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37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电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气旋方式的集尘装置和具有其的电吸尘器。

日本特开2011-142936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气旋式集尘装置中,为了减少头发刺扎到初级过滤器,使在气旋空间内产生的回旋流在初级过滤器外周的切向量与金属制的初级过滤器中设置的贯通孔从初级过滤器外周去往内侧的矢量成90度或钝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672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集尘装置中,记载了初级过滤器安装框的比初级过滤器靠上方处的直径比初级过滤器的外径大。这种集尘装置中,头发等在初级过滤器上缠结时可能难以容易除去。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除去头发等的缠结的使用方便的电吸尘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吸尘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主体;和对于吸尘器主体可拆装的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外筒和设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内筒包括圆筒状的框体和框体下部的伞部,在外筒的内周面具有多个台阶,台阶位于伞部的顶面至外筒的底面的范围内。

此外,特征在于,内筒的伞部的侧面设有圆环状肋,圆环状肋与台阶设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

进而,特征在于,在伞部与内筒成大致同心状地形成延伸至底盖的筒体,伞部包括在底盖开口时伞部向开口方向突出的滑动机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除去头发等的缠结的使用方便的电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从吸尘器主体拆下了集尘装置和吸引软管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拆下了吸尘器主体的上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侧方看到吸尘器主体的吸尘器主体的中央截面图。

图5是示出集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集尘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是示出集尘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示出集尘装置的分解图。

图9(a)是示出集尘装置的外观图,(b)是示出(a)的过滤器壳上部开放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10(a)是图6的b-b截面图,(b)是图10(a)的c部放大图。

图11是内筒的分解图。

图12是表示集尘装置内的气流的图6的b-b截面图。

图13是关闭底盖的状态的图5的a-a截面图。

图14是开启底盖的状态的图5的a-a截面图。

图15是从下方只看外筒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示出从吸尘器主体1拆下了集尘装置10或吸引软管2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设为图1所示的方向。此外,左右方向是从吸尘器主体1侧看到的。

电吸尘器s包括吸尘器主体1,可拆装地设置在吸尘器主体1上的气旋方式的集尘装置10。

吸尘器主体1经由吸引软管2与握把3连接,握把3经由延伸管6与吸入尘埃等的吸口体7连接。集尘装置10收集从吸口体7吸入的尘埃等的垃圾。

吸尘器主体1设有用于自由移动吸尘器主体1的左右的一对车轮15a和设置在前部的一个脚轮15b。此外,后部设有在吸尘器主体1向后侧倾斜时防止后部受损的一个辊轮15c(参照图4)。

在握把3上设置有承担内置在吸尘器主体1中的电动风机14(图4参照)或设置在吸口体7上的电动旋转刷(未图示)等的驱动控制功能的操作部4。操作部4上配置有开始运转时按下的(强/中/弱)按钮和停止运转时按下的(关)按钮等的操作按钮5。

<吸尘器主体1>

如图2所示,吸尘器主体1,通过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组合而形成外壳。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由轻量的树脂材料形成。下壳体1b的前部开设有吸入包含尘埃的空气的软管安装口(主体吸气口)11。

图3示出拆下了吸尘器主体1的上壳体1a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示出从侧方看到吸尘器主体1的吸尘器主体1的中央截面图。

软管安装口11于吸尘器主体1内的供包括尘埃的空气通过的导入管20(参照图3、图4)连接。

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收纳有如图4所示在电动机壳体16内产生吸口体7(参照图1)中的吸引力的电动风机14。此外,除去电动风机14吸引的尘埃后的空气的流路中配置有对排气进行净化的褶皱状的高捕尘过滤器29。

在图2所示的吸尘器主体1的正面即前侧设置有软管安装口11,在吸尘器主体1内的左侧设有经由导入管20以使气体在内部流通的方式流体地连接的导入管出口12。导入管出口12与设置在吸尘器主体1上的集尘装置10以气体流通的方式流体连接。集尘装置10从吸口体7吸入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中分离尘埃,收纳尘埃。

另一方面,吸尘器主体1的正面上部设有通往与电动风机14连通的管道21(参照图3)的管道入口部13。管道入口部13是吸入集尘装置10除去尘埃后的空气的口。管道入口部13设有用于抑制异物进入电动风机14的保护过滤器。保护过滤器设在比格子状的过滤器盖17(参照图2)靠上游的位置。

<集尘装置10>

集尘装置10如图2的箭头α1所示,以吸尘器主体1的前上部向后侧倾斜的状态可拆装地安装(参照图4)。集尘装置10在尘埃停留外筒30内时,通过以与图2所示的箭头α1相反方向移动而从吸尘器主体1拆下,尘埃排出(扔垃圾)后,通过在箭头α1方向移动而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

吸尘器主体1上设有在将集尘装置10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时为了能够容易气密地保持而对集尘装置10进行定位的结构或固定的结构。

图2所示的吸尘器主体1中的凹状的把手收纳部22收纳有在集尘装置10的后方设置的把手35(参照图4)。这是用于将集尘装置10设置在吸尘器主体1时对集尘装置10进行定位的结构。

此外,吸尘器主体1中的集尘装置10的安装部位的下部设有与集尘装置10的底盖31(参照图2)的底面的嵌合部1a1,作为用于固定集尘装置10的结构。而且是用设置于吸尘器主体1的上部的盖体19固定集尘装置10的上部的结构。

如图4所示,在集尘装置10安装在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集尘装置10与管道21流体连接。管道21与软管安装口11所相邻的导入管20和过滤器盖17所覆盖的保护过滤器相邻。

