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00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型涉及直饮水机加热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直饮水机的占地较少且使用方便,在许多单位的办公楼、学校的教学楼、火车站、汽车站、医院以及大型的会堂等地都设置了直饮水机。

公开号为CN2052999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饮用水导管、加热箱和电加热管,其中,加热箱中设置有导热剂,该导热剂通过电加热管加热,饮用水导管的部分穿设在加热箱中,冷水通过饮用水导管经加热箱中的导热剂对引用水进行间接加热。虽然这样间接加热饮用水的方式能够保证饮用水的健康,但是存在如下的缺点:

1、由于饮用水导管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导致引用水出水量小;

2、由于加热箱内的导热剂处于一个不流通的状态,当饮用水在饮用水导管中进行加热后,饮用水导管附近的导热剂的温度会降低,导致之后的饮用水导管加热性能下降,影响加热速度,同时也影响加热温度;

3、当加热后的饮用水从饮用水导管中流出后,若是要饮用水的温度高,饮用水出水口必须离饮用水导管的出口近,饮用水出口的位置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的加热装置,能够增大出水量,提高饮用水加热的速度,且能够长距离输送温度较高的饮用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设置于加热箱中的导热剂、用于加热导热剂的电加热管、以及用于控制电加热管加热的控制器,还包括两端均通过管道与加热箱连通的至少一个换热箱,以及用于将导热剂送至加热箱的动力装置,所述换热箱中设置有饮用水导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剂在加热箱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后,通过管道流入换热箱中,从饮用水导管中流入的冷水经换热箱中的导热剂换热后高温输出,供人们饮用,所以换热箱可设置在开水输出口处,不会受加热箱位置束缚;同时,由于导热剂由动力装置驱动,使得导热剂在管道内循坏流动,与饮用水导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后的导热剂循环流入加热箱中,使得换热箱中饮用水导管附近的导热剂总是高温状态,提高了冷水热交换的效率;每一个换热箱配一个出水口,总体上增加了出水量;另外,通过加热箱集中供热,可够节约一开始加热导热剂的能量,且只通过管道与加热箱连接,可减小原本加热箱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箱通过管道呈串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串联设置的换热箱只需要一个动力装置,节约成本;又因为流经一个换热箱后的导热剂经一次热交换后的温度会有所下降,所以与不同位置的换热箱热交换的饮用水的温度不同,可提供温差较大的饮用水,以供不同需要的人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箱通过管道呈并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并联设置的换热箱使得一开始流入各个换热箱中的导热剂均是从加热箱中直接流出,中间只有流经管道的温度损耗,换热性能好。

进一步的,与所述换热箱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热剂流通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门的启闭可控制导热剂是否流经相应的换热箱中,以此控制饮用水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设置或并联设置的换热箱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向各个方向提供相同温度的饮用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箱和换热箱之间的管道上的液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泵将加热箱中的导热剂输送至换热箱中,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箱中设置有用于加热换热箱中导热剂的子电加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只需要用到一个换热箱时,如果直接用从加热箱中流出的导热剂对饮用水导管进行加热,会浪费很大的资源,所以在换热箱中设置子电加热管可对换热箱中的导热剂直接加热,从而节约非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使得该换热箱中的饮用水导管能够输出更热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饮用水导管呈螺旋形或波浪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形或波浪形设置的饮用水导管增加了加热的长度,使得饮用水导管能够充分与换热箱中的导热剂进行热交换,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电加热管加热导热剂速度的功率调节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热剂经过换热箱与饮用水导管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后,流回加热箱中会导致导热剂的整体温度下降,此时,调高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以加快对导热剂的加热。

进一步的,连通加热箱和换热箱的管道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温管道内导热剂的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管道输送会散发导热剂的一定热量,所以设置了保温层能够减少这部分温度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包括采用玻璃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棉时一种人造无极纤维,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低、保温绝缘、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用作保温层保温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只设置了一个加热箱,供热集中,节约能源;

