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993发布日期:2019-02-15 20: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也称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因此,电磁加热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厨房烹饪器具上应用。

市场上应用了无线充电技术的烹饪器具大多是基于电磁感应方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即“电-磁-磁-电”转换,实现无线能量传输,其原理与变压器变换原理基本一致。然而,由于空气磁导率低磁阻大,当气隙较大时将导致耦合系数较低,从而使得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加热平台,所述加热平台包括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所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包括送电线圈和第一磁体,其中当烹饪的主体在所述加热平台放置到位时,所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向所述主体传输电能以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加热平台之间的电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送电线圈下方,且与所述送电线圈平行。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磁体紧贴所述送电线圈。

示例性地,所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还包括:电源滤波电路、控制电路和线圈驱动电路。

示例性地,所述加热平台还包括主板,用于为所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供电。

示例性地,所述加热平台被配置为兼容多种主体。

示例性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所述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无线电能接收装置,所述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包括受电线圈和第二磁体,其中当所述主体在所述加热平台放置到位时,所述受电线圈与所述送电线圈相互平行且对准。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受电线圈下方,且与所述受电线圈平行。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磁体紧贴所述受电线圈。

示例性地,所述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保护电路。

示例性地,所述加热平台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加热平台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平台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既包括送电线圈,又包括第一磁体,能够提高无线能量的传输效率,并且该第一磁体还起到隔绝磁场向外扩散的作用,以防止磁场影响其他元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示意性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电能传输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参照图1,该烹饪器具包括主体10和加热平台20。加热平台20可以为主体10加热和/或供能。

主体10与加热平台20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得用户可将主体10从加热平台20上自由拿取。该烹饪器具可以采用电磁加热技术,使得加热平台20可兼容多种电磁加热主体,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水壶等。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平台可以兼容多种主体,也就是说,多种不同的电磁加热主体可以共用一个加热平台,这样用户无需为多个主体分别单独购买对应的加热平台,只需一个加热平台便可以实现所有主体的加热功能,能够使用户购买烹饪器具的总体成本下降。

另外,由于主体10与加热平台20采用分体式,从而主体的重量可以相对减轻,且主体的移动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例如,当烹饪结束后,用户无需移动加热平台,可以将主体直接拎走,移动到方便盛饭的饭桌上或其它地方。

主体10可包括煲体和盖体,盖体能够与煲体可枢转地连接。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

主体10还可包括主体显示板、无线电能接收装置、无线通信装置A、主体顶部温度检测模块和/或主体底部温度检测模块等,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显示板可以包括主体控制模块、主体显示模块、主体按键检测模块、主体声音提示模块、电池等。

加热平台20可以包括底座、微晶板、主板、显示板、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无线通信装置B、底部温度检测模块、线圈盘、风机、电源线等,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板可以包括加热平台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检测模块、声音提示模块等。主板主要用于控制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及给加热平台的显示板提供电源等;风机主要用于给主板上的大功率器件等进行散热;电源线主要用于给主板提供市电电源。

示例性地,电池可以为主体显示板进行应急供电,例如,在主体10刚从加热平台20移开时,电池可以继续为主体显示板供电一段时长,一方面保护主体10中的电路结构,另一方面方便用户查看主体显示板所显示的信息。示例性地,主体10的主体声音提示模块和/或加热平台20的声音提示模块可以为用户播放语音信息,用户没有必要查看,通过语音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烹饪的状态。

主体10和加热平台20均内置了无线通信装置,例如,主体10包括无线通信装置110(即无线通信装置A),加热平台20包括无线通信装置210(即无线通信装置B)。具体地,当主体10在加热平台20上放置到位时,经由无线通信装置A110和无线通信装置B 210,能够实现主体10与加热平台20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

其中,无线通信装置A110、无线通信装置B 210可以基于红外线、蓝牙(Bluetooth)、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示例性地,以红外线为例,无线通信装置A110可以包括第一红外接收模块和第一红外发射模块,无线通信装置B 210可以包括第二红外发射模块和第二红外接收模块。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主体10中设置了主体显示板时,则由主体10内的主体显示板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主体显示板的主体显示模块可以为用户提供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通过主体按键检测模块检测用户在该操作界面的输入;主体显示板的主体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无线通信装置A,使得无线通信装置A与无线通信装置B进行通信,从而将操作指令、烹饪参数等数据发送给加热平台20的主板,和/或从加热平台20的主板接收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例如,当主体10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时,其主体10内设置了主体显示板时,则由主体10内的主体显示板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烹饪过程中主体10内的主体控制模块通过主体顶部温度检测模块和/或主体底部温度检测模块采集锅顶温度和/或锅底温度,并根据所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整烹饪参数(如加热火力的大小等)。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主体10中未设置主体显示板时,则由加热平台20内的显示板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显示板的显示模块可以为用户提供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通过按键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输入;显示板的加热平台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无线通信装置B,使得无线通信装置B与无线通信装置A进行通信,从而将操作指令、烹饪参数等数据发送给主体10以实现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当烹饪器具为电磁炉时,其主体10可以只有锅具,则由加热平台20内的显示板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烹饪过程中加热平台20内的加热平台控制模块通过底部温度检测模块采集锅底温度,并根据所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整烹饪参数。

主体10和加热平台20可以通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进行无线传输电能,具体地,当主体10在加热平台20上放置到位时,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向无线电能接收装置传输电能以实现主体10与加热平台2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可以包括送电线圈,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可以包括受电线圈。当主体10在加热平台20上放置到位时,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在空间位置上是相互平行且对准的。加热平台20中的主板可以为送电线圈供电,进而利用电磁感性技术,送电线圈向受电线圈传输电能。

示例性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还包括:电源滤波电路、控制电路和线圈驱动电路。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保护电路。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加热平台20的送电线圈201下方可以设置第一磁体202且与所述送电线圈201平行。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一磁体202紧贴所述送电线圈201。在主体10的受电线圈101下方可以设置第二磁体102且与所述受电线圈101平行。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二磁体102紧贴所述受电线圈101。即可以在送电线圈201的下方设置一块与送电线圈201平行并紧贴线圈的第一磁体202,在受电线圈101的下方设置一块与受电线圈101平行并紧贴线圈的第二磁体102。

通过在送电线圈及受电线圈的下方分别增加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以提高电磁场的互感耦合系数,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同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还起到隔绝磁场向外扩散的作用,以防止磁场影响其他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与无线电能接收装置之间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传输能量。无线充电技术,又称感应充电、非接触式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由无线充电器将能量传送到需要充电(或需要供电)的设备。目前无线充电方式共有三种:电磁感应式充电、磁场共振充电、无线电波式充电。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传输电能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式充电,也就是说,无线电能发射装置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将电能传输至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线圈驱动电路提供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给送电线圈,电流流过送电线圈时周围会产生磁场,当受电线圈靠近送电线圈时,受电线圈即产生了电流,经过整流电路、电源管理(电压转换电路和保护电路)后输出给负载,从而将电能由发射端传送到接收端,完成无线电能传输。示例性,负载为锅具。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高效安全的电磁加热技术,通过加热平台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为主体供电,主体无需单独配置电源,一方面保障了主体的安全性,防止在添加/取用食材的过程中触电,另一方面也方便用户拿取并移动主体,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