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回归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41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滑轨回归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包含一固定座,固定座设有一滑动槽,滑动槽底部设有一槽沟,槽沟一端设有一被卡抵部;一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有一滑动轴,滑动轴一端滑移地穿设于固定座其滑动槽内,滑动轴一端底部设有一活动孔;一释放爪,释放爪与滑动轴相轴设,释放爪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止档块与一第二止档块,第一止档块与第二止档块之间形成一凹口部,释放爪底部设有一卡抵块,卡抵块分别穿设活动孔及槽沟;一拨块,拨块与释放爪其凹口部相卡抵;本创作利用拨块控制切换释放爪底部的卡抵块与槽沟其被卡抵部两者分离或结合卡抵,且拨块直接结合滑轨机构的内滑轨上,大幅简化结构复杂度并降低模具制作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进而简化结构,提高产品可靠度。
【专利说明】滑轨回归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归缓冲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滑轨的回归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滑轨回归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含: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设置于 一滑轨机构2的外滑轨21内,其中滑轨机构2还包含有中滑轨22与内滑轨23,由于该滑 轨机构2的细部结构与动作原理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具备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于此不再详 加赘述;一滑动机构12,该滑动机构12与该固定座11相穿设,该滑动机构12设有旋转轴 13,该旋转轴13又设有凸块14;一拨片15,该拨片15设置于固定座11上,拨片15与滑轨 机构2的内滑轨23相固设,拨片15设有凹口部16,拨片15的凹口部16卡抵滑动机构12 的旋转轴13的凸块14 ;其原理系利用拨片15的水平移位带动该旋转轴13的凸块14转动 移位,可以控制切换拨片15与旋转轴13的凸块14的分离或结合卡抵,因而可切换滑动机 构12的拉伸定位或回归复位,进而可达到使滑轨可自动定位回归的目的。
[0003] 该现有的滑轨回归装置,虽可以达到使滑轨可自动定位回归的目的,但拨片15的 凹口部16带动旋转轴13的凸块14转动移位时,凸块14的移位轨迹与拨片5的凹口部16 的移位轨迹分别处于不同的水平面,此种动作方式对于两者之间的角度与位置的精密度要 求较高,因此,两者容易因角度或位置偏差而产生碰撞或动作不顺的情形,而导致机件的磨 损,进而造成机构动作不顺与产品寿命的降低;此外,如减少此一动作不顺的情况,则必须 在凸块14上设有导角,且拨片15的凹口部16也须设有相对应之斜面(角)抵部,致使其加 工程序较为复杂且模具制作的公差与精密度要求较高,因而会造成产品成本的提高,所以, 如何针对上述缺点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之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由于现有的滑轨回归装置,其整体结构复杂、产品动作可靠度较差且制造成本昂 贵,因此本创作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可简化结构并提升可靠度的滑轨回归装置。为达成以 上的目的,本创作提供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包含: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滑动槽,该滑 动槽底部设有一槽沟,该槽沟一端又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箭头状的被卡抵部;一滑动机构,该 滑动机构设有一滑动轴,该滑动轴一端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固定座其滑动槽内,该滑动轴设 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滑动轴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一活动孔;一释放爪,该释放爪与该滑动 轴相轴设,该释放爪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止档块与一第二止档块,而使该第一止档块与第 二止档块之间形成一凹口部,又该释放爪底部设有一卡抵块,该卡抵块分别穿设该活动孔 及槽沟;一拨块,该拨块与该释放爪的凹口部相卡抵。
