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179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人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随着地面交通压力的加大,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热度持续增长。地铁作为平时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战时可以作为城市人民防空的疏散干道和人员掩蔽部。如果地铁建设兼顾了人民防空的需要,在预计的核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袭击时和袭击后的城市次生灾害下,可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

在新建的地铁线路中,与大型商业中心连接需求也在逐年扩大,出入口尺寸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大跨度防护密闭门多为双扇平开或者为折叠式防护密闭门,这两种形式的防护密闭门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一定的缺陷:

平开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开启和关闭时,门扇划过的弧形空间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永久装置,对门前无遮挡净空要求巨大。常常在拐弯处,或者门前有阻挡物时就不能使用。

折叠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开启后将门放到了门洞侧面,对门前的无遮挡净空要求稍低,但对门扇隐藏区域面积要求也比较大,以方便门扇折叠隐藏放置和使用时滑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移动装置、平移轨道、闭锁装置和门框,所述门框包括隐蔽段和密闭段,所述隐蔽段设置在隧道墙体内,所述密闭段设置在隧道内,所述平移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框的下框上,所述门扇的下部通过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平移轨道可滑动连接,所述门扇的上部与所述门框的上框内的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闭锁装置设置在所述门扇上并与所述门框实现闭锁。

具体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平移轮、链轮和手轮,所述平移轮的转轴与所述门扇的下端面可转动连接,所述平移轮设置在所述平移轨道上,所述链轮的转轴与所述平移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手轮与所述门扇的侧面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手轮与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

优选地,所述平移轮、所述链轮和所述手轮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平移轮的均匀设置在所述门扇的下端面,所述手轮对应设置在所述链轮的上方,所述平移轮所在平面与所述平移轨道重合。

具体地,所述闭锁机构包括涡轮减速机构、手动机构、转臂组装、导杆、连杆和锁头,多个锁头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扇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导杆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涡轮减速机构连接,多个所述连杆的外端分别与所述锁头连接,多个所述连杆的内端通过所述转臂组装与所述导杆连接,所述手动机构的转矩输出端与所述涡轮减速机构的转矩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头和所述连杆的数量均为14个,7个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门扇的上部边缘,另外7个所述锁头对应设置在所述门扇的下部边缘,14个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锁头连接,所述锁头的锁座与所述门扇之间设置有调整垫。

具体地,所述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扇的外侧面,所述门框的上框和所述门框的下框均设置有与所述锁头对应的锁扣。

具体地,所述门框的下框内设置有轨道槽,所述平移轨道通过预埋锚固螺钉水平锚固在所述轨道槽内。

进一步,所述密闭门还包括导向装置,两个所述导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扇的两端,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减速机构、导向连杆和导向机构,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扇的端面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导向减速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扇的端面的中部,两个所述导向机构通过所述导向连杆与所述导向减速机构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换向器、t型丝杠、v型杠杆和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与所述v型杠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v型杠杆水平设置,且其中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所述门扇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器与所述门扇固定连接,且所述换向器的转矩输入轴与所述导向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器的转矩输出端与所述t型丝杠的转矩输入端连接,所述t型丝杠的输出端与所述v型杠杆的其中一端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v型杠杆分别位于所述轨道槽和所述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采用滑轨式设计,预留门扇开启关闭辐射区域大大减少,保证有更多的空间用于其余应用,平移装置简单可靠,操作方便,门扇安装到位方便,减少了平战转换时间,通过导向装置能确保门扇在不同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闭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导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导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导向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所述导向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推拉式大跨度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20、移动装置40、平移轨道60、闭锁装置30和门框10,门框10包括隐蔽段和密闭段,隐蔽段设置在隧道墙体内,密闭段设置在隧道内,平移轨道60固定设置在门框10的下框上,门扇20的下部通过移动装置40与平移轨道60可滑动连接,门扇20的上部与门框10的上框内的滑槽可滑动连接,闭锁装置30设置在门扇20上并与门框10实现闭锁。

其中密闭门采用上下纵向受力的布置形式,门扇20结构是钢梁板结构,能承受冲击波荷载,最终荷载传递到两侧门框10及隧道墙上,门扇20采用型钢组焊成井字梁骨架,内外钢板与之焊接成整体,以承受冲击荷载。门扇20上部直接传递荷载至门框10,下部靠闭锁头35将荷载有效传递给门框10。

