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16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电水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作为一种盛水加热容器,由于其烧水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已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小电器。

现有技术的电水壶主要包括壶体和盖设在壶体顶部开口的壶盖。其中,壶体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内胆和套设在内胆外侧的外壳。由于内胆和外壳之间具有中空夹层,所以在该中空夹层内可以加装发光体,从而提升电水壶的外观视觉效果,或者加装其它需要布置在外壳内侧的部件。

然而,由于发光体和其他部件不耐热或不耐潮,而电水壶在加热时,内胆的温度较高,且会有水汽从电水壶的缝隙进入至中空夹层内,导致中空夹层内设置的发光体或其他部件受到高温和水汽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影响发光体或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能够避免电水壶内发光体或者其它不耐热或不耐潮的部件受到高温或潮湿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和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外壳,且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设有易受热受潮件,所述中空夹层内还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易受热受潮件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这样通过设置隔离板,使隔离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易受热受潮件的密封空间,从而将易受热受潮件完全密封在与内胆相隔离的空间内,使易受热受潮件不会与高温水汽接触,所以不会受热或受潮,从而使易受热受潮件得到了有效保护。

可选的,所述隔离板为围设在所述内胆外侧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隔离板的两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贴合。这样可从周向上完全将内胆与位于隔离板外侧的发光体等易受热受潮件相隔离,进一步提高了对易受热受潮件的隔离保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口相对,所述隔离板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隔离板的下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这样隔离板得到了固定,同时,只需将隔离板的上下端与外壳内壁实现密封即可,装配方便且密封较为容易。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壶身和底盖,所述壶身为筒状结构,所述底盖和所述壶身的底端连接,且所述底盖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壶身内侧的凸起,所述壶身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壶身的底端内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二定位槽。这样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和装配。

可选的,所述易受热受潮件包括发光体,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这样在对发光体保护的同时,使发光体将外壳照亮,从而提高了电水壶的外观美感,且在较暗的环境下煮水时,可使用户清楚地看到电水壶的位置,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为板状结构。这样能够形成较大的发光面积,使显示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贴设在所述隔离板的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贴设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这样便于发光体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为发光油墨层或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1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2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2—壶盖;10—中空夹层;11—内胆;12—外壳;121—壶身;122—底盖;1221—凸起;13—手柄;3—隔离板;4—易受热受潮件;5—底座;51—电连接器;61—加热装置;62—温控器;1a—第一定位槽;1b—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1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A2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该电水壶包括:盛装液体的壶体1和盖设在壶体1上的壶盖2。壶体1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含有水的其他液体,例如牛奶、饮料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时,壶体1具有手柄13,通过手柄13可方便地将电水壶端起。壶体1内设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61以及用于控制液体加热温度的温控器62,还可以设置底座5,底座5上设有电连接器51,当需要加热时,将壶体1放置在底座5上,此时温控器62与电连接器51耦合,为底座5通电即可进行加热。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底座5,直接在壶体1上设置电连接器,通过电源线将该电连接器与外部电源接通即可使电水壶开始加热。

其中,壶体1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11以及围设在内胆11外侧的外壳12,且外壳12和内胆11之间形成中空夹层10。中空夹层10内设有易受热受潮件4。易受热受潮件4一般为通电元件,或者是由较为特殊的材料制成,在受热或者受到高温水汽侵蚀时,会产生失效甚至损坏现象,因而需要保持对水汽和高温的隔离。因而,本实施例电水壶的中空夹层10内还设有隔离板3,隔离板3和外壳12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易受热受潮件4位于该密封空间内,也就是说,通过隔离板3将易受热受潮件4与内胆11隔离开,所以易受热受潮件4不会受到内胆高温以及水汽的影响,不会受热或受潮,从而使易受热受潮件4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具体实现时,隔离板3一般由塑胶等隔热、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形成,能够避免内胆11加热时的热量传递至隔离板3另一侧的易受热受潮件4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在内胆和外壳的中空夹层内设置隔离板,且隔离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使易受热受潮件位于该密封空间内,从而使易受热受潮件不会与高温水汽接触,所以不会受热或受潮,从而使易受热受潮件得到了有效保护。

由于电水壶的内胆11一般为圆筒等回转体形状,相应的,隔离板3也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板,隔离板3的两端与外壳12的内壁密封贴合。此时,隔离板3环绕在电水壶的内胆11外侧,从而可从周向上完全将内胆11与位于隔离板3外侧的发光体等易受热受潮件4相隔离,进一步提高了对易受热受潮件4的隔离保护效果。

具体地,电热水壶的外壳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隔离板3的安装结构。示例性的,外壳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a和第二定位槽1b,第一定位槽1a和第二定位槽1b的槽口相对,隔离板3的上端密封连接在第一定位槽1a中,隔离板3的下端密封连接在第二定位槽1b中。可以理解为,隔离板3的顶面与第一定位槽1a的槽壁紧密贴合,隔离板3的底面与第二定位槽1b的槽壁紧密贴合。当隔离板3为筒状板时,第一定位槽1a和第二定位槽1b具体为环形槽,从而可将筒状的隔离板3的上端环形边缘以及下端环形的边缘分别卡设并密封连接在两个环形定位槽内,从而完成对隔离板3的密封固定,装配方便且密封较为容易。

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将电水壶的外壳1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此时,外壳12具体包括:壶身121和底盖122。其中,壶身121为筒状结构,底盖122和壶身121的底端连接。底盖122上可以布置加热装置和控制板等部件。为了固定安置隔离板3以及易受热受潮件4,底盖122顶端设有位于壶身121内侧的凸起1221,而壶身121的顶端的内壁上通过设置凸起等结构形成第一定位槽1a,而底盖122上的凸起1221和壶身121的底端内壁可以共同围成第二定位槽1b。因而壶身121和底盖122可以共同将隔离板3以及易受热受潮件4固定起来,且隔离板3的两端分别密封卡设在上述定位槽中,从而实现对易受热受潮件4的密封隔离。

具体的,易受热受潮件4主要是外观类功能部件,或者因其它原因而必须设置在壶体外壳12侧壁上的部件。其中,易受热受潮件4可以包括发光体。发光体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也可以为发光涂料,例如发光油墨层等。发光体可以通过自身形状或排布来发出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光影图案,从而提高电水壶的美观性,或者利用发光体所发出的光来指示电热水壶的加热状态或者工作模式等。而发光体一般利用通电或者自发光的原理进行发光,所以如果遇到水汽,或者高温影响,则发光体的电路或者材料会被破坏,而影响发光效果,或者受到损坏。此时,电水壶的外壳12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即外壳12可以为部分或全部透明状等,以便人员观察到发光体的发光显示效果。例如,电水壶的外壳12可以至少地由玻璃、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塑料制成。从而提高了电水壶的外观美感,且在较暗的环境下煮水时,可使用户清楚地看到电水壶的位置,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易受热受潮件4中包括发光体时,为了形成较大的发光面积,同时便于发光体的安装,发光体可制成板状结构,例如薄板状。安装时,可将发光体贴设在隔离板3的外壁上,例如,发光体可以覆盖在隔离板3的整个外壁上,这样能够使得发光面积最大。而发光体可以采用双面胶等粘接剂粘接在隔离板3的外壁上,以实现和隔离板3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将发光体贴设在外壳12的内壁上,当然,也可以通过隔离板3和外壳12的内壁将发光体夹设在其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