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423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在高于常压下烹饪食物,所以烹饪温度更高,速度更快。但是现有压力锅的烹饪流程一般过于简单,基本只有升温升压阶段和保压阶段,使得食物(尤其是肉类食物)没有收汁入味,口感不好。现有技术中,也有在压力锅烹饪流程中加入沸腾工序的烹饪方法,但一般是在经过保压和降压之后进行沸腾,或者说是设置一个开盖收汁功能,让用户将锅盖打开进行加热沸腾,这需要用户打开锅盖操作,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还有在高压阶段通过电磁阀间歇驱动泄压阀,使得排气管间歇排气,实现锅内沸腾的方式,由于在高压阶段间隙排气,会造成烹饪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可改善烹饪质量,缩短开盖时间,而且利用该烹饪方法的压力锅操作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所述压力锅包括内胆,对内胆加热的加热元件,对加热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的锅盖,设在锅盖上的浮子和排气管,设在排气管上的泄压阀,对烹饪腔体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烹饪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升温升压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一功率加热内胆至第一状态,此过程中浮子上浮,烹饪腔体达到第一设定压力ps;

s2:高压焖烧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三功率加热内胆,烹饪腔体内压力维持在ps±20kpa的范围内;

s3:降压沸腾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冷却,烹饪腔体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形成温度差使所述内胆内的食物沸腾。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升温升压阶段和高压焖烧阶段之间还设有以下步骤,

高压沸腾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二功率加热内胆,限压阀顶起,排气管打开,使得烹饪腔体内压力维持在第二设定压力pt。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沸腾阶段,烹饪腔体上升达到的压力超过限压阀控制的压力,使所述限压阀顶起,排气管打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锅还包括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将计时信号反馈给控制元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锅还包括对烹饪腔体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元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顶部温度检测装置和底部温度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预设温度的时间点为t0,所述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同一预设温度的时间点为t0+δt,所述控制单元依据δt来控制高压沸腾阶段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t0+δt的时间点位于所述升温升压阶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沸腾阶段,所述浮子下落。具体的,所述降压沸腾阶段持续时间t4为7-25分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锅的锅盖包括上侧内盖和下侧内盖,所述上侧内盖上设有浮子和排气管,所述下侧内盖上设有配合密封内胆的密封圈,所述下侧内盖上还设有透气孔。本发明的烹饪方法中具有沸腾阶段,由于沸腾过程中,食物翻滚,容易将排气管或浮子堵住,本发明的锅盖包括上侧内盖和下侧内盖,下侧内盖盖合内胆,使得下侧内盖可以阻挡翻滚的食材堵住排气管或浮子,确保使用寿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压力锅的烹饪方法中,至少包括一个降压沸腾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冷却,以在所述烹饪腔体内产生温度差使所述内胆内的食物沸腾。食物在经过高压焖烧阶段之后,已经较熟了,然后通过降压沸腾阶段,通过沸腾产生的气泡来撞击固体食物,使得食物更容易被撕烂煮熟,而且使得撕烂的食物与水更好的混合在一起,汤水更加的浓稠,而且可以使得营养物质溶于汤水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由于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的冷却,使得烹饪腔体产生的温度差更加明显,进而产生的沸腾更加的剧烈。持续的冷却也可以加快降压速度,促进浮子下落,缩短开盖等待时间。降压阶段为压力锅烹饪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本发明在降压阶段利用冷却装置持续冷却产生沸腾,实现降压沸腾的效果,即改善了烹饪质量,又缩短了开盖等待时间,方便用户使用。

2、本发明的烹饪方法中,还至少包括一个高压沸腾阶段,在高压环境下沸腾,相对于常压沸腾,温度更高,沸腾给食物带来的口感效果更加地直接和明显,所需要的时间也相较于常压沸腾更短,进而可以节能。并且是在烹饪流程中间进行的高压沸腾,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通过程序设定即可,操作简单。

3、本发明通过底部温度检测装置和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同一预设温度的时间差,来控制高压沸腾阶段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可以实现精准控制,避免食物熟透或者不熟。因为不同食物量温度上升时间不同,当食物量太多时,该时间差会变长,所需的高压沸腾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应该相应加长,否则会出现食物不熟的情况;反之,当食物量太少时,该时间差会变短,所需的高压沸腾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应该相应缩短,否则会出现食物熟透的情况。

4、本发明的压力锅锅盖包括上侧内盖和下侧内盖,下侧内盖盖合内胆,使得下侧内盖可以阻挡沸腾翻滚的食材堵住排气管或浮子,确保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压力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烹饪腔体内压力/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附图标记:

内胆1,加热元件2,锅盖3,上侧内盖31,下侧内盖32,排气管4,泄压阀5,密封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锅的烹饪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锅包括内胆1,对内胆1加热的加热元件2,对加热元件2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与内胆1密封形成烹饪腔体的锅盖3,设在锅盖3上的浮子和排气管4,设在排气管4上的泄压阀5,对烹饪腔体冷却的冷却装置。加热元件2可以为电磁线盘或者是发热盘或者是其他加热方式,加热元件可以是设在内胆底部或者侧壁或者顶部等。可以理解的是,压力锅还包括对烹饪腔体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元件。所述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装置或者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锅还包括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将计时信号反馈给控制元件。计时单元可以是控制元件中的某一个模块。

所述烹饪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升温升压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一功率加热内胆至第一状态,此过程中浮子上浮,烹饪腔体达到第一设定压力ps;

s2:高压焖烧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三功率加热内胆,烹饪腔体内压力维持在ps±20kpa的范围内;

s3:降压沸腾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冷却,烹饪腔体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形成温度差使所述内胆内的食物沸腾。

具体的,可以参考图2,将压力锅的整个烹饪过程分为:加热阶段、升压阶段、高压沸腾、高压焖烧、降压沸腾。上述的升温升压阶段即包括加热阶段和升压阶段。

加热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一功率加热内胆,烹饪腔体温度上升至t0,浮子上浮,对应的压力为p0,此加热时间为t0。具体来说,通过大火力快速加热,使得温度上升达到100℃左右。在100℃左右时,会产生大量蒸汽,使得浮子上浮,烹饪腔体因此形成密闭空间。

升压阶段:当烹饪腔体温度达到t0时,浮子上浮,烹饪腔体形成密封环境,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继续以第一功率加热内胆,烹饪腔体达到第一设定压力ps(约70kpa),相应的温度会达到ts,此加热时间为t1。当然,在本阶段这里的继续以第一功率也可以理解为以略大于第一功率或者略小于第一功率来进行加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压沸腾:以第二功率加热内胆,压力到达pt(约100kpa),相应的温度达到tt时,烹饪腔体上升达到的压力超过泄压阀控制的压力,而使泄压阀顶起,排气管打开。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tt,或者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pt时,反馈给控制元件,此时计时单元开始计时。此后,会进行判断,当计时单元计时时间未达到预设时间t2时,控制元件仍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二功率加热内胆;当计时单元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t2时,进入下一烹饪流程。所述t2为3-15分钟,更佳的,t2为5-10分钟。当t2小于3分钟时,高压沸腾时间太短,食物收汁入味不明显,当t2大于15分钟时,高压沸腾时间太长,汤汁从排气管散失太多,食物容易变糊。

高压焖烧:控制元件会降低火力,使加热元件以第三功率加热,由于第三功率加热火力较小,烹饪腔体温度或压力会降低,泄压阀回落密封排气管,以使得烹饪腔体内压力维持在ps±20kpa的范围内。具体的使压力维持在ps±20kpa的范围的过程为间歇加热,即对内胆加热时,当压力高于某一设定值比如ps+20kpa时,停止加热,压力会降低,当降低到某一设定值比如ps-20kpa时,又开始加热,这样间歇加热,使压力始终维持在ps左右的一定范围内。压力维持范围也可以为ps±15kpa,或者ps±10kpa,或者ps±5kpa等。当然,也可以是在ps+10kpa时停止加热,而在ps-20kpa时开始加热。而在第三功率加热使烹饪腔体温度达到ts,或压力达到ps时,计时单元也开始计时。此后,会进行判断,当计时单元计时时间未达到预设时间t3时,控制元件仍然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三功率加热内胆;当计时单元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t3时,进入下一烹饪流程。所述t3为8-50分钟。通过此阶段可以确保食物煮熟,营养得到释放,食物口感更佳。

降压沸腾: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控制元件控制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冷却,烹饪腔体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形成温度差使所述内胆内的食物沸腾。持续冷却,指的是冷却装置在降压沸腾阶段持续不间断地工作,使得温度降低速度快,降低效果明显。由于通过冷却装置冷却,使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不断降低,烹饪器具压力的降低,会使得水的沸点也在不断降低,从而让烹饪腔体内产生沸腾翻滚。由于汤汁的翻滚流动,可以让食物的每个表面都受热均匀,汤汁也更均匀浓郁。通过冷却装置持续冷却,将压力降至t0,相应的压力回到p0,浮子下落,可以开盖。冷却装置既可以是水冷装置,在进入降压沸腾阶段时,启动水冷装置,使得冷却水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使得烹饪腔体产生温度差,实现食物沸腾;冷却装置也可以是自动排气装置,比如通过电磁阀驱动限压阀,使得排气管持续排气,实现降压沸腾。具体的,所述降压沸腾阶段持续时间t4为7-25分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s+10kpa≤pt≤ps+50kpa。,较佳的,ps约为70kpa,pt约为100kpa。

