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次数设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179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次数设定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63653.8、申请日为2013年12月06日、发明名称为“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次数设定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与借助来自驱动装置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构件连接的支撑构件和被该支撑构件支撑且能够自由摆动的质量体,且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次数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这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力传递装置公知有如下的装置,其包括至少1个输入体、输出体、配置在至少部分能够被运转介质尤其是油填充的室内的减振装置、与该减振装置连接的离心振子式的转速自适应动态吸振器(rotationalspeedadaptivedynamicabsorber),在驱动装置和被驱动装置之间传递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力传递装置中,对于转速自适应动态吸振器,考虑油的影响,设计有效次数qeff,该有效次数qeff比驱动装置的激振次数q大规定的次数补偿值qf。另外,以不与激振次数q一致且与激振次数q的变化成正比变化的方式,设定次数补偿值qf。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表2011-5049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效次数qeff的设定方法中,考虑质量体与旋转的油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阻力即粘性阻力,来设定有效次数qeff。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缺乏理论证据,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在工作油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粘性阻力对质量体的摆动的影响小。因此,即使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设定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也不能够提高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吸振性能,反而有时可能降低吸振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设定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配置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来提高吸振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次数设定方法采用如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有支撑构件和质量体,所述支撑构件与借助来自驱动装置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构件连接,所述质量体被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且能够自由摆动,且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基于所述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并至少考虑伴随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而在所述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来设定所述质量体的振动次数,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是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外周面的离心液压产生的力减去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内周面的离心液压产生的力而求出的。

本发明人对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进行认真研究的结果发现,在该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在工作油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粘性阻力对质量体的摆动的影响极小,在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的质量体的摆动受到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所引起的力的影响大。因此,只要基于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并至少考虑伴随驱动装置(被该驱动装置驱动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的力,来设定质量体的振动次数,就能够更准确地设定质量体的振动次数,提高吸振性能。

另外,可以根据在所述旋转构件以任意的旋转角速度旋转时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除以该任意的旋转角速度的平方而得到的值,来设定所述振动次数。即,在所述质量体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构件连接的情况,在将所述振动次数设为“n”,将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至所述振子支点的距离设为“r”,将所述振子支点至所述质量体的重心的距离设为“r”,将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除以所述旋转角速度的平方再除以特定值而得到的值设为“α”时,该特定值为所述质量与所述振子支点至所述质量体的重心的距离的乘积,利用的关系式设定所述振动次数n。

由此,考虑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的力,能够更准确地设定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

另外,对于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在将所述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设为“ntag”时,可以以满足ntag-0.2≤n≤ntag+0.2的关系式的方式进行设计,优选以满足ntag-0.1≤n≤ntag+0.1的关系式的方式进行设计。由此,在离心液压对质量体作用的力的影响之外,还考虑制造公差等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设定质量体的振动次数。

另外,可以至少利用所述液体的密度、所述质量体的外周面与内周面的面积差,来设定所述离心液压对所述质量体作用的力。由此,能够易于得到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的力。

本发明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次数设定方法,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有支撑构件和质量体,所述支撑构件与借助来自驱动装置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构件连接的支撑构件,所述质量体被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且能够自由摆动,且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伴随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而在所述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是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外周面的离心液压产生的力减去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内周面的离心液压产生的力而求出的,基于所述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并至少考虑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来设定所述质量体的振动次数。

根据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设定质量体的振动次数,能够提高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吸振性能。

另外,可以根据在所述旋转构件以任意的旋转角速度旋转时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除以该任意的旋转角速度的平方而得到的值设定所述振动次数。即,在所述质量体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构件连接的情况,在将所述振动次数设为“n”,将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至所述振子支点的距离设为“r”,将所述振子支点至所述质量体的重心的距离设为“r”,将所述离心液压作用于所述质量体的力除以所述旋转角速度的平方再除以特定值而得到的值设为“α”时,该特定值为,所述质量与所述振子支点至所述质量体的重心,可以利用的关系式设定所述振动次数n。

另外,在将所述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设为“ntag”时,以满足ntag-0.2≤n≤ntag+0.2的关系式的方式设计所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优选,以满足ntag-0.1≤n≤ntag+0.1的关系式的方式设计所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

