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078发布日期:2019-03-15 19: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可配套使用于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常见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上配套使用的杯体,大多为单一不锈钢材质或不锈钢加玻璃组合构造,然后在杯体外侧或底部焊接导热部件及加热部件,这种杯体因为加热部件及导热部件储热量大,对杯体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金属材质的杯体具有较大的热惯性,加热效果很难控制,在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上使用易发生糊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加热容器,杯体加热均匀、加热效率高,杯体热惯性小、加热效果易控制,无论是用在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上都不易发生糊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杯体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的侧壁,其中,所述杯体外表面覆有电阻发热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电阻发热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在杯体上所处位置绝缘导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与电阻发热层相连接,所述电阻发热层覆满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互不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接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外表面覆设电阻发热层和两个电极层,通电后两个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连接形成回路,使电阻发热层发热,利用覆于杯体外表面的电阻发热层对杯体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区域不受杯体形状制约,加热效率高;绝缘的杯体可以用绝缘材质制作获取,或者是在金属材质的杯体上涂覆绝缘涂料形成,当杯体用绝缘材质制作时,杯体发热的热惯性小,加热效果易控制,加热时不易发生糊底;所述电源可以是交流电或者直流电。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等距,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值为c。保持两个电极层之间任何处都等距,这样可以确保电阻发热层之间的功率,使得系统的加热功率能够稳定,避免由于不等距造成电阻发热层之间由于等效的串并联关系,从而导致功率的一致性较差,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浪费电阻发热层的材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电阻发热层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a,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电阻发热层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b,其中a=b。两个电极层之间等距,且与电阻发热层之间的连接长度一致,也就是说,两个电极层之间是平行设置的,这样其之间的电阻发热层也是一个矩形状的发热层,两个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电流在电阻发热层上均匀流过,这样相当与产生的热量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发热不均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a≥0.6c,可以确保电阻发热层的有效面积,比如一般情况下,豆浆机的加热功率需要使用的为200W-2000W,这样将豆浆机的额定功率设置为2000W,其它功率会通过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调整,而功率是由电阻发热层的等效阻值决定的,而电阻的有效值主要是根据其两个极之间的距离决定,在通过长度a上有效电阻进行串联,这样如果a<0.6c时,相对于于可并联的电阻较低,这样就会导致局部的热量会很高,不利于热量的均与,尤其是当加热容器作为豆浆机的杯体时,则会出现局部焦糊的现象产生,不利于制浆效果,且对电阻发热层的要求也变高,因为并联的等效电阻少了,也就意味着单独的电阻值需要更大,这样浪费了较多的材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第一电极层环绕侧壁成封闭环形覆于侧壁,第二电极层覆于底壁,电阻发热层覆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杯体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成封闭环形覆于底壁,第二电极层覆于第一电极层环形内侧的底壁,电阻发热层覆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底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绕侧壁成封闭环形且两者上下分隔覆于侧壁,电阻发热层覆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覆于杯体外表面,且电阻发热层覆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部分杯体外表面。两个电极层和电阻发热层可以采用多种不同位置与形状组合覆于杯体外表面,以根据杯体形状和加工需要灵活选择,第一种组合为第一电极层呈封闭环形覆于杯体的侧壁,第二电极层覆于杯体底壁,电阻发热层覆满两个电极层之间的杯体外表面并与二个电极层相连,工作时杯体下部和底部进行加热;或者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内外嵌套形式覆于杯体的底壁,工作时杯体底部进行加热;或者两个电极层均绕杯体的侧壁连续成封闭环形覆设,电阻发热层也呈环形覆于两个电极层之间的杯体外表面,加热时电阻发热层所在的部分杯体侧壁进行加热;或者电阻发热层敷设于两个电极层之间的部分杯体外表面,只要电阻发热层与两个电极层有连接就能确保通电后发热。此外,无论是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只要确保三者相连能够在通电后形成回路,就能对杯体进行加热;第一电极层也可以是非封闭的环形,电阻发热层只覆设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部分杯体外表面,并不覆满两个电极层之间的全部杯体外表面。

