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链接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限位链接件装置包括臂和保持构件,其中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止挡器芯部而形成止挡器部分,保持构件通过与止挡器部分邻接而限定门的全开位置。止挡器芯部具有在端面上的弯曲表面,至少当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止挡器部分邻接时该端面面向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止挡器芯部定位成使得沿由保持构件施加到止挡器芯部的负载方向延伸的延长线穿过弯曲表面。
【专利说明】限位链接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定车门的全开位置的限位链接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限位链接件装置用在诸如机动车辆的车辆中。这种限位链接件装置设置在车辆主体与门之间并构造成限定门的全开位置(最大打开位置)。
[0003]一般的限位链接件装置包括臂和保持构件,臂在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车辆主体,保持构件安装在门上且臂可滑动地插入穿过保持构件,并且限位链接件装置被构造成通过使设置在臂另一端处的止挡器部分邻接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而限定门的全开位置。由此,要求当门全开时接收负载的止挡器部分坚固。
[0004]例如,日本专利N0.3099226公开了一种具有止挡器部分的限位链接件,其中通过形成突出部分而增加其强度,通过将形成在臂的金属芯部的端部处的扩大部分弯曲并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该突出部分而形成该突出部分。
[0005]在日本专利N0.3099226所公开的限位链接件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限位链接件装置包括具有通过将金属芯部弯曲所形成突出部分的止挡器部分,所以增加在止挡器部分处金属芯部本身的强度。但是,突出部分和金属芯部的板端面形成突出部分的角部设置在保持构件壳体的前部,保持构件沿臂行进以经由树脂材料与止挡器部分邻接。由此,当对覆盖止挡器部分的树脂材料施加撞击时,由于保持构件与止挡器部分邻接,可能存在其中树脂材料与止挡器部分从金属芯部的突出部分或者其角部开始分开的情况。鉴于防止树脂材料与止挡器部分分离,需要增加止挡器部分的垂直尺寸,从而不仅增加其负载接收面积,而且还减小当壳体与止挡器部分之间发生垂直偏移邻接时的角度差。这最终扩大止挡器部分。此外,在该限位链接件装置中,由于通过将切割板材形成的扩大部分弯曲形成突出部分,所以还造成可加工性受损的问题,致使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各说明性方面提供一种限位链接件装置,该限位链接件装置使得能够以低成本构造高度坚固止挡器部分。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说明性方面,提供一种限位链接件装置,其包括:臂,该臂包括金属芯部,该金属芯部包括:板形臂芯部;连接芯部,该连接芯部设置在该臂芯部的第一端并且可转动地连接到车辆主体或门中的任一个;以及止挡器芯部,该止挡器芯部设置在臂芯部的第二端,该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并且该止挡信部沿与臂芯部的纵向相交的方向扩大,其中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至少止挡器芯部而形成止挡器部分;以及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安装在车辆主体和门中的另一个上,臂芯部可滑动地插入穿过保持构件,其中保持构件被构造成通过与止挡器部分邻接而限定门的全开位置,其中止挡器芯部在端面上具有弯曲表面,端面被构造成至少当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止挡器部分邻接时面向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0008]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在覆盖有树脂材料的止挡器芯部的位于保持构件所邻接的一侧上的端面上提供弯曲表面,当产生的负载施加在树脂材料与设置在端面上曲线弯曲表面之间时,其中负载的产生与保持构件和止挡器部分之间的邻接相关,由于负载可通过弯曲表面分散,使得能够避免负载在诸如角部的单个点上集中的风险。