另外,可以至少利用所述液体的密度、所述质量体的外周面与内周面的面积差,来设定所述离心液压对所述质量体作用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起步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构成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构成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的起步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图1中所示的起步装置1安装在具有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车辆上,将来自该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动变速器(at)或无级变速器(cvt)等变速器。起步装置1除了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还具有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的前盖(输入构件)3、固定在前盖3上的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构件)4、能够与泵轮4同轴旋转的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构件)5、调整从涡轮5至泵轮4的工作油(工作流体)的液流的导轮6、固定在变速器的输入轴is上的减振器榖(输出构件)7、与减振器榖7连接的减振机构8、与减振机构8连接的未图示的具有锁止活塞的单板摩擦式的锁止离合器9。

泵轮4和涡轮5相互相向,在两者之间,以与泵轮4、涡轮5同轴旋转的方式配置有导轮6。另外,通过单向离合器60,将导轮6的旋转方向设定为一个方向。这些泵轮4、涡轮5以及导轮6,在前盖3和泵轮4的泵壳划分形成的流体传动室(液体室)2的内部形成使工作油(流体)循环的环路(torus:环状流路),由此作为具有扭矩放大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发挥功能。此外,在起步装置1中,可以省略导轮6和单向离合器60,使泵轮4以及涡轮5作为液力偶合器发挥功能。

减振机构8具有:作为输入构件的驱动构件81,能够与锁止离合器9的锁止活塞一体旋转;多个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体)sp1;中间构件(中间构件)82,经由第一螺旋弹簧sp1与驱动构件81卡合;多个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弹性体)sp2,例如具有比第一螺旋弹簧sp1高的刚性(弹簧常数),在起步装置1的径向上与第一螺旋弹簧sp1分离配置;从动构件(输出构件)83,经由第二螺旋弹簧sp2与中间构件82卡合。

驱动构件81具有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螺旋弹簧sp1的一端抵接的多个抵接部,来保持多个第一螺旋弹簧sp1。中间构件82具有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螺旋弹簧sp1的另一端抵接的多个抵接部,和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螺旋弹簧sp2的一端抵接的多个抵接部。从动构件83具有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螺旋弹簧sp2的另一端抵接的多个抵接部,且固定在减振器榖7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起步装置1中,减振机构8的在第一以及第二螺旋弹簧sp1、sp2间易于振动的中间构件82经由多个第三螺旋弹簧(第三弹性体)sp3与涡轮5连接,多个第三螺旋弹簧sp3和涡轮5构成动态减振器20。由此,在锁止离合器9接合时(锁止时),通过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和动态减振器20双方能够良好地吸收中间构件82的振动和减振机构8整体的振动。

锁止离合器9借助来自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进行动作,能够经由减振机构8执行将前盖(输入构件)3和减振器榖7即变速器的输入轴is连接的锁止动作,并且能够解除该锁止动作。构成锁止离合器9的未图示的锁止活塞例如被减振器榖7支撑,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且自由旋转。另外,在锁止活塞的外周侧且前盖3侧的面上粘贴有环状的摩擦构件,上述驱动构件81与锁止活塞的外周部连接。此外,起步装置1可以包括多板摩擦式的锁止离合器,来代替单板摩擦式的锁止离合器9。

如图1所示,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具有:支撑构件(凸缘)11,同轴地安装在减振机构8的旋转构件即从动构件83上;多个(例如3~4个)质量体12,分别被支撑构件11支撑,能够自由摆动且在周向上彼此相邻。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配置在被前盖3和泵轮4的泵壳划分形成的容纳有工作油的流体传动室2(液体室)的内部。另外,对于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伴随支撑构件11的旋转,在被工作油充满的流体传动室2的内部,多个质量体12相对于该支撑构件11向同一方向摆动,由此对减振机构8的从动构件83付与具有与该从动构件83的振动(共振)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相位的振动,由此在前盖3至减振器榖7间吸收(衰减)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构件11上,以与一个质量体12对应形成2个(一对)的方式形成有未图示的第一引导缺口部,在各质量体12上形成2个(一对)未图示的第二引导缺口部。另外,支撑构件11和各质量体12经由将在支撑构件11的第一引导缺口部的内周面滚动的第一辊(辊筒)和在各质量体12的第二引导缺口部的内周面滚动的第二辊(辊筒)一体化的引导辊(都省略图示)相互连接。另外,支撑构件11的与1个质量体12对应的一对第一引导缺口部例如分别形成为以朝向支撑构件11的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为轴线的左右非对称或左右对称的长孔,且关于质量体12的摆动中心线(包括从动构件83(支撑构件11)的旋转中心(轴心)和振子支点pf的直线)对称。相对于此,各质量体12的一对第二引导缺口部例如形成为以朝向支撑构件11的中心凸出的曲线为轴线的左右非对称或左右对称的长孔,且关于质量体12的摆动中心线对称。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中,上述引导辊被支撑构件11的第一引导缺口部和该质量体12的第二引导缺口部双方引导,由此,如图2所示,能够伴随支撑构件11的旋转,使各质量体12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且伴随在摆动范围内的振动,使该质量体12围绕重心g旋转。结果,不仅能够利用质量体12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还能够利用质量体12围绕重心g的旋转力矩,使传递至支撑构件11的振动衰减。此外,可以以与一个质量体12对应地形成一个的方式在支撑构件11上形成第一引导缺口部,可以在各质量体12上形成1个第二引导缺口部。另外,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可以构成为支撑构件11具有能够支撑1个质量体支撑且使其能够自由摆动的2个臂构件的所谓双支撑(bifilar)式装置。

