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的枕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0818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的枕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关于枕头的发明。更详细说明的话,是利用多个立体多面体的结构体组成成型枕头,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完好的睡眠,保护颈椎和矫正颈椎。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常不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颈椎会变形并且甚至影响到胸椎、腰椎、骨盆。因此,如果枕很薄的枕头或不枕枕头睡觉,肩部和肩胛骨受到过重的体压,肩部和臂膀发麻,绝大部分人由于负荷传到腰椎,感到腰部和胸椎疼痛无比,出现颈部肌肉发紧的现象。并且,腹部有压迫感,肝功能差的人会感到很不舒服,如长期放任不管,会影响肝功能更不好。可以说,枕头作为人生1/3时间的睡眠时的头部支撑工具何等的重要。但是,通常是使用的枕头,用的是大块填充物(棉花等)作为缓冲物,使肩部和头部支起,颈部易产生皱纹,是打呼噜的主要原因并且诱发后颈和肩部脊椎疼痛的缺点。并且,由于肩部和头部的支起,肺部受到压力,降低肺功能,不能供给充分的氧气,睡完觉头部不清醒。如长期使用,极可能变成直脖颈,有得颈椎椎间板突出病的危险。还有,采用形象记忆泡沫材料制作的枕头,又叫带有记忆的泡沫枕头或乳胶枕头,虽然有较好的质感,柔韧性对头部支撑高度适宜,但不能好好支撑颈椎,有支撑颈椎的高度低于头部高度的缺点。所以,影响脖颈后部的血流,部分脑部供血不足,睡完觉出现肩部和胸椎部位发麻的现象,而且不能熟睡,身体沉重不清爽,发生腰痛的现象。如长期使用,极可能变成直脖颈,有得颈椎椎间板突出病的危险。又有,用硬颗粒状填充物的圆形枕头或木枕头等,由于负荷集中在第四颈椎或第五颈椎,长期使用,更向颈部肌肉和颈椎施加压力,影响血液循环。因此,作为支撑颈椎的枕头,出现了韩国实用新型专利号码第20-0248442号的由枕头主体和颈椎支撑用枕头构成的枕头及同韩国公开专利公布号码第10-2011-0012265号的用分离膜分割头部支撑部和颈椎支撑部的枕头,以及同专利登记号码第10-2011-0012265号的用多个的弹性材料做的枕头等现有技术。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枕头的构造不能有效分散开头部的负荷,个个都有不足之处。即,韩国实用新型专利号码第20-0248442号的枕头的原理是和简单的圆形枕头是一样的,睡眠状态下,只能头部向后仰。所以,睡完觉感觉脖颈后部发麻,睡觉时几乎100%张嘴睡,并且出现口干、经常出现噩梦使无法熟睡的情况,有易患感冒或耳鼻喉科疾病等问题。而且,上述同韩国公开专利公布号码第10-2011-0012265号的枕头,是一种当头部负荷挤压到头部支撑部位时颈椎支撑部位向颈椎靠拢的枕头,但由于在头部支撑部位和颈椎支撑部位有分离膜,颈椎支撑部位不能很好地靠拢到颈椎,并且这时只能采用弹性柔和的填充物,这样不能很好的支撑颈椎的问题。还有,上述同韩国专利登记号码第10-2011-0012265号的枕头是只是维持高度的枕头,有分别支撑头部和颈椎的功能,但不能满足不同体格人的支撑颈椎的作用。这种枕头还是有不足之处。现有技术文献如下: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1)(文献1)KR20-0248442Y12001.10.29;(专利文献002)(文献2)KR10-2011-0012265A2011.02.09;(专利文献003)(文献3)KR10-1021355B12011.03.16。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个立体多面体组成的枕头,它能有效分散开头部的负荷,只在与身体接触部位发生变形,能够有效的稳定的支撑颈椎及后头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地使人体和枕头紧密接触的枕头,在睡眠状态下,维持人体的自然骨骼形态,能够起到矫正颈椎的作用。解决课题的手段其特征是枕头填充物是分别填充,按要求选择断面三角形的具有三棱柱体形状的三棱五面体、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断面长方形的具有长方柱体形状的长方形四棱六面体、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二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断面菱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菱形四棱六面体、断面等边三角形的三棱柱体形状的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断面长方形的具有长方柱体形状、板状形状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等,将其一面互相接触或重叠缝纫连接,制成一个枕头。