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煎烤机。
背景技术:现有的煎烤机的烤盘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承载盘上,使得煎烤机存在安装复杂程度高,制造成本高的缺点。而且,由于机械结构容易发生损坏,因而增加了烤盘的拆装复杂度,并导致烤盘无法顺利地安装到承载盘上或从承载盘上拆卸下来,降低了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烤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烤盘和承载盘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煎烤机,包括:壳体;承载盘,承载盘设置在壳体内;烤盘,烤盘设置在承载盘上;第一磁构件,第一磁构件设置在烤盘上;与第一磁构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构件,第二磁构件设置在承载盘上,且承载盘的一部分将第一磁构件与第二磁构件隔开。进一步地,烤盘的下表面上具有朝向承载盘一侧凸出设置的至少一个限位卡槽;第一磁构件的一部分嵌设在限位卡槽内,第一磁构件的另一部分凸出于限位卡槽的槽口设置。进一步地,第一磁构件包括凸出段和绕凸出段的外周缘朝向烤盘一侧延伸的折弯段,其中,凸出段凸出于限位卡槽的槽口设置,折弯段嵌设在限位卡槽内。进一步地,限位卡槽为一个,限位卡槽设置在烤盘的中心处。进一步地,限位卡槽为多个,第一磁构件为多个,每个限位卡槽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磁构件,多个限位卡槽绕烤盘的下底面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承载盘的上表面具有容纳凹槽,烤盘与承载盘装配到位后,限位卡槽和第一磁构件卡设在容纳凹槽内以使烤盘周向止转。进一步地,承载盘的上表面为朝向烤盘一侧凸出的凸弧面,烤盘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与凸弧面相适配的凹弧面。进一步地,承载盘的上表面为背离烤盘一侧凹陷的凹弧面,烤盘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与凹弧面相适配的凸弧面。进一步地,煎烤机还包括电热管,电热管设置在承载盘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煎烤机还包括电热管,电热管设置在烤盘上。进一步地,承载盘具有朝向烤盘一侧凸出的承载凸起,承载凸起位于承载盘的与第一磁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承载凸起与第一磁构件接触配合以承载烤盘。进一步地,承载盘的下表面具有凸出设置的固定座,第二磁构件与固定座卡接、插接或者螺栓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磁构件包括:与固定座接触的安装部分;与安装部分相连接的磁吸部分,磁吸部分的一端与承载盘的底面接触。进一步地,第二磁构件呈套筒状结构,第二磁构件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通孔,固定座设置在安装通孔内,第二磁构件通过螺栓与固定座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烤盘上设置第一磁构件,并在承载盘上设置与第一磁构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构件,以利用第一磁构件和第二磁构件之间的磁吸配合作用,保证烤盘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承载盘上,此外,还能够方便地将烤盘由承载盘上取下。由于烤盘和承载盘通过磁吸作用连接,因而无需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就可以轻松地将烤盘从承载盘上取下,从而提高了烤盘和承载盘之间的拆装便易性。当烤盘和承载盘装配连接在一起时,由于承载盘的一部分将第一磁构件与第二磁构件隔开,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第一磁构件和第二磁构件直接磁吸配合,从而防止第一磁构件与第二磁构件碰撞磨损,此外还避免了再单独设置隔离结构的繁琐性,提高了煎烤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煎烤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煎烤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煎烤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20、承载盘;21、容纳凹槽;22、承载凸起;221、安装通孔;23、固定座;30、烤盘;31、限位卡槽;41、第一磁构件;411、凸出段;412、折弯段;42、第二磁构件;50、电热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烤盘和承载盘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煎烤机。如图1至图4所示,煎烤机包括壳体10、承载盘20、烤盘30、第一磁构件41和与第一磁构件41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构件42;承载盘20设置在壳体10内;烤盘30设置在承载盘20上;第一磁构件41设置在烤盘30上;第二磁构件42设置在承载盘20上,且承载盘20的一部分将第一磁构件41与第二磁构件42隔开。通过在烤盘30上设置第一磁构件41,并在承载盘20上设置与第一磁构件41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构件42,以利用第一磁构件41和第二磁构件42之间的磁吸配合作用,保证烤盘30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承载盘20上,此外,还能够方便地将烤盘30由承载盘上取下。由于烤盘30和承载盘20通过磁吸作用连接,因而无需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就可以轻松地将烤盘30从承载盘20上取下,从而提高了烤盘30和承载盘20之间的拆装便易性。当烤盘30和承载盘20装配连接在一起时,由于承载盘20的一部分将第一磁构件41与第二磁构件42隔开,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第一磁构件41和第二磁构件42直接磁吸配合,从而防止第一磁构件41与第二磁构件42碰撞磨损,此外还避免了再单独设置隔离结构的繁琐性,提高了煎烤机的实用性。如图1至图4所示,烤盘30的下表面上具有朝向承载盘20一侧凸出设置的至少一个限位卡槽31;第一磁构件41的一部分嵌设在限位卡槽31内,第一磁构件41的另一部分凸出于限位卡槽31的槽口设置。由于第一磁构件41的一部分嵌设在限位卡槽31内,第一磁构件41通过限位卡槽31与烤盘30卡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第一磁构件41与烤盘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由于第一磁构件41的另一部分凸出于限位卡槽31的槽口设置,这样,第一磁构件41的磁吸作用面裸露在限位卡槽31外,使第一磁构件41的磁吸作用面直接与承载盘20的表面接触,从而使第一磁构件41更有效地受到第二磁构件42的磁吸作用,保证了烤盘30和承载盘20之间磁吸连接的稳定性。