接着,一边参照图2至图4,一边说明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中的质量体12的振动次数的设定方法。

本发明人,对于上述那样的配置在容纳有工作油的流体传动室2等液体室的内部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首先认真研究了工作油等液体对质量体的运动的影响。另外,进行各种分析的结果判别出,在该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在工作油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粘性阻力对质量体的摆动的影响极小,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的质量体的摆动很大程度地受到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流体传动室2等液体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离心油压)所产生的力的影响,该旋转构例如为借助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进行旋转的从动构件83。

在此,考虑在图3所示的圆弧状的质量体12x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时,伴随从动构件83等旋转构件的旋转,对该质量体12x作用的离心液压所产生的力。图3所示的质量体12x具有以旋转构件(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rc为中心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以旋转中心rc为中心的凹圆柱面状的内周面、分别与摆动中心线(参照图中的点划线)平行的2个侧面,且质量体12x具有相同的厚度。在将旋转中心rc至质量体12x的外周面的距离(曲率半径)设为“ro”,将旋转中心rc至质量体12x的内周面的距离(曲率半径)设为“ri”,将质量体12x的厚度设为“t”,将质量体12x的摆动中心线至左右的端部的长度设为“l”,将旋转构件的旋转角速度设为“ω”,将工作油等液体的密度设为“ρ”时,作用于这样的质量体12x的离心液压所产生的力fp由下方式(1)表示。

[数学式1]

fp=ρ·ω2·t·l·(ro2-ri2)……(1)

另外,在从动构件83等旋转构件旋转时,由于向质量体12x作用离心力fc,所以在将质量体12x的质量设为“m”,将旋转中心rc至振子支点pf的距离设为“r”,将振子支点pf至质量体12x的重心g的距离设为“r”时,在伴随该旋转构件的旋转而质量体12x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时作用于该质量体12x的力f由下方式(2)表示。另外,若如式(3)那样,将作用于质量体12x的离心液压所引起的力fp除以旋转角速度ω的平方得到的值再除以质量m与距离r的乘积而无量纲化后的值设为“α”,则作用于质量体12x的力f由下方式(4)表示。

[数学式2]

进一步,在将伴随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时的质量体12x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设为“φ”时,具有质量体12x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运动方程式由下方式(5)表示。其中,式(5)的右边项是对质量体与旋转的液体(工作油)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粘性阻力的影响进行表示的粘性项,“c”为常数。另外,通过向式(5)的粘性项中导入适当的模型,能够由下方式(6)表示该粘性项,若利用式(6)的关系,能够将式(5)变形为如下方式(7)。其中,在式(6)中,“μ”为粘性系数,“k”为由液体的粘度和质量体的摆动的频率决定的系数,“a”为质量体12x的表面积。

[数学式3]

另外,通过向根据式(7)得到的质量体12x的固有振动数导入表示粘性项的被无量纲化的值“β”,能够得到表示在液体存在的情况下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的质量体12x的振动次数nx的下方式(8)。其中,如上所述,在工作油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粘性阻力对质量体的摆动的影响极小。因此,能够忽略式(8)中的“β”,从而能够由下方式(9)表示在液体存在的情况下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的质量体12x的振动次数nx。

[数学式4]

此外,在作用于质量体的离心液压所引起的力fp除以旋转角速度ω的平方再除以质量m与距离r的乘积来得到值α时,在质量体的形状如上述质量体12x那样为比较的简单的形状的情况下,利用液体的密度ρ和质量体的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的面积差决定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的力fp,由此能够更容易且更高精度地得到力fp。另外,在质量体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该质量体12的形状进行数值计算,来求出力fp。