[0005] 通过本创作利用拨块即可控制切换释放爪底部的卡抵块与槽沟其被卡抵部两者 之分离或结合卡抵,且该拨块可直接结合于滑轨机构的内滑轨上,而可大幅简化结构复杂 度并降低模具制作之公差与精密度要求,并可避免如常用滑轨回归装置容易造成动作不顺 与磨损之情形,进而使本创作可达到简化结构与提高产品可靠度之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现有的滑轨回归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0007] 其中,11-固定座,12-滑动机构,13-旋转轴,14-凸块,15-拨片,16-凹口部,2-滑 轨机构,21-外滑轨,22中滑轨,23-内滑轨;
[0008] 图2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09] 图3为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0] 图4为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0011] 图5为实施例的滑轨拉伸时之动作中示意图;
[0012] 图6为实施例的滑轨拉伸时之动作后示意图;
[0013] 图7为实施例的滑轨回归复位时之动作前示意图;
[0014] 图8为实施例的滑轨回归复位时之动作后示意图;
[0015] 其中,3-固定座,31-第一固定部,32-收纳部,33-滑动槽,34-槽沟,341-被卡抵 部,342-失效防止臂,35-弹性件,4-滑动机构,41-从动件,411-第二固定部,42-滑动轴, 421-容置空间,422-被轴接部,423-活动孔,43-缓冲机构,5-释放爪,51-轴接部,52-第一 止档块,53-第二止档块,54-凹口部,55-卡抵块,6-拨块,61-第一侧臂,62-第二侧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包含:
[0017] 一固定座3,该固定座3可供设置于一滑轨机构其外滑轨内,其中该滑轨机构通常 尚包含有一中滑轨与一内滑轨,该滑轨机构其细部构造、动作原理及其与本创作之组构方 式系属先前技术且非本案技术特征,故在此不予详述,该固定座3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固 定部31,该固定座3设有一收纳部32,该收纳部32更具体地可为中空圆柱状,该固定座3 设有一滑动槽33,该滑动槽33位于该收纳部32 -侧,且该滑动槽33与收纳部32大致位于 该固定座3的中间位置,该滑动槽33底部设有一槽沟34,且该槽沟34的宽度系小于该滑动 槽33的宽度,又该槽沟34两端分别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箭头状的被卡抵部341与一失效防 止臂342,该失效防止臂342可为弹性结构,又该固定座3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件35,该弹 性件35 -端固定于该固定座3其第一固定部31,该弹性件35可为弹簧;
[0018] 一滑动机构4,该滑动机构4系可滑移地与该固定座3相穿设,又该固定座3其被 卡抵部341系位于槽沟34较靠近该滑动机构4的一端,也即该失效防止臂342则位于槽沟 34较远离该滑动机构4的一端,该滑动机构4设有一从动件41,该从动件41两侧分别设有 一第二固定部411,该第二固定部411与固定座3其弹性件35另一端相固定,该滑动机构4 设有一滑动轴42,该滑动轴42 -端与从动件41相接设,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动轴42与从 动件41系一体成型,该滑动轴42另一端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固定座3其滑动槽33内,此 夕卜,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滑动轴42于不与该从动件41相接设的一端设有一容置空间 421,且该滑动轴42于该容置空间421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一被轴接部422以及一活动孔 423,该被轴接部422可为轴孔或为轴棒,又该滑动机构4尚可设有一缓冲机构43,该缓冲机 构43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固定座3其收纳部32内,该缓冲机构43可为缓冲棒;
[0019] 一释放爪5,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释放爪5至少有部分位于该滑动轴42其 容置空间421中,且该释放爪5与该滑动轴42相轴设,藉此,使该释放爪5可相对该滑动轴 42转动,具体而言,该释放爪5设有一与该滑动轴42其被轴接部422相对应的轴接部51, 且该轴接部51与该被轴接部422相轴设,该轴接部51可为轴棒或为轴孔,该释放爪5于轴 接部51 -侧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止档块52与一第二止档块53,而使该第一止档块52与第 二止档块53之间形成一凹口部54,又该释放爪5底部设有-^抵块55,该卡抵块55系分 别穿设该滑动轴42其活动孔423以及该固定座3其槽沟34,且该卡抵块55的宽度系与该 槽沟34的宽度相对应,藉此,俾使该槽沟34可对卡抵块55及释放爪5整体的转向或角度 位置具有限位或引导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卡抵块55系为长条状;
