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4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肉松是亚洲常见的食物,在蒙古、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很常见,通常用牛肉、羊肉、猪瘦肉、鱼肉、鸡肉等经加工制成。

肉松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绞肉、煮肉、烘干、炒松、擦松等工序;其中煮肉、烘干和炒松是肉松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现有的肉松炒松装置一般是采用平底炒锅,在炒锅底部设置电动搅拌棍,这种设置方式在肉松转移过程中,容易残留在锅底,且搅拌棍设置在抄锅底部,不利于炒锅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解决现有肉松炒锅在肉松转移过程中容易残留在锅底,不利于炒锅的清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包括炒锅,所述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

所述锅体形状为尖头朝下的圆锥体,所述锅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锅体的侧部安装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锅盖安装电机、转轴和搅拌棍,所述锅盖形状为与锅体顶部螺纹连接的圆形锅盖,所述锅盖的圆心部安装电机,所述电机下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置搅拌棍,所述搅拌棍贴合锅体的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上部安装第一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电机的转速与转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侧部安装第二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炒锅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安装筛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筛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用于肉松加工过程中的煮肉、烘干和炒松;将锅体设计成尖头朝下的圆锥状,并在锅体底部设置出料口,使加工制得的肉松由出料口排出,相比平底炒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锅体侧部为倾斜面,使肉松不易沉积在锅体底部;将搅拌棍及转轴安装在锅盖上,有利于炒锅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锅盖; 2、锅体; 3、电机; 4、转轴; 5、搅拌棍; 6、加热器; 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搅拌棍设置在锅盖上,将锅体的形状设计为尖头朝下的圆锥体。

请参照图1,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包括炒锅,所述炒锅包括锅体2和锅盖1;

所述锅体2形状为尖头朝下的圆锥体,所述锅体2锅底设置出料口7;所述锅体2的侧部安装加热器6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锅盖安装电机3、转轴4和搅拌棍5,所述锅盖1形状为与锅体2顶部螺纹连接的圆形锅盖1,所述锅盖1的圆心部安装电机3,所述电机3下部连接转轴4,所述转轴4底部设置搅拌棍5,所述搅拌棍5贴合锅体2的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原料肉切碎后投入炒锅中,在炒锅中投入所需调料,盖上锅盖,进行煮肉工序,在第一数控面板上设定搅拌棍的转速以及搅拌时间,在第二数控面板上设定炒锅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炒锅的温度;在煮肉完成后,需要对肉进行烘干、收汁,在烘干过程中,打开出料口的盖体,多余的汤汁通过出料口漏出,而肉被筛体保留在炒锅中,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在烘干完成后,在炒锅中进行炒松工序,在第一数控面板上设定相应的转速,在第二数控面板上设定相应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炒松完成后,卸下出料口的筛体,肉松从出料口流出。

上述肉松加工装置用于肉松加工过程中的煮肉、烘干和炒松;将锅体设计成尖头朝下的圆锥状,并在锅体底部设置出料口,使加工制得的肉松由出料口排出,相比平底炒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锅体侧部为倾斜面,使肉松不易沉积在锅体底部;将搅拌棍及转轴安装在锅盖上,有利于炒锅的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1上部安装第一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电机的转速与转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2侧部安装第二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炒锅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7安装筛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筛体下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肉松煮沸后需要对肉松进行烘干收汁,但若将汤汁完全烘干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在烘干过程中,可卸去盖体,多余的汤汁通过筛体滤出,而肉松被筛体留在炒锅内,这种结构有效提高了肉松的烘干效率,节约肉松制作工时。

实施例1

一种锥形肉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2和锅盖1;

所述锅体2形状为尖头朝下的圆锥体,所述锅体2锅底设置出料口7;所述锅体2的侧部安装加热器6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锅盖1安装电机3、转轴4和搅拌棍5,所述锅盖1形状为与锅体2顶部螺纹连接的圆形锅盖1,所述锅盖1的圆心部安装电机3,所述电机3下部连接转轴4,所述转轴4底部设置搅拌棍5,所述搅拌棍5贴合锅体2的侧部。

所述锅盖1上部安装第一数控面板。

所述锅体2侧部安装第二数控面板。

所述出料口7安装筛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筛体下部。

所述肉松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锅体2的侧壁设置多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焊接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和底座用于支撑固定肉松加工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肉松加工装置用于肉松加工过程中的煮肉、烘干和炒松;将锅体设计成尖头朝下的圆锥状,并在锅体底部设置出料口,使加工制得的肉松由出料口排出,相比平底炒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锅体侧部为倾斜面,使肉松不易沉积在锅体底部;将搅拌棍及转轴安装在锅盖上,有利于炒锅的清洁。

所述锅盖上部安装第一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电机的转速与转动时间。

所述锅体侧部安装第二数控面板,用于设置炒锅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所述出料口安装筛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安装在筛体下部;在肉松煮沸后需要对肉松进行烘干收汁,但若将汤汁完全烘干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在烘干过程中,可卸去盖体,多余的汤汁通过筛体滤出,而肉松被筛体留在炒锅内,这种结构有效提高了肉松的烘干效率,节约肉松制作工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