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逃生门。
背景技术:
地铁或者交通隧道等隧道中通常设有逃生门,逃生门设于两隧道之间的联络通道中。当其中一隧道内发生火灾、毒气、爆炸等紧急情况时,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逃生门从发生事故的隧道进入另一相对安全的隧道之中,逃生门关闭后能够封闭联络通道,阻绝窜火、窜烟以及毒气。
然而,目前的逃生门通常只能单向开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难以实现逃生门两侧的两隧道互为逃生隧道。
因此,如何实现逃生门的双向开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逃生门,能够实现逃生门的双向开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逃生门,包括门框和铰接于所述门框的门扇,所述门框的上框和下框均设有插孔,所述门扇的上边部与下边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孔相插接锁定的双向锁舌,所述双向锁舌的外端部包括两个相对的倾斜壁,所述门框能够通过所述倾斜壁将所述双向锁舌推回所述门扇中;所述门扇内通过中间轴铰接有摆杆,所述中间轴垂直于所述门扇的推壁,每个所述双向锁舌分别铰接一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分别铰接于所述摆杆的两端,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双向锁舌与所述推壁;所述门扇外且在每个所述推壁的中部均铰接有摆块和压杆,每个所述推壁上所述摆块与所述推壁之间的铰接轴相交于所述压杆与所述推壁之间的铰接轴,所述摆块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摆杆,另一端搭接于同一所述推壁上的所述压杆的一端,所述压杆的另一端设于推闩内。
优选地,所述长销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摆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推壁,所述长销插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弧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摆块的径向截面为T形。
优选地,设于下侧的所述拉杆上还设有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下框与所述门扇之间设有地弹簧,所述上框与所述门扇之间设有地弹簧配件。
优选地,所述摆块与所述压杆的外侧罩设门外锁头面罩,所述门外锁头面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推壁。
优选地,所述拉杆上设有长度调节器。
优选地,所述插孔为工字型孔,所述双向锁舌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工字型孔相配合的工字型。
优选地,所述门扇的下侧远离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的铰接边的端部设有用于辅助支撑所述门扇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逃生门包括门框和铰接于门框的门扇,门框的上框和下框均设有插孔,门扇的上边部与下边部分别设有用于与插孔相插接锁定的双向锁舌,双向锁舌的外端部包括两个相对的倾斜壁,门扇内通过中间轴铰接有摆杆,中间轴垂直于门扇的推壁,每个双向锁舌分别铰接一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铰接于摆杆的两端,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每个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双向锁舌与推壁;门扇外且在每个推壁的中部均铰接有摆块和压杆,每个推壁上摆块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相交于压杆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摆块的一端搭接于摆杆,另一端搭接于同一推壁上的压杆的一端,压杆的另一端设于推闩内。
此种双向逃生门通过在门扇的两侧分别设置压杆和摆块以及两侧的压杆、摆块与门扇内的摆杆、拉杆之间的联动,可以实现逃生门的双向开启,有效解决了隧道的联络通道存在的逃生隐患,同时,推动推闩的任意位置均可开启双向逃生门,推动推壁的任意位置皆可关闭双向逃生门,在人们较为惊慌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开启或关闭此双向逃生门,控制方便;另外,上下两个双向锁舌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锁紧强度,锁闭可靠,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在关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在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锁舌与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锁舌与门框在接触前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锁舌与门框在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锁舌与插孔插接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中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至图11中,1为地弹簧配件,2为门框,3为推闩,4为门扇,5为地弹簧,6为滚轮,7为双向锁舌,8为锁座,9为弹簧,10为拉杆,11为长度调节器,12为摆杆,13为配重块,14为长销,15为摆块,16为压杆,17为门外锁头面罩,18为中间轴,19为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双向逃生门,能够实现逃生门的双向开启。
请参考图1至图11,图1和图2依次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在关门时和在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依次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和第二剖视图;图5至图8依次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锁舌与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双向锁舌与门框在接触前的剖视图、双向锁舌与门框在接触时的剖视图和双向锁舌与插孔插接时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中部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向逃生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逃生门包括门框2和门扇4,门扇4铰接于门框2,门框2能够相对于门扇4转动。在门框2的上框与下框中均设有插孔19,门扇4的上边部设有与上框的插孔19相对应的双向锁舌7,门扇4的下边部设有与下框的插孔19相对应的双向锁舌7,双向锁舌7可以与插孔19相插接锁定。双向锁舌7的外端部,即双向锁舌7能够伸出门扇4外侧的端部包括两个相对的倾斜壁,门框2能够通过倾斜壁将双向锁舌7推回门扇4中。通常,双向锁舌7固定在锁座8中,锁座8固定连接在门扇4内部。
