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71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保温瓶功能比较单一,大多只能盛装开水及对开水进行保温的作用。因为保温瓶中没有自带滤渣的部件,以至于用户当需要冲泡茶叶、花茶又或者是一些中药时,需要另外用一冲泡壶盛装从保温瓶倒出的开水来进行冲泡,冲泡完成后再倒进杯子饮用,需要反复变换容器,用时长,生活效率低,使用极其不方便;另外,冲泡壶大多没有保温的功能,冲泡好的饮品一下就变凉,用户再次引用时,口感会变差,功效也会降低,十分不适用冲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该保温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滤渣功能,能有效地节省冲泡所需时间,效率高而且能对饮品保温,十分适用于冲泡使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其特点在于包括瓶身、瓶盖、气压组件、出水组件、滤桶;其中所述瓶盖与瓶身铰装连接,在瓶身中设有内胆,在瓶身上设有与内胆相通的瓶口;所述气压组件安装在瓶盖中,该气压组件设有贯穿瓶盖底面的出气端;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内胆堵头、出水管、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内胆堵头连接,且出水管与进水管呈相互贯通设置;所述滤桶套置在进水管上,且该滤桶的上部与内胆堵头相卡连接一起;所述内胆堵头设置在瓶口上,在内胆堵头上设有与出气端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滤桶穿过瓶口伸入至内胆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堵头上设有卡装部,所述滤桶的上部设有卡装口,该滤桶的上部套置在内胆堵头上,且该滤桶通过卡装口与卡装部相卡装而与内胆堵头组装一起。

再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上设有二个卡爪,在二个卡爪之间设有弹簧,在瓶身上设有卡块,所述瓶盖通过卡爪与瓶身的卡块相卡装而固定盖置在瓶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由瓶身、瓶盖、气压组件、出水组件、滤桶构成;通过采用了滤桶,使用时可以将茶叶、花茶或药材放置在滤桶中,再将滤桶与内胆堵头相卡连接一起,然后将内胆堵头插装在瓶口中即可,使得用户冲泡饮品时不需要反复地更换容器,大大节约了冲泡所用时间,还能对饮品保温,用户可以随时饮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滤渣功能,能有效地节省冲泡所需时间,效率高而且能对饮品保温,十分适用于冲泡使用的优点;另外,通过采用气压组件与出水组件,取水时放置好水杯,通过按压气压组件可以直接出水,不需要倾倒瓶身,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掀开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水组件与滤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滤渣功能的保温瓶;包括瓶身1、瓶盖2、气压组件3、出水组件4、滤桶5;其中所述瓶盖2与瓶身1铰装连接,在瓶身1中设有内胆11,在瓶身1上设有与内胆11相通的瓶口;所述气压组件3安装在瓶盖2中,该气压组件3设有贯穿瓶盖2底面的出气端36,在出气端36上套装有密封件6;所述出水组件4包括内胆堵头41、出水管42、进水管43,所述进水管43、出水管42分别与内胆堵头41连接,且出水管42与进水管43呈相互贯通设置;所述滤桶5套置在进水管43上,且该滤桶5的上部与内胆堵头41相卡连接一起;所述内胆堵头41设置在瓶口上,在内胆堵头41与瓶口之间设有密封圈7,在内胆堵头41上设有与出气端36相连通的进气孔411,所述滤桶5穿过瓶口伸入至内胆11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茶叶、花茶或药材放置在滤桶5中,使得用户冲泡饮品时,不需要反复地更换容器,大大节约了冲泡所用时间,还能对饮品保温,用户可以随时饮用;在实际实施时,在瓶身1的前侧设有出水部13,在出水部13上设有穿孔,所述出水管42的出水端穿过穿孔伸出瓶身1外,使用时将杯子放置在出水部13的下方接水,使用方便。

为了使内胆堵头41与滤桶5之间的卡装结构更加合理,如图4、图7所示,所述内胆堵头41上设有卡装部414,所述滤桶5的上部设有卡装口51,该滤桶5的上部套置在内胆堵头41上,且该滤桶5通过卡装口51的转动与卡装部414相卡装而与内胆堵头41组装一起。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瓶盖2与瓶身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如图3、图6、图9所示,所述瓶盖2上设有二个卡爪21,在二个卡爪21之间设有弹簧22,在瓶身1上设有卡块12,所述瓶盖2通过卡爪21与瓶身1的卡块12相卡装而固定盖置在瓶身1上。在实际实施时,在各卡爪21上还设有伸出瓶盖2的按压部211,当需要打开瓶盖2时,同时按下二个卡爪21的按压部211,使卡爪21脱离卡块12,再往上掀开即可。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42、进水管43与内胆堵头4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如图6所示,所述内胆堵头41上设有进水管连接端412、出水管连接端413,所述进水管连接端412与出水管连接端413呈相互贯通设置,所述进水管4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连接端412连接一起,所述出水管42的进水端与出水管连接端413连接一起。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气压组件3实现对内胆11充气的功能,如图2、图6、图8、图10所示,所述气压组件3包括气囊31、塔簧32、按压把手33、压销34、压块35,所述塔簧32安装在气囊31中,所述气囊31安装在瓶盖2中,所述出气端36设置在气囊31上,在瓶盖2的底面上设有供出气端36穿过的通孔;所述压块35的其中一端铰装在瓶盖2上,该压块35的另一端搭置在气囊31的顶面上,在压块35的顶面上还设有卡槽351;所述按压把手33的一端瓶盖2铰装一起,在按压把手33与瓶盖2之间的铰接轴上还套装有扭簧37;所述压销34的中部铰装在按压把手33上,在压销34与按压把手33之间的铰接轴上还套装有扭簧37。通过采用气压组件3与出水组件4,取水时放置好水杯后,先拉起按压把手33,压销34在扭簧37的作用下转动,放下按压把手33,此时压销34的底端会插装在压块35的卡槽351中,通过压下按压把手33,使压销34顶紧压块35令到气囊31往内胆11中充气,实现气压出水,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倾倒瓶身出水,使用方便。

为了使本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方便,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提手8,所述提手8的两端分别铰装在瓶身1上。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瓶身1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2、图6所示,所述瓶身1的底部上还设有一底座14,该底座14与瓶身1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一起,所述的底座14对内胆11有支承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