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825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床垫的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抗病毒床垫。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使用的所有床垫,从使用开始就在床垫内部及其表面由人体和外部空气带来的细菌、螨虫、病毒、异味侵入,多年使用当中床垫无法清洗,无法除掉这些细菌、螨虫、病毒、异味,使用久了越来越多。再者,病毒是床垫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被病毒污染过的床垫,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病毒床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病毒床垫,包括上层布料,中间的内胆层以及下层的布料,所述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均做抗病毒处理,将抗病毒液体通过雾化机喷涂在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上,然后在紫外线下固化,最后20-80℃干燥2-12小时,喷涂数量为每平方0.1-0.2g。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内胆层包括热熔触媒无纺布、竹碳纤维热熔棉、热熔毡、床网、弹簧芯、床网、热熔毡、竹碳纤维热熔棉。

作为优选,所述抗病毒液体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混合溶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溶胶制备步骤包含:(1)将四氯化钛在0~5℃下加入盐酸水溶液中;(2)向步骤(1)中加入氨水溶液,使整个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调节其pH值在7到12的范围;(3)向氢氧化钛胶体中加入双氧水,形成混合溶液,此时二氧化钛的固体重量与水的比例为0.01%至2%,双氧水与钛的莫耳比为2比1至5比1之间;(4)加入硝酸银于B溶液中,此时硝酸银的比例为二氧化钛的固体重量的0.01%至10%;及B溶液在60至100℃的范围内加热,直到胶体完全水解消失,即可形成稳定透明的二氧化钛溶胶,二氧化钛/双氧水的莫耳比是在1/2到1/1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重量比例为1-9∶0.01-1。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含上述抗病毒床垫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含上述抗病毒床垫在抗H1NI病毒的应用。

本发明将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到床垫上,使得床垫具有抗病毒的效果,尤其是对新型流感病毒H1N1具有显著的效果,实现健康环保的效果,可长期保持清洁无味的床垫,给床垫行业带来创新革命,填补了国内空白。本发明采用十一层具体结构,获得抗病毒床垫,设计新颖,科学合理,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抗病毒床垫,其结构如图1所述,由上往下依次是:第一层布料1,第二层热熔触媒无纺布2,第三层竹碳纤维热熔棉3,第四层热熔毡4,第五层床网5,第六层弹簧芯6,第七层床网7,第八层热熔毡8,第九层竹碳纤维热熔棉9,第十层热熔触媒无纺布10,第十一层布料11。

上述的第一层布料1及第十一层布料11是各种棉布或羊绒布料,而且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均做抗病毒处理,将抗病毒液体通过雾化机喷涂在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上,然后在紫外线下固化,最后60℃干燥3小时,喷涂数量为每平方0.1-0.2g。抗病毒液体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混合溶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溶胶制备步骤包含:(1)将四氯化钛在0~5℃下加入盐酸水溶液中;(2)向步骤(1)中加入氨水溶液,使整个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调节其pH值在7到12的范围;(3)向氢氧化钛胶体中加入双氧水,形成混合溶液,此时二氧化钛的固体重量与水的比例为0.01%至2%,双氧水与钛的莫耳比为2比1至5比1之间;(4)加入硝酸银于B溶液中,此时硝酸银的比例为二氧化钛的固体重量的0.01%至10%;及B溶液在60至100℃的范围内加热,直到胶体完全水解消失,即可形成稳定透明的二氧化钛溶胶,二氧化钛/双氧水的莫耳比是在1/2到1/10之间。

上述热熔触媒无纺布中的触媒是磷酸二氧化钛化合产物在微光下起作用的一种微光触媒。微光触媒纳米液体为磷酸二氧化钛化合产物纳米液体。

上述的第三层及第九层的竹碳纤维热熔棉厚度为5mm-30mm,竹碳纤维热熔棉是绒状软质热熔面。

上述的所述第二层及第十层热熔触媒无纺布的制作过程是:将微光触媒液体与热熔胶混合均匀,然后均匀涂布于无纺布上,所述热熔胶是指在120℃融化的环保胶。

上述的第四层及第八层的热熔毡厚度为20mm-50mm,热熔毡采用硬质热熔毡

以上抗病毒床垫的抗病毒检测如下:

实验材料

病毒株的来源

A流感病毒H1N1,来自于美国病理学会能力试验病毒株

宿主细胞

MDCK细胞株,购自于生物资源保存及研发中心。

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溶胶,自制。

试验方法

(1)细胞培养

将细胞株结培养于24孔培养皿中。以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8%fetal bovine serum,36℃、5%CO2培养48小时至生长全满。丢弃培养液,以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冲洗2次备用。

(2)病毒制备

将病毒接种于含有细胞株的培养皿中,以MEM+2ug/mg trypsin,36℃、5%CO2培养至48小时,生成细胞病变,刮除细胞,离心6000rpm,2分钟,吸取上清液即为病毒悬浮液,将120ul病毒悬浮液加入1080ul MEM,进行连续十倍的稀释。将120ul稀释液加入1080ul MEM,进行连续十倍的稀释。如表1所示:

表1

病毒TDID50测试

对照组

24孔培养皿的细胞株,第一栏4孔不接种为细胞株品管,第2-6栏A流感病毒分别接种101倍、102倍、103倍、104倍、105倍稀释之病毒悬浮液200ul。

实验组

将100ul病毒悬浮液加入400ulMEM,进行5倍的稀释。将50ul稀释液加入450ulMEM,进行连续10倍的稀释。配制1.25%消毒剂(75ul消毒剂+5952ulMEM),上述每个稀释液加入450ul。另外,制备一个1.25%消毒剂450ul加入MEM450ul,不含病毒,是纳米复合材料的毒性测试。如下表2所示:

表2

上述室温照UV一个小时。

24孔培养皿的细胞株,第一栏4孔接种纳米复合材料毒性测试,其余5栏分别接种101倍、102倍、103倍、104倍、105倍稀释之病毒悬浮液于0.625%纳米复合材料作用后产物200ul。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与36℃、5%CO2感染一个小时,期间,每20分钟摇动混合一次,以每孔加入MEM(+trypsin),36℃、5%CO2培养至5天,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孔数。加入4%formaldehyde 1ml,室温静置一个小时,以自来水冲洗2次再加入0.5%crystal violet 1ml。室温静置5分钟。

实验结果

抗A型流行性感冒效果如下表3

表3

计算抑制病毒效能:

流感病毒抑制百分比=[1-10︿(-(5.1-3.2))]*100=98.74。

由此可见,本实验中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溶胶具有抗H1N1的效果,其效果显著。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