电动风机14在上游侧与通过除去尘埃后的保护过滤器的空气所流过的管道21流体连接,另一方面,在下游侧与高捕尘过滤器29流体连接。

<吸入吸尘器主体1内的包含尘埃的空气的流路>

集尘装置10安装在吸尘器主体1的状态下,如纵截面图的图4所示,从软管安装口11到高捕尘过滤器29,构成一系列流路。

电吸尘器s的吸尘器主体1中,从吸口体7吸入吸尘器主体1的空气按图4所示的箭头β1~β8流过。

具体而言,吸口体7(参照图1)吸入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从软管安装口11流入吸尘器主体1内的导入管20(图4的箭头β1),流经导入管20内,通过导入管出口12到达集尘装置10(图4的箭头β2)。进入集尘装置10内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成为在内筒40的周围回转的气流(图4的箭头β3)。由该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空气和尘埃,空气被吸入内筒40内,一部分的气流(图4的箭头β4)流向集尘装置10的下部。尘埃通过该气流(图4的箭头β4)沿外筒30内表面落下,停留在集尘装置10的下部。

去往集尘装置10的下部的气流(图4的箭头β4)沿圆筒状的伞部44的外周面上升(图4的箭头β5),被吸入内筒40内。内筒40内流入包含通过了后述的网眼部件42a的未完全被离心分离的微细的尘埃的空气,用设置在集尘装置10上的捕尘过滤器32除去微细的尘埃。而且,尘埃被除去后的空气通过管道21,被吸入到电动风机14(图4的箭头β6)。而且,被吸入到电动风机14的空气通过高捕尘过滤器29而除去残留的异物等(图4的箭头β7),从吸尘器主体1的后下部的排出口76排出到外部(图4的箭头β8)。

此处,高捕尘过滤器29将捕尘过滤器32未能捕集的微细的尘埃或电动风机14的碳刷(未图示)的摩耗屑从尘埃除去后的空气中除去,使其成为基本上不含尘埃的净化空气,排出到吸尘器主体1的外部。

此外,详情省略,但被吸入到上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空气的流路附近的各部件的连接部(接触部)设有衬垫(未图示),来保持运转中的气密。

<卷线盘23和导入管20>

图4所示的收纳电动风机14的电动机壳体16,如图3所示,配置在吸尘器主体1右侧后方,在左侧后方配置有用于收纳从插座等对电动风机14等供给电力的电源线23a的卷线盘23。

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壳体16和卷线盘23的配置的关系上,不限于导入管20和导入管出口12配置在左侧,也可以配置在右侧。

导入管20不配置在吸尘器主体1的中央,而靠左右的侧部中的任一者配置的原因是,从集尘装置10的外筒30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位于吸尘器主体1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任一者的)流入被吸入的空气,由此容易产生回旋流,具体原因在后面描述。因此,通过导入管20的配置回旋流的旋转方向不同,但旋转方向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可。例如,当在左侧配置导入管20时为顺时针的回旋流。本实施方式中,导入管20配置在左侧,作为顺时针的回旋流。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为导入管配置在左侧(或者中央),导入管出口在右侧的弯曲部多的导入管的形状,但这会增加压力损失。因此,导入管20配置为如图3所示,导入管20中尽量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设为从软管安装口11以尽可能大的半径与导入管出口12连接的形状。此外,为了尽可能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导入管20内的容积和截面积也尽可能设大。

<集尘装置10>

接着,利用图5至图11对集尘装置10进行说明。图5示出集尘装置10的主视图,图6示出集尘装置10的左侧视图。此外,图7示出集尘装置10的后视图,图8示出集尘装置10的分解图。图9图示了后述的捕尘过滤器32、过滤器壳34的拆装。图10示出图6所示的b-b截面图,图11示出后述的内筒40的分解图。此外,图5以后,对集尘装置10单体进行说明时,以底盖31侧为下方向。

集尘装置10具有从吸口体7吸入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中分离尘埃,收集尘埃的功能。

集尘装置10大致由收纳外筒30、内筒40、捕尘过滤器32(图4参照)的过滤器壳33、和底盖31形成。在外筒30的上部配置有过滤器壳33,下部配置有底盖31。而且,在外筒30内与外筒30同心状地设置有内筒40。

详情后述,集尘装置10在外筒30与内筒40之间具有用于尘埃的分离/集尘的空间。即,由外筒30和内筒40形成的空间中,在上部设有尘埃分离部10a,下部设有尘埃收纳部10b。

尘埃分离部10a是从带有尘埃的空气中分离尘埃的空间。尘埃收纳部10b是积存收纳尘埃的空间。

<外筒30>

外筒30如图8所示,呈具有上下开口的上开口30i和下开口30j的大致圆筒形状,在侧面具有从导入管出口12流入包含尘埃的空气(气体)的流入管38。流入管38的外侧内表面(位于图7中左侧的内表面)以与外筒30的内周面30n在大致切线方向上连接的方式形成。流入管38形成有作为通往导入管12的连接部的从导入管出口12供包含尘埃的空气流入的开口部38a(参照图7)。此外,与流入管38的开口部38a的相对面(流入管38和外筒30连接的部分的开口)设有拉拔部(絞り部)38b,与开口部38a相比开口面积较小。

流入管38的拉拔部38b由对应外筒30的圆弧形状的拉拔壁30b形成,是由铅垂方向的第1纵边38b1、从铅垂方向上部向外侧且下部向内侧倾斜的第2纵边38b2、水平方向的第1横边38b3、和第2横边38b4形成的大致梯形形状的开口。第1纵边38b1如上所述在外筒30的内周面30n的大致切线方向形成。开口部38a为顺着外筒30的内周面30n的切线的形状,由此包含尘埃等的空气成为沿外筒30的内周面30n的回旋状的气流。

而且,作为上部向外侧、下部向内侧倾斜的结构,将第2纵边38b2设为拉拔部38b的下部比上部扩展的开口,由此能够调整流往尘埃收纳部10b的风量,在尘埃收纳部10b中沉积尘埃的情况下,也能够压缩尘埃并输送到尘埃收纳部10b。