在本发明压力锅的烹饪方法中,至少包括一个降压沸腾阶段,控制元件控制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冷却,以在所述烹饪腔体内产生温度差使所述内胆内的食物沸腾。食物在经过高压焖烧阶段之后,已经较熟了,然后通过降压沸腾阶段,通过沸腾产生的气泡来撞击固体食物,使得食物更容易被撕烂煮熟,而且使得撕烂的食物与水更好的混合在一起,汤水更加的浓稠,而且可以使得营养物质溶于汤水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由于冷却装置对烹饪腔体进行持续的冷却,使得烹饪腔体产生的温度差更加明显,进而产生的沸腾更加的剧烈。持续的冷却也可以加快降压速度,促进浮子下落,缩短开盖等待时间。降压阶段为压力锅烹饪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本发明在降压阶段利用冷却装置持续冷却产生沸腾,实现降压沸腾的效果,即改善了烹饪质量,又缩短了开盖等待时间,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发明的烹饪方法中,还至少包括一个高压沸腾阶段,在高压环境下沸腾,相对于常压沸腾,温度更高,沸腾给食物带来的口感效果更加地直接和明显,所需要的时间也相较于常压沸腾更短,进而可以节能。并且是在烹饪流程中间进行的高压沸腾,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通过程序设定即可,操作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高压沸腾阶段,由于降压阶段持续冷却,具有沸腾效果,所以也可以省去高压沸腾阶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顶部温度检测装置和底部温度检测装置。顶部温度检测装置设在烹饪腔体顶部,具体来说,设在内盖上,可以是穿过内盖对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进行检测,也可以是贴在内盖上对内盖温度进行检测,或者是贴合内胆上侧壁对内胆上部进行检测。底部温度检测装置设在内胆底部,当内胆放置在锅体时,底部温度检测装置贴合内胆底部。由于顶部温度检测装置设在烹饪腔体顶部,本实施例的加热元件设在内胆底部或者下侧壁,对内胆进行加热。一般加热时,内胆底部先受热,然后内胆内食材温度上升,然后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温度。所以在升温阶段,比如从放置食材开始烹饪到检测到80℃,首先是底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80℃,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才会检测到同样的80℃。该时间差与内胆内食材量有关,当食材较多时,该时间差会偏长,当食材较少时,该时间差会偏短。本实施例依据该特性对烹饪时间进行控制。

具体如下,所述底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预设温度的时间点为t0,所述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同一预设温度的时间点为t0+δt,所述控制单元依据δt来控制高压沸腾阶段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

较佳的,所述t0+δt的时间点位于所述升温升压阶段。更具体的,所述t0+δt的时间点位于所述加热阶段。在加热阶段,烹饪腔体的温度会从常温(如30℃)升高到沸点(约100℃),而之后压力上升之后的温度会达到110℃甚至更高。为了准确地依据时间差判断出食材量,在加热阶段进行判定更准确。具体的,比如,将预设温度设在80℃,在底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80℃的时间点为t0,在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80℃的时间点为t0+δt,计时单元将该δt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依据该δt来相应调整控制高压沸腾阶段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本实施例仅是以80℃作为例子,实际使用时,该预设温度也可以是50-95℃之间的其他温度。因为不同食物量温度上升时间不同,当食物量太多时,该时间差δt会变长,所需的高压沸腾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应该相应加长,否则会出现食物不熟的情况;反之,当食物量太少时,该时间差δt会变短,所需的高压沸腾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应该相应缩短,否则会出现食物熟透的情况。

本实施例通过底部温度检测装置和顶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同一预设温度的时间差,来控制高压沸腾阶段或/和高压焖烧阶段持续的时间,可以实现精准控制,避免出现食物熟透或者不熟的情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压力锅进行改进,或者说,应用本实施例的压力锅,使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烹饪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具体的,可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所述压力锅的锅盖3包括上侧内盖31和下侧内盖32,所述上侧内盖31上设有浮子和排气管4,所述下侧内盖32上设有配合密封内胆1的密封圈6,所述下侧内盖32上还设有透气孔。

本实施例的内胆在受到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下侧内盖32的透气孔,进入浮子和排气管4的通道内,保证浮子和排气管4的正常使用。较佳的,透气孔的位置与浮子的位置错开,透气孔的位置也与排气管的位置错开,使得下侧内盖32具有防止沸腾过程中食材堵住浮子和排气管的作用。由于本实施例的烹饪方法中具有沸腾的工序,沸腾过程中汤汁会发生翻滚,食材可能会飞溅到锅盖上,出现堵住浮子和排气管的情况,所以本实施例设置有下侧内盖32,使得下侧内盖32可以阻挡沸腾翻滚的食材堵住上侧内盖31上的排气管或浮子,确保使用寿命。较佳的,下侧内盖31可拆卸设置,可以方便清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