2、换热箱与加热箱通过管道连接,可调节引用水出水口与加热箱之间的距离;

3、换热箱中的导热剂循环流通,使得饮用水导管附近的导热剂温度保持在高温状态,提高了换热效率;

4、换热箱设置有多个,即饮用水输出口可设置有多个,增大了饮用水出水量;

5、串联设置的换热箱能够提供不同温度的饮用水,供不同需求的人群引用;

6、当只需要用到一个换热箱时,可启用子电加热管对该换热箱中的导热剂单独加热,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箱;2、导热剂;3、电加热管;4、控制器;5、换热箱;6、饮用水导管;7、阀门;8、液泵;9、保温层;10、子电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参照图1,包括加热箱1,加热箱1中填充有导热剂2,导热剂2可以为水、矿物油或液态金属。在加热箱1的下端设置有电加热管3,该电加热管3受控制器4的控制,其中,控制器4中设置有功率调节模块,通过调整输出功率控制电加热管3的加热速率。

在加热箱1的旁边设置有两个换热箱5,每个换热箱5的两端均通过管道与加热箱1连通,加热箱1中的导热剂2通过管道流经换热箱5后,再经过另一端的管道流回加热箱1中,达到了循环利用导热剂2的目的,节约了资源。且在加热箱1和换热箱5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了液泵8,能够将加热箱1中的导热剂2快速送进换热箱5中,并能快速进行液体交换,保证换热箱5中导热剂2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

每个换热箱5中均设置有饮用水导管6,冷水从饮用水导管6的一端流进,经过换热箱5中的导热剂2进行热交换后,较高温度的从饮用水导管6的另一端流出,饮用水输出口与饮用水导管6的输出口连通,这样的设置能够改变饮用水输出口与加热箱1之间的距离,但饮用水的温度依旧很高。

另外,为了提高饮用水的加热效率,将饮用水导管6呈螺旋形或波浪形设置,延长了饮用水导管6的长度,从而使得饮用水加热的更加完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螺旋形。且为了减少导热剂2在管道上输送时热量散失,在管道外包裹了一层由玻璃棉制作的保温层9。

该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

加热箱1中的导热剂2在液泵8的作用下进入换热箱5中,并循环流回加热箱1中,保证加热箱1中的导热剂2的温度均匀分布,冷水经过饮用水导管6在换热箱5中换热后,输出高温的饮用水;且单独设置有多个换热器能够多方向设置饮用水输出口,提高出水量。

实施例二

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参照图2,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多个换热箱5串联设置,使得导热剂2依次通过多个换热箱5,由于经过一个换热箱5的导热剂2温度会有所下降,所以每个换热箱5对应的饮用水导管6输出的饮用水温度均不相同,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群;并且,该设置只需要提供一个液泵8,节约了资源。

实施例三

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参照图3,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多个换热箱5并联设置,这样的设置同样只需要一个液泵8,但是流经各个换热箱5中的导热剂2均是由加热箱1中输出,所以换热箱5中的导热剂2温度不会相差太多,饮用水的温度高。并在每个与换热箱5连接的管道上设置了阀门7,该阀门7可控制导热剂2是否在换热箱5中流通,从而控制饮用水是否加热。

实施例四

一种分布式直饮水机加热装置,参照图4,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处于下方的换热箱5中设置了子电加热管10,该子电加热管10能够对该换热箱5中的导热剂2单独加热,当只需要用到处于下方的换热箱5时,如果还是利用液泵8将加热箱1中的导热剂2输送至该换热箱5,会造成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导致能源的浪费,所以设置了子电加热管10。当液泵8不工作时,管道中的导热剂2处于不流通的状态,所以在换热箱5中加热的导热剂2不易在管道中流通,提高饮用水管道的加热效率。另外,子电加热管10从饮用水导管6中间穿过,可提高对饮用水导管6的加热效率,同时节约换热箱5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换热箱5均可单独设置子电加热管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