因拉拔部38b的形状,从导入管出口12流入集尘装置10的外筒30内的空气成为外筒30的中心轴o(集尘装置10的中心轴)周围的气流,以中心轴o为中心顺时针在外筒30内回旋。该回旋的气流使得在尘埃分离部10a中空气中所含的尘埃因离心力而被分离。

此外,外筒30如图5、图10所示,作为上部的尘埃分离部10a具有圆筒形状,作为下部的尘埃收纳部10b呈层叠直径不同的圆筒形状的扩大部的阶梯形状。外筒30的下部的阶梯形状越去往下方,其直径越大。本实施方式中,阶梯形状包括3个扩大部。扩大部(台阶)是为了防止沉积在尘埃收纳部10b的尘埃飘落到尘埃分离部10a而设置的,因此,将扩大部(台阶)的上表面称作飘落防止面。上部的圆筒形状和下部的阶梯形状的边界处设有在与中心轴o大致垂直方向上半径以台阶状变化的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从外筒30的上部的圆筒状的内周面向约2.5mm外径侧扩大。此外,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在将后述的内筒40安装在外筒30的状态下,与内筒40的伞部44的上表面44c大致同一平面上。在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的下方设置有在与中心轴o大致垂直方向上半径以台阶状变化的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

进而,在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的下方,设有在与中心轴o大致垂直方向上半径以台阶状变化的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

如上所述,阶梯形状是直径不同的多个圆筒形状重叠的形状。从本实施方式开始,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至第二的飘落防止面30d2的高度设为约12.5mm。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从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的内周面向约5mm外径侧扩大。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至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的高度为约12.5mm。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从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的内周面向约2.5mm外径侧扩大。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至外筒30的底部的高度为约16mm。此外,各个飘落防止面与从圆筒状内周面扩大相应地,外筒30的外周面也扩大。

此外,飘落防止面也包括倾斜、锥部、或曲面状等形状。此处,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是为了表示形状而使用的,只要是起到效果的形状,就不限于严格垂直或水平。

如上所述,通过将尘埃收纳部10b设为越去往下方直径越大的阶梯形状,能够起到抑制沉积在尘埃收纳部10b上的尘埃的飘落的效果。详情后述,吸引到集尘装置10内的尘埃通过离心力在外筒30内周面侧回旋,被输送到尘埃收纳部10b。此时,因在尘埃收纳部10b内回旋的流动,输送到尘埃收纳部10b的尘埃成为回到尘埃分离部10a侧的运动,但由飘落防止面抑制其飘落到尘埃分离部10a侧,从而使其留在尘埃收纳部10b内。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设置多个飘落防止面,即使尘埃沉积到最下层(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直至接下来的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或第一飘落防止面30d1为止均能够接着抑制飘落,并且沉积尘埃。此外,通过设置多个扩大部,能够提高抑制飘落的频率,所以也可以比本实施方式增设台阶,例如4层、5层。但是,需要限制在有限的外筒30的高度(尘埃收纳部10b的高度),外筒30的直径时,通过将向各个飘落防止面的外径侧的扩大设为2.5mm以上,能够有效抑制尘埃的飘落。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的飘落防止面设为约2.5mm,为了得到期望的尘埃收纳部10b的容积,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设为约5mm。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将外筒30下部设为直径不同的圆筒形状重叠的阶梯形状,底部设成开口,能够提高利用后述的尘埃排出机构的尘埃的排出性。排出尘埃时,外筒30越去往下方,直径越大,所以不损失排出性,而且能够抑制尘埃的飘落。

图15示出从下方只看外筒30的底视图,不过从底面看时,成为各个飘落防止面不被隐藏的形状。换而言之,例如第二飘落防止面30d2与第三飘落防止面30d3之间形成的外筒30内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垂直,但也可以以上侧(第二的飘落防止面30d2)为基准向外侧倾斜,但为不向内侧倾斜的形状(是外筒30的内周面的直径随着从上方向下方去不变或变大的形状)。这是因为,如果在形成向外筒30的内侧突出的平面,则防止尘埃排出时会成为阻力,导致排出性的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在流速高的范围内设置飘落防止面(30d1~30d3),但外筒30的飘落防止面(30d1~30d3)也可以不设置在外筒30的内周面的全周,而设置在开口部38a侧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流入的空气为在开口部38a的相对面附近流速最快,随后流速逐渐下降的回旋流。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流速块的范围内设置飘落防止面(30d1~30d3)。

此外,如图6所示,在集尘装置10设有用于手持挪动的把手35。

把手35的上部设有在排出(废弃)垃圾时按下的扔垃圾按钮35a。后述的底盖31以开闭外筒30的底面侧的下开口30j的方式可转动地被支承在外筒30的前方下侧。把手35处内置有将按下扔垃圾按钮35a时的力传递给后述的滑动夹钳81的杆80,为了顺畅地使杆80和滑动夹钳81动作,设置把手35的外筒30的侧面最好不要用台阶或倾斜面,而是大致垂直(大致朝向上下方向)面。即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从下方看外筒30,在将开口部38a侧设为大致d字状(未图示)的位置设置后述的夹钳机构,由此杆80能够在垂直方向动作,能够顺畅地使滑动夹钳81动作,更容易地排出尘埃。

<过滤器壳33>

在外筒30的上部设置的过滤器壳33的上表面部为盖结构,被分为过滤器壳上部(上盖)33a和过滤器壳下部33b。过滤器壳下部33b与外筒30上部形成一体,收纳有承接捕尘过滤器32(参照图8)的过滤器承接部34。此外,详情后述,过滤器壳下部33b和过滤器壳上部33a通过上部铰链机构70连接。

