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4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旋风分离单元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且涉及一种包括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杆式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EP2040597A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沿手柄延伸的旋风分离单元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这种真空吸尘器的难点在于旋风分离单元阻碍对狭窄间隙的接近,例如形成在家具物品之间或器具和壁之间的间隙。为了清洁这些间隙,诸如棒或者专门设计的清洁管嘴这样的清洁工具必须被使用。

GB2484146A公开了一种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其类似于EP2040597A中公开的真空吸尘器。杆式真空吸尘器通过将棒附接到真空吸尘器,且将清洁头附接到棒的相对端部而形成。这样的杆式真空吸尘器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传统立式和筒式真空吸尘器的替代。在使用中,吸尘器头通过棒绕其轴线的旋转而在被清洁的表面上转向。如此,分离器的轴线被旋转离开竖直方向,其可降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且导致来自脏物收集器的脏物的重新卷入的增加。此外,分离器的左右旋转增加了分离器绕棒的力矩,由此当分离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角度增大时时,需要增加的扭矩来操纵真空吸尘器。

本发明处理这些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关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手柄,在使用期间通过手柄支撑真空吸尘器;旋风分离单元,包括具有旋风腔的分离器,该旋风腔限定分离器轴线;以及入口管道,具有入口管道轴线,其基本平行于分离器轴线,其中旋风分离单元至少部分地围绕入口管道的一部分延伸。

旋风分离单元可以围绕入口管道延伸一部分路程,使得入口管道被嵌入在旋风分离装置的周边内,使得旋风分离单元延伸所绕的管道的大部分或所有部分被旋风分离单元所包封。入口管道由此当沿分离器轴线直接观察时不会从旋风分离单元的周边突出太多或完全不突出。这样的布置提供了紧凑的布置,其使得真空吸尘器能被用于清洁受限的空间。

旋风分离单元可完整地围绕入口管道的一部分延伸。旋风分离单元例如可以围绕入口管道的端部,使得管道的端部被包封在旋风分离单元中。

入口管道可沿着分离器轴线延伸。入口管道的一部分可以至少部分的由旋风器所围绕,且可以被旋风腔完全围绕。

手持式真空吸尘器还可包括清洁工具,固定到旋风分离单元,其中清洁工具限定入口管道的至少一部分。清洁工具可从旋风分离单元的一个端部沿基本平行于分离器轴线的方向突出。

所述分离器可以为主分离器,且旋风分离单元还可包括位于主旋风分离器下游的多个次级旋风分离器。次级旋风分离器可围绕主旋风分离器的轴线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该杆式真空吸尘器还包括棒和连接到棒的端部的吸尘器头。

吸尘器头可通过关节连接接头连接到棒端部。关节连接接头可配置为使得当吸尘器头置于要被清洁的表面上时,棒绕棒轴线的旋转使得吸尘器头在表面上转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和更清楚地示出本发明如何发生作用,现在将通过实例、参考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侧截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正视图;

图4显示了在使用中的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图5a、5b和5c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沿不同取向的图示;

图6是包括图1中所示的手持式真空吸尘器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7a、7b和7c显示了图6中所示的真空吸尘器的不同取向;以及

图8显示了被清空的图1中所示的真空吸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显示了手持式真空吸尘器2,包括主体部4,其具有细长手柄6;旋风分离单元8,其具有纵向轴线X;以及清洁工具10,为管嘴的形式,其被固定到旋风分离单元8。旋风分离单元8从手柄6延伸远离,使得清洁工具10处于旋风分离单元8的最远离手柄6的端部处。清洁工具10沿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延伸远离旋风分离单元8。

主体部4还包括抽吸发生器11,其包括电机12和叶轮13,它们定位在手柄6上方,且靠近手柄的后方;以及定位在手柄的正下方的蓄电池14。手指操作的扳机形式的促动器16被设置在手柄的上部部分处。扳机护圈17在扳机16下方从手柄向前延伸。手柄16布置为相对于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成角度θ1,使得手柄6为手枪式握把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手柄轴线H布置为相对于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成110度角。角度θ1为在向手柄6前方延伸的纵向轴线X和延伸穿过手柄6的手柄轴线H之间的夹角。

旋风分离单元8包括主旋风分离器18和定位在主旋风分离器18下游的多个次级旋风分离器20。主旋风分离器18邻近旋风分离单元8的第一端部,且次级旋风分离器20邻近旋风分离单元8的第二端部,其与第一端部相对。次级旋风分离器20布置为圆形阵列,其绕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延伸。

