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夹手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库门的门板,特别是一种防夹手的门板,属于建筑门窗构件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库门是采用数块门板互相联接而成。目前,公知的车库门门板的专利技术有如:200420026519.9,公开了一种采用在门板上端制成圆球形,下端制成圆弧形,门板上端制有凹槽,门板上制有圆弧槽的防夹手门板。如:200710131809.8,公开了一种采用门板上端制成圆球形,下端制成圆弧形,在圆弧形的前端制成遮盖凸状,在圆球形的前端制成隐藏凹状,门板上设有胶条槽的车库门防夹手门板。又如:201120051775.3,公开了一种沿长度方向无线延伸的型材结构,包括门板正板、门板背板和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填充体,所述的门板正板和门板背板结合处设在门板背板一侧,在结合处的内侧面上压设有钢带;所述的两处结合处均设在门板背板一侧靠近两侧边沿上,两个结合处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的防夹手门板。以上专利要么有结构设计不合理,要么其拉力强度不够,门板易变形或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夹手车库门门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夹手门板,门板的外皮是用彩钢板(I)压制而成,在压制过程中的钢板接头(6)设置在门板内侧的两端,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加固效果;每两块门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门板下部的梯形槽(4)与另外一块门板上部的凸头隐藏减少缝隙式连接;在每块门板的外侧设置有三道正面梯形槽(5),内侧设置有两道背筋(3),在每道背筋(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凹槽(7),在每道背筋(3)的顶部,设置有顶凹槽(8)。在两道背筋(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小背筋(10);在门板的凸头部设置有胶条槽(9),用来安装防水胶条;在彩钢板(I)的内侧设置有填充物(2),所述的填充物(2)是发泡聚氨酯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水性能好,门板不易变形,比公知领域的门板具有明显的强度高等特点,经久耐用提高了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彩钢板、2填充物、3背筋、4梯形槽、5正面梯形槽、6钢板接头、7侧凹槽、8顶凹槽、9胶条槽、10小背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夹手车库门门板,门板的外皮是用彩钢板I压制而成,在压制过程中的钢板接头6设置在门板内侧的两端,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加固效果。每两块门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门板下部的梯形槽4与另外一块门板上部的凸头隐藏减少缝隙式连接。为了加固和保持门板的坚固性,在每块门板的外侧设置有三道正面梯形槽5,内侧设置有两道背筋3,在每道背筋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凹槽7,在每道背筋3的顶部,设置有顶凹槽8。在两道背筋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小背筋10。在门板的凸头部设置有胶条槽9,用来安装防水胶条。在彩钢板I的内侧设置有填充物2,所述的填充物2是发泡聚氨酯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防夹手门板,门板的外皮是用彩钢板(I)压制而成,在压制过程中的钢板接头(6)设置在门板内侧的两端,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加固效果;每两块门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门板下部的梯形槽(4)与另外一块门板上部的凸头部隐藏减少缝隙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块门板的外侧设置有三道正面梯形槽(5),在每块门板的内侧设置有两道背筋(3),在每道背筋(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凹槽(7),在每道背筋(3)的顶部,设置有顶凹槽(8);在两道背筋(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小背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手门板,其特征在于,在门板的凸头部设置有胶条槽(9),用来安装防水胶条;在彩钢板(I)的内侧设置有填充物(2),所述的填充物(2)是发泡聚氨酯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防夹手门板,门板的外皮是用彩钢板(1)压制而成,在压制过程中的钢板接头(6)设置在门板内侧的两端,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加固效果;每两块门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门板下部的梯形槽(4)与另外一块门板上部的凸头部隐藏减少缝隙式连接;其特征在于,为了加固和保持门板的坚固性,在每块门板的外侧设置有三道正面梯形槽(5),在每块门板的内侧设置有两道背筋(3),在每道背筋(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凹槽(7),在每道背筋(3)的顶部,设置有顶凹槽(8);在两道背筋(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小背筋(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水性能好,门板不易变形,比公知领域的门板具有明显的强度高等特点,经久耐用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E06B3/80GK203050418SQ2013200216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陶昆轮 申请人:陶昆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