过滤器承接部34是以整体收纳在设置在外筒30上的过滤器壳下部33b的方式将过滤器壳下部33b的内壁面移位(offset)的形状(直径比过滤器壳下部33b的内壁面缩小的形状),通过爪部37a固定在过滤器壳下部33b。过滤器承接部34在底面设有衬垫34d,处于与过滤器壳下部33b保持气密的状态。此外,过滤器承接部34的上部包括凸缘状的过滤器抵接部34e,在安装后述的捕尘过滤器32时,与设置在捕尘过滤器32的外周的气密部抵接,过滤器承接部34和捕尘过滤器32处于保持气密的状态。

<捕尘过滤器>

捕尘过滤器32为了扩大通气面积而折成褶皱状(山折状),与圆状的框体粘接。如上所述,当在过滤器承接部34安装捕尘过滤器32时,衬垫32a的下表面侧与设置在过滤器承接部34的捕尘过滤器承接部34c接触,衬垫32a的上表面侧与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气密面33a1接触。这样,过滤器壳上部33a和过滤器承接部34相对于外部空间气密密封。

如图8所示,过滤器承接部34的大致中心部设成开口,与后述的内筒40流体连通。

图9示出关闭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状态的集尘装置10的外观图(图9(a)),和开启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状态的集尘装置10的外观图(图9(b))。

如上所述,过滤器壳上部33a与过滤器壳下部33b通过上部铰链机构70连接。上部铰链机构70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后方设有轴61,通过设置在过滤器壳下部33b的后方的轴孔(未图示)中插入设置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轴61而构成。该轴孔和轴61也可以以与本实施方式相反的结构,在过滤器壳下部33b设置轴61。此外,在过滤器壳下部33b的前方设有锁定机构37。

锁定机构37由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爪部37a和在过滤器壳下部33b设置的夹钳部37b构成。在过滤器壳下部33b设置的夹钳部37b在侧面的大致中央设有轴部37c,在无法从外观看到的背侧,设置有爪部37a和弹簧轴。弹簧轴设置在上述的轴部37c和夹钳部37b最下部的大致中央,爪部37a设置在夹钳部37b的最上部。过滤器壳下部33a设有收纳上述的夹钳部37b的弹簧轴夹钳承接部,在弹簧轴夹钳承接部的下部设有弹簧承接部,且在其上部左右设有轴承接部。在弹簧轴夹钳承接部安装弹簧和夹钳部37b时,弹簧成为以靠近自然长度的状态夹钳部37b上部向后方倾斜的状态。因此,通过从正面按压夹钳部37b的下部,夹钳部37b上部向前方倾斜。从开启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状态关闭过滤器壳上部33a,由此,设置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爪部37a与过滤器壳下部33b的爪部37a抵接。此时,设置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爪部37a的底面倾斜,因此越过过滤器壳下部33b的爪部37a进入夹钳部内,过滤器壳上部33a和过滤器壳下部33b构成一体。通过这种锁定机构37,能够使捕尘过滤器32的安装变简单。

此外,若不安装捕尘过滤器32,也可以采用锁定机构37造成干扰导致过滤器壳上部33a不被关闭的结构。

组装集尘装置时以如下方式安装:在过滤器壳下部33b安装过滤器承接部34,放置捕尘过滤器32,用过滤器壳上部33a盖住。放置捕尘过滤器32时将设置在外周的配合部32a与过滤器壳下部33b的缺口部33b2配合。捕尘过滤器32外周的衬垫32a在过滤器承接部34放置捕尘过滤器32时,在衬垫32a的唇形状所致的隆起的影响下,比捕尘过滤器32的规定的位置稍靠上侧。在该状态下,向关闭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方向转动时,成为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气密面33a1向捕尘过滤器32的衬垫32a的外侧脱离的轨迹,所以有时无法确保气密。

为了抑制这种情况,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气密面33a1的外侧设置将捕尘过滤器32按压至规定位置的肋(按压肋62)。按压肋62设定成在关闭过滤器壳上部33a的动作中,首先与设置在捕尘过滤器32的外周的配合部32a接触,由此,能够将捕尘过滤器32按压至规定位置。

因此,按压肋62设置在将过滤器壳下部33b和过滤器壳上部33a配合的状态下碰到设置在捕尘过滤器32的外周的配合部32a的上部的位置,而且在设置于过滤器壳下部33b的缺口部33b2的宽度以内。通过设置这种结构,在将过滤器壳上部33a和过滤器壳下部33b通过上部铰链机构70连接的集尘装置中,能够保持捕尘过滤器32前后的气密。

如图8所示,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外观面,在上表面设有用于提起集尘装置10的提手55,在前方设有用于与吸尘器主体1固定的夹钳部50、和用于驱动夹钳部50的按钮60。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后方设有与电动风机14流体连接的开口部39。

如图4所示,开口部39经由保护过滤器和过滤器盖17,与管道21连接。过滤器盖17与捕尘过滤器32同样在外周部的前后面设有由橡胶部件等成型的衬垫,保持开口部39与管道21之间的气密。

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提手55在将集尘装置10安装在吸尘器主体1时,被设置于吸尘器主体1盖体19所覆盖。这是在挪动吸尘器主体1时,为了防止没有提起主体把手18(参照图1)而提起提手55(参照图2)。

<盖体19>

盖体19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于吸尘器主体1上部的旋转轴部上的对该旋转轴部向开启盖体19的方向施力的扭簧(未图示)。

盖体19在从图2的开启状态(盖体19直立的状态)倒向前方时通过扭簧的弹性被施加扭力,将设置在盖体19底面的前侧的爪部19a与过滤器壳上部33a的夹钳部50卡合,成为关闭盖体19的状态。此时,盖体19被施加要使扭簧回到初始状态的弹性力,作为其反作用,能够将集尘装置10压向吸尘器主体1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兼顾集尘装置10与吸尘器主体1的气密保持以及集尘装置10与吸尘器主体1的固定。