主旋风分离器18包括旋风器体部22,其为具有圆柱形外壁24和端部壁26的箱的形式。圆柱形外壁24限定圆柱形旋风分离腔28。在所示实施例中,是旋风分离腔28的轴线限定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中心管道30从端部壁26延伸到旋风分离腔28的入口32。

清洁工具10包括连接器部分33和管嘴部分34,其限定沿着清洁工具10的管道36。

连接器部分33具有外径,其小于中心管道30邻近端部壁26的部分,使得连接器部分33可以被插入到中心管道30(如图所示),由此确保在清洁工具和旋风分离单元8之间的刚性连接。

中心管道30和穿过清洁工具的管道36一起限定入口管道30、36,其与纵向轴线X同轴地延伸,且穿过旋风分离单元8的最远离手柄6的端部。旋风分离单元28的入口32从端部壁26间隔远离,且定位在主旋风分离器18的与清洁工具10所连接的旋风分离单元8的端部相反的端部附近。旋风分离腔28由此围绕由中心管道30形成的入口管道的部分。从端部壁26向前延伸的中心管道30的第一部分沿旋风分离腔28的轴线X延伸。中心管道30的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延伸到旋风分离腔28的入口32。第二部分相对于旋风分离腔28沿一方向延伸,该方向具有径向和周向分量,从而在使用中促进旋风分离腔28内的旋转流动。

端部壁26和圆柱形外壁24的邻近端部壁26的部分限定脏物收集器38,其为脏物收集箱的形式,由主旋风分离器18从进气分离脏物被收集在其中。

端部壁26通过枢轴40连接到圆柱形外壁24,且被用户可操作卡扣件42保持在关闭位置。端部壁26可以通过释放卡扣件42且将端部壁26枢转远离圆柱形外壁24的端部,而从关闭位置(其中脏物被保持在脏物收集器38中)运动到打开位置(其中脏物可以被从脏物收集器38移除)。清洁工具10设置有保持结构(未示出),其与中心管道30接合,以便于将清洁工具10固定到中心管道30。清洁工具10还包括环形套环43,其邻接端部壁26,由此将端部壁26保持在关闭位置,且从而防止清洁工具10被附接时,端部壁26的意外打开。清洁工具10具有手动操作卡扣件44,其被促动以将保持结构从中心管道24脱离接合,以将工具10从旋风分离单元8移除。

圆柱形护罩45被居中地布置在圆柱形分离腔28内,且与腔28的轴线同轴地延伸。孔46被提供穿过护罩45,其限定从旋风分离腔28的流体出口。

管道48,其部分由护罩45形成,提供了在从由孔46形成的旋风分离腔的出口到次级旋风分离器20的入口49之间的流体连通。每个次级旋风分离器20在一个端部处具有固体出口50,其与细灰尘收集器51流体连通,该细灰尘收集器51沿着主旋风分离器18的侧部延伸。在每个次级旋风分离器20的端部处的流体出口52与固体出口50相对。

旋风分离单元8、抽吸发生器11和蓄电池14被预期为真空吸尘器2的最重的部件。分离器8具有在扳机护圈17前方的重心,且从而产生绕扳机16和扳机护圈17的顺时针力矩(如图2所示)。蓄电池14具有在扳机护圈17后方的重心。蓄电池14由此施加绕扳机16和扳机护圈17的逆时针力矩。抽吸发生器11也具有在扳机护圈17后方的重心。旋风分离单元9、抽吸发生器11和蓄电池被定位为使得,真空吸尘器的所有部件绕垂直于手柄6延伸的轴线以及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且穿过扳机护圈17紧下方的区域的静力距为零。真空吸尘器2的重心由此定位在扳机护圈17下方的区域内,使得当扳机16由用户释放时,手持式真空吸尘器2关于扳机护圈17下方的一个点平衡,且从而可以通过用户的剩余手指在手柄6上,且食指抵靠扳机17而被容易地支撑,而不会前后倾倒。此外,真空吸尘器2可以被支撑在蓄电池14上,该蓄电池14形成真空吸尘器2的基座,而不会翻倒。

