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气弹簧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701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可控气弹簧升降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具体为可控气弹簧升降桌。



背景技术:

通常的电脑桌高度无法调整,功能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对于办公舒适度的要求,而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办公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市场上的气弹簧可控升降桌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桌面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竖直的套筒结构连接,如公告号为CN204930741U公开的一种气动升降桌,其由设置于套筒内的气弹簧来实现桌面板的竖向位置可调,其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桌面板与底座之间仅通过一组装有气弹簧组件的套筒结构连接,因而存在升降桌整体稳定性差、桌面易倾覆的问题,严重时易造成对办公人员的人身损害;另一种是在桌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剪叉机构,其通过水平设置的气弹簧来推动剪叉机构动作并且剪叉机构带动桌面板的升降,其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还具有整体稳定性好、不易倾覆、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当桌面板随着剪叉机构在气弹簧的作用下降至接近与底座收拢的位置时,往往会出现气弹簧无法对剪叉机构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而导致剪叉机构的两根支杆在桌面板的重力下压作用下发生不可控的快速下降,导致桌面板与底座收拢时相互之间产生剧烈的冲击而损坏整个升降机构,故其仍然存在升降可控性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能解决现有气弹簧升降桌存在的可控性弱、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底座和可控气弹簧装置,所述桌面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所述桌面板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内,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桌面板底面并位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之间且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连接、导杆端与所述控制机构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中间轴、副气弹簧装置、限位支架和两根辅助支撑杆,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交叉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轴同步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架固设于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横向左侧,所述限位支架左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水平槽、右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槽,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轴贯穿连接且所述转动连接轴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水平槽内,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的中部位置通过限位轴贯穿连接且限位轴的两端限位于所述斜槽内,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端部与所述转动连接轴可转动连接、导杆座固接于所述桌面板的底面,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当所述桌面板下降至预设高度时所述两根辅助支撑杆与所述中间轴形成相互抵靠。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通过气弹簧固定座与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连接,所述气弹簧固定座包括呈十字形连接成整体的气弹簧固定套筒与连接杆,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固装于所述气弹簧固定套筒内,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手柄支架和转动手柄,所述手柄支架固装于所述桌面板底面的右侧端,所述转动手柄通过纵向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手柄支架上,所述纵向销轴的两端通过卡簧安装于所述手柄支架上,所述转动手柄的左侧端部固装有压板,所述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端部、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分别与所述转动手柄的压板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桌面板底面左侧固装有固定端板,所述滑动支架的纵向两侧对称设有顶部滑动轨道,所述底座右侧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底部滑动轨道,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端板上、顶部滑动端滑动安装于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内、底部固定端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左侧端部、底部滑动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底部滑动轨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座固装于所述固定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X形剪叉机构包括呈X形交叉转动连接的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的顶端、外支撑杆的底端作为X形剪叉机构的顶部滑动端、底部滑动端分别通过滑动滚轮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底部滑动轨道内,所述内支撑杆的底端、外支撑杆的顶端作为X形剪叉机构的底部固定端、顶部固定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底座、桌面板底面。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顶端分别设有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的纵向内侧端配合嵌装于所述连接杆上、纵向外侧端安装有所述滑动滚轮,所述滑动滚轮滑动连接于所述顶部滑动轨道内。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内贯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安装于所述底座左侧端的支座上。

与现有可控升降桌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置于可控气弹簧装置左侧的辅助支撑机构能够在桌面板降低至接近与底座完全收拢的位置时对桌面板起到有效可靠的支撑作用,达到桌面板下降过程中的全程可控操作,并且由于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端部、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分别与所述控制手柄固接,因此只需要通过操控控制手柄即能够实现对可控气弹簧装置、辅助支撑机构的操控,从而有效提高升降桌的可控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仰视方向的第一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仰视方向的第二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中两组X形剪叉机构与辅助支撑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中辅助支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与底座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降至辅助支撑机构开始动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可控气弹簧升降桌在桌面板与底座完全收拢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桌面板;11-固定端板;12-顶部滑动轨道;13-支座;14-滑动支架,20-X形剪叉机构;21-内支撑杆;211-滑动滚轮;212-转接套筒;22-外支撑杆;221-滑动滚轮;23-连杆;24-转轴;30-底座;31-底部滑动轨道;40-可控气弹簧装置;41-气弹簧固定座;411-气弹簧固定套筒;412-连接杆;42-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套筒;43-可控气弹簧装置的导杆;50-辅助支撑机构;51-中间轴;52-副气弹簧装置;521-副气弹簧装置的套筒;522-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座;523-副气弹簧装置的拉杆;524-副气弹簧装置的导杆;53-限位支架;531-水平槽;532-斜槽;54a-辅助支撑杆;54b-辅助支撑杆;55-转动连接轴;56-限位轴;60-控制机构;61-手柄支架;62-控制手柄;63-纵向销轴;64-压板;卡簧-65。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5,本发明一种气弹簧可控升降桌,其包括桌面板10、底座30和可控气弹簧装置40,桌面板10与底座30之间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X形剪叉机构20,桌面板10底部中央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60,控制机构60的横向左侧端设有滑动支架14,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安装于滑动支架14内,可控气弹簧装置40沿横向设置于桌面板10底面并位于两组X形剪叉机构20之间且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套筒42与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顶部滑动端连接、导杆43端部与控制机构60固接,气弹簧装置40能够控制两组X形剪叉机构20动作从而推动桌面板10实现可控升降。

