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62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使表面罩相对于背面罩装拆自如的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领域的技术,有日本实公平4-39747号公报。在此公报中记载的座椅,具备模制加工成座席形状的发泡体缓冲材料、包覆此缓冲材料且被固定在缓冲材料侧的袋状的包覆体、将此包覆体的前面侧包覆的第1罩、将包覆体的后侧包覆的第2罩,和将第1罩与第2罩连结的滑动式紧固件。而且,通过将滑动式紧固件配置在椅背的侧面,而消除了落座时的异物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397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由于表面罩的周围仅通过滑动式紧固件来相对于背面罩的周围装拆自如,因此,如果把背面罩以张紧状态与表面罩进行安装,就会对滑动式紧固件施加负荷,由此,存在滑动式紧固件破损、容易在表面罩上产生褶皱、松弛的课题。

而且,由于表面罩的周围仅通过滑动式紧固件来相对于背面罩的周围装拆自如,因此,当把表面罩安装在背面罩上时,还存在滑动式紧固件的组装顺序不好分辨,如果组装顺序错误就不能正确组装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其能降低施加到第1紧固部的负荷,而且,难以在表面罩产生褶皱、松弛,而且,能容易地进行表面罩的组装。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座椅,所述座椅通过装拆自如的第1紧固部将座椅部的表面罩与背面罩连结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表面罩的一部分吊挂在缓冲材料侧的吊挂部,设有将上述缓冲材料与上述表面罩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2紧固部,

在上述第1紧固部与上述第2紧固部设有记号,所述记号表示把上述表面罩安装到背面罩的安装顺序、或把上述表面罩从背面罩拆卸的拆卸顺序。

在座椅中,第1紧固部与第2紧固部装拆自如,因此,容易将表面罩在换季时更换,或进行清洗。而且,表面罩与背面罩通过装拆自如第2紧固部连结。其结果是,通过第2紧固部适当降低直接施加到第1紧固部的负荷,因此,可以防止第1紧固部的破损,在表面罩难以产生褶皱、松弛,而且,由于在上述第1紧固部与上述第2紧固部设有表示将上述表面罩安装到背面罩的安装顺序或将上述表面罩从背面罩拆卸的拆卸顺序的记号,因此,可以借助该记号将上述表面罩从背面罩拆卸,或进行安装,可以将上述表面罩容易地与背面罩进行装拆。

而且,优选为,装拆自如的上述第1紧固部,具有沿上述表面罩的周围延伸地设置的第1紧固半部,和沿上述背面罩的周围延伸地设置且与上述第1紧固半部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2紧固半部。

而且,优选为,上述第1紧固部为粘扣带或能进行钩挂的钩构件。

而且,装拆自如的上述第2紧固部,具有在上述缓冲材料侧于沿上述吊挂部延伸的凹部内固定在上述缓冲材料上的第3紧固半部,和设于上述表面罩、容纳在上述凹部内,且与上述第3紧固半部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4紧固半部。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在凹部内容纳第2紧固部,因此,可以恰当防止第2紧固部在吊挂部碰到乘员的臀部、背部。

上述记号为号码,文字,由反射片、蓄光印刷(日文:蓄光プリント)、凹凸状的立体显示构成,因此,即使在昏暗车内也容易识别号码、文字,容易进行表面座椅的装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施加到第1紧固部的负荷,而且在表面罩难以产生褶皱、松弛,容易进行表面座椅的装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座椅的第1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是座椅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2紧固部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第1紧固部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座椅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涉及的座椅的合适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1具备在地板上前后移动自如的座垫(座椅部)sc,和能相对于座垫sc翻倒的椅背(座椅部)sb。座垫sc及椅背sb的由发泡体构成的缓冲材料2的表面被表皮3覆盖。而且,表皮3由表面罩4h背面罩5构成。表面罩4以分别对座垫sc及椅背sb的缓冲材料2进行包覆的方式单个地构成。

在座椅1中,在座垫sc及椅背sb上设有线状的吊挂部a1~a6。此吊挂部a1~a6在形成座椅1的外观的同时防止表皮3的松弛或错位。

在此,以椅背sb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图4所示,椅背sb的缓冲材料2具有用来从后方对乘员的脊背进行支撑的主缓冲部10,和用来从横向对乘员的脊背进行保持的侧缓冲部11。

对此,表面罩4由载置在缓冲材料2的主缓冲部10上的主面部20,和载置在侧缓冲部11上的侧面部21形成。表皮3的主面部20和侧面部21通过缝合部24接合。而且,表面罩4和背面罩5在侧缓冲部11的外侧面11a通过第1紧固部30连结。