门扇4的内部即两个推壁之间设有摆杆12,摆杆12通过中间轴18铰接于与门扇4,中间轴18垂直于门扇4的推壁,每个双向锁舌7分别铰接一个拉杆10,两个拉杆10分别铰接在摆杆12的两端,从而使摆杆12绕中间轴18摆动时,两个拉杆10可以在纵向上同时向内或向外运动,分别将两个双向锁舌7同时拉回门扇4内或推出门扇4外,拉杆10上套设有弹簧9,每个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双向锁舌7与推壁,例如,可以在门扇4内的推壁上设置挡块或者挡板来固定弹簧9的一端,自由状态下的双向锁舌7可以在弹簧9的作用下伸出门扇4外。其中,推壁指的是门扇4两侧用于推动以打开门扇4的两个壁面。
门扇4的外部,在每个推壁的中部均铰接有摆块15和压杆16,在每个推壁上,摆块15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相交于压杆16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此处具体为两铰接轴所在的直线相交,摆块15的一端搭接于摆杆12,另一端搭接于同一推壁上的压杆16的一端,该压杆16的另一端设于推闩3内,其中,摆块15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压杆16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均大体平行于推壁。
在从推壁的一侧开门时,压动推闩3,推闩3压动推闩3下的压杆16,压杆16压动搭接于压杆16的摆块15,使摆块15转动,摆块15推动摆杆12转动,摆杆12通过拉动两端连接的两个拉杆10将两个双向锁舌7拉回至门扇4中,弹簧9压缩变形,门扇4与门框2逐渐解除锁定,继续推门扇4,双向锁舌7完全脱离门框2,双向锁舌7在弹簧9的推动下伸出门扇4,拉杆10、摆杆12等联动件复位;在关门时,推动推壁上的任一位置,当双向锁舌7上的倾斜壁与门框2的外边部接触后,门框2推动倾斜壁使双向锁舌7移动,直至双向锁舌7缩回门框2中,弹簧9压缩变形,在双向锁舌7移至插孔19处时,在弹簧9的复位运动下伸出门扇4外并与插孔19插接锁定,在不压动推闩3时,双向锁舌7不会从插孔19中自行脱出。从另一侧推动推闩3开门以及关门的过程同理。
可见,此种双向逃生门通过在门扇4的两侧分别设置压杆16和摆块15以及两侧的压杆16、摆块15与门扇4内的摆杆12、拉杆10之间的联动,可以实现逃生门的双向开启,有效解决了隧道的联络通道存在的逃生隐患,同时,推动推闩3的任意位置均可开启双向逃生门,推动推壁的任意位置皆可关闭双向逃生门,在人们较为惊慌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开启或关闭此双向逃生门,控制方便;另外,上下两个双向锁舌7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锁紧强度,锁闭可靠,安全系数较高。
上述实施例中,摆杆12上具体可以固定设有长销14,长销14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摆块15,以便于控制和加工。具体地,摆杆12可以为直杆,中间轴18插设于该直杆的中间且与该直杆垂直,长销14平行于中间轴18且固定插设于摆杆12的一端,具体可以设置在远离门扇4与门框2的铰接边的一端,控制可靠。当然,也可以直接将摆块15搭接在摆杆12上。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在门扇4内还可以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推壁,摆杆12铰接于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可以设置弧形槽,长销14插设在此弧形槽中,在摆杆12转动时,长销14可以沿着此弧形槽移动,从而对长销14的移动进行限位,提高了摆杆12转动的稳定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摆块15的径向截面可以为T形,摆块15的径向以摆块15与推壁之间的铰接轴为中心轴。T形的摆块15中的三个伸出端中,其中一个可以搭接在摆杆12或长销14的下侧,另一个可以搭设于压杆16,便于加工,且有利于节约材料。当然,摆块15的径向截面也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设于下侧的拉杆10,即位于摆杆12与下侧的双向锁舌7之间的拉杆10上还可以设有配重块13,由于弹簧9在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弹力下降的情况,配重块13的设置可以保证双向锁舌7受到足够的力而伸出门扇4。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下框与门扇4之间还可以设有地弹簧5,上框与门扇4之间还可以设有地弹簧配件1。地弹簧5与地弹簧配件1相配合形成门扇4与门框2之间的转轴,可以保证从两个方向推动门扇4时,门扇4可以双向180度开启,能够使流动人数保持在最大值。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摆块15与压杆16的外侧还可以罩设有门外锁头面罩17,门外锁头面罩17可拆卸地连接在推壁上,以便于位于门扇4外侧的摆块15和压杆16进行保护,延长双向逃生门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维修。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拉杆10上还可以设有长度调节器11,双向锁舌7通过拉杆10和长度调节器11与摆杆12连接,便于调节双向锁舌7伸出门扇4的距离。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插孔19可以为工字型孔,双向锁舌7的横截面可以为与工字型孔相配合的工字型,从而保证双向锁舌7与插孔19之间连接稳定。当然,插孔19也可以为矩形孔、三角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双向锁舌7上的两个倾斜壁可以对称设置,以保证从两侧推动推壁时的所需的推力与时间相同,具体地,双向锁舌7的外端部垂直于推壁的纵截面可以为三角形,以便于倾斜壁的设置。当然,此种的纵截面也可以为梯形或者其他形状。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门扇4的下侧远离门扇4与门框2的铰接边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滚轮6,该滚轮6可以辅助支撑门扇4,分担门扇4的重量,有利于延长双向逃生门的使用寿命。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推闩3具体可以设置在门扇4的正中间,以便于适用于各种身高的人,提高双向逃生门的适用性。当然,推闩3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双向锁舌7与锁座8可以设置在门扇4厚度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加工时位置的选取。当然,双向锁舌7与锁座8也可以设置在较靠近一推壁的位置。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门扇4与门框2可以均为不锈钢件,以延长使用寿命。另外,门框2可以为整体式结构,在安装时,下框可以预埋在底面,两侧门框2和上框可以通过锚栓固定在墙面与上梁,使门框2结构在长期使用中较为稳定。当然,门框2、门扇4的材料与结构的设置不限于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逃生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