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92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的升降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桌,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的升降桌。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升降装置虽然解决了可升降的问题,但升降装置负载在承载超载以内的任一负载运行时,当其所连接的平台碰到窗台、写字柜、玩耍的小孩等时,无法快速的作出响应,一定要在负载达到规定值时才能作出反应,而此时桌子可能已经损坏,小孩遭遇安全事故,因而该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升降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的升降桌,包括桌面、支撑于桌面下方的横梁、升降机构和驱动升降机构升降的电机,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横梁的端部,其中,所述横梁与桌面之间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感应元件及在升降桌发生碰撞时使感应元件产生安全信号的触发件,感应元件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接收感应元件发出的安全信号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或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件为弹性触发件。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一侧设有安装壳,感应元件安装于安装壳内并贴合于触发件的下方,触发件凸出于安装壳的表面并与桌面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表面设有通孔,触发件穿过通孔并凸出于上壳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元件的下方设有缓冲件,缓冲件设于下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中空的,电机设于横梁一侧,电机的驱动轴伸入横梁的空腔内并与升降立柱传动连接连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升降立柱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及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外管与内管滑动配合,外管的上端设有支撑壳,横梁设有两根并固定于支撑壳两侧,安全保护装置设于两横梁之间,电机设于升降立柱中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内管和外管上下运动以实现升降立柱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设于横梁上,控制板的外部套设有控制盒,控制板通过控制盒固定于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元件为压电元件或压阻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桌还设有支撑桌面的侧板,侧板设于升降立柱的外侧,升降立柱的下端设有支撑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横梁与桌面之间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提高了升降桌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安全保护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安装保护装置包括感应元件及在升降桌发生碰撞时使感应元件产生安全信号的触发件,感应元件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接收感应元件发出的安全信号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或反向转动,这样在升降立柱上升过程中,桌面上部受到外力的作用,感应元件感应到力的变化,并将安全信号输出给控制板,升降立柱立即停止上升或反向下降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升降立柱下降过程中,桌面下部受到外力的作用,感应元件感应到力的变化,并将安全信号输出给控制板,升降立柱立即停止下降或反向上升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提高了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桌面碰到障碍物而受损,甚至是人在碰到桌面时,保护人的安全。

2、通过将触发件设置为弹性触发件,这样不仅提升了触发件的灵敏度,使得检测更加准确,且保证触发件不易变形,提升了触发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还便于触发件感受桌面的受压或变形,提升了触发件的灵敏度,且触发件成本低,易加工制造,生产效率高。

3、通过设置安装壳,将安全保护装置设于安装壳内,这样可防止灰尘或水等与感应元件接触,避免感应元件损坏,提升了感应元件的使用寿命。

4、通过感应元件下方设置缓冲件,这样使得感应元件被触发件触动时下端可被缓冲件缓冲,避免由于碰撞过于激烈,将感应元件损坏,这样提升了感应元件的使用寿命。

5、通过将电机设于横梁上,这样便于电机与感应元件电连接,方便升降桌的整体布局;同时,控制板设于控制盒内,防止灰尘、水等与控制板接触,避免控制板损坏,提升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控制盒安装于横梁上,便于与电机电连接。

6、通过将升降立柱的上端设置支撑壳,这样增加了桌面支撑的稳定性,保证桌面在随升降立柱升降时的稳定性,晃动小,且电机设于升降立柱中,提升了升降桌的美观度。

7、通过将感应元件设置成压电元件或压阻元件,此种感应元件成本较低,且性能较好;同时,升降立柱的一侧设置侧板,这样可与横梁一同支撑桌面,提升了桌面的稳定性,且升降立柱的下端设置支撑脚,方便支撑,且支撑强度好,使得升降桌更稳定,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一中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一中安全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桌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桌面;2、横梁;3、电机;4、升降立柱;5、安全保护装置;6、感应元件;7、触发件;8、安装壳;81、上壳体;811、通孔;82、下壳体;9、缓冲件;10、控制盒;11、侧板;12、支撑脚;13、支撑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桌,包括桌面1、支撑于桌面1下方的横梁2、升降机构和驱动升降机构升降的电机3,升降机构包括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4,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及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外管与内管滑动配合,两个升降立柱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与横梁2的端部,横梁2为中空的,电机3设于横梁2一侧,且电机3的驱动轴伸入横梁2的空腔内并与升降立柱4传动连接,电机3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升降立柱4升降,以实现桌面1高度的调节,这样便于电机与感应元件电连接,方便升降桌的整体布局。