除了上述那样的工作油等液体对质量体的运动的影响之外,本发明人还认真研究了具有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且围绕重心旋转的方式与支撑构件连接的质量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该质量体的振动次数的设定。另外,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着眼于所谓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进行各种分析,结果发现,该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运动与形式(构造)无关,能够作为所谓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运动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有:引导缺口部110(在图4的例中为圆形的开口),形成在与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的支撑构件11相当的构件上;辊筒(辊)120,在引导缺口部110的内周面(在图4的例中为凹圆周面)即引导面111上滚动。在图4所示的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作为质量体的辊筒120一边围绕重心g(轴心)旋转一边在曲面状的引导面111上滚动。在此基础之上,本发明人将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辊筒的运动分解为该辊筒不围绕重心旋转的沿着引导面的平移运动(滑动)和辊筒围绕重心的旋转运动,能够作为在不围绕重心旋转而仅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辊筒的运动叠加了辊筒围绕重心的旋转运动的情况进行处理。

在此,如上所述,在将旋转中心rc至振子支点pf的距离设为“r”,将振子支点pf至质量体的重心g的距离设为“r”时,能够简单地由表示具有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质量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相对于此,可知能够简单地由表示辊筒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辊筒120的振动次数,但是在研究时,本发明人着眼于的差(减少量)。另外,本发明人在考虑辊筒120沿着引导面111的平移运动相当于质量体围绕振子支点pf的摆动的基础上,判断两者的差是因辊筒120围绕重心g的旋转运动而产生的,具体地说因与辊筒120围绕重心g的旋转所引起的惯性力矩而产生的,从而导出下方式(10),并且,辊筒120围绕重心g的旋转所引起的惯性力矩与辊筒120的半径rr和振子支点pf至辊筒120的重心g的距离r之比(r/rr)的平方成正比。其中,式(10)中的“nr”表示辊筒120的振动次数,“mr”表示辊筒120的质量,“ir”表示辊筒120的惯性力矩,“m·r2”表示辊筒120平移所引起的惯性力矩,“ir·(r/rr)2”表示辊筒120旋转所引起的惯性力矩。本发明人通过分析进行验证,上述那样的判断及其妥当,具有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且围绕重心旋转的方式与支撑构件连接的质量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该质量体的运动与形式(构造)无关,能够作为在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质量体的运动叠加质量体围绕重心的旋转运动的情况进行处理。

[数学式5]

另一方面,根据振子支点pf至辊筒120的重心g的距离r与该辊筒120的半径rr之和(r+rr),和辊筒120(重心g)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φ,将辊筒120在摆动中心静止时的引导面111与辊筒120之间的切线ta至辊筒120向摆动范围内的一侧振动时的引导面111与辊筒120之间的切线tb沿着引导面111的距离d1表示为d1=(r+rr)·φ。另外,根据因辊筒120的平移以及围绕重心g的旋转而辊筒120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φ与围绕重心g的旋转角度θ的和(φ+θ),和辊筒的半径rr,将辊筒120在摆动中心静止时,引导面111与辊筒120之间的切线ta至圆柱120向摆动范围内的一侧振动时的引导面111与圆柱120之间的切线tb沿着圆柱120的外周面的距离d2表示为d2=rr·(φ+θ)。另外,若圆柱120在引导面111上不打滑地滚动,则距离d1与距离d2一致(d1=d2),θ/φ=r/rr的关系成立,因此,若利用该关系,则能够将辊筒120的半径rr和振子支点pf至辊筒120的重心g的距离r之比(r/rr)置换为辊筒120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φ与围绕重心的旋转角度θ之比(θ/φ)。由此,利用辊筒120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φ与围绕重心的旋转角度θ之比(θ/φ),能够将辊筒120围绕重心g的旋转所引起的惯性力矩(ir·(r/rr)2)表示为ir·(θ/φ)2

因此,能够基于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再考虑质量体围绕重心的旋转运动(旋转所引起的惯性力矩),即质量体围绕振子支点的旋转角度和围绕重心的旋转角度,来决定具有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且围绕重心旋转的方式与支撑构件连接的质量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具体地说,在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不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情况下(干式的情况下),在将振动次数设为“nz”,将质量体的质量设为“m”,将旋转中心rc至振子支点pf的距离设为“r”,将振子支点pf至质量体的重心g的距离设为“r”,将质量体的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设为“φ”,将质量体围绕重心g的旋转角度设为“θ”,将质量体的惯性力矩设为“i”时,能够利用下方式(11)决定振动次数nz。