因此,可防止对树脂材料上特定位置集中施加负载,否则这会产生树脂材料与其分离。因此,可防止树脂材料与止挡器芯部的分离,由此使得能够形成高度坚固的止挡器部分。此外,由于由通过沿宽度方向扩大臂芯部另一端而设置的止挡器芯部组成止挡器部分,可仅通过例如将单个钢板切割成具有所需外部形状的金属芯部而形成所以止挡器部分,从而可加工性变得优异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钢板的厚度方向面(例如钢板的端面)组成的弯曲表面形成止挡器芯部的面向保持构件的一侧,且因此增加止挡器芯部的强度。这抑制当保持构件与止挡器芯部邻接时止挡器芯部变形,由此使得能够增强器耐用性。这样,止挡器部分被构造成抑制止挡器芯部的变形,且从保持构件施加的负载被弯曲表面接收,由此可更确保地防止树脂材料的分离。
[000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说明性方面,延长线定位在至少当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止挡器部分邻接时,延长线穿过止挡器芯部的弯曲表面的位置,该延长线沿通过保持构件对止挡器芯部施加负载的方向延伸。
[0010]据此,当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止挡器部分邻接时可确保通过止挡器芯部的弯曲表面分散施加到止挡器部分的负载。
[0011]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说明性方面,孔部分形成在止挡器芯部内,以沿止挡器芯部的厚度方向穿过止挡器芯部以接收填充在其中的树脂材料。孔部分可大致形成在止挡器芯部的中心。
[0012]据此,在止挡器部分处,来自保持构件的负载不仅由弯曲表面而且由孔部分的内周表面接收,即,可通过孔部分扩大止挡器部分的负载接收面积。此外,孔部分可大致定位在止挡器芯部的中心。因此,从保持构件施加到树脂材料的负载可进一步以平衡方式分散。此外,树脂材料的形成在止挡器芯部的上下表面上的覆盖件通过圆孔彼此连接,从而能以更确保的方式抑制树脂材料的分离。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说明性方面,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臂芯部而形成臂部分,并且通过覆盖的树脂材料形成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保持构件的滑动件构造成在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上滑动,以及当保持构件的滑动件定位在向上倾斜表面或凸出部分上时,止挡器部分和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彼此邻接,向上倾斜表面从凹陷部分向上倾斜到凸出部分。
[0014]据此,保持构件借助于滑动件与向上倾斜表面之间的滑动接触作用接收在与保持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方向上作用在该保持构件上的力,由此抑制从保持构件传递到止挡器部分的负载。因此,可减少对止挡器部分的损坏和碰撞噪声的产生,且使得能够更确保地防止构成覆盖件的树脂材料的分离。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说明性方面,树脂材料的覆盖止挡器芯部的厚度做成在止挡器芯部的构成面向保持构件的一侧处最厚。
[0016]据此,在避免止挡器部分扩大的同时,允许厚树脂材料变形,以由此当止挡器部分接收来自保持构件的负载时用作接收来自保持构件的负载的缓冲件。因此,可更确保地抑制树脂材料的分离。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说明性方面,覆盖止挡器芯部的树脂材料具有位于止挡器芯部的构成面向邻接表面的端面与构造成面向保持构件的一侧之间的第一厚度,覆盖止挡器芯部的树脂材料具有位于弯曲表面与构造成面向保持构件的一侧之间的第二厚度,并且第二
厚度大于第一厚度。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说明性方面,覆盖止挡器芯部的树脂材料在除了止挡器芯部的端面和弯曲表面以外部分处具有第三厚度,并且第一厚度大于第三厚度。
[0019]根据本发明,通过在覆盖有树脂材料的止挡器芯部的保持构件所邻接的一侧上的端面上提供弯曲表面,当产生的负载施加在树脂材料与设置在端面上曲线弯曲表面之间时,其中负载的产生与保持构件和止挡器部分之间的邻接相关,由于负载可通过弯曲表面分散,使得能够抑制负载集中在诸如角部的单个点的情况。因此,能够避免对树脂材料上特定位置集中施加负载,否则这会产生树脂材料与其分离。因此,可防止树脂材料与止挡器芯部的分离,由此使得能够形成高度坚固的止挡器部分。此外,止挡器部分由止挡器芯部组成,通过将臂芯部的另一端沿宽度方向扩展而设置该止挡器芯部。例如,可通过将单块钢板切割成具有所需外部形状的金属芯部而形成止挡器部分。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加工性变得优异且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位链接件装置的平面图;
