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87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电饭煲都设置有提手,提手与煲体之间需要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避免提手脱落、滑出等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在安装提手,通常先将提手按照匹配的角度装入外壳罩的通孔,然后将提手转动一定角度,再安装饺链盖,通过饺链盖的挡板限制提手转动,使其无法回到安装时的角度,从而避免出现提手脱落、滑出等问题。但是,依靠饺链盖的挡板限制提手安装后的转动角度的方式,由于必须拆除铰链盖才能够将提手拆除,使得拆装步骤较为复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饭煲,旨在简化提手的拆装工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饭煲,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两自由端分别相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的限位凸台;和,外壳罩,所述外壳罩上设有提手孔、辅助孔和分别连通所述提手孔和所述辅助孔的过渡孔,所述辅助孔能够供所述转轴和限位凸台插入和退出;所述转轴从所述辅助孔向所述提手孔内移动,所述过渡孔受所述转轴挤压变形而供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处于所述提手孔内,且与所述提手孔转动配合,所述过渡孔恢复形变后限制所述转轴从所述提手孔回复至所述辅助孔;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转轴从所述提手孔轴向退出。优选地,所述辅助孔的最大尺寸比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转轴上的凸起高度与所述转轴直径的和大1-4mm。优选地,所述辅助孔为圆孔或方孔。优选地,所述过渡孔分别与所述提手孔和所述辅助孔连接处的孔壁平滑过渡。优选地,所述过渡孔的孔壁呈圆弧状,并朝孔内凸设。优选地,所述过渡孔的长度为所述提手孔直径的1/6至1/2。优选地,所述提手孔、过渡孔和辅助孔在所述外壳罩上依次沿上下或水平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还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的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凸缘自所述转轴的自由端至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且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外壳罩的外表面抵接。优选地,所述限位凸缘呈环状。优选地,所述手持部、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凸缘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过渡孔和辅助孔,仅需要将提手从辅助孔内推至提手孔的位置即可对提手进行限位,防止提手脱离外壳罩,由于不需要在外壳罩上额外设置铰链盖等其它结构来限制转轴的转动角度以防止转轴退出提手孔,因而使得电饭煲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在对提手进行拆除时,只需要将提手用力推至辅助孔的位置即可直接将该提手取出,而不需要额外拆除铰链盖等其它结构,从而简化了提手的拆装步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外壳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提手20外壳罩11手持部21提手孔12转轴22过渡孔13限位凸台23辅助孔14限位凸缘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饭煲。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饭煲包括:提手10,所述提手10包括手持部11,所述手持部11的两自由端分别相对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的限位凸台13;和,外壳罩20,所述外壳罩20上设有提手孔21、辅助孔23和分别连通所述提手孔21和所述辅助孔23的过渡孔22,所述辅助孔23能够供所述转轴12和限位凸台13插入和退出;所述转轴12从所述辅助孔23向所述提手孔21内移动,所述过渡孔22受所述转轴12挤压变形而供所述转轴12通过,所述转轴12处于所述提手孔21内,且与所述提手孔21转动配合,所述过渡孔22恢复形变后限制所述转轴12从所述提手孔21回复至所述辅助孔23;所述限位凸台13限制所述转轴12从所述提手孔21轴向退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辅助孔23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转轴12的直径与所述限位凸台13在所述转轴12上的凸起高度的和,以使得所述转轴12和所述限位凸台13能够插入和退出所述辅助孔23。所述过渡孔22的最小尺寸C要小于所述转轴12的直径,以使得当所述转轴12处于所述提手孔21内时,所述过渡孔22能够限制所述转轴12从所述提手孔21内移动到所述辅助孔23。且所述过渡孔22的最小尺寸要小于所述限位凸台13的宽度,以避免所述限位凸台13插入和退出所述过渡孔22,也即当所述转轴12处于所述提手孔21内,并沿着所述提手孔21转动至任意角度时,所述限位凸台13均能够与所述外壳罩20的内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转轴12退出所述提手孔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孔22相当于在所述辅助孔23与所述提手孔21之间形成一缩口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中,当对提手10进行安装时,转轴12和限位凸台13插入辅助孔23,直至限位凸台13完全穿过辅助孔23而位于外壳罩20的内侧;接着将转轴12朝过渡孔22移动并挤压过渡孔22,以使得转轴12从辅助孔23移动至提手孔21内;转轴12与提手孔21转动配合,且由于限位凸台13抵接在外壳罩20的内表面,从而限制了转轴12从提手孔21内轴向退出。