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07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如图1所示),所述机头1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机头上盖11与机头下盖12合围形成有安装腔10,安装腔10内安装有电机31和控制板32,机头1外侧设置有耦合器容纳腔100,上耦合器4安装于耦合器容纳腔100内,且耦合器容纳腔100与安装腔10连通,位于机头上盖11的顶部还设置有提手5,位于机头上盖11的顶部,且提手5与机头上盖1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气孔6。

豆浆机工作时,高速运转的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致使机头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同时,杯体内的浆液被加热后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通过机头的密封间隙进入到机头内。由于该结构下,在机头上盖与提手的连接处设置了排气孔,因此,可以将机头内的热空气和水蒸汽通过排气孔排出机头外,既实现了机头的散热,有利于电机降温,同时,还可以防止热空气和水蒸汽接触到冷的机头上盖而冷凝出冷凝水,从而滴落到机头内的控制板或者电机上,致使控制板或者电机受潮、短路,引起电器元件失效、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费者触电的危险。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豆浆机结构中,耦合器容纳腔与安装腔为连通结构,因此,机头内的热空气和水蒸汽也可以进入到耦合器容纳腔中。并且,耦合器容纳腔是位于机头上相对电机最远的部位,相比于机头内的其它部位,耦合器容纳腔内的腔壁温度较低,当热空气和水蒸汽与冷的耦合器容纳腔的腔壁相接触时,会冷凝出冷凝水,而耦合器容纳腔内又安装有上耦合器,上耦合器为电器元件,当冷凝水滴落到上耦合器上有产生上耦合器短路或受潮的风险,不仅容易引起电器元件损坏、失效,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机头内的安装腔通过排气孔与外部相通,排气孔在具有排气的同时,在清洗时仍有可能有外部水通过排气孔进入到机头内,从而影响机头内的控制板、电机、上耦合器等电气元件进水失效,严重时,甚至有机头烧机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机头内安装腔与耦合器容纳腔不连通,且上耦合器完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上耦合器不容易进水短路或受潮失效的豆浆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内具有安装控制板的安装腔,所述机头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耦合器安装座,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内具有容纳上耦合器的耦合器容纳腔,上耦合器固定于耦合器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容纳腔与安装腔为两个不相连通的腔体,所述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为相互独立的部件,耦合器安装座固定于机头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耦合器与耦合器安装座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从耦合器安装座内穿出的线束,所述机头侧壁设置有贯穿孔,线束穿过贯穿孔与机头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安装座朝向机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机头的侧壁上对应开口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线束穿过贯穿孔与机头内的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线束与贯穿孔为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包括耦合器固定板和遮盖于耦合器固定板上的耦合器遮盖罩,所述开口由耦合器遮盖罩安装于耦合器固定板后在耦合器安装座的端部形成,所述耦合器容纳腔由耦合器遮盖罩、耦合器固定板和机头的外壁合围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机头内设置有将耦合器容纳腔与安装腔隔离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穿过贯穿孔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线束与贯穿孔为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包括设置于机头下盖外侧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机头上盖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遮盖于第一固定部的上方,所述遮挡部为设置于第一固定部或者第二固定部上的遮挡板,所述耦合器容纳腔由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遮挡板的外壁合围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包括设置于过渡部件外侧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机头上盖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遮盖于第一固定部的上方,所述遮挡部为设置于第一固定部或者第二固定部上的遮挡板,所述耦合器容纳腔由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遮挡板的外壁合围形成;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包括设置于过渡部件外侧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机头上盖外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遮盖于第一固定部的上方,所述过渡部件具有向机头上盖内腔凸起的环形侧壁,且环形侧壁的顶部抵压于机头上盖的顶部内表面,所述遮挡部为过渡部件的环形侧壁,所述耦合器容纳腔由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过渡部件的环形侧壁合围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与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线束与贯穿孔的密封件;

