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厨房电器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提升,其衣食住行都在不断的追求更高的品质,其中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人们对食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其具体要求不仅仅是菜谱更加丰富多样化,更是对烹饪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炊具等烹饪设备,如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等内部都设有发热盘,发热对电炊具等烹饪设备的品质直到关键的影响作用,比如发热率、发热量传递、发热盘占用空间大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其直接影响烹饪设备的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使用此发热盘生产的烹饪设备在加热过程中对米饭等食物能有效均匀的加热,进一步提供米饭的口感,同时有效降低发热盘的空间占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包括盘体,发热体及发热体的电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呈凹状,所述发热体采用铁铬铝发热丝或镍铬发热丝;
为达到更好的实用效果,进一步地:
所述的盘体呈凹状为圆形凹状;
所述的电源接头设置在盘体的底部;
所述的电源接头设置在盘体的底部凸起位的侧面;
所述的发热体由两组构成,包括A组发热体,B组发热体;
所述的A组发热体呈弓形设置于盘体外围;
所述的B组发热盘呈环绕状设置于盘体内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通过将发热盘的盘体设置呈凸状,可针对圆凸形锅具进行上下及周边全方位的加热,锅具受热更加均匀,发热体采用铁铬铝发热丝或镍铬发热丝其发热率及耐高温性更强,电源接头设置在盘体的底部,大大降低发热盘在安装过程中对烹饪设备的空间占比,提供烹饪设备的美观造型空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更久,烹饪效果更加完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盘体;2-发热体;201-A组发热体;202-B组发热体;3-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炊具的发热盘,包括盘体,发热体及发热体的电源接头,其盘体呈凹状,此凹状式的设计可确保针对圆凸形锅具进行上下及周边全方位的加热,锅具受热更加均匀,其发热体采用铁铬铝发热丝或镍铬发热丝,其发热率及耐高温性更强,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为达到更好的实用效果,进一步地:
其盘体呈凹状为圆形凹状,对盘体形状更具体实施例的说明;
其电源接头设置在盘体的底部,此种设置可大大降低发热盘在安装过程中对烹饪设备的空间占比,提供烹饪设备的美观造型空间,使得烹饪设备的造型设置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其电源接头设置在盘体的底部凸起位的侧面,对电源接着设置的位置更具体实施例的说明;
其发热体由两组构成,包括A组发热体,B组发热体,采用两组发热体可提供发热体的发热率及热量传递性能,同时有效减少发热体的电阻,防止电阻过大造成对发热体的损坏;
其A组发热体呈弓形设置于盘体外围,此弓形可参考附图进行理解,此种弓形可提高其发热体发热的均匀度;
其B组发热盘呈环绕状设置于盘体内围,此环绕形可参考附图进行理解,此种环绕形可提高其发热体发热的均匀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