所述杯体下部螺接固定连接支架,杯体下部的侧壁和连接支架上分别设有相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均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所述连接支架架设于杯座上,杯座固定于耐温底座上。杯体通过连接支架安装于杯座上,其中杯体与连接支架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的安装固定,装拆便捷、可靠;耐温底座在杯体加热产生的高温环境下能保持稳定形态不发生变形,以可靠承托固定其上的杯座以及安装于杯座上的连接支架和杯体。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连接电源。通过两个导电件电连两个电极层和电源,杯体可拆卸安装的同时又能很方便对杯体上的电极层通电,使电阻发热层发热以加热容器体,避免杯体要连导线接电源带来的诸多不便。

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为固定在杯座上的两个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分别弹性抵触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将两个弹性片作为导电件,通过弹性片和两个电极层的弹性接触对电极层通电,当杯体和弹性片压紧接触时,弹性片弹性抵触两个电极层时,杯体才能通电发热,当杯体移离,弹性片和电极层的弹性接触解除,杯体无法通电发热;弹性片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可以快速批量生产。

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杯体上套置固定的导电圈,所述导电圈环绕紧贴第一电极层,第二导电件为弹性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弹性片或者第二导电件为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导电圈。当第一导电件为套置固定于杯体上的导电圈,第一导电件与杯体固定为一体结构,需要在安装杯体的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的主机座上配套与导电圈相配的连接座,第二导电件可以是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导电圈或弹性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弹性片,所述导电圈和弹性片可以固定在安装杯体的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的主机座上,当杯体安装于所述主机座上,导电圈或弹性片抵触第二电极层,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和对应导电件接触的情况下,杯体才能通电发热。

所述杯座在对应杯体下方位置设置两处温控器,一处温控器电连接在第一导电件和电源之间,另一处温控器电连接在第二导电件和电源之间。两处温控器均设于杯体下方,作用是检测电阻发热层的发热温度,防止电阻发热层发热升温超过安全温度而产生安全隐患,当温控器检测到电阻发热层升温超过设定温度时,切断电源,防止杯体过热产生安全隐患。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均为覆于杯体外表面的涂层,且电阻发热层通过喷涂烧结固定于杯体外表面。两个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都为覆设的涂层,所述涂层可以是喷涂或其他常规工艺涂覆于杯体外表面,加工方便快捷;电阻发热层通过喷涂烧结固定于杯体外表面,喷涂烧结的电阻发热层牢固可靠,电阻发热层长时间通电发热也不会从杯体外表面脱落。所述电阻发热层一般为稀土材料,电阻发热层一般为银浆。

所述电阻发热层的发热功率在200W~2000W。将电阻发热层的发热功率限制在200W~2000W,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常用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的工作需要。

电阻发热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在杯体上所处位置绝缘导热,所述杯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玻璃杯体。杯体为一体成型,杯体的耐压性能好,安全性高,也不会出现连接死角和连接间隙,方便清洗、不易藏污纳垢,更不会因为连接处密封不好发生滴漏;透明或半透明状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食材的受热状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具体的可以选用玻璃或其它耐温塑料材质制作杯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形成的杯体,只需要喷涂电阻发热层与电极层的位置为绝缘导热材质即可,比如说,杯体可以时多端拼接形成的,在设置电阻发热层与电极层部分为绝缘导热性能好的材质,在他部位可以是利于产品的材质,比如,可以透明但是不绝缘或者不导热的材质形成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外表面覆设电阻发热层和两个电极层,通电后两个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连接形成回路,使电阻发热层发热,利用覆于杯体外表面的电阻发热层对杯体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区域不受杯体形状制约,加热效率高,当杯体采用绝缘材质制作时,杯体的热惯性小,加热效果易控制,加热时不易发生糊底;两个电极层和电阻发热层可以采用多种不同位置与形状组合覆于杯体上,以根据杯体形状灵活选择,实现杯体上不同加热区域;杯体通过连接支架安装于杯座上,其中杯体与连接支架通过螺纹为可拆卸的安装固定,装拆便捷、可靠,杯座固定于耐温底座上,耐温底座在杯体加热产生的高温环境下能保持稳定形态不发生变形,可靠承托固定其上的杯座以及安装于杯座上的连接支架和杯体;通过两个导电件电连两个电极层和电源,杯体可拆卸安装的同时又能很方便对杯体上的电极层通电,避免杯体要连导线接电源带来的诸多不便;在杯体下方设置两处和两个导电件连接的温控器来检测电阻发热层的发热温度,防止电阻发热层发热升温超过安全温度而产生安全隐患,超过设定温度时切断供电;杯体为一体成型的透明或半透明状,没有连接死角和连接间隙,更易于清洗,也不会发生因为连接处密封不好导致的滴漏,透明或半透明状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食材的受热状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杯体示意图一。