在关闭盖体19的状态下,按下过滤器壳上部33a的按钮60(参照图1)时,夹钳部50被释放(解除),借助盖体19扭簧的弹性力被提起,出现提手55。在提手55出现的状态下,用户拉起提手55,能够将集尘装置10从吸尘器主体1容易卸下(参照图2)。

换言之,在盖体19开启的状态下,通过拉起提手55,集尘装置10从吸尘器主体1卸下。像这样,在关闭盖体19的状态下是无法用提手55提起吸尘器主体1的结构,能够防止在提起吸尘器主体1时和提起集尘装置10时的误动作。

<内筒40>

接下来,对内筒40进行说明。

如图10(a)所示,内筒40为大致圆筒状,如上所述,以与外筒30呈大致同心状的方式设置在集尘装置10。

内筒40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具有吸气部42的上部内筒41和设置在下部的伞部44。

<上部内筒41>

如图11所示,上部内筒41的吸气部(过滤器部)42有格子状的框体(支骨)形成。吸气部(过滤器部)42为大致筒状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上下方向的框体(支骨),但也可以是在上下左右方向具有框体(支骨)的格子状。吸气部42在整个外周面架设有网眼部件42a。网眼部件42a通过包覆或者嵌入成型等保持在框体(支骨)。通过在吸气部42设置网眼部件42a,上部内筒41具有过滤器功能,抑制微细的尘埃流入内筒40内部。上部内筒41在上方向具有开口41b。此外,在上部内筒41中,位于比吸气部(过滤器部)42靠上的部分的外径,与吸气部(过滤器部)42的外径大致相同或在其以下。由此,通过将缠结在吸气部(过滤器部)42的头发以滑落到内筒40的上方的方式移动,能够将其简单地去除,容易处理。

此处,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动风机14流体连接的开口部39位于集尘装置10的上部,其位于内筒40之上。缠结在吸气部(过滤器部)42上的头发有可能老缠在作为吸入侧的通往电动风机14的开口部39所在一侧。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上部内筒41中的通往电动风机14的开口部(排出口)39所在一侧的部分的外径与吸气部(过滤器部)42的外径大致相同或在其以下,由此,通过使其以滑向内筒40的上方的方式移动,能够简单除去,容易进行处理。

此外,根据各部件的大小或位置不同,既可以将上部内筒41的下侧的外径设为大致相同或在其以下,也可以将两侧的外径设成大致相同或其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眼部件42a使用聚酯,但也可以使用金属(例如,不锈钢等),也可以不是框体(支骨)而是设有多个小径的贯通孔(能够用模具程序的φ2mm左右的孔)的吸气部42。贯通孔与在框体(支骨)上架设网眼部件42a的情况不同,优点在于,对强度或破损更有效,不需要二次成型。但是,贯通孔的直径(开口面积)设成比网眼部件42a的开口面积大时,不利于微细的尘埃流入内筒40的内部。上部内筒41的下部为凸缘形状,当抵接后述的伞部44时,比伞部44的直径设得更大。该凸缘形状以抵接伞部44的状态从伞部44的外周面44a在与中心轴o大致垂直方向上增大约1.5mm。换言之,构成在伞部44的侧面上端设置圆环状的肋的形状,因此将上部内筒41的下部的凸缘形状部分称作第1圆环状肋44a1。

如上所述,上部内筒41与在上方相邻的过滤器承接部34的大致中心部的开口连通。本实施方式中,内筒40的上表面部(上部内筒41的上表面部)具有固定轨道部41a。固定轨道部41a在与上部内筒41的上表面部相对的位置设在两处,设成大致90度的圆弧状的长度。该固定轨道部41a是为了与设置在过滤器承接部34的底面的固定爪部34a固定而设置的,通过以内筒40的垂直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固定轨道部41a固定于过滤器承接部34的固定爪部34a。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集尘装置10仅拆下内筒40,在仅清理(处理)内筒40时有用。拆下内筒40时,以内筒40的垂直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由此固定轨道部41a从过滤器承接部34的固定爪部34a脱离。此外,设置在上部内筒41的上表面部的固定轨道部41a比上部内筒41的外径小。这具有如下的效果;当吸引的尘埃附着在上部内筒41时(头发等缠结时),除去尘埃时固定轨道部41a不会造成干扰,而且容易除去尘埃。

此外,详情后述,上部内筒41的下表面部具有凸部49,凸部49被伞部44内包,伞部44设有在垂直方向滑动的机构。

<伞部44>

在内筒40的下部设有伞部44。伞部44与上部内筒41同心状地一体设置成大致圆筒状,如上所述,在上表面以将设置在上部内筒41的下表面部的凸部内包的方式设有凹部44d。此外,凹部44d在以截面观察时在伞部44内形成凸状的大致圆锥形状,以具有从上部向底面46t去前端变细的锥状的筒体与伞部44设成同心状。筒体(凹部44d)的底面46t被封闭而形成为大致半球状。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46的底面46t设有约φ3.5mm的孔,作为对集尘装置进行水洗时的脱水孔发挥作用。通过将筒体(凹部44d)设置成前端变细的锥状,与外筒30下部的前端粗的锥部配合形成具有向下扩大的空间的容器形状,因此扔垃圾时垃圾容易落下来(参照图14)。此外,在伞部44的外周面44a与上述的第1圆环状肋44a1大致水平地设有第2圆环状肋44a2、和第3圆环状肋44a3。各圆环状肋与伞部的外周面大致垂直设置,而且在伞部44的全周以与集尘装置10的中心轴o大致成垂直方向的方式设置。

