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72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泡装置,特别针对咖啡或茶液等食材冲泡、滤渣用途所使用的可抛式滤套,乃以单一滤布或滤纸材质制成扁状、单口袋型的滤套,配合一可重复使用的滤架,提供仅需做滤套更换的经济效益;其中,以不锈钢线材经环绕折曲形成的圈状滤挂环,提供滤套套口上段横列设置缝型挂孔,可快速结合套挂在滤挂环外围,构成矩形滤泡操作口的撑开设置,达到简便操作、方便携带的滤架功能。



背景技术:

咖啡或茶叶、花茶等饮品的冲泡装置,若使用机器煮具时,有价高、体积大且携带不便等因素;因此,各不同类型的手工冲泡装置,仍为一般、特别是家用、个人使用所普遍需求。其中,针对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且卫生需求的较佳装置,主要是有一般俗称的挂耳式滤袋。

然而,挂耳式滤袋主要是将滤渣功能的滤袋,两侧结合一对可朝外展开成为两侧凸伸挂耳的纸板,而为一体式结构;该滤袋内预先装入咖啡粉末后,由展开的挂耳,直接吊挂在杯体的口缘两侧,形成整具挂耳式滤袋于杯内吊挂后,加水冲泡;滤泡使用后,整体滤袋含滤起的残渣一并抛弃。

该挂耳式滤袋的优点,固然在于每次冲泡所需携带体积可以最小;但此结构的制作,必须包括“固定用纸板”于滤袋两侧的贴合,有成本较高的缺陷,且无法避免有纸板原色漂白且滤袋本体与纸板的硬挺材质为不同,两者贴合时需使用介质、黏剂成分与高温浸泡时的安全疑虑。

并且,在每次使用后,将包括纸板、滤袋作整件抛弃,就仅作单次定位用途、成本至少占有一半以上的纸板部位而言,其完全无法重复使用,确实有过于浪费的必然缺陷。

发明人即有鉴于前述挂耳式滤袋不能合用与过度浪费等缺陷,发明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废使用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其中,以单一滤布或滤纸材质制成扁状、单口袋型的可抛式滤套,配合以不锈钢线材经环绕折曲形成、可永久重复使用的圈状滤挂环;使仅由该简单滤套在滤渣用途上作抛弃或清洗,具有降低滤渣材料制造、使用成本的绝佳的经济性与确实的环保效益。

一种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包括:

一滤套;以滤布或滤纸材质制成扁状、单口袋型;其中,套口靠近上端的中段处,置中、横列开设有两侧对称且宽度约为套口宽度一半的缝型挂孔;

一圈状滤挂环;以不锈钢线材经环绕折曲形成;其中,滤挂环后段为U型握持部;握持部的前段朝前对称延伸设置略呈矩形,且最前段处设有缺口,提供一段环形弹簧双端挂入,使形成一间距可弹性内缩调整的主架体;该主架体两侧边中段,再对称朝外扩张凸设有宽度略大于滤套缝型挂孔的凸型挂止部;该呈外扩状的挂止部线体部位,可在一般冲泡用壶形容器或杯形容器口缘上方平放跨置;由此提供滤套该两侧缝型挂孔,可分别挂入其两个滤挂环挂止部,形成滤套上段略呈矩形且开放型套口撑开设置的组合滤架,令滤套套身于滤挂环下方垂设,并可全段置入选定使用的冲泡容器内,由滤挂环的外扩状凸型挂止部,在容器口缘上方平放跨置,使整组滤架可悬挂在容器内,提供咖啡或茶液等食材置入滤套内接受冲泡,并令萃取完成的咖啡或茶液可向下通过滤套落入容器内收集,并由滤套滤起残渣收集于套内。

其中,滤挂环的U型握持部后段,可配合由一底端开设为宽状叉型套止部的持拿握柄,以其顶端横向设置的扁形套槽套入握持部内,形成于滤挂环后段附加,并可于握持部长度范围内前、后移动 调整;其中,该叉型套止部为向下垂列设置的前、后分布状夹片,形成具有尺寸调整弹性的夹口,使可适用一般常见使用容器顶段口缘,使叉型套止部可向下夹合于容器厚度两侧定位,构成整组滤架跨接于容器上方直列。

