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162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水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注重健康,身心的健康被人们提至首位,其中身体健康是首位的,从食品的安全环保,到使用产品的安全,故各种新产品均以“节能·高效·环保”为产品研发的中心,各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不断研发质量更好、结构更合理、实用性更强的产品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境况下,自主创新是各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增强生存适应能力的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现有技术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机已替代了旧时的烧水壶,在倡导健康饮水的同时,饮水机的卫生问题日益凸现,而且由于现有技术中饮水机煮水是反复加热,这样饮用水存在反复被煲至沸点的问题,因此相比饮水机,现如今人们更加愿意实用电磁式煮水器。现有的煮水器大同小异,电磁加热煮沸后端起倾倒,由于电磁水壶此时盛满沸水,在刚开始倾倒的时候沸水容易洒出,而且盛满的水壶较重,端起倾倒相当费力,而且只能单手拿握壶把,一旦稍有不慎,可能拿握不住,此时壶身温度高,无法用手触碰,极易出现烫伤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改变传统电磁煮水壶茶水煮开后需要端起水壶倾倒的情况,在煮水壶内壶嘴处设置磁性阀,通过磁性的排斥控制煮水壶出水口的开闭,在壶内水位高于出水口的情况下实现电磁煮水器的“自助”接水。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包括由壶身、壶盖、设置在壶身两侧的壶把和壶嘴构成的煮水壶以及用于接水的容器,所述壶身内壁位于壶嘴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内径大于壶嘴入口处内径的套筒,套筒侧壁靠近壶嘴处开设有可与壶嘴连通的供水通过的入水孔,套筒自由端可拆卸设有封帽,套筒内腔滑动贴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强磁体,该强磁体与封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强磁体相邻壶嘴的端部为一半球体,且在弹性件自然状态下,半球体形成对壶嘴和入水孔所构成通路的密封;所述容器侧壁藏设有强磁块,容器靠近壶嘴后通过强磁块与强磁体之间的斥力推动强磁体将壶嘴与入水孔所构成的通路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壶身内壁位于壶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母,套筒固定端的端部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缩口,套筒通过缩口与螺母水平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壶嘴为一弧角朝上的弧形管,且壶嘴出口的高度不低于壶嘴入口顶壁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套筒侧壁沿圆周开设有六个入水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套筒通过其自由端端壁的螺纹与封帽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壶盖顶部中心处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在煮水壶内壶嘴处设置磁性阀,通过磁性排斥控制煮水壶出水口的开闭,在茶水煮开后,无需人工端起水壶倒水,只需用带有磁性块的容器靠近煮水器的壶嘴,即可通过磁性排斥,推开在煮水壶内封堵着壶嘴的强磁体,开启煮水壶的出水口,并将磁性阀设置在靠近壶身底部的位置处,在壶内水位高于出水口的情况下,通过壶身内的水与出水口之间的水位差实现“自助”接水,结构简单实用,消除了人工端起水壶倒水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中煮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壶身,101、螺母,2、壶盖,201、把手,3、壶把,4、壶嘴,5、容器,6、套筒,601、缩口,7、入水孔,8、封帽,9、强磁体,10、弹性件,11、强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磁性开合式煮水器,包括由壶身1、壶盖2、设置在壶身1两侧的壶把3和壶嘴4构成的煮水壶以及用于接水的容器5,煮水器为一套,煮水壶和容器5相互配合使用,煮水壶使用陶瓷材质,并可在陶瓷外壁烧制一些具有工艺美学的图案,使煮水壶兼具外观美,容器5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瓷茶杯、塑料茶杯等,所述壶身1内壁位于壶嘴4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内径大于壶嘴4入口处内径的套筒6,套筒6使用铜质材料,套筒6侧壁靠近壶嘴4处开设有可与壶嘴4连通的供水通过的入水孔7,入水孔7与壶嘴4之间构成自然的通路,套筒6自由端可拆卸设有封帽8,套筒6内腔滑动贴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强磁体9,该强磁体9与封帽8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0,强磁体9相邻壶嘴4的端部为一半球体,同时,套筒6内腔相邻壶嘴4的端部也为半球体形状,可将强磁体9限制在套筒6该端部,防止强磁体9滑出套筒6,而此时,强磁体9、弹性件10以及封帽8在套筒6内共同形成弹性伸缩结构组合,在弹性件10的作用下,强磁体9可在套筒6内自由滑动,且在弹性件10自然状态下,半球体形成对壶嘴4和入水孔7所构成通路的密封;所述容器5侧壁藏设有强磁块11,容器5靠近壶嘴4后通过强磁块11与强磁体9之间的斥力推动强磁体9将壶嘴4与入水孔7所构成的通路连通。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出水的方便,将由套筒6、封帽8、强磁体9和弹性件10共同构成的磁性阀设置在壶身内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以使壶嘴4出水口的位置尽量处于低位,这样在壶身1内储满水时,壶嘴4与入水孔7连通后在高低水位压的作用下,壶身1内的水可顺畅地由壶嘴4流出,实现“自助”接水。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壶身1内壁位于壶嘴4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母101,螺母101的内径大于壶嘴4入口的内径,套筒6固定端的端部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缩口601,套筒6通过缩口601与螺母101水平螺纹连接,以可拆卸的方式水平固定在壶身1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壶嘴4为一弧角朝上的弧形管,该结构与日常经常使用的壶嘴结构一致,且壶嘴4出口的高度不低于壶嘴4入口顶壁的高度,以使容器5靠近壶身1后,容器5内的强磁块11可与壶身1内的强磁体9正向水平对应,通过斥力实现强磁体9在套筒6内的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6侧壁沿圆周开设有六个入水孔7。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6通过其自由端端壁的螺纹与封帽8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2顶部中心处设有把手201。