各圆环状肋分别设置成与上述的外筒30的各飘落防止面大致成同一平面。各圆环状肋分别抑制或防止从外筒30内吸入的包含尘埃的空气分离出来的尘埃的飞扬。

像这样,通过将飘落防止面与圆环状肋设成大致同一平面,由外筒30内壁面和圆环状肋外周所形成的间隙(后述的距离s4或者s5)能够减小,起到抑制尘埃的飞扬的效果。例如,在飘落防止面与圆环状肋不成大致同一平面时,为了使上述的间隙相等,需要增大圆环状肋的直径,或者缩小外筒30的直径即可。但是,前者因为所吸引的尘埃被圆环状肋压向下方,尘埃的吸引量减少,后者因为外筒30的容积减小,尘埃的吸引量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的飞扬,且只要尘埃的吸引量不减少,就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各部尺寸,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第1圆环状肋44a1的高度为例如距伞部44的外周面44a约1.5mm(=s1)(参照图10(b))。第2圆环状肋44a2的直径比第1圆环状肋44a1大。例如,第2圆环状肋44a2具有距伞部44的外周面44a约4mm(=s2)的高度,从形成在伞部44的外周面44a的第1圆环状肋44a1高出约2.5mm。第3圆环状肋44a3具有距伞部44的外周面44a约5mm(=s3)的高度。

此处,伞部44的外周面44a的圆环状肋44a1和外筒30的下部内周面30n1之间的距离s4例如为约9mm。此外,第3圆环状肋44a3和外筒30的下部内周面30n1之间的距离s5也为约10mm,在9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

第1圆环状肋44a1的高度或第2圆环状肋44a2的高度能够根据伞部44和外筒30的下部内周面30n1之间的距离适当变更。

<伞部44的滑动机构>

如上所述,伞部44通过设置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机构,能够辅助扔垃圾时的排出。

接下来,对辅助所收集的垃圾的排出的滑动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10(a)所示,伞部44的滑动机构在上部内筒41的下表面的凸部形成弹簧座,伞部44中央的筒体(凹部44d)内的底面44d1成为压缩弹簧47的承接部,将施向压缩弹簧47的下方的弹性力传递到伞部44。因此,压缩弹簧47成为被伞部44中央的筒体(凹部44d)所覆盖的状态。内筒上部41的下表面处设置的凸部49以将伞部44的筒体(凹部44d)的形状移位的大致相似形状,在凸部49的下部具有爪部,还在凹部44d的上部具有爪部。将压缩弹簧47插入凹部44d,进而插入内筒上部41的下表面处设置的凸部49。此时,将压缩弹簧37的上部用凸部49的下表面处设置的弹簧座覆盖,通过爪部越过凸部49的下部,还越过凹部44d的上部,内筒上部41和伞部44被一体化。以这种结构构成内筒40。因此,伞部44的滑动距离依赖于伞部44的凹部44d的深度,上部内筒41的凸部49的高度为滑动距离。本实施方式中,将滑动距离设为凸部49的高度,但集尘装置10的高度或内筒40,伞部44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也跟着变化,因此能够适当变更。

这种滑动机构中,压缩弹簧47最接近自然长度的状态为伞部44从外筒30最突出的状态(参照图14),如图10(a)所示,当关闭底盖31时,成为压缩弹簧47被压缩的状态。因此,扔垃圾时,若解除后述的底盖31的锁定,则如图14所示,压缩弹簧47成为接近自然长度的伸长状态,所以伞部44向下突出,用伞部44,筒体46等将尘埃挤出外部空间。

伞部44除了从吸口体7吸引垃圾时等扔垃圾时,均与设置在内筒40下部的凸缘部(第1圆环状肋44a1)的底面接触。伞部44在扔垃圾时通过压缩弹簧47的伸长方向的弹性力向下方滑动,将外筒30内的尘埃向下方的外部空间(垃圾箱等)挤出。本实施方式中,扔垃圾时伞部44整体向下方滑动。这对于将伞部44侧面和外筒30内表面之间沉积的尘埃向下方引出是有效的,进而能够由圆环状肋带引尘埃顺畅地排出垃圾。

作为滑动机构的伞部44的上表面位于比设置在外筒30的外周侧的尘埃收纳部10的表示满量的扔垃圾基准线90靠上部的位置,作为滑动机构的伞部44的外周的至少上部与外筒30的内表面面对。由此,能够提供排出垃圾时容易排出集尘装置内的尘埃的使用方便的电吸尘器。

<底盖31>

如图10(a)所示,底盖31形成为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的具有深度的盘状,在中央部突出的部分的相反侧具有成为凹陷的凹陷部31b。底盖31通过设成盘状使结构体具有曲率来提高强度。此外,底盖31的凹陷部31b比筒体46的底面46t的球形状的球半径(曲率)大,凹陷部31b的深度设成在底盖31处于开状态(与外筒30的底面垂直状态的打开状态)(参照图14)时不成与凹陷部31b水平的面。换言之,凹陷部31b的深度尽可能浅。这是为了在排出垃圾时不让尘埃残留在凹陷部31b。

此外,在底盖31内,设置有如图8等所示的底面肋31c。这是为了阻止在外筒30内的下部锥内回旋的尘埃的旋转,以底面肋31c为基点将尘埃向下方压缩。底面肋31c呈从底盖31内的外周侧处的与底盖31的深度大致相等的高度越去往中心越低的大致三角形状,配置在前侧和左右。这种底面肋31c通过集尘容积或伞部44的形状等进行调整,所以形状不限于此。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31b与底盖31分开形成,为了降低底盖31开闭时与筒体46摩擦导致的部件的磨耗而使用pom(polyoxymethylene:聚缩醛)等的材料,但也可以与底盖31形成一体。