其中,滤套袋型为直筒袋型。

其中,滤套袋型为底段两侧斜边的集中型滤套。

其中,滤套袋型为两侧斜边的导液型滤套。

其中,滤套袋型为两侧斜边,且底段再设斜边的集中导液型滤套。

其中,滤套的缝型挂孔上方即套口中段处,向上延伸凸设有一片短状的捏持部,使提供使用者方便辨识且准确拉扯滤套端部,达到快速套入滤挂环的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成简单、使用方便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其中,该滤泡使用装置架仅由圈状滤挂环,提供滤套的一缝型挂孔先挂入其一挂止部后,另一侧缝型挂孔可经稍加扳拉后即可挂入另一挂止部,令滤套上段跨置在两凸型挂止部周边,即可完成于滤挂环上的结合定位,形成上段一矩形滤套套口撑开设置;冲泡完成后,使用者持捏U型握持部前段,即可让滤套因两个挂止部相对内缩,而失去挂止支撑后自动落下、脱离,提供咖啡或茶液等食材冲泡、滤渣的最简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操作选择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其中,该圈状滤挂环的U型握持部后段,可附加套入一持拿握柄,除提供使用者操作持拿的方便性外,握柄的底端通过开设朝下的夹口,提供于冲泡容器的口缘部位的嵌入形成夹持,使包括已装设滤套的整具滤挂环,可以直接跨架在冲泡容器的口缘上方定位,提供使用者直接朝滤套淋入热水的淋泡式萃取;或提供滤套整段浸入容器内做浸泡式萃取后,升起于冲泡容器 的口缘上方定位等待完成滤渣的操作方便性,达到使用者可根据口味、浓度等不同喜好自行选定操作方式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其中,备量携带的扁平滤套、一呈扁平型及面积小于滤套的圈状滤挂环、一可分解的短状持拿握柄,可堆栈、装入一极小厚度、略大于滤套面积的袋体内收藏、携带;使用者仅需另外备咖啡、茶叶等各种食材原料,外出时任何可以装入滤套的容器,或易于取得的杯具、纸杯等,只要有热水供应,随时随地都可进行饮液滤泡且滤泡后方便清理,特别具有符合外出携带需求的绝佳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组成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操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与使用准备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例一。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例二。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配合使用图例。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配合使用图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套卸除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堆栈携带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套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套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套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滤架2

滤套21 集中型滤套21A

导液型滤套21B 集中导液型滤套21C

缝型挂孔211 捏持部212

套口213 套身214

滤挂环22 握持部221

主架体222 挂止部223

缺口224 环形弹簧225

持拿握柄3 扁形套槽31

叉型套止部32 夹口321

容器4 口缘41

马克杯4A 纸杯4B。

具体实施方式

请首先参阅图1、图1A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主要有:

一滤套21,以一滤布或滤纸材质制成扁状、单口袋型,其中,套口213靠近上端的中段处,置中、横列开设有两侧对称且宽度约为套口213的宽度一半的缝型挂孔211;

一圈状滤挂环22,以不锈钢线材经环绕折曲形成,其中,滤挂环22后段为U型握持部221,持握部221前段朝前对称延伸设置略呈矩形,且最前段处设有缺口224,提供一段环形弹簧225双端挂入,使形成一具有间距弹性内缩调整功能的主架体222,该主架体222两侧边中段,再对称朝外扩张凸设有宽度略大于滤套缝型挂孔211的凸型挂止部223;该呈外扩状的挂止部223的线体部位,较一般冲泡用壶形容器4或杯形容器4的口径为大,适可提供在其口缘41上方平放跨置。

由此滤挂环22的结构,即提供滤套21的一侧缝型挂孔211先挂入其一挂止部223后,另一侧缝型挂孔211经朝向另一侧稍加扳拉后即可套入另一挂止部223,形成滤套21上段略呈矩形,可提供热水倒入的开放型套口213撑开设置;并令套身214下段于滤挂环22下方 垂设,成为提供咖啡或茶液等食材置入冲泡,并由水量可向下通过滤套21材质,并于滤起残渣收集于套内的除渣用途,提供为简单型的组合滤架2。

其中,滤挂环22的U型握持部221后段,可配合由一底端开设为宽状叉型套止部32的持拿握柄,以其顶端横向设置的扁形套槽31套入握持部221内,形成于滤挂环22后段附加。并由该叉型套止部32为向下垂列设置的前、后分布状夹片,乃形成具有尺寸调整弹性的夹口321,可配合一般常见使用容器4顶段的口缘41的厚度差异,于其选定处由叉型套止部32向下叉进,使之夹合于厚度两侧定位,构成整组滤架2可稳定跨接于容器4上方直列(如图2B所示)。

其中,该持拿握柄3并可配合所选定使用的容器4的口径大小,而于握持部221长度内前、后移动,使一般常见使用的不同口径容器4均可适用。

再如图2A所示:由此滤架2的结构,其下方滤套21可全段置入所选定使用的冲泡容器4内侧,令滤挂环22的主架体222外扩状的凸型挂止部223,提供在容器4的口缘41上方平放跨置,在滤套21的套身214深度不及杯底时,滤架2仍可悬挂在容器4内,不致垂落底部;此时,使用者即可将适量已研磨的咖啡粉或茶叶等食材,由撑开状滤套21的套口213处套入后,继续将适量、适温的热水倒入,即可进行浸泡式的咖啡或茶液萃取操作。

