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6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学步车底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学步车底架。包括主体和边杠,边杠与主体连接合围成环,边杠向外翻转至主体与边杠合围形成的面积最大时边杠位于第一工作位,边杠向主体内侧翻转使主体的两端之间形成空位时边杠位于第二工作位。本实用新型的边杠翻转形成向内凹的空位,使婴儿在学步车外部推着学步车行走时,腿和脚不会碰到学步车的边杠。使学步作为普通的学步车使用,在婴儿稍大时可使学步车作为婴儿推行学步车使用。便于婴儿行走,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学步车底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学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学步车底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儿童学步车通常都是采用一体成型的环状底架,在底架上方固定连接支撑上架,在上架的中间设置座兜,在底架下方设置多个滚轮。使用时,婴儿站立在底架和上架中间,推动学步车行步进行学步;在婴儿累了或站不稳时则可以坐在座兜上以免跌倒。但当婴儿稍大些后,学步车的座兜则会成为孩子行走的负担,婴儿需要脱离学步车内部的束缚进行自由行走的练习,普通学步车的适用就会相应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学步车适用性的学步车底架,在婴儿初始学步阶段可使学步作为普通的学步车使用,在婴儿稍大时可使学步车作为婴儿推行学步车使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学步车底架,包括主体和边杠,边杠与主体连接合围成环,边杠向外翻转至主体与边杠合围形成的面积最大时边杠位于第一工作位,边杠向主体内侧翻转使主体的两端之间形成空位时边杠位于第二工作位。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边杠翻转形成向内凹的空位,使婴儿在学步车外部推着学步车行走时,腿和脚不会碰到学步车的边杠。使学步作为普通的学步车使用,在婴儿稍大时可使学步车作为婴儿推行学步车使用。便于婴儿行走,使用方便。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杠上设有连接轴,主体上设有轴孔,连接轴和轴孔相配合。连接轴和轴孔的配合使边杠可相对于主体进行翻转。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杠两端的同侧均设有凸出部,连接轴与凸出部连接。连接轴设置在侧向延伸的凸出部上,使边杠翻转后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形成空位。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学步车底架还包括限位块,连接轴上设有通孔,限位块贯穿通孔通且两端伸出连接轴外。设置限位块使边杠来回翻转时可进行定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内设有挡板,挡板与限位块的端部对应设置,用于阻挡边杠连续转动。挡板与限位块的端部对应设置使边杠只能翻转180度,起到限制连续转动和定位的作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块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分别设置在限位块两端。转动边杠可使第一限位台或第二限位台与挡板相接触而限制边杠的转动位置。设置对称的限位台可使边杠只转动180度即可被一块限位台定位,而边杠向回翻转180度时,又可被另一块限位台定位,可实现边杠的双向翻转及定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学步车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学步车底架的边杠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所示学步车底架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所示学步车底架的边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底架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学步车底架的边杠与限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1所示学步车底架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参照图1和图2,学步车底架包括主体I和边杠2。边杠2与主体I连接合围成环,边杠2向外翻转至主体I与边杠2合围形成的面积最大时边杠2位于第一工作位,边杠2向主体I内侧翻转使主体I的两端之间形成空位3时边杠2于第二工作位。边杠2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I上。边杠2可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翻转。图1显示了边杠位于第一工作位时的状态,图2显示了边杠位于第二工作位时的状态。边杠2位于第一工作位时,主体I和边杠2合围的环面积最大,有利于容纳婴儿在其内部活动。边杠2位于第二工作位时可使主体I的两端之间形成空位3。婴儿在把学步车当做推车使用时,边杠2翻转后形成的空位3可为婴儿的脚留出行走的空间,不至于在走动过程中碰到边杠2,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0020]参照图3和图4,边杠2的两端均装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可与边杠2 —体成型。主体I上开有轴孔11,连接轴21和轴孔11相配合。将边杠2上的连接轴21插入到主体I轴孔11内,即可将边杠2安装到主体I上,而连接轴21可在轴孔11内转动则可实现边杠2的翻转。
[0021]边杠2两端的同侧均有凸出部22,连接轴21与凸出部22连接。凸出部22与连接轴21均为两个,对称位于边杠2的两端且与边杠2 —体成型。
[0022]参照图5和图6,学步车底架还包括限位块3,连接轴21上开有通孔211,通孔211径向贯通连接轴21。限位块3贯穿通孔211且两端伸出连接轴21外。
[0023]参照图7,主体I内固定有挡板11,挡板11可与主体I 一体成型。挡板11用以阻挡边杠2连续转动。限位块3的端部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分别位于限位块3的两端。当边杠2位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限位台31与挡板11相接触。当边杠2位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二限位台32与挡板11相接触。设置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可使边杠2以相同的角度来回翻转。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可相对于连接轴21的轴心对称设置,使边杠2可进行180度的来回翻转。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I)和边杠(2),所述边杠(2)与主体(I)连接合围成环,所述边杠(2)向外翻转至主体(I)与边杠(2)合围形成的面积最大时边杠(2)位于第一工作位,所述边杠(2)向主体(I)内侧翻转使主体(I)的两端之间形成空位(3)时边杠(2)位于第二工作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杠(2)设有连接轴(21),所述主体(I)设有轴孔(11),所述连接轴(21)和轴孔(1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杠(2)两端的同侧均设有凸出部(22),所述连接轴(21)与凸出部(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3),所述连接轴(21)设有通孔(211),所述限位块(3)贯穿通孔(211)且两端伸出连接轴(21)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内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限位块(3 )的端部对应设置,用于阻挡边杠(2 )连续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学步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所述第一限位台(31)和第二限位台(32)分别设置在限位块(3)两端。
【文档编号】A47D13/04GK203789555SQ20142013594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叶宽益 申请人:深圳伟美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