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烹饪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796发布日期:2018-06-30 01:1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烹饪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烹调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锅。



背景技术:

火锅是我国重庆、四川地区及很多南方地区四季皆宜的美食,以重庆为例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鳞次栉比,目前,火锅一般使用鸳鸯锅的形式,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需求。普遍采用的鸳鸯火锅结构是传统的同心双锅结构的火锅,尤其在重庆、四川等地该种结构的火锅比较常见,现有的火锅也可以用作蒸、煮、煎、炒等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烹饪锅。该种火锅结构的特点是简单实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该种火锅的不足之处。主要有:(1) 现有的火锅,没有配置沥水托盘,单独一个锅体,用户若没及时夹取锅体内的食物,食物会一直沉浸在锅体内加热,导致食物被加热熟透甚至被加热烂,浪费能量,食物口感不好,而且食物在沸煮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粘锅、糊锅等情况。煮熟的食物一直沉浸在锅体内加热,也会导致火锅的加热效率低、加热速度慢。(2)当将食物倒入煮沸的汤锅中时,极易发生沸汤四溅烧伤人员的现象。尤其在倒入一些密度相对较大的食物,如豆腐、冷冻的鸡鸭鱼肉时更容易发生此种现象。溅出的沸汤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脂,溅到衣服上不易清洗干净,溅到裸露的皮肤上会导致皮肤严重烫伤,溅到眼睛里则有可能导致失明。为了减少溅汤现象,有经验的食者会尽量使承菜品的容器靠近火锅内的沸汤表面,尽管如此溅汤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给火锅食用者的安全埋下了隐患。(3)用户食用火锅内的食物时,不易拣选、夹取。锅体内的汤一般较多,且成完全不透明状,故需要夹取火锅内煮好的食物时需要用户不断进行试探性的夹取以判断食物是否已经可以使用、或夹取到的食物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3)用户夹取锅体内的食物时,食物上仍有残留汤汁,影响食物的口感,高温的汤汁容易烫伤用户的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的克服上述现有,而提供一种能抬升锅体内的食物,以使食物与锅里的汤汁分离,方便用户夹取和放置食物,同时沥干食物上的汤汁,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多功能烹饪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烹饪锅,包括锅身,所述锅身上设有主锅体,所述主锅体内设有沥水托盘,所述沥水托盘上设有沥水孔,所述锅身上设有用于驱动沥水托盘上升或下降的托盘升降驱动装置,托盘升降驱动装置位于主锅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升降顶杆、压簧、拉绳、卷绳转盘、以及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主锅体的下方,所述升降顶杆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在固定柱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卷绳转盘驱动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卷绳转盘上,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升降顶杆的下端,所述压簧设置在固定柱内,所述升降顶杆的下端抵接在压簧上,升降顶杆的上端依次伸出固定柱、主锅体并抵接在沥水托盘底部,升降顶杆的上端伸出或缩入固定柱,以顶升或降下沥水托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锅体上设置沥水托盘和托盘升降驱动装置,以抬升或下降锅体内的食物,以使食物与锅里的汤汁分离,方便用户夹取和放置食物,从而避免用户往主锅体添加食物时被溅起的高温汤汁烫伤和弄脏衣物,沥水托盘也沥干了食物上的汤汁,十分方便用户食用,而且食物脱离主锅体,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锅体与沥水托盘同轴设置。

所述锅身对应主锅体设有锅体容置腔,所述主锅体置于锅体容置腔内,所述沥水托盘套设在主锅体内。

所述主锅体的中心和沥水托盘的中心对应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有第一中心导向柱和第二中心导向柱,第二中心导向柱套设在第一中心导向柱外,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中心导向柱内,所述第一中心导向柱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升降顶杆的上端依次伸出固定柱、通孔并抵接在第二中心导向柱上。

所述沥水托盘转动设置在主锅体内,所述升降顶杆的上端与第二中心导向柱驱动连接。

所述沥水托盘转动设置在主锅体内,所述升降顶杆的上端依次伸出固定柱、通孔并与第二中心导向柱驱动连接。

所述导向套设置在固定柱上端并套设在升降顶杆上,所述固定柱与升降顶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通孔与升降顶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有效地防止了汤汁进入到锅身的电器腔内,有效保护了内部的电器部件。

所述固定柱的下方设有转向轮,所述拉绳绕过转向轮并与升降顶杆的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从而使得拉绳能更好地往下拉动升降顶杆。

