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加热容器,特别是一种无线智能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咖啡厅、西餐厅等场所对于容器内的容纳物均有着不同的加热、保温需求,并且这些场所不便于直接使用明火进行保温、加热,也不便于直接使用微波炉、烤箱、电磁炉等灶具进行加热。因此,通常情况下,容器内的容纳物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随之降低,从而达不到所需的温度。
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加热容器是通过外部电源为容器的内置电炉丝发热体供电进行加热,采用电炉丝发热体加热,其所需的加热电压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加热速度慢,且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加热容器,以确保容器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智能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一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加热片、一个或多个无源NFC标签以及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所述加热片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无源NFC标签,所述无源NFC标签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底部内侧或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无源NFC标签通过导线连接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指示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上的圆孔的直径大于无源NFC标签的直径,以减小金属材料对无源NFC标签的天线的干扰,同时还可以提高安置在无源NFC标签上的温度传感器对容器本体内的容纳物温度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为铁磁性合金加热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容器本体采用陶瓷、玻璃、紫砂等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传感器为NTC热敏电阻温度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智能加热容器,其有益效果是:利用铁磁性合金涡流发热的原理对容器内的容纳物进行加热和保温,并结合带有温度传感器的无源NFC标签对加热、保温进行实时检测,便于准确控制温度,其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智能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智能加热容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智能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一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上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加热片3、一个或多个无源NFC标签4以及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5,所述加热片3上设有圆孔6,所述圆孔6内设有无源NFC标签4,所述无源NFC标签4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与容器本体1有紧密的热接触,可认为温度传感器5所探测的温度与容器本体1内的容纳物的温度相当。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内侧或外侧。
所述无源NFC标签4通过导线7连接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指示灯8,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8的输入端与所述无源NFC标签4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8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加热片3上的圆孔6的直径大于无源NFC标签4的直径,以减小金属材料对无源NFC标签4的天线的干扰,同时还可以提高安置在无源NFC标签4上的温度传感器5对容器本体1内的容纳物温度的检测精度。
所述加热片3为铁磁性合金加热片。由于容器本体1的种类、大小、价格等均不同,加工时,可以选择马口铁、430不锈钢、1J21铁镍合金等低电阻率、高磁导率材料。优选的,采用430不锈钢材料加工铁磁性合金加热片,其成本低,操作方便,所获得的铁磁性合金加热片抗腐蚀性能强。
所述容器本体1采用陶瓷、玻璃、紫砂等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温度传感器5为NTC热敏电阻温度探头。
目前, WPC Qi1.2无线充电发射器已经可以提供高达15W的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充分拓展了WPC Qi1.2无线充电发射器在无线供电以外的用途。利用铁磁性合金涡流发热的原理对容器本体内的容纳物进行加热和保温,并结合带有温度传感器5的无源NFC标签4对加热、保温进行实时检测,便于准确控制温度。使用时,无源NFC标签4可使用德州仪器公司RF430FRL15xH系列NFC传感温度标签,使用ISO/IEC 15693 协议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端NFC模块进行无线通信和数据交换。
当容纳物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无源NFC标签4,和设定值比较后,无源NFC标签4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端NFC模块进行无线通信和数据交换,从而对加热片3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无源NFC标签4,和设定值比较后,无线充电发射器端NFC模块停止无线通信和数据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