再如图2B所示:经过静置时间,待咖啡或茶液萃取完成后,使用者可由握持部221或持拿握柄3处,将整组滤架2向上提起,停滞于容器4的口缘41上方;或由持拿握柄3的底端叉型套止部32,向下叉进容器4的口缘41上方夹合定位,使整组滤架2直列跨接于容器4的口缘41上方;在此滤架2向上提起操作的过程中,滤套内绝大部分完成萃取的咖啡或茶液即已渗过套身214的滤材组织,而垂向落入容器4内收集,而停滞或直列跨置在容器4上方的滤架2,则提供 尚未渗出的咖啡或茶液继续渗过套身214落入下方容器4内。

如图2所示:当滤套21内咖啡粉或茶叶的残渣,已无残留积水或呈约略干涸状态时,即可整具滤架2自容器4上方移离,完成冲泡、除渣操作;使用者直接可以提取容器4,进行咖啡或茶液的饮用。

又如图2B所示:使用者可将整组滤架2向上提起,由持拿握柄3的底端叉型套止部32,向下叉进容器4的口缘41上方夹合定位,使整组滤架2直列跨接于容器4的口缘41上方;此时,使用者即可将适量已研磨咖啡粉或茶叶等食材,由撑开状滤套21的套口213处套入后,继续将适量、适温的热水缓缓倒入,进行淋泡式的咖啡或茶液萃取操作。

在此淋泡操作过程,通过与咖啡粉或茶叶浸润的热水,即已完成萃取,转换成为咖啡或茶液,并持续渗过滤套21的套身214的滤材组织,而垂向落入容器4内收集;当滤套21内咖啡粉或茶叶的残渣,已无残留积水或呈约略干涸状态时,即可整具滤架2自容器4上方移离,完成冲泡、除渣操作;使用者直接可以提取容器4,进行咖啡或茶液的饮用。

如前述说明中指列参考的附图,其所举列的容器4为直筒的玻璃壶型;但,因滤套21为布质、软性的材质制成,其结合滤挂环22成为滤架2后,下段垂列的套身214即具有不拘外围形式或尺寸的自由袋型特色,可分别置入不同的壶型或马克杯4A(如图2C)的杯型,甚至是纸杯4B(如图2D),甚或保温杯、壶等一般常见常用的容器4内,只要其口径规格在滤挂环22的主架体222外扩状的凸型挂止部223,可在其口缘41上方平放跨置的规格范围内,均可适用;因而具有外出携带时,随手取用各种身边容器4,均可实时进行冲泡的绝佳方便性。

再如图3所示:完成冲泡、除渣操作后的滤架2(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由滤套21的一缝型挂孔211上缘稍加作向外拉扯,即因主 架体222的间距内缩的调整功能,该缝型挂孔211快速脱离该侧凸型挂止部223的限制;套身214内增加有含水残渣重量的滤套21,即可自另一侧缝型挂孔211与凸型挂止部223的套合位置解除,快速的向下滑落、排除,使滤挂环22如图1A的准备使用状态。

又如图3所示:完成冲泡、除渣操作后的滤架2(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由主架体222的两外侧位置作相对向内捏压时,主架体222的该两侧凸型挂止部223,即因环形弹簧225内缩变形的对应调整,使该两侧凸型挂止部223的间距同时内缩,而令滤套21的两侧缝型挂孔211同时失去套合支撑,套身214内增加有含水残渣重量的滤套21,即快速的向下滑落、排除,使滤挂环22如图1A的准备使用状态。由此说明,可验证在使用后清理与再次使用的准备操作各方面,本实用新型即具有绝佳的便利性,且有使用者完全无需碰触滤套21的洁净、卫生的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滤套21呈扁平状的袋形,可堆栈作多数备量携带;而配合一呈扁平型、面积小于滤套21的圈状滤挂环22且可分解的短状持拿握柄3,可并收堆栈后,装入略大于滤套21面积的袋体内收藏、携带;使用者仅需另外准备咖啡、茶叶等各种食材原料,外出时任何可以装入滤套21的容器4,或易于取得的杯具、纸杯等,只要有热水供应,随时随地都可进行饮液滤泡且滤泡后方便清理,特别具有符合外出携带需求的绝佳实用性。

再如前述说明指列参考的附图,其所举列的滤套21基本外型为直筒袋型。但,针对减小面积或形成滤水集中效应等考虑,滤套21的袋形,滤套21更可以底段两侧斜边的集中型滤套21A(如图5A)、两侧斜边的导液型滤套21B(如图5B)、两侧斜边且底段再设斜边的集中导液型滤套21C(如图5C)等各种不拘形式的袋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其中,前述说明各指列参考附图中所举列的滤套21,在其缝型 挂孔211上方,即套口213中段处向上延伸凸设有一片短状的捏持部212,除提供使用者方便辨识捏拿部位外,并有准确拉扯滤套21使缝型挂孔211扩张,而得以快速套入滤挂环22的方便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除有结构精简的优点外,更具有拆、装方便与小体积收纳、携带等多元特色,提供咖啡、茶叶等饮液使用一绝佳的实用、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