图2:实施例1杯体示意图二。

图3:实施例1杯体组装示意图。

图4:实施例2杯体和导电圈安装示意图。

图5:图4中导电圈示意图。

图6:实施例3杯体示意图。

图7:实施例4杯体示意图。

图8:实施例5杯体示意图一。

图9:实施例3杯体示意图二。

图中:1.侧壁、2.底壁、3.电阻发热层、4.第一电极层、5.第二电极层、6.连接支架、7.外螺纹、8.内螺纹、9.杯座、10.耐温底座、11.第一导电件、12.第二导电件、13.导电圈、14.温控器、15.接电端子、16.凹腔、17.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杯体包括底壁2和环绕底壁的侧壁1,所述杯体外表面覆有电阻发热层3和第一电极层4以及第二电极层5,电阻发热层和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在的杯体为绝缘体,所述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均与电阻发热层3相连接,所述电阻发热层3覆满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第二电极层5之间,且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互不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接电源。

通电后两个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连接形成回路,使电阻发热层发热,覆于杯体表面的电阻发热层能够对杯体进行均匀加热,电阻发热层对应的加热区域不受杯体形状制约,加热效率高;所述绝缘体可以是杯体直接用绝缘材质制作获取,在本实施例中,杯体由绝缘的透明玻璃材质一体成型制作。此外杯体还可以采用耐高温的塑料材质制作,杯体也为绝缘体,或者杯体用不锈钢金属制作,在金属杯体上涂覆绝缘涂料形成绝缘体,或者在金属杯体上包覆绝缘材料形成绝缘体;所述电源可以是交流电或直流电。

所述杯体为一体成型的透明或半透明状,具体的杯体用透明玻璃材质制作,玻璃制作的杯体热惯性小,加热效果易控制,加热时不易发生糊底;一体成型的透明玻璃杯体没有连接死角和连接间隙,更易于清洗,也不会发生因为连接处密封不好导致的滴漏,透明或半透明状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食材受热状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一体成型的玻璃杯体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杯体的底壁和侧壁都是绝缘体,电阻发热层和两个电极层可以直接覆设在杯体外表面。此外,杯体还可以采用耐温塑料或其它具备透明或半透明特性的耐高温的绝缘材质制作,以满足杯体透明、绝缘覆设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的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第二电极层5之间等距,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值为c。所述电阻发热层3通过喷涂烧结工艺固定于杯体外表面,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喷涂覆于杯体外表面。喷涂烧结的电阻发热层牢固可靠,电阻发热层长时间通电发热也不会从杯体上脱落;两个电极层是喷涂于杯体上的涂层,加工方便快捷。

所述第一电极层4绕侧壁成封闭环形覆于杯体的侧壁1,第二电极层5覆于杯体的底壁2,电阻发热层3覆满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杯体外表面。由于电阻发热层覆满两个电极层之间的杯体外表面,当两个电极层接电源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组成通电回路,电阻发热层通电发热,加热容器体。此外,第一电极层也可以是非封闭的环形覆设,电阻发热层仅覆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部分杯体外表面,并不覆满两个电极层之间的全部杯体外表面,只要电阻发热层和两个电极层有连接就能使电阻发热层通电发热,此时电阻发热层的发热效果不如本实施例中电阻发热层覆满两个电极层之间时的情况;无论是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以及电阻发热层,只要在杯体外表面覆设并确保三者相连能在通电后形成回路,就能对杯体进行加热,两个电极层和电阻发热层的覆设形状不受限制。