底盖31在外周具有旋转轴31a,在与旋转轴31a相对的位置具有夹钳承接部31d。旋转轴31a与下部铰链机构71的铰链盖75可旋转地安装。下部铰链机构71采用将设置在底盖31的旋转轴31a安装于铰链盖75,将铰链盖75通过螺钉等固定在设置于外筒30的前方下侧的铰链盖固定部30f的结构。底盖31的开闭在后面描述,但底盖31在旋转轴31a上设有扭簧,由此在底盖31开启的状态(参照图14)施力。

此外,相对于外筒30的上部后方的过滤器壳上部33a的上部铰链机构70,设成设有外筒30的下部前方的底盖31的铰链结构(下部铰链机构71)的大致对角的位置,由此进一步确保重心平衡。重心平衡根据过滤器壳上部33a的重量、上部铰链机构70的轴位置、外筒30的外径、底盖31的铰链结构(下部铰链机构71)的大小等而不同,所以过滤器壳上部33a的转动角度等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此外,在底盖31的底面,在夹钳承接部31d侧设有肋31e(参照图14)。换言之,在底盖31的与下部铰链机构71相反侧的底面端部具有肋31e。这是因为,通过将底盖31底面与地板面接触的范围向过滤器壳上部33a的上部铰链机构70侧扩大,能够向前方移动重心,从而更容易保持平衡。

像这样,当将集尘装置10放置在地板面等时,通过以转动过滤器壳上部33a的状态使集尘装置10自己站立的结构,能够实现拆下了捕尘过滤器32的状态下的自己站立,进而实现拆下了内筒40整体的状态下的自己站立。由此,能够容易对集尘装置10进行处理,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集尘装置10。

<集尘装置10内的垃圾的积累作用>

接下来,对集尘装置10内的垃圾的积累作用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设置在操作部4的操作按钮5开始运转时,电动风机14运行将空气从吸口体7(参照图1)吸入。如上所述,吸口体7(参照图1)吸入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如图4所示,从软管安装口11流入到吸尘器主体1内的导入管20(图4的箭头β1),通过导入管20内而经由导入管出口12到达集尘装置10(图4的箭头β2)。

到达集尘装置10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通过图7所示的开口部38a流入到集尘装置10内。此时,设置在开口部38a的下游侧的拉拔壁30b使流速增加,并且向外筒30的内周面以切线方向流入。在拉拔壁30b设有肋30c,因此对与拉拔壁30b碰撞的流动进行整流,抑制由空气流产生的流体声音的增加。

图12示出表示集尘装置10内的气流的图6的b-b截面图。

集尘装置10内的外筒30的切线方向流入的包含尘埃等的空气如图12的箭头γ1所示,成为回旋流,在外筒30内沿着外筒30内表面在上部内筒41周围回旋。由此,对尘埃施加离心力,从空气分离尘埃。尘埃等的垃圾比空气重,因此如图12的箭头γ2所示,沿着外筒30的内周面30n落下。即,在作为尘埃集尘部10内的上部的尘埃分离部10a,从空气分离尘埃。尘埃分离的空气的大部分从设置在上部内筒41的吸气口42流入内筒40的内部(图12的箭头γ8)。

另一方面,借助离心力分离的尘埃借助于重力和一部分的空气流通过外筒30与伞部44之间的尘埃集尘部10b的入口,输送到尘埃集尘部10b内。此时,对尘埃施加离心力,所以尘埃集尘部10b内的包含微细的垃圾的空气在底盖31之上如图12的箭头γ3所示回旋。

而且,当继续使用电吸尘器1时,尘埃逐渐沉积,以设置在底盖31的底面肋31c为基点尘埃的回旋停止,尘埃收纳部10b内的尘埃达到满量的状态下,尘埃以甜甜圈状沉积。此时,伞部44和筒体46之间也有尘埃沉积。流入到尘埃集尘部10b内的空气,沿着筒体46、伞部44的形状,从伞部44的外周附近流向上部内筒41。具体而言,沿着倒三棱锥状的筒体46的壁面一边回旋一边上升通过伞部44的内部,沿着伞部44的外周面一边回旋一边上升(图12的箭头γ4)。

箭头γ4碰到伞部44的第3圆环状肋44a3,产生第3圆环状肋44a3附近周围的回旋流(图12的箭头γ5)。通过回旋流,垃圾借助离心力分离而落下,沉积在外筒30内的下部。而且,超过第3圆环状肋44a3,产生向上方的气流(图12的箭头γ5a)。此时,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在与外筒40下部的第3飘落防止面30d3同一平面上设置第3圆环状肋44a3,外筒30内壁面和第3圆环状肋44a3外周之间设定期望间隙,起到抑制尘埃的飞扬的效果。

进而,越过第3圆环状肋44a3的包含微细的垃圾的空气进而沿着伞部44的外周面44a上升,但碰到伞部44的第2圆环状肋44a2,产生第2圆环状肋44a2附近周围的回旋流(图12的箭头γ6)。通过回旋流垃圾借助离心力被分离而落下,沉积在外筒30内的下部(图12的箭头γ6a)。

与第3圆环肋44a3同样,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与外筒40下部的第2飘落防止面30d2同一平面上设置第2圆环状肋44a2,在外筒30内壁面和第2圆环状肋44a2外周之间设置期望间隙,起到抑制尘埃的飞扬的效果。

同样,越过第2圆环状肋44a2的包含微细的垃圾的空气进而沿着伞部44的外周面44a上升,但碰到设置在内筒底部的第1圆环状肋44a1,产生第1圆环状肋44a1附近周围的回旋流(图12的箭头γ7)。通过回旋流垃圾借助离心力被分离而落下,沉积在外筒30内的下部(图12的箭头γ6a)。与第2圆环状肋44a2和第3圆環肋44a3同样,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与外筒40下部的第1飘落防止面30d1同一平面上设置第1圆环状肋44a1,在外筒30内壁面和第1圆环状肋44a1外周之间设置期望间隙,起到抑制尘埃的飞扬的效果。