另一特征是枕头填充物分别填充,有多个组成,并将多个断面三角形具有三棱柱体形状的三棱五面体的下方一角相互并起缝纫的下死角线部和上述多个三棱五面体中摆放在中间的一对三棱五面体的上方一角连接缝纫的上死角线部和一个摆放在底面部三棱五面体的一面部向前方一角凸出构成楔子形状等形成的颈椎支撑部,及在此颈椎支撑部后方把枕头填充物是分别填充的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一面向后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和断面长方形具有长方柱体形状的长方形四棱六面体和断面四边形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一面向前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依次平行连接形成后头部支撑部,制成仰卧就寝人的正常就寝枕头。另一特征是在上述卧就寝人的正常就寝的枕头,颈椎支撑部的多个断面三角形的具有三棱柱体形状的三棱五面体上方连接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二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在上述二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的后方连接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在枕头前方形成凹状的插肩膀部,并在上述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的后方的后头部支撑部上部,水平方向连接另外的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和断面长方形具有长方柱体形状的长方形四棱六面体及三棱五面体,制成侧身就寝人的侧方向就寝枕头。另一特征是上述正常就寝枕头和侧方向就寝枕头制成带有可以相互粘接脱开的功能的方式。另一特征是在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可以在正常就寝枕头的两侧分别制成。另一特征是枕头填充物分别填充,并构成多个,将多个断面菱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菱形四棱六面体向水平方向连接,在上述多个菱形四棱六面体的上方和下方面对面连接多个断面等边三角形的三棱柱体形状的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并在枕头的前方和后方各构成带有凹状的插肩膀部,制成侧身就寝人的侧方向就寝枕头。另一特征是枕头填充物分别填充,将一对断面长方形的具有长方柱体形状、板状形状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上下叠起连接,并在上述板状形状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的前上方连接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的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并形成凹状的插肩膀部,在上述板状形状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的后上方连接一个板状形状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制成侧身就寝人的侧方向就寝枕头。另一特征是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的上方前部和后部各选择用粘接方式的二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或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或长方形四棱六面体,构成防止压耳朵凹状形状。发明效果效果是由于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而不产生整体的变形,保持头部和颈椎部分的S型形状并,即可维持稳定的状态,且与头部和颈椎部分自然的紧密接触,防止肌肉僵硬和不给骨骼负担。另外效果是从头部到颈椎以及肩膀与枕头的整体的紧密接触,均匀分散头部的负荷,不仅能取得安稳的睡眠,而且预防发生直脖颈形状的病状。也可以对由于不正确日常生活方式引起的直脖颈形状进行矫正,使其恢复到S型的正常颈椎形状。