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电炖锅的外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94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炖锅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电炖锅的外锅结构。



背景技术:

电炖锅通常采用陶瓷炖盅来煲汤,因为陶瓷盅煲的汤不仅更加美味,而且更富有营养,有益健康,其功耗比电饭煲等电锅要小很多。但是传统的电炖锅由于自身结构的缺陷,使用时加热速度很慢,煮沸一盅汤要近4到5小时,有的甚至不能煮沸(水温无法达到100摄氏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对电炖锅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285944U所公开的一种带有聚热储能环热传导结构的电炖锅,该电炖锅包括底座、云母发热件、聚热储能环、陶瓷炖盅和外锅体,所述外锅体放置在底座上,传热铝胆设于外锅体的内部,该传热铝胆的底部中心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外侧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上安装云母发热件,云母发热件顶部设有聚热储能环,陶瓷炖盅设于传热铝胆内部;该带有聚热储能环热传导结构的电炖锅的传热铝胆的底部为凹凸形状并与云母发热件和聚热储能环相配合,有效防止因渗水而导致的云母发热件漏电或短路;且聚热储能环为相对材质较厚的铝板冲压而成,有良好的聚热储能及热传导功能,实现该陶瓷炖锅相对快速节能的效果。

但是,上述这种结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安装和拆卸都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让整个传热铝锅均匀受热、热传递效率高,并且结构比较简单的快速电炖锅的外锅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电炖锅的外锅结构,包括外锅体、传热铝锅、云母发热体、铝锅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铝锅顶端开口与外锅体顶端开口相接,云母发热体安装在传热铝锅底面与铝锅连接盘之间,所述传热铝锅底部与外锅体底部连接。

较优的方案,所述铝锅连接盘包括云母发热体安装腔和连接侧壁,所述连接侧壁顶部开口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压紧门圈,所述传热铝锅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压紧槽,所述铝锅连接盘的压紧门圈嵌入传热铝锅底部外侧壁的压紧槽,铝锅连接盘将位于云母发热体安装腔内的云母发热体压紧到传热铝锅底面上。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零件的数目,更好地保证热传递的效率。

较优的方案,所述传热铝锅底部采用连接螺钉连接外锅体底部。这使得传热铝锅更稳定,不容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简化了电炖锅的外锅结构,减少了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降低了热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因此电炖锅能够对陶瓷内胆快速加热,有效地节省能源的消耗,并且避免陶瓷内胆受热不均匀,造成局部过热,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快速电炖锅的外锅结构,包括外锅体1、传热铝锅2、云母发热体3、铝锅连接盘4,所述传热铝锅2顶端开口与外锅体1顶端开口相接,云母发热体3安装在传热铝锅2底面与铝锅连接盘4之间,所述传热铝锅2底部与外锅体1底部连接。

所述铝锅连接盘4包括云母发热体安装腔5和连接侧壁6,所述连接侧壁6顶部开口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压紧门圈7,所述传热铝锅2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压紧槽8,所述铝锅连接盘4的压紧门圈7嵌入传热铝锅2底部外侧壁的压紧槽8,铝锅连接盘4将位于云母发热体安装腔5内的云母发热体3压紧到传热铝锅2底面上。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零件的数目,更好地保证热传递的效率。本实施例中,采用旋压工艺压紧使传热铝锅2、云母发热体3、铝锅连接盘4完全紧密配合。这就让云母发热体3在发热时能够尽快将热量更好地传递给传热铝锅2,再通过传热铝锅2传递给位于传热铝锅2内的陶瓷内胆。

所述传热铝锅2底部采用连接螺钉9连接外锅体1底部。这使得传热铝锅2更稳定,不容易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