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567阅读:1373来源:国知局
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炊具,特别涉及一种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锅主要通过加热锅体中的水产生蒸汽,对架设在其上的蒸笼进行蒸烧。它包括用来盛水的锅体、设置在锅体开口处并嵌入锅体中的蒸笼以及锅盖。蒸笼在开口处设有用以架设在锅体上边沿的环状凸棱。当进行蒸烧时,将蒸锅放置在加热源上,再水倒入锅体内,放上蒸笼,再将需要蒸烧的食物放置在蒸盘上,盖上锅盖,开启加热源,将锅体内的水煮沸,产生大量的蒸汽,对食物进行蒸烧。

随着锅体中的水不断被加热和蒸发,其中的水会不断地减少,则需要向锅体内加水,但上述蒸锅在加水时,需要将蒸盘取下后,再向锅体内浇水,上述加水的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加水的蒸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锅,包括锅体、安装于锅体开口处并嵌入锅体内的蒸笼和盖设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蒸笼外侧壁和锅体内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蒸笼内侧壁设有向上翻折的环形卷边,所述环形卷边与蒸笼内侧壁形成环状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外侧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将储水槽中的水导向锅体的第一通孔,所述储水槽上设有底部边沿设于储水槽中的中空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所述锥形套筒的上端面不低于蒸笼的最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向锥形套筒的外侧壁上浇水,水会顺着锥形套筒的外侧壁向储水槽中汇聚,最后通过储水槽的外侧壁上的第一通孔添加到锅体内。同时,锅体内的水沸腾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对食物进行蒸烧后,和锅盖接触后凝结成为小水滴,顺着锅盖下端面流至蒸笼的侧壁,通过第一通孔最后循环至锅体内。上述向锅体内添加水,不需要将蒸笼取出,操作简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卷边的上边沿与锥形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其中所述锥形套筒的底端周向均匀设有若干连通锥形套筒内外侧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蒸发后向上运动,部分水蒸气会与锥形套筒的内侧壁接触并凝结在锥形套筒上,随着凝结水的增加,水会顺着锥形套筒向下流动,通过锥形套筒与环形卷边之间的第二间隙,流至储水槽中,并通过锥形套筒底端的第二通孔以及储水槽外侧壁的第一通孔流至锅体中,对锅体内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锥形套筒的设置能够避免部分水直接从锅盖上滴落到食物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锅盖的下端面为向上拱起的弧面,所述锅盖的下端面设有能够贴合蒸笼内侧壁的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凝结水顺着锅盖下端面向下流动,与环形凸棱接触后,直接流至蒸笼侧壁上。环形凸棱的设置可以避免凝结水通过锅盖和蒸笼之间的间隙流到锅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套筒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储水槽的底面设有和第一防滑纹相互卡和的第二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纹和第二防滑纹的相互配合,防止了锥形套筒在储水槽中发生滑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套筒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从锥形套筒顶部向锥形套筒底部延伸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不仅加强了锥形套筒的结构强度,而且对凝结水的流向具有导向作用,能更快地使凝结水汇聚至储水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笼包括用来盛放食物的蒸板,所述蒸板设有若干均匀布置在蒸板上的通气孔,所述蒸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以通气孔为中心向下凹陷形成的锥槽,所述锥槽在蒸板下端面形成可以支撑蒸笼的凸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蒸笼取出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凸部的设置可以防止蒸板的下端面和水平桌面进行直接接触,防止水平桌面的细菌对蒸板中的食物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板包括3个锥槽,所述锥槽以蒸板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所述锥槽位于靠近蒸板边沿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蒸笼更好地固定在水平面上,增加了蒸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锅在加水时不需要将蒸笼从锅体上拿下便可以加水,并且不污染蒸笼上的食物,整个加水过程操作简便,同时所述蒸锅能够循环利用蒸锅内的水,能够回收利用已转换为水蒸气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蒸锅的结构实体图;

图2为蒸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蒸锅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蒸笼的俯视图。

图中:1、锅体;11、把手;12、橡胶套;2、蒸笼;21、环形凸棱;22、蒸板;221、通气孔;222、锥槽;223、凸部;23、环形卷边;24、储水槽;241、第一通孔;25、第一间隙;26、第二间隙;3、锅盖;31、凸棱;4、锥形套筒;41、第二通孔;4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蒸锅,包括锅体1、架设于锅体1开口处并嵌入锅体1内的蒸笼2和盖设于锅体1上方的锅盖3。其中锅体1为具有倒圆台容腔的铁锅,所述锅体1侧壁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周向相距180°的把手11,所述把手11上设有橡胶套12。锅盖3的下端面为向上拱起的弧面,锅盖3的下端面设有能够贴合蒸笼2内侧壁的凸棱 31。

如图3和图4所示,蒸笼2为具有倒圆台容腔的金属蒸笼,蒸笼2的上边沿外侧设有用以架设在锅体1上边沿的环形凸棱21。当蒸笼2架设在锅体1开口处时,锅体1的内侧壁和蒸笼2的外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25。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蒸笼2包括用来盛放食物的蒸板22,在蒸板22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在蒸板22上的通气孔221,蒸板22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以通气孔221为中心向下凹陷形成的锥槽222,锥槽222在蒸板22下端面形成可以支撑蒸笼2的凸部223。在本实施例中,蒸板22上设有三个锥槽222,锥槽222以蒸板22的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且三个锥槽222均位于靠近蒸板22边沿处。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蒸笼2的内侧壁上设有向上翻折的环形卷边23,环形卷边23与蒸笼2内侧壁形成环状储水槽24,储水槽24的外侧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将储水槽 24中的水导向锅体1的第一通孔241,储水槽24上设有中空锥形套筒4,锥形套筒4上小下大设置,锥形套筒4的底部边沿放置于储水槽24中,锥形套筒4的上端面不低于蒸笼2 的最高处。同时环形卷边23的上边沿与锥形套筒4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26,其中锥形套筒4的底端周向均匀设有若干连通锥形套筒4内外侧的第二通孔41。锥形套筒4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从锥形套筒4顶部向锥形套筒4底部延伸的加强筋42。

为了防止在加水过程中锥形套筒4在储水槽24中发生滑移,锥形套筒4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防滑纹,储水槽24的底面设有和第一防滑纹43相互卡和的第二防滑纹。

在使用所述蒸锅对食物进行蒸烧过程中需要对锅体1内加水时,具体操作如下所示:将锅盖3打开,将水倒至锥形套筒4的外侧壁上,水会顺着锥形套筒4的外侧壁向储水槽24中汇聚,最后通过储水槽24的外侧壁上的第一通孔241添加到锅体1内。同时,锅体 1内的水沸腾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对食物进行蒸烧后,部分水蒸气和锅盖3接触后凝结成为小水滴,顺着锅盖3下端面流至蒸笼2的侧壁,通过第一通孔241最后循环至锅体1内。另一部分水蒸气与锥形套筒4的内侧壁接触并凝结在锥形套筒4上,随着凝结水的增加,水会顺着锥形套筒4向下流动,通过锥形套筒4与环形卷边23之间的第二间隙26,流至储水槽 24中,并通过锥形套筒4底端的第二通孔41以及储水槽24外侧壁的第一通孔241流至锅体1中,对锅体1内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