[0021]图2是沿图1的线I1-1I截取的剖视图;
[0022]图3示出安装限位链接件装置的四轮车辆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图3A是示出门关闭状态的平面图,而图3B是示出门打开状态的平面图;
[0023]图4是限位链接件装置的臂的平面图;
[0024]图5是图4所示臂的侧视图;
[0025]图6是构成臂的金属芯部的平面图;
[0026]图7示出臂的止挡器部分和其周界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其中图7A是示出保持构件与止挡器部分直接邻接状态的平面图,而图7B是示出保持构件与止挡器部分偏移邻接状态的平面图。
[0027]图8是示出门全开且保持构件与止挡器部分邻接的状态的侧剖视图;以及
[0028]图9是示出当门打开或关闭时限位链接件装置中保持构件相对于臂的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此后,将参照附图基于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限位链接件装置。
[0030]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位链接件装置I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
I1-1I截取的图1所示限位链接件装置I的侧剖视图。图3示出安装限位链接件装置I的四轮车辆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图3A是示出门D关闭状态的平面图,而图3B是示出门D打开状态的平面图。
[0031]如图1至3所示,限位链接件装置I包括保持构件10和臂20。限位链接件装置I设置在车辆主体(车体)B与门D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示出车辆主体B的右前侧门作为限位链接件装置I所应用的门D。门D在其前端部可转动地支承在车辆主体B的门铰链Hj上,并被构造成绕门铰链Hj转动以在图3A所示的关闭状态与图3B所示的打开状态之间打开或关闭。
[0032]如图1和2所示,保持构件10配装在臂20上从而沿其纵向方向在臂20上滑动(也参见图8)并被构造成通过与设置在臂20 —端的止挡器部分20c邻接而限定门D的全开位置(最大打开位置)(参见图3B),将稍后描述止挡器部分20c。
[0033]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0具有壳体11和盖板12并将限位机构14保持在由壳体11和盖板12限定的空间内。壳体11和盖板12由例如钢板制成。盖板12通过形成在壳体11上的锁定爪Ilb锁定并固定到壳体11。保持构件10通过将壳体11通过两个螺栓13和未示出的螺母固定到门板DP而固定到门板DP。
[0034]由开口 11a、12a限定在保持构件10中的开口 10a,内臂20插入穿过开口 10a,开口 11a、12a分别形成在壳体11和盖板12的中心。顺便提及,壳体件10可具有与上述构造不同的任何其它构造,上述构造使用壳体11和盖板12并可形成例如一体式盒状形状。
[0035]限位机构14具有一对滑动件15、15和一对卷簧16、16,滑动件对15、15被构造成与臂20的上下表面邻接,卷簧对16、16被构造成将相应滑动件15朝向臂20偏置。滑动件15由诸如聚缩醛的合成树脂制成,其相对于臂20的覆盖件22具有小摩擦系数。顺便提及,可使用诸如橡胶的弹性件来代替卷簧16。
[0036]图4是限位链接件装置I的臂20的平面图,图5是图4所示臂20的侧视图,而图6是构成臂20的金属芯部21的平面图。此外,图7示出臂20的止挡器部分20c和其周界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其中图7A是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直接邻接状态的平面图,而图7B是示出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偏移邻接状态的平面图。
[0037]如图1、2和4至7所示,臂20由板形金属芯部21和由合成树脂制成并覆盖金属芯部21的覆盖件22构成,且臂20是在平面内稍微弯曲的同时沿纵向延伸的板形件。臂20包括臂部分20a、连接部分20b、以及止挡器部分20c,臂部分20a长且具有板状形状,连接部分20b形成在臂部分20a的一端,止挡器部分20c形成在臂部分20a的另一端。优选地使用易于加工且坚固的合成树脂作为覆盖件22的材料,且其因此优选地使用诸如聚丙烯、尼龙、ABS树脂或聚缩醛的热塑性树脂。顺便提及,在图7中,为了使金属芯部21的形状清楚,覆盖件22由双点划线指示。
