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83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儿童防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防丢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走丢问题是许多家长非常担忧的社会问题,就比如儿童在超市内、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情况下、在儿童听信他言的情况下及乱走的情况下都容易走丢。而这种走丢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对家庭造成沉重的灾难。

针对儿童走丢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儿童防丢设备,这些儿童防丢设备大多为基于定位技术的防丢设备,比如儿童智能安全手表、儿童智能安全鞋等,这类设备智能解决平时场景的监管问题;除此之外,也有一类儿童防丢设备具有超范围提醒和拆除提醒功能,其中拆除提醒功能主要基于感光元件的提醒,误报率极高,而且只能提醒。

现有市面上还没有一定范围内使得儿童与监护人不分离的设备,由此儿童和家长出去,家长总是不放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防丢装置,通过该装置将儿童手腕、大人手腕或大人携带的携戴物之间连接在一起,进而避免走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防丢装置,包括弹簧、可套住手腕或携戴物的两个束腕带套,所述两个束腕带套均通过旋转连接结构与弹簧的对应末端固定连接;且每个束腕带套均与对应的旋转连接结构之间可旋转。

其中,每个旋转连接结构均包括连接杆和旋转杆,所述弹簧的末端固定套接在连接杆的一端内,所述旋转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内,且两者进行360度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束腕带套上。

其中,所述束腕带套包括腕带、固定在腕带一端外表面的连接带和设置在连接带上的连接环;所述腕带另一端外表面上连接有延伸出粘接带,所述粘接带的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咬齿,且其另一端设置有与咬齿相适配粘接的粘毛;所述粘接带设置咬齿的部分穿过连接环后,粘接带弯折且咬齿粘接在粘毛上;所述咬齿与粘毛相粘接后,腕带与粘接带之间围合成可套住儿童手腕的束腕圈。

其中,所述粘接带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粘毛,所述连接带和粘接带的连接处向外延伸有加强带,所述加强带的下表面设置有咬齿,所述粘接带的咬齿与粘毛相粘接后,加强带的咬齿粘合在粘接带下表面粘毛上。

其中,所述腕带包括柔软布料和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缝合在柔软布料内后形成该腕带。

其中,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扣环,链带的一端缝合在连接带上,且其另一端穿过扣环后再缝合在连接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防丢装置,该装置仅包括弹簧、旋转连接结构和两个束腕带套三个部分,在使用的时候,一个束腕带套套住儿童的手腕,另一个束腕带套套住大人的手腕或者大人携带的包包、皮带、手推车或购物车上,进而将儿童、该装置还有看护该儿童的人绑定在一起,因此儿童和大人在外出过程中不分开,因此儿童不会走丢;而且通过弹簧连接,使得具有弹簧,因此可拉开大人和小孩的距离,进而保证两者自由活动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及防儿童走丢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防丢装置的展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防丢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防丢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弹簧 2、束腕带套

3、旋转连接结构 21、腕带

22、连接带 23、连接环

24、粘接带 25、粘毛

26、咬齿 27、加强带

31、连接杆 32、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防丢装置,包括弹簧1、可套住手腕或携戴物的两个束腕带套2,两个束腕带套2均通过旋转连接结构3与弹簧1的对应末端固定连接;且每个束腕带套2均与对应的旋转连接结构3之间可旋转。携戴物可以是大人携带的包包、皮带、手推车或购物车等。通过旋转连接,使得束腕带套可随着人的手腕改变方向。若是将该装置一边套在儿童手腕上,另一边套在大人携带的物体上时,大人可以随时解放双手,以实现灵活工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防丢装置,该装置仅包括弹簧1和两个束腕带套2三个部分,在使用的时候,一个束腕带套2套住儿童的手腕,另一个束腕带套2套住大人的手腕或者大人携带的包包、皮带、手推车或购物车上,进而将儿童、该装置还有看护该儿童的人绑定在一起,因此儿童和大人在外出过程中不分开,因此儿童不会走丢;而且通过弹簧连接,使得具有弹簧1,因此可拉开大人和小孩的距离,进而保证两者自由活动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及防儿童走丢的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旋转连接结构3均包括连接31和旋转杆32,弹簧1的末端固定套接在连接杆31的一端内,旋转杆32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31的另一端内,且两者进行360度可旋转连接;旋转杆32的另一端固定在束腕带套2上。通过旋转杆在连接杆上的旋转,实现束腕带套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束腕带套2包括腕带21、固定在腕带21一端外表面的连接带22和设置在连接带上的连接环23;腕带21另一端外表面上连接有延伸出粘接带24,粘接带24的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咬齿26,且其另一端设置有与咬齿相适配粘接的粘毛25;粘接带24设置咬齿的部分穿过连接环后,粘接带弯折且咬齿粘接在粘毛上;咬齿与粘毛相粘接后,腕带与粘接带之间围合成可套住儿童手腕的束腕圈。该结构通过咬齿与粘毛的粘合与否实现手腕是否形成手腕圈,若是两者粘合,则可套住手腕;若两者分开,则该束腕带套2张开。该结构使用方便,且携带方便,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咬齿与粘毛相粘接;若不粘接,则两者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带24一端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粘毛,连接带22和粘接带24的连接处向外延伸有加强带27,加强带27的下表面设置有咬齿,粘接带的咬齿与粘毛相粘接后,加强带的咬齿粘合在粘接带下表面粘毛上。通过加强带27的作用,可提高束腕带套粘接处粘性的良好。因此保证在用力的拉扯之后也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更进一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腕带21包括柔软布料和海绵垫,海绵垫缝合在柔软布料内后形成该腕带。该腕带具有柔软布料和海绵垫,由此保证不会伤害儿童及大人的接触位置的皮肤。旋转杆3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扣环,链带的一端缝合在连接带上,且其另一端穿过扣环后再缝合在连接带上。当然,本案中并不局限于旋转杆与腕带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实现两者连接的实施方式,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