通过这些箭头γ5、箭头γ6和箭头γ7的流动,尘埃借助离心力压向外筒30的内周面侧,而且,通过流入到尘埃收纳部10b的箭头γ2的流动,尘埃沉积在尘埃收纳部10b的下方。

而且,尘埃被第3圆环状肋44a3、第2圆环状肋44a2和第1圆环状肋44a1除去的空气如图12的箭头γ8所示,被吸入到上部内筒41的吸气部42,流入到吸尘器主体1的管道入口部13(参照图3、图4),如上所述,排气到吸尘器主体1的外部空间。

像这样,通过设置在伞部44的各圆环状肋和设置在外筒30的各飘落防止面,能够抑制尘埃的飞扬,能够将尘埃向下方压缩。

而且,当尘埃达到规定的扔垃圾基准线90时,进行扔垃圾。垃圾排出机构,如上所述,在所吸引的尘埃的量较少时,也通过伞部44的垃圾排出机构,促进尘埃的排出使其顺畅进行。此外,在尘埃收纳部10b中满量沉积的状态下,尘埃也沉积在外筒30的内周面与伞部44的侧面之间,但排出垃圾时,因为伞部44整体向下方移动,所以容易将尘埃向下方挤出,而且以各圆环肋带引尘埃的方式向下方挤出,所以能够顺畅进行尘埃的排出。

<扔垃圾时的动作>

图13示出关闭底盖31的状态的图5的a-a截面图,图14示出排出尘埃时(打开底盖31的状态)的图5所示的a-a截面图。

对如上所述的垃圾排出机构中扔垃圾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底盖31通过按下设置在集尘装置10的把手35上部所具备的扔垃圾按钮35a被释放(解除)(参照图14)。

底盖31在把手35的相反侧设有可旋转地支承于吸尘器主体1的旋转轴31a,另一方面,在把手35侧设有底盖31的开闭机构。

采用如下结构:按下设置在把手35的上部的扔垃圾按钮35a时,把手35内的杆80向下移动,滑动夹钳81的爪部83脱离,底盖31开启。

在底盖31的旋转轴31a设有在开启底盖31的方向上施力的扭簧,通过爪部83脱离,底盖21借助扭簧的弹性力开启(参照图14)。解除扔垃圾按钮35a的按下时,设置在滑动夹钳81的弹簧80b恢复到自然长度,所以杆80回到上方,滑动夹钳81回到扔垃圾按钮35a的按下前的位置。

在底盖31开启的同时,通过压缩弹簧47,包含筒体46的伞部44向下突出。由此,作为内筒40的一部分的伞部44成为与底盖31关闭状态的位置相比底盖31开启的状态的位置更靠外筒30的下表面的开口30a的位置(参照图14)。

扔垃圾后,关闭底盖31时,向下方突出的筒体46的底面46t与设置在底盖31的中央的凹陷部31b接触,伞部44压向上方。

筒体46的底面46t和凹陷部31b以球状的曲率接触,因此在关闭底盖31的动作中即使底盖31的角度变化,筒体46的底面47与凹陷部31b的接触面积也能够保持一定,而且,通过曲面彼此接触,始终在垂直方向施力,所以伞部44被顺畅地收纳。

而且,将底盖31关闭到大致水平状态时,夹钳承接部31d与爪部83接触,滑动夹钳81在设置在滑动夹钳81的弹簧被压缩的方向移动,爪部83在越过夹钳承接部31d的时刻,弹簧复原,底盖31以保持气密的状态锁定。

<集尘装置10的处理时的动作>

扔垃圾后,集尘装置10内残留有尘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内筒40的网眼部件42a缠结有长头发等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10能够从集尘装置10下方仅将内筒40拆下。而且,拆下了下来的内筒40的上部为爪部37a向内径侧突出的形状。因此,内筒40上缠结有长头发等时,不需要用剪刀等剪下头发而去除之类的应对,仅需要将缠结的头发以滑向内筒40的上方的方式移动而简单地去除,容易进行处理。内筒40上部的爪部37a在外周侧时,当缠结头发滑上方时,头发挂在爪部37a,所以无法容易进行处理。而且,捕尘过滤器32需要维护时,需要打开过滤器壳上部33a。过滤器壳上部33a通过上部铰链机构70与外筒30连接,在将过滤器壳上部33a转动大致90度的状态下稳定地固定。因此,不必按压过滤器壳上部33a,拆下了捕尘过滤器32,但从集尘装置10拆下了捕尘过滤器32的状态下,在将过滤器壳上部33a转动大致90度的状态下即使将外筒30置于地板面也能稳定地自己站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让本发明更易于理解而说明的,并不限于包含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只包含所说明的结构中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尘器主体

1a上壳体

1b下壳体

10集尘装置

10a尘埃分离部

10b尘埃收纳部

11软管安装口(主体吸气口)

12导入管出口

13管道入口部

14电动风机

17过滤器盖

19盖体

20导入管

21管道

30外筒

30d1~30d3飘落防止面

31底盖

32捕尘过滤器

33过滤器壳

34过滤器承接部

35把手

37锁定机构

37a爪部

37b夹钳部

37c轴部

37d夹钳爪部

37e弹簧轴

37f夹钳承接部

38流入管

38a开口部

38b拉拔部

38b1第1纵边

38b2第2纵边

38b3第1横边

38b4第2横边

39开口部

40内筒

40a凸缘部

41上部内筒(框体)

42吸气部

44伞部

44a外周面

44a1~44a3圆环状肋

46筒体

46t底面

48c1狭缝

48j弹簧轴

50夹钳部

55提手

60按钮

61轴

62按压肋

70上部铰链机构

71下部铰链机构

75铰链盖

76排出口

80杆

81滑动夹钳

83爪部

γ1~γ8空气流

o中心轴

s电吸尘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