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064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需要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进行调节,并通过设置在内衬上的出气部将气体排出至外界大气,但常规的排气部和与其连接的排气管的尺寸大小没有限定,无法控制合理的装配关系,也不利于标准化设计的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内具有内锅;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内锅和所述盖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具有真空泵以及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部,所述出气部用于与所述真空泵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出气部从所述盖体凸出,并具有贯通的出气孔,所述排气管套设在所述出气部上,

其中,所述排气管的内径D和所述出气部的外径d的关系为2mm<D<d<4mm,并且d-D≥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出气部和真空泵,排气管的内径D和出气部的外径d的关系为2mm<D<d<4mm,并且d-D≥0.2mm,能够确保排气管与出气部过盈配合,并确保一定的过盈量。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的壁厚c的取值范围为1mm<c<3mm。由此,可限定排气管的壁厚。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出气部与排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出气部 11:出气孔

2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通常,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顶壁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以可开合地连接(例如,铰接)至煲体,用于盖合煲体。在盖体包括圆角形的面盖和与面盖可拆卸地安装的有圆形的内衬10。内衬10用于盖合内锅的顶壁开口,以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烹饪空间。当然,内衬1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并且,盖体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和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煮饭过程中盖合煲体即可。

烹饪器具还包括真空泵(未示出),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的排气口经由排气管20与外界大气连通。以用于对烹饪空间抽真空,在烹饪时进行抽真空操作从而得到更好的烹饪效果,或者在烹饪完成后对烹饪空间抽真空,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烹饪空间内,防止食物变质,延长食物保存时间。

如图1中可见,内衬10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出气部100,出气部100中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出气孔110。

出气部100用于与真空泵的排气管20连接,例如,排气管20可以套设在出气部100上,并且如图1中可见,排气管20的内径D和出气部100的外径d的关系为2mm<D<d<4mm,并且d-D≥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出气部和真空泵,排气管的内径D和出气部的外径d的关系为2mm<D<d<4mm,并且d-D≥0.2mm,能够确保排气管与出气部过盈配合,并确保一定的过盈量。

此外,可选地,排气管20的壁厚c的取值范围为1mm<c<3mm。由此,可限定排气管的壁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