[0038]如图2和4所示,连接部分20b具有形成在其中心内的开口部分20e,使得稍后将描述的开口部分21e覆盖有覆盖件22。如图1、2和7所示,止挡器部分20c的面向臂部分20a的表面做成平坦接收表面Fa,保持构件、即盖板12的外表面的邻接表面12b与该平坦接收表面Fa邻接。
[0039]如图1和2所示,在臂20中,设置在臂部分20a —端的连接部分20b连接到支架Bk,支架Bk用摆动销或枢轴P固定到车辆主体B。而且,设置在臂部分20a另一端的止挡器部分20c插入穿过形成在门板DP内的臂插入孔Ha以经由保持构件10设置在门D内。支架Bk用螺栓23固定到车辆主体B,同时通过突出部分Bkp被定位并防止转动。
[0040]如图2和5所示,在臂20内,覆盖件22模制在金属芯部21外,从而将其覆盖,使得构成覆盖件22的合成树脂的厚度沿纵向变化。尽管覆盖件22的厚度在臂部分20a的面向连接部分20b定位的端部处恒定,但该厚度朝向臂部分20a的纵向中心增加,并然后在纵向中间部分(第一限位部分Pc1)减小。此后,厚度再增加为变成恒定,并在止挡器部分20c(第二限位部分Pc2)附近再次减小,然后再增加。通过这样改变覆盖件22的厚度,第一凸出部分22a、第一凹陷部分22b(第一止挡器部分PCl)、第二凸出部分22c、第二凹陷部分(第二止挡器部分Pc2)以及第三凸出部分22e沿从连接部分20b端部朝向止挡器部分20c端部的方向以该顺序从大致中心连续地且顺次地形成在覆盖件22上。
[0041]如图2和4至6所示,构成臂20的金属芯部21由单个板制成。该单个板大致形成T形并具有臂芯部21a、连接芯部21b以及止挡器芯部21c,臂芯部21a由钢板制成并沿纵向延伸同时稍微弯曲,连接芯部21b形成在臂芯部21a的一端,且止挡器芯部21c形成在臂芯部21a的另一端并沿臂芯部21a的宽度方向扩展。
[0042]树脂孔21d形成在臂芯部21a上的适当位置。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进入树脂孔21d,由此使臂芯部21a和覆盖件22难以彼此分开。开口部分21e形成在连接芯部21b中与连接孔20e对应的位置上,连接孔20e在臂20的一端形成在臂20上,且开口部分21e的直径大于(例如稍大于)连接孔20e的直径。
[0043]这里,将更具体参照图4至8描述止挡器部分20c的构造。
[0044]通过用覆盖件22覆盖芯部金属21的止挡器芯部21c而形成止挡器部分20c,且覆盖件22在这里模制成锥形矩形形状。锥形矩形覆盖件22的在面向臂部分20a的一侧上的端面构成抵靠保持构件10的接收表面Fa。
[0045]如图6、7A和7B所示,止挡器芯部21c从臂芯部21a朝向芯部金属21的一端延伸,并具有沿与臂芯部21a的纵向相交的方向(宽度方向)扩展的一对宽度扩宽部分24、24。止挡器芯部21c形成为在平面图内朝向其一端渐缩的梯形。止挡器芯部21c具有与臂芯部21a大致相同的厚度(参见图2和5)。端面Fb、Fb设置在宽度扩宽部分24、24处,端面Fb、Fb是由芯部金属21的与覆盖件22的接收表面Fa对应的止挡器芯部21c的厚度限定的厚度表面(金属板的端面)。弯曲表面Fe、Fe设置在端面Fb、Fb与外侧部分(例如宽度扩宽部分24、24具有最大宽度的止挡器芯部21c的外侧部分)之间。弯曲表面Fe弯曲成从臂芯部21a侧朝向止挡器芯部21c侧逸出。此外,弯曲表面Fe设置在端面Fb上,至少在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端面Fb面向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因此,来自保持构件10的负载在弯曲表面Fe处分散。
[0046]如图7A所示,在门D全开且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的状态下,延长线L定位成使得每个延长线从保持构件10的开口 IOa (开口 12a)的相应边缘部分沿负载从保持构件10施加到止挡器芯部21c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止挡器芯部21c的弯曲表面Fe。
[0047]如图7B所示,即使在门D全开且保持构件与止挡器部分20c偏移邻接的状态下,延长线L也定位成从保持构件10的开口 IOa (开口 12a)的边缘部分沿负载从保持构件10施加到止挡器芯部21c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止挡器芯部21c的弯曲表面Fe。偏移邻接意思是由于限位链接件装置由于其频繁使用老化而邻接表面12b与接收表面Fa不再平行的状态下,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的接收表面Fa邻接的现象。