图3显示了从前方观察的真空吸尘器2。清洁工具10是相对直的,且修长的,且沿着纵向轴线X延伸。清洁工具10由此当沿纵向轴线X从真空吸尘器2的前方观察时,在旋风分离单元8的外轮廓内延伸。

在使用中,手持式真空吸尘器2通过用户利用食指压扳机16而被激活。干燥的空气被抽吸发生器11通过入口管道30、36吸入,且通过入口32进入旋风分离腔28。由中心管道30在旋风分离腔28内的第二部分促进的旋转气流产生旋风作用,其将相对较重或较大的脏物从空气分离。通常,真空吸尘器2被保持为使得旋风分离单元8从手柄6向下指向。在旋风分离腔28中分离的脏物由此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脏物收集器38中。部分清洁的空气穿过护罩45中的孔46,然后被沿着管道48抽吸到次级旋风器20。较小和较轻的脏物颗粒被次级旋风器20从空气凤梨,且通过相应的固体出口排入到细灰尘收集器51中。清洁空气经由次级旋风器20的相应的流体出口52排出次级旋风器20,然后排出在主体部4后部上的排气口(未示出)。

旋风分离单元8的轴线X与清洁工具10的对齐使得真空吸尘器2紧凑,且使得在清洁期间,旋风分离单元8的端部可以被插入到受限的空间中,如图4所示。真空吸尘器2由此特别适用于清洁难以抵达的位置,譬如在家具物品、墙壁和器具之间的间隙。此外,旋风分离单元8在清洁期间能大体在其自身的轮廓内旋转。也就是说,当旋风分离单元8绕其纵向轴线X旋转时,由旋风分离单元8(当沿纵向轴线X观察时)扫过的区域没有显著大于旋风分离单元8占据的实际区域。手柄在竖直取向的真空吸尘器2的示意性图示在图5b中示出。图5a和5c示出了从图5b中所示的取向沿每个方向旋转过45度的真空吸尘器2。旋风分离单元8由此可以在受限空间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而不会和受限空间的表面碰撞,且从而可以被容易地操纵,以清洁难以抵达的表面。

除了上述益处,清洁工具10与纵向轴线X的对齐确保旋风分离单元8的倾斜角度并不随着真空吸尘器2绕纵向轴线X旋转而改变,且从而主旋风分离器18和次级旋风分离器20的分离效率在使用期间保持大体恒定。这在清洁工具10被更换以棒110和吸尘器头112以形成杆式真空吸尘器102时是特别有利的,如图6所示。

棒110与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同轴地延伸。吸尘器头112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Y、Z(其相对彼此垂直地布置)的关节连接的颈部114。轴线Y、Z的布置使得当吸尘器头112置于表面上且棒110相对于表面倾斜时,杆式真空吸尘器102绕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且由此绕棒轴线旋转棒110)使得吸尘器头112左右转向,如图7a到7c所示。

如上所述,旋风分离单元8的纵向轴线X的倾斜在吸尘器头114在要被清洁的地面上转向时保持基本恒定。因此,不像已知的杆式真空吸尘器,旋风分离效率保持基本恒定,且再卷入的风险保持较低。

另一益处是旋风分离单元8的重心定位在棒110的轴线处或靠近该轴线。因此,当旋风分离单元8在清洁期间旋转时,旋风分离单元8绕棒110的轴线的重量平衡保持基本恒定。真空吸尘器2由此易于操纵。

参考图8,为了清空任一实施例的脏物收集器38和细灰尘收集器51,用户首先断开清洁工具10或棒110。然后,当抓住手柄6时,用户将真空吸尘器2指向适当的容器(例如垃圾箱或袋),脏物将被清空到它。卡扣件42于是被用户释放且端部壁26从其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由于旋风分离单元8指向远离用户方向,不需要用户采用与正常清洁期间不同的手柄或姿势。因此,脏物收集器38和细灰尘收集器51被清空的过程非常直观和符合人体工学。此外,脏物从旋风分离单元8的最远离手柄6的端部离开脏物收集器38/细灰尘收集器51。由此,在清空期间,脏物从脏物收集器38/细灰尘收集器51溅到用户的风险较低。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入口管道可以被从旋风分离单元8的轴线间隔开。然而,旋风分离单元可以布置为部分地围绕入口管道的一部分或完全围绕入口管道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入口管道可以凹入到旋风分离单元的侧面,使得当沿着旋风分离单元的轴线观察时,管道在旋风分离单元的轮廓内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