桌面板10底面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50,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中间轴51、副气弹簧装置52、限位支架53和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其中,副气弹簧装置52包括套筒521、导杆524、导杆座523以及拉杆523,两组X形剪叉机构的交叉连接轴23之间通过中间轴51同步可转动连接,限位支架53固设于桌面板10底面并位于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横向左侧,限位支架53左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水平槽531、右端的纵向两侧面上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槽532,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左端通过转动连接轴55贯穿连接且转动连接轴55的两端限位于水平槽531内,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的中部位置通过限位轴56贯穿连接且限位轴56的两端限位于斜槽532内,副气弹簧装置52的套筒521与转动连接轴55可转动连接、导杆座522固接于桌面板10的底面,桌面板10底面右侧端设有控制机构60,副气弹簧装置52的拉杆端部523与控制机构60连接,当桌面板10下降至预设高度时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与中间轴51抵靠。

其中,控制机构60包括手柄支架61和转动手柄62,手柄支架61固装于桌面板10底面的右侧端,转动手柄62通过纵向销轴63可转动地安装于手柄支架61上,纵向销轴63的两端通过卡簧65安装于手柄支架61上,转动手柄62的左侧端部固装有压板64,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导杆43端部、副气弹簧装置52的拉杆523端部分别与转动手柄62的压板64固接;

桌面10底面左侧固装有固定端板11,滑动支架14的纵向两侧对称设有顶部滑动轨道12,底座30右侧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底部滑动轨道31,X形剪叉机构20包括呈X形交叉转动连接的内支撑杆21和外支撑杆22,内支撑杆21的顶端作为顶部滑动端、外支撑杆22的底端作为底部滑动端分别通过滑动滚轮211、221滑动连接于对应的顶部滑动轨道12、底部滑动轨道31内,内支撑杆21的底端作为底部固定端、外支撑杆22的顶端作为顶部固定端分别铰接于底座30上、桌面板10底面的固定端板11上。

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套筒42通过气弹簧固定座41与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滑动端连接,气弹簧固定座41包括呈十字形连接成整体的气弹簧固定套筒411与连接杆412,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套筒42固装于气弹簧固定套筒411内;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导杆43端部与转动手柄62的压板64的固接,两组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21顶端分别设有转接套筒212,转接套筒212的纵向内侧端配合嵌装于连接杆412上、纵向外侧端安装有滑动滚轮211,滑动滚轮211滑动连接于顶部滑动轨道12内。

副气弹簧装置52的导杆座522固装于固定端板11上。

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内支撑杆21的底端可以通过连杆23连接,连杆23内贯穿安装有转轴24,转轴24两端安装于底座10左侧端的支座13上,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两组X形剪叉机构动作的同步性能,保证桌面板升降的稳定性。

当升降桌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见图6,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套筒42与导杆43处于完全展开的充气状态,此时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内支撑杆21的顶端滑动滚轮211、外支撑杆22底端滑动滚轮221均分别位于顶部滑动轨道12、底部滑动轨道31的最左端;辅助支撑机构50此时初始状态,此时副气弹簧装置52亦处于完全展开的充气状态,在副气弹簧装置52的作用下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左端的转动连接轴位于限位支架53的水平槽531的最右端、同时在斜槽532的限位作用下连接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中间部位的限位轴56位于斜槽532的最底端;

当需要降低桌面板高度,操控转动手柄62,转动手柄62带动左侧端的压板64整体绕纵向销轴63转动从而带动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导杆43动作使得可控气弹簧装置40放气回缩,由于导杆43固接于压板64故导杆43的回缩带动套筒43向右平移,从而套筒43通过气弹簧固定座41带动两组X形剪叉机构的内支撑杆21顶端的滑动滚轮211沿着顶部滑动轨道12向右移动,同时内支撑杆21与外支撑杆2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外支撑杆22底端的滑动滚轮221沿着底部滑动轨道31向右滑动,并且内支撑杆21的底端与底座30、外支撑杆22的顶端与桌面板1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即两组X形剪叉机构整体动作使得高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桌面板10的高度;而尽管转动手柄62的动作也带动了副气弹簧装置52的拉杆523同步动作,但是由于拉杆523同步动作并未达到打开副气弹簧装置52阀门的角度要求,故在此过程中副气弹簧装置52未动作,整个辅助支撑机构50仍处于初始状态;

桌面板10持续下降直至辅助支撑机构50的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与中间轴51抵靠(见图7),随着可控气弹簧装置40的进一步放气回缩桌面板10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中间轴51向上推动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绕左端转动连接轴55转动、同时连接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中间部位的限位轴56沿着限位支架53的斜槽532向左上方向移动继而推动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左端的转动连接轴55沿着水平槽531向左平移并推动副气弹簧装置52开始缓慢放气回缩,在此过程中两根辅助支撑杆54a、54b始终与连接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中间轴51靠紧从而在桌面板10与X形剪叉机构20之间形成有效的支撑,有效防止了X形剪叉机构受上部桌面板及承载的作用被迅速压降,实现两组X形剪叉机构20的缓慢下降直到完全收拢,即桌面板10与底座30完全收拢闭合(见图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