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窗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225发布日期:2019-01-22 21:5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窗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窗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除尘窗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设施越来越趋向自动化。窗户作为一种隔离室内与室外的防护装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所以窗户上经常落灰,需要定期清理。有些窗户安装在高处或者户外,清理时较为麻烦,耗费人力且浪费时间。现今清理这些窗户的方式主要是人力采用拖把机构进行清理,既费时也费力;有些窗户边上会装置自动清洗电机,但是这些电机往往装在门窗的外部,安装不便、影响门窗整体的美观且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窗框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尘窗框装置,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包括顶边框、底边框,所述顶边框与底边框之间连接设有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侧边框一与侧边框二,所述顶边框内设有洗液桶、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所述洗液桶底部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喷洒装置,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底边框内设有拖把槽,所述拖把槽内设有可纵向移动的拖把,所述拖把的两端设有控制杆,所述侧边框一与所述侧边框二内部均设有滑动条,所述控制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条,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杆与所述控制阀门供电。

进一步,所述窗框为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顶边框、所述底边框、所述侧边框一与所述侧边框二均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所述顶边框的外盖可以打开。

进一步,所述喷洒装置固接在顶边框外。

进一步,所述控制阀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杆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位于高处或者偏僻处窗户的清理问题,实现自动清理功能,省时省力。同时顶边框可以打开,也方便了电源等的维护,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窗框、2-顶边框、21-洗液桶、22-喷洒装置、23-管道、24-控制模块、25-电源模块、3-底边框、31-拖把槽、4-侧边框一、5-侧边框二、51-拖把、52-滑道、53-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除尘窗框1装置,包括窗框1,窗框1为长方形。窗框1包括顶边框2、底边框3,顶边框2与底边框3之间连接设有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侧边框一4与侧边框二5,顶边框2、底边框3、侧边框一4与侧边框二5均为中空结构。

顶边框2内设有洗液桶21、控制模块24与电源模块25,洗液桶21底部设有通过管道23连接的喷洒装置22,喷洒装置22固接在顶边框2外。管道23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4。顶边框2的外盖可以打开,方便洗液的添加以及电源的维护。底边框3内设有拖把槽31,拖把槽31内设有可纵向移动的拖把51,拖把51的两端设有控制杆53,侧边框一4与侧边框二5内部均设有滑动条52,控制杆53活动连接于滑动条52,控制杆53电连接于控制模块24。

电源模块25向控制模块24、控制杆53与控制阀门供电。

正常情况下拖把51位于拖把槽31内部,清理时,控制模块24通过控制阀门控制洗液的喷洒,洗液喷洒完毕后控制杆53带动拖把51纵向移动,完成对窗户的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