所述升降顶杆位于固定柱内的部位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导向套开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凸起与导向套限位配合,以使升降顶杆无法继续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身和主锅体上分别设置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和沥水托盘,以抬升或下降锅体内的食物,以使食物与锅里的汤汁分离,方便用户夹取和放置食物,从而避免用户往主锅体添加食物时被溅起的高温汤汁烫伤,沥水托盘沥干了食物上的汤汁,方便用户食用,而且食物脱离主锅体,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二)本实用新型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内上压簧和下压簧能使升降螺母与升降螺杆快速螺合,从而使得沥水托盘升降运动稳定、流畅。

(三)本发明多功能烹饪锅不仅可以作为火锅使用,也可用作蒸、煮、炒、慢炖、煎炸、烤、焖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烹饪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烹饪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烹饪锅,包括锅身4、锅盖2以及主锅体3,所述锅身4对应主锅体3设有锅体容置腔41,所述主锅体3置于锅体容置腔41内,所述锅身4上设有主锅体3和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位于主锅体3的底部,所述加热装置21是发热管,所述锅盖2盖设在主锅体3上,锅盖2上设有提手1,所述主锅体3内设有沥水托盘17,所述沥水托盘17套设在主锅体3内,所述沥水托盘17上设有沥水孔171,所述锅身4上设有用于驱动沥水托盘17上升或下降的托盘升降驱动装置110,托盘升降驱动装置110位于主锅体的下方,所述托盘升降驱动装置110包括升降电机5、升降顶杆11、压簧9、拉绳8、以及卷绳转盘6、固定柱22以及导向套12,所述固定柱位于主锅体的下方,所述升降顶杆竖直设置在固定柱内,所述升降顶杆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在固定柱上,所述升降电机5与卷绳转盘6驱动连接,所述拉绳8的一端连接在卷绳转盘6上,拉绳8的另一端连接在升降顶杆11的下端,所述压簧9设置在固定柱内,所述升降顶杆11的下端抵接在压簧9上,升降顶杆11的上端依次伸出固定柱、主锅体3并抵接在沥水托盘17底部,所述升降顶杆11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在锅身4上,升降顶杆的上端伸出或缩入固定柱,以顶升或降下沥水托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主锅体3的中心和沥水托盘17的中心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有第一中心导向柱19和第二中心导向柱18,第二中心导向柱18套设在第一中心导向柱19外,所述固定柱22位于第一中心导向柱19内,所述第一中心导向柱19上端设有通孔20,所述升降顶杆11的上端伸出通孔20,所述沥水托盘转动设置在主锅体内,所述升降顶杆的上端依次伸出固定柱、通孔并与第二中心导向柱驱动连接。

所述升降顶杆11竖直设置在固定柱22内并依次伸出固定柱22、第一中心导向柱19,导向套12设置在固定柱22上端并套设在升降顶杆11上,所述固定柱22与升降顶杆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通孔20与升降顶杆1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5。

所述升降顶杆11位于固定柱22内的部位上设有限位凸起10,所述限位凸起10的直径大于导向套12开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凸起与导向套限位配合,以使升降顶杆无法继续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作为火锅使用时,用户想要夹取主锅体3体内的食物食用时,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升降电机正向转动,升降电机5驱动绳盘6转动而放松拉绳,被压缩的压簧9复位,压簧9推动升降顶杆11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沥水托盘17上升,食物与汤汁分离,方便用户夹取食物。当升降顶杆11外壁的限位凸起抵到导向套时,升降顶杆不再继续上升,沥水托盘17停止上升。

相反,用户夹取完熟食,并往沥水托盘添加生的食物后,用户控制升降电机反向转动,升降电机5驱动绳盘6转动收卷拉绳8,拉绳8拉着升降顶杆11往下移动,压簧9被升降顶杆11向下压缩,从而使得沥水托盘17下降,食物进入汤汁中,被滚汤煮熟,从而解决了以往用户往主锅体添加食物时被溅起的高温汤汁烫伤的问题。当升降顶杆11缩入固定柱内,且时,沥水托盘不再继续下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身和主锅体上分别设置托盘升降驱动装置和沥水托盘110,以抬升或下降锅体内的食物,以使食物与锅里的汤汁分离,方便用户夹取和放置食物,从而避免用户往主锅体添加食物时被溅起的高温汤汁烫伤,沥水托盘同时沥干食物上的汤汁,方便用户食用,而且食物脱离主锅体,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