[0048]圆孔(孔部分)26大致形成在止挡器芯部21c的中心,从而沿厚度方向穿过止挡器芯部21c。圆孔26沿臂芯部21c的纵向被包括在臂芯部21c的宽度尺寸内,并形成在位于止挡器芯部21c的远端面25与宽度扩宽部分24的根部之间的位置。在这样形成的圆孔26中,诸如毛刺的突起未留在上下周界边缘部分上,上下周界边缘部分被构成与止挡器芯部21c的上下表面接壤,且周界边缘部分做成与止挡器芯部21c的上下表面平齐或比其进一步稍微向下凹陷(参见图2和5)。因而,止挡器芯部21c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
[0049]从图7A清楚看出,覆盖件22被模制成使得位于覆盖端面Fb和弯曲表面Fe之间的树脂材料的厚度与在排除端面Fb和弯曲表面Fe的基本上整体部分的树脂材料的厚度不同,覆盖件22覆盖具有上述构造的止挡器芯部21c。即,在覆盖件22中,假设覆盖排除端面Fb和弯曲表面Fe的基本上整体部分的树脂材料的厚度为t0 (—个实例中第三厚度),位于覆盖件22的端面Fb与接收表面Fa之间的树脂材料的厚度为tl (一个实例中第一厚度),tl为t0的两倍。此外,位于弯曲表面Fe与接收表面Fa之间树脂材料的厚度为t2 (—实例中第二厚度),t2大于tl,因为弯曲表面Fe在树脂材料覆盖弯曲表面Fe的位置朝向远端弯曲。因此,在止挡器部分20c处,覆盖件22被模制成使得覆盖止挡器芯部21c的树脂材料(覆盖件22)厚度在面对保持构件10的一侧为最厚(为tl或t2)。
[0050]图8示出门D全开且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0051]在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如图8所示,当门D全开且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即当保持构件10的盖板12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a的接收表面Fa邻接时,保持构件10的滑动件15定位在与止挡器部分20c相邻的第三凸出部分22e上。S卩,沿保持构件10在臂20上移动的方向,在盖板12的邻接表面12b与滑动件15的面向盖板12的端部之间限定的宽度WO设置为小于在止挡器部分20c的接收表面Fa与第三凸出部分22e面向第二凹陷部分22d的端部之间限定的宽度Wl。通过这样设定宽度,在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之前不久,滑动件15跨骑在向上倾斜表面22f上,该向上倾斜表面22f从第二凹陷部分22d向第三凸出部分22e向上倾斜。
[0052]顺便提及,在门D全开且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的状态下,保持构件10的滑动件15可构造成定位在向上倾斜表面22f上,该向上倾斜表面22f从第二凹陷部分22d向第三凸出部分22e向上倾斜。发生这种情况时,宽度WO设定为大于宽度Wl且小于限定在接收表面Fa与向上倾斜表面22f的面向第二凹陷部分22d的端部之间的宽度W2。即,在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之前不久,滑动件15已与向上倾斜表面22f滑动接触。
[0053]图9是示出当门D打开或关闭时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保持构件10相对于臂20的位置的平面图。顺便提及,在图9中,参考字母Ch标示车辆主体B的门铰链Hj的中心。
[0054]首先,如在图1和9中实线指示的臂20中那样,当门D关闭到车辆主体B时,限位链接件装置I设置成固定到门D的保持构件10的滑动件15最靠近枢轴P定位,而滑动件15与臂20的上下表面滑动接触,即保持构件10最远离止挡位置20c定位。在该状态下,臂20设置成沿车辆主体B的前后方向延伸。
[0055]接着,当门D从图9中实线指示的状态从车辆主体B打开时,在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臂20随着门打开沿图9中逆时针方向在枢转轴线P上转动。然后,保持构件10与臂20的转动关联地沿臂20朝向止挡器部分20c移动。在臂20和保持构件10如上所述这样移动的同时,该对滑动件15上下移动以使该对卷簧16根据臂20的上下表面构造弹性适当变形,在沿臂20移动的同时借助于该对卷簧16的弹力与臂20的上下表面滑动接触。
[0056]由于其沿臂20的移动,当保持构件10到达第一限位位置PCl(第一凹陷部分22b)时,该对滑动件15被该对卷簧16的弹力和覆盖件22内凹陷部分的形状限制从第一限位位置Pc1移动。由此,在从车辆主体B的图9所示中间打开位置Pm,臂20与门D —起停止转动。然后门D相对于门铰链Hj的中心Ch的打开角度在图9中由参考字母Q1标示。