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正常就寝枕头的整体三维图;图2是本发明的说明立体多面体的部分三维图;图3是本发明的说明立体多面体连接状态的一种实例的构成图;图4是本发明中说明立体多面体连接状态的另一种实例的构成图;图5是本发明中说明正常就寝枕头的整体构成和作用的一侧面图;图6是本发明中示枕正常就寝枕头前状态的一侧面图;图7是本发明中示枕正常就寝枕头就寝时状态的一侧面图;图8是本发明中在正常就寝枕头上采用侧方向就寝枕头状态时的一侧面构成图;图9是本发明中示采用侧方向就寝枕头状态时的一种实例的构成图;图10是本发明中采用侧方向就寝枕头的一种实例的一侧面构成图;图11是本发明中采用侧方向就寝枕头的另一种实例的一侧面构成图。符号说明1:三棱五面体;2:带有一面倾斜面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3:长方形四棱六面体;4:带有二面倾斜面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5:菱形四棱六面体;6: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7: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10:正常就寝枕头;11:颈椎支撑部;12:下死角线部;13:上死角线部;14:底面部;15:后头部支撑部;20:侧方向就寝枕头;21:凹状的插肩膀部;22:防止压耳朵凹状部;30:粘接方式;100,100′:侧方向就寝枕头;110:凹状的插肩膀部;120:防止压耳朵凹状部;M:角边部;S:缝纫线;P:枕头填充物;C:枕套。具体实施方式将本发明通过附件清晰的实施图纸,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子,是面部朝上枕枕头。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这种面部朝上枕枕头采用正姿势就寝方式是枕头,称为正常就寝枕头10,并加以说明。因此,本发明中的枕头,其枕头填充物P分别填充,并选择三棱五面体1和带有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及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和带有二面倾斜面4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4还有图10所示的菱形四棱六面体5和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6及图11所示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7等,将其一面互相接触或重叠缝纫连接,制成一个枕头。在上述立体多面体的构造中,三棱五面体1是断面三角形具有三棱柱体形状,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是断面四边形具有四棱柱体形状并带有倾斜的一面倾斜面2a。在上述立体多面体的构造中,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是断面长方形的具有长方柱体形状,四边形四棱六面体4是断面四边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带有二面倾斜面4a。在上述立体多面体的构造中,菱形四棱六面体5是断面菱形的具有四棱柱体形状,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6是断面等边三角形的三棱柱体形状,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7是断面长方形的具有长方柱体形状、板状形状。上述的每个立体多面体,如图2所示的三棱五面体1,内部填充枕头填充物P,各个角边部M分别缝纫密封。符号S标志缝纫线。而且,每个立体多面体的一面上安装有拉链G,可以拉拉链G放进填充物P。然后,本发明中的各立体多面体,如图3及图4所示,各立体多面体的面相互接触,并将集中到一起的角边部M从新缝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枕头。并且,如图4所示,根据情况,为了更容易制作,在各立体多面体之间,具备用类似尼龙胶带的粘接方式30先将利用粘接方式30各立体多面体的面相互接触,并将集中到一起的角边部M从新缝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枕头。还有,制作成的枕头,如图4的假象线所示,用枕套C套上,将角边部M和拉链G隐藏起来。因此,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每个立体多面体上具有的角边部M和拉链G,在部分图纸或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中,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本发明里的立体多面体,举例解释了三棱五面体1是在一侧观察时其物体是长长的形状,带有三角形的整体具有五面的立体多面体;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是在一侧观察时其物体是长长的形状,带有长方形的整体具有六面的立体多面体;并且,其他立体多面体的名称及形状,也按同样的方式解释其立体多面体。