本实施例中,横梁2与桌面1之间设有安全保护装置5,这样提高了升降桌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安全保护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安全保护装置5包括感应元件6及在升降桌发生碰撞时使感应元件6产生安全信号的触发件7,感应元件6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接收感应元件6发出的安全信号并控制电机3停止转动或反向转动,这样在升降立柱上升过程中,桌面上部受到外力的作用,感应元件感应到力的变化,并将安全信号输出给控制板,升降立柱立即停止上升或反向下降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升降立柱下降过程中,桌面下部受到外力的作用,感应元件感应到力的变化,并将安全信号输出给控制板,升降立柱立即停止下降或反向上升一定的安全距离,从而提高了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桌面碰到障碍物而受损,甚至是人在碰到桌面时,保护人的安全。

感应元件6的横截面呈圆形,这样便于感应元件的安装固定,还可以获得很好的信噪比,抗干扰性强,从而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感应元件6具体为压电元件,此种感应元件成本较低,且性能较好。

触发件7为弹性触发件且纵截面呈“凸”形,这样不仅提升了触发件的灵敏度,使得检测更加准确,且保证触发件不易变形,提升了触发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触发件具体为橡胶触发件,这样便于触发件感受桌面的受压或变形,提升了触发件的灵敏度,且此种触发件成本低,易加工制造,生产效率高。

横梁2一侧设有安装壳8,安装壳8包括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上壳体81与下壳体82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一起,感应元件6安装于安装壳8内并贴合于触发件7的下方,上壳体81的表面设有通孔811,触发件7穿过通孔811且凸出于上壳体81的表面并与桌面1抵触,感应元件6下方设有缓冲件9,缓冲件9设于下壳体82上,缓冲件9具体为橡胶缓冲件。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设置安装壳,将安全保护装置设于安装壳内,这样可防止灰尘或水等与感应元件接触,避免感应元件损坏,提升了感应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感应元件下方设置缓冲件,这样使得感应元件被触发件触动时下端可被缓冲件缓冲,避免由于碰撞过于激烈,将感应元件损坏,这样提升了感应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缓冲件设置成橡胶缓冲件或硅胶缓冲件或海绵缓冲件,此种缓冲件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效率高。

控制板设于横梁2的一侧,控制板的外部套设有控制盒10,控制板通过控制盒10固定于横梁2一侧。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控制板设于控制盒内,防止灰尘、水等与控制板接触,避免控制板损坏,提升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控制盒安装于横梁一侧,便于与电机电连接。

升降桌还设有支撑桌面1的侧板11,侧板11设于升降立柱4的外侧,且侧板11通过螺钉与升降立柱4固定,升降立柱4的下端设有支撑脚12,且支撑脚12通过螺钉与升降立柱4固定,这样可与横梁一同支撑桌面,提升了桌面的稳定性,且升降立柱的下端设置支撑脚,方便支撑,且支撑强度好,使得升降桌更稳定,不易倾倒。

可以理解的,升降立柱还包括中管,中管套设于内管外部并位于外管内部,这样可增加升降立柱的升降高度。

可以理解的,升降立柱设有两对。

可以理解的,触发件为硅胶触发件。

可以理解的,触发件为硬性触发件,具体为塑料触发件或金属触发件等。

可以理解的,缓冲件为硅胶缓冲件或海绵缓冲件。

可以理解的,感应元件为压阻元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电机和安全保护装置安装位置不同。

如图7所示,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及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外管与内管滑动配合,外管的上端设有支撑壳13,横梁2设有两个并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壳13两侧,支撑壳13包括壳体及盖合于壳体上的盖板,电机3设于由壳体与盖板组成的空腔内,这样有利于保护电机,防止灰尘、水等进入电机内,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安全保护装置5设有两个并位于两横梁2之间,这样提升了安全保护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安全保护装置5通过安装壳8固定于两横梁2之间,方便安装,提升了生产效率。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通过将升降立柱的上端设置支撑壳,这样增加了桌面支撑的稳定性,保证桌面在随升降立柱升降时的稳定性,晃动小,且电机设于升降立柱中,提升了升降桌的美观度。

可以理解的,升降立柱还包括中管,中管套设于内管外部并位于外管内部,这样可增加升降立柱的升降高度。

可以理解的,安全保护装置设有一个。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