[0057]当门D从门D以打开角度Θ i打开的状态进一步打开时,保持构件10经过臂20上的第二限位部分Pc2 (第二凹陷部分22d)并最终到达第三凸出部分22e,同时用于打开门D的力被保持构件10与向上倾斜表面22f的滑动接触吸收,由此保持构件10的盖板12与臂20的止挡器部分20c邻接。于是,在比中间打开位置Pm更远离车辆主体B的图9所示全开位置Pfo,臂20与门D—起停止转动。在该状态下,该对滑动件15通过该对卷簧16的弹簧力定位在第三凸出部分22e上,或者该对滑动件15由于当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产生的反作用返回到第二限位部分Pc2 (第二凹陷部分22d),由此限制保持构件10沿臂20的纵向进一步移动。结果,在比中间打开位置Pm更远离车辆主体B的图9所示全开位置Pfo,臂20与门D —起停止转动。然后门D相对于门铰链Hj的中心Ch的打开角度在图9中由参考字母Θ 2标示。
[0058]在全开位置Pfo,保持构件10的盖板12与臂20的止挡器部分20c邻接,因此限位链接件装置I不仅能够防止门D进一步远离车辆主体B打开,而且还将门D保持在相对于车辆主体B的全开位置Pfo。
[0059]另一方面,当门D从上述全开位置Pfo关闭时,固定到门D的保持构件10沿臂20朝向支架Bk移动,同时臂20经由该对滑动件15在枢转轴线P上转动。在保持构件10和臂20如上所述这样移动的同时,该对滑动件15上下移动以使该对卷簧16根据臂20的上下表面构造弹性适当变形,在沿臂20移动的同时借助于该对卷簧16的弹力与臂20的上下表面滑动接触。由于其沿臂20的运动(当门D打开时与保持构件10移动的方式相反方式的移动),保持构件10从第二限位部分Pc2经过第一限位部分Pc1移动到保持构件10最靠近枢轴P的位置。
[0060]因此,如迄今所描述的,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至少当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止挡器芯部21c在面对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的端面Fb处具有弯曲表面Fe。
[0061]这样,通过在覆盖有覆盖件22的止挡器芯部21c的与保持构件10邻接的一侧上的端面Fb处设置弯曲表面Fe,即使在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直接接触(参见图7A)的情况下或即使在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偏移邻接(参见图7B)的情况下,当负载施加到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与在端面Fb处设置的曲线弯曲表面Fe之间时,由于任一种邻接产生的负载可通过弯曲表面Fe分散,使得能够避免发生负载在诸如角部的单个点上集中的风险。因此能够避免对树脂材料施加造成树脂材料破裂的集中负载。因而,使得能够防止覆盖件22与止挡器芯部21c分离,以由此构造高强度止挡器部分20c。
[0062]此外,该实施例采取如下构造,即至少当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沿由保持构件10对止挡器芯部21c施加负载方向延伸的延长线L定位成穿过止挡器芯部21c的弯曲表面Fe。据此,当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施加到止挡器部分20c的负载可确保通过止挡器芯部21c的弯曲表面Fe分散。
[0063]止挡器部分20c由止挡器芯部21c组成,通过将臂芯部21a的另一端沿宽度方向扩展而设置该止挡器芯部21c。因此,可仅通过将例如单块钢板切割成具有图6所示外部形状的金属芯部21而形成止挡器部分20c。因此,实现优异可加工性,且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止挡器芯部21c的对应于接收表面Fa的部分,即止挡器芯部21c的面向保持构件10的部分形成端面Fb (弯曲表面Fe),端面Fb由钢板的厚度方向表面组成(钢板的端面),且圆孔26未定位在宽度扩宽部分24上。因此,止挡器芯部21c变得高度坚固,且因此,当保持构件10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时可限制止挡器芯部21c变形,由此使得能够增强止挡器芯部21c的耐用性。这样,在止挡器部分20c处,止挡器芯部21c构造成抑制其变形,且来自保持构件10的负载被弯曲表面Fe接收,由此使得能够更确保地防止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分离。