所述杯体下部的侧壁1上还设有外螺纹7,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以及电阻发热层3均位于外螺纹7的下方,杯体下部螺接固定连接支架6,所述连接支架6上设有和外螺纹7相配的内螺纹8,连接支架6架设于杯座9外缘上,杯体的侧壁1在外螺纹7上方位置设置一处变径部17 ,变径部上方的杯体外径大于下方的杯体外径,当杯体随连接支架架设在杯座上时,杯体下部陷入杯座9上形成的凹腔16内,杯座9固定于耐温底座10上。杯体通过连接支架安装于杯座上,其中杯体与连接支架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的安装固定,装拆便捷、可靠;耐温底座在杯体加热产生的高温环境下能保持稳定形态不发生变形,以可靠承托固定其上的杯座以及安装于杯座上的连接支架和杯体。

所述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件11和第二导电件12连接电源,两个导电件为固定在杯座9内壁上的两个弹性片,当杯体随连接支架装于杯座上时,由于杯体下部陷于杯座的内凹腔中压紧两个弹性片,两个弹性片各自弹性抵触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当杯体和弹性片压紧接触时,弹性片弹性抵触两个电极层,杯体才能通电发热,当杯体移离,弹性片和电极层的弹性接触解除,杯体无法通电发热;弹性片结构简单,工艺要求和制造成本都较低,可以快速批量生产。

所述杯座9在对应杯体下方位置设置两处温控器14,一处温控器14电连接在第一导电件11和电源之间,另一处温控器14电连接在第二导电件12和电源之间。两处温控器均设于杯体下方,作用是检测电阻发热层的发热温度,防止电阻发热层发热升温超过安全温度而产生安全隐患,当温控器检测到电阻发热层升温超过设定温度时,切断电源,防止杯体过热产生安全隐患。

实施例 2: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加热容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杯体上套置固定的圆形导电圈13,所述导电圈13环绕紧贴第一电极层4,导电圈边缘设有接电端子15,杯座内壁上设有和所述接电端子相匹配的接电端座(图中未示),所述接电端座接电源,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由于第一导电件为套置固定于杯体上的导电圈,第一导电件与杯体为一体结构,需要在安装杯体的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的主机座上配套与导电圈相配的连接座,使用时,杯体下部陷于杯座上凹腔内,导电圈的接电端子和接电端座连接,对第一电极层通电。此外,第二导电件可以是同样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导电圈或实施例1中图3所示弹性抵触第二电极层的弹性片,所述导电圈和弹性片可以固定在安装杯体的豆浆机或食品加工机的主机座上,当杯体安装于所述主机座上,导电圈或弹性片抵触第二电极层,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和对应导电件接触的情况下,杯体才能通电发热。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一种加热容器,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均喷涂覆于杯体的底壁2上,其中第一电极层4呈封闭环形覆于底壁2上,第二电极层5位于第一电极层4的环形内侧,电阻发热层3覆满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之间的底壁2,杯座9内壁固定两个和电极层相匹配的弹性片,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使用时,电阻发热层所在的杯体底壁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也可以参考实施例2的结构,只要能够对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进行导电连接,让电阻发热层通电发热即可。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一种加热容器,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均喷涂覆于杯体下部的侧壁1上,两个电极层均绕侧壁1连续成封闭环形,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隔开上下分布,两电极层之间的侧壁1上喷涂烧结覆满电阻发热层3,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电阻发热层3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a,所述第二电极层5与所述电阻发热层3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b,其中第一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的连接长度为杯体侧壁周长,第二电极层与电阻发热层之间的连接长度也为杯体侧壁的周长,即a=b,杯座9内壁固定两个和电极层相匹配的弹性片,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两个电极层之间等距,且与电阻发热层之间的连接长度一致,也就是说,两个电极层之间是平行设置的,这样其之间的电阻发热层也是一个矩形状的发热层,两个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电流在电阻发热层上均匀流过,这样相当与产生的热量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发热不均的问题。使用时,电阻发热层所在的杯体侧壁部分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也可以参考实施例2的结构,只要能够对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进行导电连接,让电阻发热层通电发热即可。

实施例5:

如图8-9所示,当所述加热容器需要底加或或者底侧同时加热时,为了更好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底加热或者底侧加热时,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平行设置,从而确保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电阻发热层3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a,所述第二电极层5与所述电阻发热层3之间连接的长度值为b,其中a=b。从而确保电阻发热层的加热均匀。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电阻发热层设置为正方形,即a=b=c。这样可以功率一定的条件下,电阻发热层的面积最合理,且发热更均匀。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