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75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帘门在防火、隔音等功能,不是很理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一卷帘门的轨道内,其包括:一壳体,其一侧固设于所述轨道;一第一卷轮,其设有一第一轮槽,所述第一卷轮锁设于所述壳体;一第二卷轮,其与所述第一卷轮成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卷轮设有一第二轮槽及一第三轮槽,所述第二卷轮锁设于所述壳体;一卷簧,为一可伸缩卷绕的弹性体,所述卷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卷轮,所述卷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卷轮;一拉绳,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卷轮的第三轮槽,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所述卷帘门;至少一滚轴组,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以提供所述拉绳拉引的转向。

所述壳体包括一基座、一第一侧盖及一第二侧盖。

所述第一轮槽设有一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一卷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以供一第一轴承安置其内,并通过一第一固定螺栓锁设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轮槽设有一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卷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以供一第二轴承安置其内,并通过一第二固定螺栓锁设于所述壳体。

所述拉绳另一端设有一勾部,所述勾部用以勾设连接于所述卷帘门的勾设孔。

所述滚轴组包括一固定轴及一滚轮,所述固定轴穿设所述滚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可辅助卷帘门均匀顺畅下拉到定点位置,有效达到防火、防尘、遮阳、隔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辅助卷帘门下降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帘门上升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帘门下降时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还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于辅助卷帘门下拉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A安装于一卷帘门8的轨道9内,其包括一壳体1、一第一卷轮2、一第二卷轮3、一卷簧24、一拉绳36及至少一滚轴组5、6,其中:所述壳体1,其一侧固设于所述轨道9,所述壳体1系包括一基座11、一第一侧盖12及一第二侧盖13;所述第一卷轮2,其设有一第一轮槽21,所述第一轮槽21设有一第 一固定槽211,所述第一卷轮2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212,以供一第一轴承22安置其内,并通过一第一固定螺栓23锁设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侧盖12;所述第二卷轮3,其与所述第一卷轮2成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卷轮3设有一第二轮槽31及一第三轮槽32,所述第二轮槽31设有一第二固定槽311,所述第二卷轮3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33,以供一第二轴承34安置其内,并通过一第二固定螺栓35锁设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侧盖12;所述卷簧24,为一可伸缩卷绕的弹性体,所述卷簧24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卷轮2其第一轮槽21的第一固定槽211,所述卷簧2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卷轮3其第二轮槽31的第二固定槽311;所述拉绳36,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卷轮3的第三轮槽32,所述拉绳36另一端设有一勾部361,所述勾部361用以勾设连接于所述卷帘门8的勾设孔81;所述滚轴组5、6,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用以提供所述拉绳36拉引的转向,所述滚轴组5、6包括一固定轴50、60及一滚轮51、61,所述固定轴50、60穿设所述滚轮51、61,使所述滚轮51、61可自由转动,以导引所述拉绳36的拉引转向。

通过上述结构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A其具体的实施为,在所述卷帘门8其两侧轨道9内各安装一定位装置A;在所述卷帘门8上升时,所述卷帘门8呈卷收状态,在卷收过程中,所述拉绳36会随着所述卷帘门8的上升而上拉,所述拉绳36上拉过程会拉动所述第二卷轮3转动,使所述卷簧24由所述第一卷轮2一端往所述第二卷轮3方向收卷,并且呈压缩状态;所述卷帘门8开始下降时,所述拉绳36上拉的力量已消失,所述第一卷轮2会因所述卷簧24的回复弹力,开始反向转动,并连动所述第二卷轮3卷收所述拉绳36,此卷收力量恰可辅助及加强所述卷帘门8的下拉力道,使所述卷帘门8两边受力均匀,并可顺畅沿着所述轨道9下拉到定位,借此做到使所述卷帘门8下摆可完全封合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可辅助卷帘门均匀顺畅下拉到定点位置,有效达到防火、防尘、遮阳、隔音的效果。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所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