装拆自如的第1紧固部30,具有沿表面罩4的周围延伸地设置的第1紧固半部31,和沿背面罩5的周围延伸地设置且与第1紧固半部31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2紧固半部32。

第1紧固部30作为拉链而构成。第1紧固半部31具有被称作单元的齿31a排列在带状的基材31b上的构成,同样,第2紧固半部32也具有被称作单元的齿32a排列在带状的基材32b上的构成。而且,第1紧固半部31的基材31b在表面罩4的周边进行缝合,第2紧固半部32的基材32b在背面罩5的周边进行缝合。

第1紧固部30作为拉链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为粘扣带或能进行钩挂的钩构件。

接着,对吊挂部a1进行说明。

在吊挂部a1设有将缓冲材料2与表面罩4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2紧固部50。装拆自如的第2紧固部50具有在缓冲材料2侧于沿吊挂部a1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凹部41内固定在缓冲材料2上的第3紧固半部51,和设置在表面罩4上并容纳在凹部41内,且与第3紧固半部51装拆自如地连结的第4紧固半部53。另外,凹部41沿主缓冲部10与侧缓冲部11的边界部分具有规定深度地形成。

第2紧固部50作为拉链构成。在此第2紧固部50中,与第4的紧固半部53连结的第3紧固半部51的基材51b的根端固定在由长条状的平板构成的树脂制的基座部52上。另外,在基材51b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基材51b以立设在基座部52的中央的方式一体地成形。而且,基座部52的底面通过粘接材料或双面胶固定在凹部41的底面。通过采用这样的基座部52,可以利用粘接材料或双面胶将第3紧固半部51容易且可靠地固定在缓冲材料2上。

第4紧固半部53具有将被称作单元的齿53a进行排列的构成,同样,第3紧固半部51也具有将被称作单元的齿51a排列在带状的基材51b上的构成。

另外,关于椅背sb,吊挂部a2、a3(参照图1)也成为与吊挂部a1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此座椅1中,椅背sb的第1紧固部30、座垫sc的第1紧固部30、椅背sb、座垫sc的吊挂部a1~a6的各自的第2紧固部50独立地紧固,在各紧固部30、50的拉链上设有拉手60、61。在此第1紧固部30与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61上记载着表示将表面罩4安装在背面罩5上的安装顺序的记号,例如记载着数字。

在椅背sb上的、吊挂部a3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1,在吊挂部a1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2,在吊挂部a2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3,在椅背sb的第1紧固部30的拉手61上记载着4。

另一方面,在座垫sc上的、吊挂部a6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5,在吊挂部a4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6,在吊挂部a5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7,在座垫sc的第1紧固部30的拉手61上记载着8。

在这样的座椅1中,由于第1紧固部30与第2紧固部50装拆自如,因此,换季时可以容易地更换表面罩4,进行清洗。而且,表面罩4与背面罩5通过装拆自如的第2紧固部50进行连结。

其结果是,直接施加在第1紧固部30的负荷可以被第2紧固部50适当降低,因此,可以防止第1紧固部30破损,在表面罩4难以产生褶皱、松弛。

在第1紧固部30与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61上,于椅背sb上,在吊挂部a3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1,在吊挂部a1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2,在吊挂部a2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上记载着3,在椅背sb的第1紧固部30的拉手61上记载着4,因此,将表面罩4拆卸后,进行安装,按照记载在拉手60上的顺序,如图6所示那样,借助吊挂部a3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吊挂部a1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吊挂部a2的第2紧固部50的拉手60对各第2紧固部进行紧固,借助第1紧固部30的拉手61对第1紧固部进行紧固,于是可以将表面罩4容易地安装。

在座垫sc的场合,也与上述的椅背sb的场合同样地,按照吊挂部a6、a4、a5的顺序将各第2紧固部紧固,借助第1紧固部30的拉手61将第1紧固部紧固,于是可以将表面罩4容易地安装。

在上述中,在拉手60、61上记载了数字,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明白顺序的记号即可,例如也可以为a、b、c、d…、拉丁字母、あ、い、う、え…以及文字。而且,为了使此记号即使在昏暗的车内也可以分辨,可以为反射片、蓄光印刷、凹凸状显示。如果由反射片等进行表示,则记号即使在昏暗的车内也容易看见,使表面罩4的安装容易。

本发明涉及的座椅可以用于机动车用座椅、飞机的座椅、电车、公共汽车、客轮的座椅。

另外,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2…缓冲材料3…表皮4…表面罩5…背面罩30…第1紧固部31…第1紧固半部32…第2紧固半部50…第2紧固部51…第3紧固半部53…第4紧固半部a1~a6…吊挂部sb…椅背(座椅部)sc…座垫(座椅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