所以,在本发明中,即使没在图纸上所示说明,也可以构思和制作用其他形状的立体多面体枕头。如图1及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制作的正常就寝枕头10作为一种实施例子。上述正常就寝枕头10,前方有颈椎支撑部11,后方具有后头部支撑部15。当然,具备颈椎支撑部11和后头部支撑部15是已经公开的技术。但是,本发明具有颈椎支撑部11的多个三棱五面体1下方一角相互并起缝纫的下死角线部12。而且,具有上述多个三棱五面体1中摆放在中间的一对三棱五面体1的上方一边角连接缝纫的上死角线部13。还有,底面部14摆放在前方的三棱五面体1的一角向前方凸出,构成楔子形状。并且,上述颈椎支撑部11的后方具有带一面向后下方倾斜的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和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和带一面向前下方倾斜的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依次平行连接形成。所以,如图6所示,枕正常就寝枕头10,后头部放置在后头部支撑部15,颈椎放置在颈椎支撑部11,如图5所示,向上方凸出的上死角线部13很自然地受到加压负荷W的压力。这样,加压负荷W首先分二分散作用到一双三棱五面体1上。由于多面体为三棱五面体1,又分别分散作用为垂直方向作用力F1和对角线方向作用力F2。而且,上述垂直方向作用力F1和对角线方向作用力F2,向下另外面相互接触的三棱五面体1上,以2次作用力F3作用,但由于这些都分别构成为独立的三棱五面体1,其相互接触的面部几乎不发生变形,只受2次作用力F3的传达力。因此,用上死角线部13连接在一起的一对三棱五面体1下方接触面几乎不发生变形,在硬顶的状态下,位于最上方面部不受任何作用力,如图5的假象线所示,只是向外挤出一点,形成自然紧密接触到颈椎的状态。还有,受到2次作用力F3作用的三棱五面体1中,放置在前方的三棱五面体1,如图5的假象线所示,只是向外挤出一点,形成自然紧密接触到颈椎的状态。但是,受到2次作用力F3作用的三棱五面体1中,放置在后方的三棱五面体1受到的作用力,向垂直方向和对角线方向同时分散作用,和加压负荷W相比,其作用力减弱到很小。所以,受到2次作用力F3作用的三棱五面体1中,放置在最后方的三棱五面体1,即使受到加压负荷W也几乎不发生变形,而保持支撑的状态。还有,受到2次作用力F3作用的三棱五面体1中,放置在前方的三棱五面体1的下方三棱五面体1受到其上方三棱五面体1的对角线方向的3次作用力F4。所以,受到对角线方向的3次作用力F4的三棱五面体1的一角向前方凸出构成楔子形状的部分,如图5的箭头所示,向前方挤出的状态。总之,如图7所示,当加压负荷W作用在颈椎支撑部11的上死角线部13状态下,加压负荷W分散作用在各三棱五面体1上,自然形成向颈椎和肩膀部位紧密接触的状态。但各三棱五面体1是有各个的独立多面体,这样可以形状几乎不变形,保证稳定的状态。另外,本发明的颈椎支撑部11由多个立体多面体组成,能分散加压负荷W,受到2次作用力F3作用的三棱五面体1中,放置在后方的三棱五面体1即使受到的加压负荷W也几乎不发生变形,而保持支撑的状态。这样后头部支撑部15几乎不受颈椎支撑部11的加压负荷W影响的状态。还有,后头部支撑部15由多个立体多面体组成,作用到其立体多面体的因后头部负荷产生的加压力,如图5所示,只受到直线方向作用力F5的作用,傍边是被堵的状态,因而力量被保留,不会传达到平行连接的其他立体多面体上。因此,后头部支撑部15虽然因头部负荷轻微被挤压,如图5假象线所示,达到后头部支撑部15很自然向后头部紧密接触的状态。即,本发明是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而不产生整体的变形,保持头部和颈椎部分的S型形状,并且颈椎和后头部与颈椎支撑部11后头部支撑部15紧密接触,防止肌肉僵硬和不给骨骼负担。而且,从头部到颈椎以及肩膀与枕头的紧密接触,均匀分散头部的负荷,不仅能取得安稳的睡眠,而且预防发生直脖颈形状的病状,也可以对由于不正确日常生活方式引起的直脖颈形状进行矫正,使其恢复到S型的正常颈椎形状。图8是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子。上述另外一种实施例子说明的是在正常就寝枕头10上部组成另外的侧身躺着枕的枕头。这里,侧身躺着枕的枕头是就寝人侧身躺着就寝时用的枕头,称之侧方向就寝枕头20。这样,如图8所示,在正常就寝枕头10的颈椎支撑部11上方前部连接带有二面倾斜面4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4和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向前方形成凹状的插肩膀部21。并且,在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后方的后头部支撑部15上面水平连接一面倾斜面2a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和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和三棱五面体1。