[0064]圆孔26形成在止挡器部分20c内,从而穿过止挡器芯部21c,使得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填入其中。因此,在止挡器部分20c中,来自保持构件10的负载不仅可由端面Fb和弯曲表面Fe接收,而且还可由圆孔26的内周表面接收。即,通过圆孔26增加止挡器部分20c的负载接收面积。例如圆孔26大致定位在止挡器芯部21c的中心。因此,可以更平衡的方式分散从保持构件10施加到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的负载。此外,形成在止挡器芯部21c的上下表面上的树脂材料的覆盖件22可通过圆孔26彼此连接,且因此能以更确保的方式抑制树脂材料的分离。顺便提及,可构造成设置多个圆孔26。在该情况下,例如多个圆孔26布置成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中心线大致穿过金属芯部21宽度方向中心部分并沿金属芯部21的纵向延伸。多个圆孔26也可设置在止挡件芯部以关于中心线对称。
[0065]换言之,在止挡部20c中,从保持构件10施加到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的负载由止挡器芯部21c的弯曲表面Fe接收,以由此从该弯曲表面Fe分散,并还由圆孔26接收以由此从圆孔26分散。因此,可确保大负载接收面积,且可有效分散在该负载接收表面内产生的负载。据此,在确保接收保持构件10的同时可防止覆盖件22的分离,由此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强止挡部20c的强度和耐用性。此外,诸如毛刺的突起未留在圆孔26的周界边缘部分上,且这些周界边缘部分做成与止挡器芯部21c的上下表面平齐或比其进一步稍微向下凹陷。这样,在没有突起留在圆孔26的周界边缘部分的情况下,在臂芯部21a的宽度尺寸所包括的范围内确保大孔,且因此,圆孔26不设置在宽度扩宽部分24内。因此,可扩大负载接收面积,同时使止挡器芯部21c高度坚固。此外,来自在保持构件10内的开口 IOa的上部和下部的负载均匀地施加到位于圆孔26的上方和下方树脂材料的上下表面,且因此能以非常平衡的方式接收施加的负载。
[0066]在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臂芯部21a而形成臂部分20a,且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通过覆盖件22形成在臂部分20a上,保持构件10的滑动件15在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总共两个组半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包括第一凸出部分22a和第一凹陷部分22b的一组、第二凸出部分22c和第二凹陷部分22c的一组、以及第三凸出部分22e)。在该构造中,当保持构件10的滑动件15定位在向上倾斜表面22f上或第三凸出部分22e时,保持构件10的邻接表面12b与止挡器部分20c邻接,向上倾斜表面22f从第二凹陷部分22d向上倾斜到第三凸出部分22e (参见图8)。通过采用该构造,保持构件10借助于滑动件15与向上倾斜表面22f之间的滑动接触作用接收在与保持构件10的运动方向相反方向上作用在该保持构件上的力。据此,抑制从保持构件10传递到止挡器部分20c的负载,并可减少对止挡器部分20c的损坏和碰撞噪声的产生,由此使得能够更确保地防止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的分离。[0067]在限位链接件装置I中,覆盖止挡器芯部21c的树脂材料的厚度形成为树脂材料在面向保持构件10的端部处的厚度为最厚的tl或t2 (参见图7A)。因此,在避免止挡器部分20c扩大的同时,允许构成覆盖件22的树脂材料变形,以由此当止挡器部分20c接收来自保持构件10的负载时用作接收来自保持构件10的负载的缓冲件。因此,可更确保地抑制树脂材料的分离。
[0068]本发明并不限于迄今已描述的实施例,并当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自由变型。
[0069]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构件10安装在门D上,且连接部分20b可转动地支承在设置在车辆主体B上的支架Bk上。可替代地,可采用如下构造,其中保持构件10设置在车辆主体B上,而连接部分20b可转动地支承在门D上。
[0070]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示出其中构成止挡器芯部21c的宽度扩宽部分24沿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链接件装置I,但也可根据限位链接件装置I安装的模式按需要改变臂20的定向,且当然可沿垂直方向或以倾斜姿势使用宽度扩宽部分24。
【权利要求】