由于该门尺寸大,作为整体运输困难,为此将门框10做成四段,上、下、左、右各一段,各段加工好后,在平台上拼装,用水平仪控制门框10表面的平面度,符合要求后用定位销和螺栓组装在一起,并用临时工字钢和角钢支撑。运输时将各段拆开,运到现场后再拼装成一个整体,调整后把对接处焊牢,然后立框安装。

如图2所示,移动装置40包括平移轮43、链轮42和手轮41,平移轮43的转轴与门扇20的下端面可转动连接,平移轮43设置在平移轨道60上,链轮42的转轴与平移轮43的转轴固定连接,手轮41与门扇20的侧面可转动连接,且手轮41与链轮42通过传动链传动,平移轮43、链轮42和手轮4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平移轮43的均匀设置在门扇20的下端面,手轮41对应设置在链轮42的上方,平移轮43所在平面与平移轨道60重合,门框10的下框内设置有轨道槽,平移轨道60通过预埋锚固螺钉61水平锚固在轨道槽内。

为保证门扇20平稳移动,门扇20移动装置40采用手轮41和链轮42减速,只需要2-3个人摇动门扇20移动装置40的手轮41,则可以推动门扇20平稳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其具有运转灵活轻便、开关门省力、门扇20压缩胶条时平移省力、方便等特点。

如图3所示,闭锁机构包括涡轮减速机构32、手动机构31、转臂组装33、导杆34、连杆36和锁头35,多个锁头35分别固定设置在门扇20的上端和下端,导杆34水平设置且与涡轮减速机构32连接,多个连杆36的外端分别与锁头35连接,多个连杆36的内端通过转臂组装33与导杆34连接,手动机构31的转矩输出端与涡轮减速机构32的转矩输入端连接,锁头35和连杆36的数量均为14个,7个锁头35设置在门扇20的上部边缘,另外7个锁头35对应设置在门扇20的下部边缘,14个连杆36分别与锁头35连接,锁头35的锁座与门扇20之间设置有调整垫,闭锁机构设置在门扇20的外侧面,门框10的上框和门框10的下框均设置有与锁头35对应的锁扣11。

通过操作手动机构31的手轮41,带动闭锁的锁头35上下方向运动。将门扇20设计为纵向受力,闭锁头35结构主要为上下布置形式,手动机构31设在中间,通过涡轮减速器和连杆36来开锁和关锁。闭锁采用这种机构形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闭锁置于门扇20外表面,便于维护和保养;闭锁联动关闭轻便快捷,一个手轮41可带动一个门扇20上的多个闭锁头35同步动作;门扇20承受正方向的冲击波荷载作用时,门扇20受力比较均匀;

如图4和图5所示,密闭门还包括导向装置50,两个导向装置50分别设置在门扇20的两端,导向装置50包括导向减速机构51、导向连杆52和导向机构54,两个导向机构54分别设置在门扇20的端面的上端和下端,导向减速机构51固定设置在门扇20的端面的中部,两个导向机构54通过导向连杆52与导向减速机构51连接,导向机构54包括换向器53、t型丝杠55、v型杠杆56和导向轮57,两个导向轮57分别与v型杠杆56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两个v型杠杆56水平设置,且其中端通过连接杆58分别与门扇20固定连接,换向器53与门扇20固定连接,且换向器53的转矩输入轴与导向连杆52固定连接,换向器53的转矩输出端与t型丝杠55的转矩输入端连接,t型丝杠55的输出端与v型杠杆56的其中一端可转动连接,v型杠杆56分别位于轨道槽和滑槽内。

通过门扇20两侧的内侧导向轮57,可以调整门扇20与胶条的距离。

同时通过导向减速机构51带动导向连杆52使导向机构54运作,通过手轮41转动导向减速机构51的轴,通过减速器的减速后将转动传动到上下导向轮57处,经过两个换向器53的换向后将竖直方向的转动调整为水平方向的转动,通过t型丝杠55来带动v型杠杆56的移动,进而使导向轮57在门扇20开启和关闭的时候处于两个不同的状态,图6为门扇20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门扇20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门扇20上设置有有小门,可用于平时及战时连通口合并设置的情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