[算数式6]

进一步,在设定配置在容纳有工作油(液体)的流体传动室2(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中的质量体12的振动次数n时,与上述式(9)相同,只要考虑伴随作为旋转构件的从动构件83的旋转而在流体传动室2产生的离心液压对质量体12作用的力即可。即,在向式(11)中导入表示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12的力的值α时,只要考虑表示具有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摆动的质量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的简化式和上述式(9)之间的关系,通过“(r/r-α)”置换式(11)的最右边的“r/r”即可。

因此,在配置于容纳有工作油的流体传动室2内的湿式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中,在将振动次数设为“n”,将质量体12的质量设为“m”,将旋转中心rc至振子支点pf的距离设为“r”,将振子支点pf至质量体12的重心g的距离设为“r”,将质量体12围绕振子支点pf的旋转角度设为“φ”,将质量体12围绕重心g的旋转角度设为“θ”,将质量体12的惯性力矩设为“i”,将离心油压(离心液压)作用于质量体12的力fp除以旋转角速度ω的平方再除以质量m与距离r的乘积而得到的值设为“α”时,利用下方式(12)决定振动次数n即可。

[数学式7]

另外,对于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在将发动机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设为“ntag”时,以根据上述式(12)得到的振动次数n满足式式(13)的关系式,更优选满足式(14)的关系式的方式进行设计。

ntag-0.2≤n≤ntag+0.2……(13)

ntag-0.1≤n≤ntag+0.1…(14)

即,通过以满足上述式(13)或式(14)的方式设定质量体12的质量m、形状(惯性力矩i)、距离r、r、旋转角度θ、φ等参数,还考虑制造公差等的影响,就能够更准确地设定质量体12的振动次数n。另外,在具有不围绕重心旋转而围绕振子支点pf摆动的质量体12x的湿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只要以根据上述式(9)得到的振动次数nx满足上述式(13)或式(14)的方式,设定质量体12的质量m、形状(惯性力矩i)、距离r、r、旋转角度θ、φ等参数即可。进一步,在具有以围绕振子支点摆动且围绕重心旋转的方式与支撑构件连接的质量体的干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只要以根据上述式(11)得到的振动次数nz满足上述式(13)或式(14)的方式设定质量体12的质量m、形状(惯性力矩i)、距离r、r、旋转角度θ、φ等参数即可。另外,可以以根据式(9)、式(11)、式(12)得到的振动次数nx、nz、n与发动机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ntag完全一致的方式设计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等,也可以以振动次数nx、nz、n包含在以次数ntag为中心的窄的范围(例如,ntag±0.05的范围)内的方式设计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等。

此外,通过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等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ntag基本上与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等所连接的发动机的气缸数对应,例如,在为3缸发动机的情况下,ntag=1.5,在为4缸发动机的情况下,ntag=2。其中,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ntag不限于对应于发动机的气缸数,可以考虑减振机构、锁止离合器等的使用状态、特性等,设定为比与发动机的气缸数对应的值稍增减的值。进一步,在设定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等的振动次数时,可以将式(9)、式(11)或式(12)得到的值作为中间次数,基于模拟或实验的结果等使该中间次数增减(补偿),来得到最终的振动次数。

如以上说明,只要基于作为驱动装置的发动机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ntag,并考虑伴随从动构件83等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流体传动室2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离心液压)对质量体12作用的力,来设定配置在容纳有工作油(液体)的流体传动室2(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中的质量体12的振动次数n,就能够更准确地设定质量体12的振动次数n,提高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的吸振性能。

此外,例如在干式起步装置中,可以省略包含泵轮、涡轮、导轮等的流体传动装置,还可以另外设置作为动态减振器的配重的质量体。另外,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所连接的旋转构件不限于减振机构的从动构件(输出构件),可以是减振机构的中间构件或驱动构件(输入构件),只要是与驱动装置机械连接且进行旋转的旋转构件,可以是构成减振机构的旋转构件以外的变速器内的旋转构件(旋转轴)等。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主要的要素与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实施方式是具体说明用于实施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因此不限定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要素。即,实施方式至多仅为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个例子,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应被基于其记载的内容进行解释。

以上,说明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制造产业中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