当需要拆除提手10时,转轴12朝过渡孔22移动,并用力挤压过渡孔22,使得转轴12从提手孔21内移动至辅助孔23,此时转轴12和限位凸台13均位于辅助孔23内,而从辅助孔23退出,如此完成提手10的拆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罩20上设置依次相连通的辅助孔23、过渡孔22和提手孔21,并在提手10的转轴12上设置限位凸台13,仅需要将提手10从辅助孔23内推至提手孔21的位置,则限位凸台13和过渡孔22即可共同对提手10进行限位,防止提手10脱离外壳罩20。由于不需要在外壳罩20上额外设置铰链盖等其它结构来限制转轴12的转动角度以防止转轴12退出提手孔21,因而使得电饭煲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在对提手10进行拆除时,只需要将提手10推至辅助孔23的位置即可直接将该提手10取出,而不需要额外拆除铰链盖等其它结构,从而简化了提手10的拆装步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所述辅助孔23的尺寸过大,则不利于所述外壳罩20的美观;若所述辅助孔23过小,则使得所述限位凸台13和所述转轴12的共同插入或退出所述辅助孔23时容易与所述辅助孔23的孔壁产生摩擦。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孔23的最大尺寸比所述限位凸台13在所述转轴12上的凸起高度与所述转轴12直径的和大1-4mm。所述辅助孔23可以为任意形状,如不规则孔、圆孔、方孔、三角形孔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对所述辅助孔23的形状进行限定,任意形状的孔均可。为使得所述转轴12能够更为顺利在所述辅助孔23和所述提手孔21之间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孔22分别与所述提手孔21和所述辅助孔23连接处的孔壁平滑过渡,如此,能够减小对所述转轴12的阻挡,使得所述转轴12沿着该平滑过渡的连接处移动得更加顺畅。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孔22的孔壁呈圆弧状,并朝孔内凸设,如此,所述过渡孔22与所述辅助孔23连接的一端,以及所述过渡孔22与所述提手孔21连接的一端均较大,而靠近其中间位置逐渐变小,该较大的两端均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将所述转轴12引导至所述过渡孔22较小的中间位置,使得所述转轴12可从较大的一端到较小的中间位置逐渐挤压所述过渡孔22,而使得所述过渡孔22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变大,并逐渐产生形变,既有利于所述转轴12顺利通过所述过渡孔22,也能够防止所述过渡孔22持续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或突然受到较大挤压力而遭到损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所述过渡孔22过长,则严重影响到所述外壳罩20的美观;若所述过渡孔22较短,则对所述转轴12的限位效果较差,使得所述转轴12能够较为容易在所述提手孔21和所述辅助孔23之间移动。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孔22的长度L为所述提手孔21直径的1/6至1/2,既能够较好保证所述外壳罩20的美观,又能够对所述转轴12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提手孔21、过渡孔22和辅助孔23依次连通即可,其连通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例如,所述提手孔21、过渡孔22和辅助孔23在所述外壳罩20上依次沿上下或水平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所述转轴12较短,则在所述转轴12转动时,所述提手10的两相对表面容易与所述外壳罩20的外壁面接触而产生磨损;若所述转轴12较长,则所述转轴12沿其轴向的活动量过大,而不利于产品美观。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2上还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的限位凸缘14,所述限位凸台13和所述限位凸缘14自所述转轴12的自由端至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且所述限位凸缘14与所述外壳罩20的外表面抵接。如此,能够将所述转轴12设置在较为合适的长度,在所述限位凸缘14和所述限位凸台13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减小所述转轴12沿其轴向的运动量,且所述限位凸缘14使得所述提手10的两相对表面均与所述外壳罩20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了所述提手10与所述外壳罩20外壁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具体地,所述限位凸缘14可以是呈块状、环状等,且当所述限位凸缘14呈块状时,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所述限位凸缘14具有多个时,多个所述限位凸缘14沿着所述转轴12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限位凸缘14呈环状,有利于加工。为减少安装工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11、所述转轴12、所述限位凸台13和所述限位凸缘14一体成型,如此不需要进行该四个部件的安装,有利于简化程序。由于各部件之间不需要进行安装,因此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安装间隙,也即可大大减小各部件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尺寸偏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