本申请所述的壶身1使用陶瓷材料制作,并将壶身1设置成与电磁灶配套使用的电磁壶,可将壶身1固定设置在电磁灶上,使用中可仅仅通过容器完成接水,也可将壶身1设置成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磁壶与电磁灶的结构样式,壶身1可拿起;另外,除了电磁壶,也可将套筒6、强磁体9、弹性件10以及封帽8构成的磁性阀应用在任意的水壶内,而且日常使用的水壶一般不涉及会影响磁力的铁质材料,所有磁性阀的应用范围可以涉及几乎所有的水壶中,当然,除了水壶,也可将磁性阀应用的类似的盛水容器内,不仅仅将其使用限制在水壶中。

另外,本申请中壶嘴4处的“自助”出水完全依靠壶身1内的水位与壶嘴4之间存在的水位差实现,在使用中,将磁性阀尽量靠近壶身1底部设置,但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水位差的出水方式仍然不可能将壶身1内的水完全“自助”流出,因此,在壶身1内的水与壶嘴4之间的水位差消除时,需要人工将壶身1内的水完全倾倒出,当然此时由于壶身1内的水量较少,即便水温仍旧很高,再进行人工倾倒也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过也可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在壶身1内的水与壶嘴4之间的水位差消除后,不用将壶身1底部残留的水倒出,直接加水进行再次煮沸即可。

为了可以有更佳的使用体验,在使用中,可以在壶身1外壁壶嘴出口位置处架设一水平滑架,该水平滑架是一矩形架体,其沿长度方向上的水平中轴线与水平设置的套筒6、强磁体9正对应,另外,将容器5设置成可与水平滑架配合使用的结构,需要接水时,直接将容器5水平放置在水平滑架上,容器5内的强磁块11对应强磁体9,在滑架上推动容器5靠近壶身1,当容器5位于壶嘴4出口处时,产生的斥力将强磁体9推开,在壶身1内的水位高于壶嘴4出水口的情况下水自然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