当然,可选地,第一磁构件41还可以通过冷压接固定、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中的一种与烤盘30装配到一起。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磁构件41包括凸出段411和绕凸出段411的外周缘朝向烤盘30一侧延伸的折弯段412,其中,凸出段411凸出于限位卡槽31的槽口设置,折弯段412嵌设在限位卡槽31内。折弯段412能够卡嵌在限位卡槽31内,以保证第一磁构件41固定设置;而凸出段411能与承载盘20的表面配合并与第二磁构件42可靠磁吸。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限位卡槽31为一个,限位卡槽31设置在烤盘30的中心处。这样,不仅保证了烤盘30和承载盘20之间磁吸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烤盘30和承载盘20的加工制造成本。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限位卡槽31为多个,第一磁构件41为多个,每个限位卡槽31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磁构件41,多个限位卡槽31绕烤盘30的下底面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进一步增加了烤盘30和承载盘20之间磁吸连接的稳定性,确保了烤盘30不会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轻易与承载盘20发生分离,从而有效避免食材倾覆烫伤用户,从而保证了煎烤机使用的安全性。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盘20的上表面具有容纳凹槽21,烤盘30与承载盘20装配到位后,限位卡槽31和第一磁构件41卡设在容纳凹槽21内以使烤盘30周向止转。这样,当用户在旋转或移动烤盘30上的食材时,烤盘30不会相对于承载盘20发生旋转,避免烤盘30设置不稳,从而提高了煎烤机的使用安全性。如图1所示,承载盘20的上表面为朝向烤盘30一侧凸出的凸弧面,烤盘30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与凸弧面相适配的凹弧面。由于承载盘20与烤盘30的形状相适配,因而有效减小了二者在壳体10内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煎烤机的集成度。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煎烤机还包括电热管50,电热管50设置在承载盘20的下表面上。这样,承载盘20作为电热盘对烤盘30进行加热。由于承载盘20的上表面和烤盘30的下表面分别为相适配的凸弧面和凹弧面,从而保证了承载盘20可以将热量均匀稳定且快速地传递到烤盘30,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食材的煎烤,确保了对食材煎烤的高效性。可选地,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同样为了保证承载盘20可以将热量均匀稳定且快速地传递到烤盘30,增加承载盘20和烤盘30的表面接触面积,承载盘20的上表面为背离烤盘30一侧凹陷的凹弧面,烤盘30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与凹弧面相适配的凸弧面。此时,煎烤机同样也包括电热管50,电热管50设置在承载盘20的下表面上。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煎烤机同样包括电热管50,但电热管50设置在烤盘30上。由于电热管50设置在烤盘30上,电热管50发出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烤盘30,从而避免了电热管50与其他结构件接触所造成的热量散失,进而提高了煎烤机的煎烤高效性。为了给电热管50提供让位空间,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承载盘20具有朝向烤盘30一侧凸出的承载凸起22,承载凸起22位于承载盘20的与第一磁构件41相对应的位置处,承载凸起22与第一磁构件41接触配合以承载烤盘30。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承载凸起22的存在,承载盘20的上表面与烤盘30的下表面不是完全适配贴合的。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烤盘30与承载盘20磁吸配合的稳定性,需要在承载凸起22的下表面上对应安装第二磁构件42,以使第一磁构件41与第二磁构件42对应设置。不仅如此,为了避免电热管50产生的热量通过承载盘20大量散失,在本实施例中,需要保证承载盘20与烤盘30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小。因此,在保证承载盘20为烤盘3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的前提下,又不影响电热管50对烤盘30供热的高效性时,除上述的承载凸起22外,应尽量减小承载盘20的上表面与烤盘30的接触面积。如图2所示,承载盘20的下表面具有凸出设置的固定座23,第二磁构件42与固定座23卡接、插接或者螺栓连接。由于设置有固定座23,从而提高了第二磁构件42的定位安装可靠性。如图1所示,第二磁构件42呈套筒状结构,第二磁构件42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通孔221,固定座23设置在安装通孔221内,第二磁构件42通过螺栓与固定座23连接。可选地,第一磁构件41为磁性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第二磁构件42由磁性材料制成。可选地,第一磁构件41为磁性材料制成,第二磁构件42由磁性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可选地,第二磁构件42包括与固定座23接触的安装部分和与安装部分相连接的磁吸部分;磁吸部分的一端与承载盘20的底面接触。这样,安装部分和磁吸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成。通过安装部分与承载盘20进行安装配合;通过磁吸部分提供第二磁构件42与第一磁构件41之间的吸附力。这样不仅保证了第二磁构件42与承载盘2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还节省了磁吸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可选地,第二磁构件42的水平截面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这样,提高了第二磁构件42位于承载盘20的选择适配性,从而合理地利用了承载盘20的底部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