而且,上述正常就寝枕头10和侧方向就寝枕头20可利用粘接方式30形成,使其能相互粘接或脱开。上述粘接方式30最好利用尼龙胶带,但可根据情况可以使用拉链。还有,如图9的(a)所示,侧方向就寝枕头20可以在正常就寝枕头10的整个上方制成。如图9的(b)所示,也可以将侧方向就寝枕头20制作在正常就寝枕头10两侧位置。这样,当仰卧就寝时,可以使用正常就寝枕头10;当侧身就寝时,可以使用侧方向就寝枕头20。另外,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侧方向就寝枕头20的上方前部和后部各选用,用粘接方式的一对二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4,构成防止压耳朵凹状部22。因此,如图8假象线所示,本发明中,因侧方向就寝枕头20提高高度,侧躺时肩膀进入到凹状的插肩膀部21形成紧密接触的状态。所以,头部在侧方向就寝枕头20上形成稳定放置的状态,中间部分受加压负荷W的状态下,前、后部位相对向上抬起,形成侧方向就寝枕头20和头部及颈椎相互自然紧密接触的状态。而且,侧方向就寝枕头20是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因此,头部负荷分散作用,形状基本不变形。这个问题同在正常就寝枕头10中的说明一致,在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如图10和图11所示,是就寝人只是侧身躺着就寝时用的枕头,为容易理解本发明,称上述枕头为侧方向就寝枕头100,100′。先看,图10所示一种实施例子,是侧方向就寝枕头100。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100是将多个菱形四棱六面体5向水平方向连接和在上述多个菱形四棱六面体5的上方和下方面对面连接多个等边三角型三棱五面体6并在枕头的前方和后方各构成凹状的插肩膀部110。并且,可以在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100的上方前部和后部各选用用粘接方式30的一对长方形四棱六面体3,构成防止压耳朵凹状部120因此,如图10假象线所示,本发明中,侧躺时肩膀进入到凹状的插肩膀部110形成紧密接触的状态.所以,头部在侧方向就寝枕头100上形成稳定放置的状态,中间部分受加压负荷W的状态下,前、后部位向箭头指示方向相对向上抬起,形成侧方向就寝枕头100和头部及颈椎相互自然紧密接触的状态。另外,侧方向就寝枕头100是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因此,头部负荷分散作用,形状基本不变形。这个问题同在正常就寝枕头10中的说明一致,在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图11所示另一种实施例子,是侧方向就寝枕头100′。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100′是将一对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7上下叠起连接构成。并且,在上述上下叠起连接构成的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7的前上方连接一面倾斜面2a向下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形成凹状的插肩膀部110。而且,上述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2的后上方,又平行连接长方板状型四棱六面体7。还有,在上述侧方向就寝枕头100′的上方前部和后部各选用用粘接方式30的一对一面倾斜的四边形四棱六面体2,构成防止压耳朵凹状部120。所以,头部在侧方向就寝枕头100′上形成稳定放置的状态,中间部分受加压负荷W的状态下,前、后部位向箭头指示方向相对向上抬起,形成侧方向就寝枕头100′和头部及颈椎相互自然紧密接触的状态。另外,侧方向就寝枕头100′是由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因此,头部负荷分散作用,形状基本不变形。这个问题同在正常就寝枕头10中的说明一致,在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总之,本发明的侧方向就寝枕头100,100′多个的立体多面体构成,而不产生整体的变形,保持头部和颈椎部分的稳定状态,所以,侧身就寝也在肌肉不僵硬和不给骨骼负担的状态下取得睡眠。而且,从头部到颈椎以及肩膀与枕头的紧密接触,均匀分散头部的负荷,取得安稳的睡眠。上述本发明不局限于用图纸所示的实施例子。可以预料,它们的替代和改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认为权利要求书覆盖了所有这些落在本发明真正精神和范围的替代和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