[0020] -拨块6,该拨块6可供组设固定于滑轨机构其内滑轨上,藉此,当该内滑轨移动 时即可同时带动该拨块6移动,且该拨块6与该释放爪5其凹口部52相卡抵,在本实施例 中,该拨块6整体大致呈倒U字状,也即该拨块6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侧臂61与一第二侧 臂62,且该拨块6其第一侧臂61及第二侧臂62分别抵顶触接于该释放爪5其第一止档块 52及第二止档块53,藉此,俾当该拨块6移动时即可带动该释放爪5于固定座3其槽沟34 上移位;
[0021] 请参阅图5所示,当用户将使用本创作的滑轨机构之家具如抽屉向外拉出时,藉 由该拨块6与该释放爪5其凹口部52相卡抵,且该释放爪5与该滑动机构4其滑动轴42 相轴设,而使拨块6可带动释放爪5及滑动机构4朝远离该固定座3方向移动,同时该滑动 机构4则可拉伸该缓冲机构34及弹簧35,此时,藉由该释放爪5底部的卡抵块55穿设该固 定座3的槽沟34,因此当该释放爪5移动到该槽沟34其被卡抵部341的位置时,请再配合 参阅图6所示,该拨块6将可带动释放爪5转动,而使该释放爪5底部的卡抵块55也会跟 着转动移位并与该槽沟34的被卡抵部341相卡抵,同时该拨块6则可与该释放爪5其凹口 部54分离,如此,用户即可继续将抽屉向外拉动至最大范围,同时,藉由该卡抵块55卡抵该 槽沟34其被卡抵部341,而可使弹性件35保持拉伸状态,而如图6所示;
[0022] 请再参阅图7所示,当用户将抽屉推回时,该拨块6可被抽屉及内滑轨带动朝与拉 出抽屉时相反的方向移位,而使该拨块6可再次抵顶该释放爪5,而可依与前述相反之动作 流程,使该拨块6引导该释放爪5转动,请再参阅图8所示,俾使该释放爪5其凹口部54可 重新与拨块6相卡抵,且该释放爪5其卡抵块55也可脱离该槽沟34其被卡抵部341,此时, 该弹性件35会释放其反向弹力,而使该弹性件35可带动滑动机构4与抽屉自动回归复位, 同时该缓冲机构43则可发挥缓冲阻尼效果,以减缓回归力道并降低机件的碰撞声响,进而 使本创作可达到滑轨自动回归缓冲之目的;
[0023]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藉由本创作利用拨块6即可控制切换释放爪5底部的卡抵 块55与槽沟34其被卡抵部341两者之分离或结合卡抵,而可达到令滑轨自动回归之效果, 且该拨块6可直接结合于滑轨机构的内滑轨上,而可大幅简化结构复杂度并降低模具制作 之公差与精密度要求,并可避免如习用滑轨回归装置容易造成动作不顺与磨损之情形,进 而使本创作可达到简化结构与提高产品可靠度之功效。
【权利要求】
1. 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滑动槽,该滑动 槽大致位于该固定座的中间位置,该滑动槽底部设有一槽沟,且该槽沟的宽度系小于该滑 动槽的宽度,又该槽沟一端设有一大致呈三角箭头状的被卡抵部,该固定座两侧分别设有 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固定于该固定座;一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系可滑移地与该固定座 相穿设,又该固定座其被卡抵部系位于槽沟较靠近该滑动机构的一端,该滑动机构两侧分 别与该两个弹性件另一端相固定,该滑动机构设有一滑动轴,该滑动轴一端系可滑移地穿 设于该固定座其滑动槽内,该滑动轴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滑动轴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 一活动孔;一释放爪,该释放爪至少有部分位于该滑动轴其容置空间中,且该释放爪与该滑 动轴相轴设,该释放爪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止档块与一第二止档块,而使该第一止档块与 第二止档块之间形成一凹口部,又该释放爪底部设有一卡抵块,该卡抵块分别穿设该滑动 轴其活动孔以及该固定座其槽沟;一拨块,该拨块与该释放爪其凹口部相卡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抵块的宽度与该槽沟的 宽度相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抵块为长条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拨块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 侧臂与一第二侧臂,且该拨块其第一侧臂及第二侧臂分别抵顶触接于该释放爪其第一止档 块及第二止档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设有一收纳部,且 该收纳部位于该滑动槽一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机构尚设有一缓冲机 构,该缓冲机构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固定座其收纳部内。
【文档编号】A47B88/04GK203885061SQ20142030998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廖瑞忠 申请人: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