或者,所述线束与贯穿孔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与机头下盖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机头上盖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与机头下盖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机头下盖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和过渡部件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安装腔由金属下盖和过渡部件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呈贯穿结构,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安装腔与耦合器容纳腔不连通,且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制浆过程中,机头中安装腔内的热空气及水蒸汽无法进入到耦合器容纳腔内,因此,不会在耦合器容纳腔的腔壁上冷凝出冷凝水,不会出现冷凝水滴落到上耦合器的线束连线处造成上耦合器进水短路或者受潮失效,既可以防止上耦合器损坏失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安装腔与耦合器容纳腔为两个相互独立且不连通的腔体,当清洗机头时,外部水有可能会进入到机头内,将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可以防止外部水进入到耦合器容纳腔内,造成上耦合器进水短路或受潮,也可以进一步防止人体因使用受潮的上耦合器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图中未画出),所述机头1内具有安装控制板32的安装腔10,所述机头1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耦合器安装座13,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内具有容纳上耦合器4的耦合器容纳腔100,上耦合器4固定于耦合器容纳腔100内,所述耦合器容纳腔100与安装腔10为两个不相连通的腔体,所述上耦合器4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10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与机头1为相互独立的部件,耦合器安装座13固定于机头1的外壁上,其中,所述机头1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所述上耦合器4与耦合器安装座13一体注塑成型,其中,耦合器容纳腔100为上耦合器4的轮廓所占据的空间。所述上耦合器4上设置有从耦合器安装座13内穿出的线束41,所述机头上盖1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110,线束41穿过贯穿孔110与机头1内的控制板3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安装腔与耦合器容纳腔不连通,且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制浆过程中,机头中安装腔内的热空气及水蒸汽无法进入到耦合器容纳腔内,因此,不会在耦合器容纳腔的腔壁上冷凝出冷凝水,不会出现冷凝水滴落到上耦合器的线束连线处造成上耦合器进水短路或者受潮失效,既可以防止上耦合器损坏失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安装腔与耦合器容纳腔为两个相互独立且不连通的腔体,当清洗机头时,外部水有可能会进入到机头的安装腔内,将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可以防止外部水通过安装腔进入到耦合器容纳腔内,造成上耦合器进水短路或受潮,也可以进一步防止人体因使用受潮的上耦合器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耦合器与耦合器安装座注塑一体,线束部分被包裹于耦合器安装座内,因此不会出现上耦合器进水或受潮有风险。对于本实施例来说,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的固定连接可以有多种,比如胶粘、螺钉固定、卡扣固定等方式,对于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将两个部件固定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中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的固定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并且,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耦合器4通过安装的方式固定于耦合器安装座13的耦合器容纳腔100内,其中,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朝向机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30,且机头上盖11的侧壁上对应开口130处设置有贯穿孔110,所述上耦合器4上设置有线束41,线束41穿过贯穿孔110与机头内的控制板3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41与贯穿孔110为密封配合,其密封配合的方式为,线束41与贯穿孔110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包括耦合器固定板131和遮盖于耦合器固定板131上的耦合器遮盖罩132,所述开口130由耦合器遮盖罩132安装于耦合器固定板131后在耦合器安装座13的端部形成,所述耦合器容纳腔100由耦合器遮盖罩132、耦合器固定板131和机头上盖11的外壁合围形成。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耦合器固定板与耦合器遮盖罩之间,以及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上盖的外壁之间需要均需要密封配合(图中未画出)。本实施例具有实施例一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与机头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机头1内设置有将耦合器容纳腔100与安装腔10隔离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上设置有贯穿孔110,所述上耦合器4上设置有线束41,所述线束41穿过贯穿孔110与安装腔10内的控制板32电连接,且所述线束41与贯穿孔110为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1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包括设置于机头下盖12外侧的第一固定部121和设置于机头上盖11外侧的第二固定部111,所述第二固定部111遮盖于第一固定部121的上方,所述遮挡部为设置于第二固定部111上的遮挡板14,所述耦合器容纳腔100由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11及遮挡板14的外壁合围形成。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41与贯穿孔110之间设置有密封线束与贯穿孔的密封件7。

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与机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是指耦合器安装座至少其中之一的部件与机头上其中之一的部件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与机头下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第二固定部与机头上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当然,第一固定部与机头下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的情况下,第二固定部与机头上盖也可以为相互独立的部件,通过安装的方式将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机头上盖的外侧。同样,第一固定部与机头下盖的关系也是如此。另外,为了将上耦合器密封于耦合器容纳腔内,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部件(图中未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遮挡板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且遮挡板底部抵压于第一固定部上,实现耦合器容纳腔的密封,同样,遮挡板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上,并且遮挡板的顶部抵压于第二固定部上,也能实现本实施例相同的功能。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11、金属下盖12a和设置机头上盖11与金属下盖12a之间的过渡部件12b,所述耦合器安装座包括设置于过渡部件12b外侧的第一固定部121和设置于机头上盖11外侧的第二固定部111,所述第二固定部111遮盖于第一固定部121的上方,所述过渡部件12b具有向机头上盖11内腔凸起的环形侧壁12b1,且环形侧壁12b1的顶部抵压于机头上盖11的顶部内表面,所述遮挡部为过渡部件的环形侧壁12b1,所述耦合器容纳腔100由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11及过渡部件的环形侧壁12b1合围形成。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遮挡部也可以为设置于第一固定部或者第二固定部上的遮挡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五:

如图9、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所述安装腔10由机头上盖11与机头下盖12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13、上耦合器4与机头下盖12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机头上盖11呈回转体结构,且所述机头下盖12具有向外的水平翻边124,所述上耦合器4上设置有线束41,所述线束41部分注塑于水平翻边124内,且线束41的另一部分从机头下盖12的侧壁伸出,并与安装腔10内的控制板32电连接。机头上盖11抵压于水平翻边124上,并与水平翻边124密封配合,实现机头的合盖密封。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还有多种结构的变形,比如: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与机头下盖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机头上盖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比如: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和过渡部件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比如: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安装腔由金属下盖和过渡部件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还比如: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金属下盖和设置于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之间的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呈贯穿结构,所述安装腔由机头上盖与金属下盖合围形成,所述耦合器安装座、上耦合器与过渡部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耦合器上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从耦合器安装座内伸出并与安装腔内的控制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来说,杯体上还设置有与上耦合器配合的下耦合器(图中未画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均只提供了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竖直插接的方案。当然,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为旋转插接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既可以为单层金属下盖的豆浆机,也可以为双层下盖结构的豆浆机。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