1.一种限位链接件装置,包括: 臂,所述臂包括金属芯部,所述金属芯部包括: 板形的臂芯部; 连接芯部,所述连接芯部设置在所述臂芯部的第一端处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车辆主体或门中的任一个;以及 止挡器芯部,所述止挡器芯部设置在所述臂芯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处,并且所述止挡器芯部在与所述臂芯部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扩大,其中通过用树脂材料覆盖至少所述止挡器芯部而形成止挡器部分;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安装在所述车辆主体和所述门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臂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穿过所述保持构件,其中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止挡器部分邻接而限定所述门的全开位置, 其中所述止挡器芯部具有端面上的弯曲表面,所述端面被构造成至少当所述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所述止挡器部分邻接时面向所述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其中,沿通过所述保持构件对所述止挡器芯部施加负载的方向延伸的延长线定位在一位置处,在该位置中,至少当所述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与所述止挡器部分邻接时所述延长线穿过所述止挡器芯部的弯曲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其中,孔部分形成在所述止挡器芯部内以在所述止挡器芯部的厚度方向 上穿过所述止挡器芯部,用于接收填充在其中的所述树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其中,所述孔部分大致形成在所述止挡器芯部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 其中通过覆盖有所述树脂材料的所述臂芯部形成所述臂部分,并且通过覆盖的树脂材料形成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所述保持构件的滑动件构造成在所述至少一组凹陷部分和凸出部分上滑动,以及 其中当所述保持构件的滑动件定位在向上倾斜表面上或所述凸出部分上时,所述止挡器部分和所述保持构件的邻接表面彼此邻接,所述向上倾斜表面从所述凹陷部分向上倾斜到所述凸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其中,使得覆盖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所述树脂材料的厚度在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构造成面向所述保持构件的一侧处最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 其中覆盖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所述树脂材料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位于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构造成面向所述邻接表面的所述端面与构造成面向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一侧之间, 其中覆盖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所述树脂材料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位于所述弯曲表面与构造成面向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一侧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链接件装置, 其中覆盖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所述树脂材料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在除了所述止挡器芯部的所述端面和所述弯曲表面以外的部分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厚度。
【文档编号】E05C17/12GK103573063SQ20131034755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镰田清彦, 西条俊久, 深谷德, 摄津庆治 申请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