以使离合器52朝向锁10的底部推动。随着将离合器52按这个方向推动,延展鳍63与拨盘50的齿57分离,使得用户可以转动拨盘50而不旋转离合器52,并由此设置他们自己的字码。一旦用户已经设置了新字码,该用户接着就可以释放钩环30,并且弹簧120将推进间隔环125和离合器52向上且远离锁10的底部。随着离合器52反向移动至它们的初始位置,离合器52的延展鳍63与拨盘50的齿57啮合,使得新字码可以控制锁10的开锁。为了易于重置字码闭锁机构45的字码,挂锁10可以包括对准环130,如图4_5和 14-17所示。该对准环130包括如图5所示的重置切口 133。该重置切口 133可以形成容纳从钩环30的跟部34起延伸的对准突出部136的所需尺寸,如图2-3、5-6以及14-17所示。与重置切口 133配合的对准突出部136提供确保钩环30被转动足够量的引导,使得突出部59啮合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而不穿过阻挡环69中的开口间隙76。与重置切口 133配合的对准突出部136还可以在一旦钩环30被旋转至使得对准突出部136和重置切口 133对准时,帮助确保钩环30不旋转,并且将钩环30按朝向挂锁10的主体20的方向按压。一旦对准突出部136被插入到对准环130的重置切口 133中,钩环30就不能再旋转,从而确保离合器52不被旋转,并由此每一个离合器52中的开口间隙76仍保持在对准形态下,使得一旦钩环30按远离挂锁的主体20的方向移动并且离合器52与拨盘50重新啮合,现在由用户在拨盘50上输入的任何字码将成为用于字码闭锁机构45的新的正确字码。下面,参照图4和15-17,针对锁10的钥匙闭锁机构36的操作,锁10通过插销板111的阻挡表面115保持在锁定形态下,防止弹簧120按允许钩环30离开主体20由此将趾部33从趾部容纳孔47释放的方向来推进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当具有正确切口(未示出)的钥匙38被插入盘转向锁83中时,盘转向柱85可以旋转。盘转向柱85的旋转致使凸轮89旋转,其由此导致延展销99作用于销容纳槽113,以将插销板111按大致垂直于盘转向柱85的纵轴的方向移动。插销板111的这种运动致使阻挡表面115离开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中的顶部离合器52的顶表面65,例如,如图15所示。因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不再被阻挡表面115阻挡,所以弹簧120推动间隔体125远离锁10的底部,其由此同样推动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远离挂锁10的底部。离合器52的这种运动导致钩环30的突出部59与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之间的分离,由此允许钩环30按允许将趾部33从主体20的趾部容纳孔47移出的方向拉动。钩环30可以按这个方向拖动,直到突出部59反向与离合器52的阻挡环69相接触为止,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将被弹簧推动远离挂锁10的底部,直到顶部离合器52的顶表面65与主体20的表面78相接触为止。为了将挂锁10置回至其锁定形态,钩环30的趾部33与趾部容纳孔47对准,并且按使得趾部33被插入到趾部容纳孔47中的方向推动钩环30。钥匙38接着转动,以旋转盘转向柱85,使得凸轮89旋转,并且延展销99作用于插销板111的销容纳槽113,以移动插销板111,使得阻挡表面115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上,由此,防止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合器52的向上运动。一旦钥匙38从盘转向锁83移出,钩环30的趾部33就保持在趾部容纳孔47中,从而钥匙闭锁机构36处于锁定形态下。应当明白,挂锁10的任何组件都可以由任何合适材料制成,如金属或足够耐用的塑料。以上所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该锁被设置用于在锁定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具有趾部容纳孔的第一表面,该趾部容纳孔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中; 钩环,该钩环包括趾部和跟部,该跟部具有纵轴并且延伸到所述主体中并保持在所述主体内; 第一闭锁机构,该第一闭锁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钩环,并且能在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操作;以及 第二闭锁机构,该第二闭锁机构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钩环,并且能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 其中,在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处于所述开锁位置或者所述第二闭锁机构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锁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并且 其中,在所述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趾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趾部容纳孔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还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该至少一个离合器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闭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包括插销板,该插销板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在所述插销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处于所述锁定位置,而在所述插销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处于所述开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可操作地连接至位于所述锁的所述主体内的一弹簧,并且其中,所述弹簧能沿着所述跟部的纵轴,按朝向所述插销板的方向推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包括阻挡环,该阻挡环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内表面起延伸; 其中,所述跟部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跟部的纵轴垂直地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阻挡环可操作地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啮合,而限制所述跟部沿所述跟部的纵轴按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销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弹簧能沿着所述跟部的纵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而使所述阻挡环按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以间隔隔开的关系定位,并且所述钩环沿所述跟部的纵轴直线地自由移动,而使所述钩环 >的所述趾部从所述趾部容纳孔移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机构还包括凸轮,该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插销板,并且能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插销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钥匙致动柱,该钥匙致动柱能使所述凸轮进行角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致动柱包括盘转向柱和至少一个盘,并且其中,所述凸轮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盘转向柱。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还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该至少一个离合器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闭锁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包括柱状部,该柱状部具有纵轴和贯穿该纵轴的钻孔,并且其中,所述钩环的所述跟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钻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钻孔被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内表面起延伸的阻挡环划分成锁打开区和闭锁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的所述跟部包括从所述跟部起延 伸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阻挡环包括在该阻挡环中界定的开口间隙,该开口间隙形成允许在所述闭锁区与所述锁打开区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位于所述闭锁区的位置,所述第二闭锁机构处于所述关闭位置,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位于所述锁打开区的位置,所述第二闭锁机构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闭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拨盘,该至少一个拨盘位于所述主体内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能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能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而使位于所述阻挡环内的所述开口间隙按对准关系定位至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并允许所述钩环沿所述跟部的纵轴直线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部沿纵轴的直线运动能使所述趾部从所述主体的所述趾部容纳孔中移出,而使所述锁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下,并且其中,在所述锁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钩环能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设有延展鳍,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设有至少一个齿,该至少一个齿能可操作地啮合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旋转运动被传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闭锁机构能通过分离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与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所述至少一个齿来重新配置,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拨盘自由旋转,而不会将旋转运动传动至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钩环能环绕所述跟部的纵轴旋转,并且能在按朝向所述锁的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时,分离所述至少一个离合器的所述延展鳍与所述至少一个拨盘的所述至少一个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双重闭锁系统的锁。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提供一种挂锁,该挂锁包括主体和具有趾部和跟部的钩环。可以通过将该钩环向上移动离开该主体而将该钩环由闭锁模式至锁打开模式从主体释放。该挂锁还包括字码闭锁机构,该字码闭锁机构被设置成,当在该字码闭锁机构上排列正确字码时控制该钩环的跟部。该字码闭锁机构可以重新配置,以输入针对该字码闭锁机构的新字码。该挂锁还包括钥匙闭锁机构,该钥匙闭锁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凸轮的柱状部,该柱状部用于控制该凸轮的运动。该挂锁可以通过该字码闭锁机构或者该钥匙闭锁机构而按锁打开模式放置。
文档编号E05B67/24GK202672894SQ2012203488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黎国豪 申请人:黎国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