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方便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849发布日期:2018-11-02 21: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及饮食健康,对果蔬汁饮品的营养和口感要求也逐渐提升,工作之余,现榨一杯鲜果汁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舒缓疲劳和解压的方式。现有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一般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方的压榨组件,压榨组件包括集汁腔,横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以及设置于集汁腔一端的端盖。用户在将压榨组件安装到机座上时无法确定压榨组件是否安装到位,影响用户体验。而且一旦压榨组件未安装到位,则会导致螺杆轴与电机轴的传动连接不可靠,电机轴无法正常驱动螺杆转动,影响榨汁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易拆装,整机结构造型别具一格且出汁率高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以及横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机座内设有电机,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集汁腔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汁口,其中,所述机座前端面设有安装面板和安装座,集汁腔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面板与电机固定连接,安装座和安装面板中心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对集汁腔后端锁止的锁扣,锁扣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锁扣包括固定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同一侧的按键凸起和锁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靠近安装面板一侧设有螺钉柱,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锁扣通过固定孔套设于螺钉柱上,螺钉柱上通过螺钉对锁扣轴向限位,使锁扣沿螺钉柱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柱上还套设有对锁扣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周向设有卡槽,集汁腔后端周向设有与卡槽旋转配合或直插配合的卡扣,集汁腔通过卡扣与安装座连接,卡槽处设有供锁止凸起穿过的第一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或安装面板上设有供按键凸起穿过的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的,集汁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与卡扣接触并形成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集汁腔外壁之间的角度为α,60°≤α≤120°。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侧设有环形围边,集汁腔后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围边配合的加强环,所述卡扣周向设置于加强环的外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围绕轴孔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面板上设有与安装通孔对应的过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和过孔将安装座与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底座位于出汁口下方;或者,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端与底座连接,支撑座上端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压榨组件下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端”是指靠近电机轴一端,所述的“前端”是指远离电机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面板界定了安装座与机座的安装位置,而安装座将电机固定在机座内,电机轴从所述轴孔穿过并与螺杆轴传动连接。安装座还与集汁腔后端连接,从而将集汁腔固定。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对集汁腔后端锁止的锁扣,锁扣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锁扣无需通过机座或安装面板装配,简化了锁扣的安装结构,锁扣直接设置在安装座上,方便安装座和整机的组装,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锁扣用于周向锁止集汁腔,以保证集汁腔与安装座安装到位,且防止集汁腔周向转动。当需要从机座上拆下集汁腔时,按动锁扣对集汁腔后端进行解锁,即可轻松拆除,方便用户操作。

2、锁扣包括固定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同一侧的按键凸起和锁止凸起,按键凸起方便用户按动,当按下按键凸起时,锁止凸起随按键凸起联动并向安装座内退缩,以对集汁腔后端解锁,此时用户可以轻松取下集汁腔。相应的,当集汁腔安装到安装座并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凸出于安装座的前端面,以对集汁腔锁止,防止集汁腔反转,锁扣结构简单且强度好且耐用,使集汁腔与安装座连接可靠且易拆装。

3、锁扣通过固定孔套设在螺钉柱上,并沿螺钉柱运动稳定,而螺钉柱也为锁扣提供了充分的运动行程,以保证用户按动所述按键凸起的手感舒适,同时锁止凸起的运动行程也使得锁扣对集汁腔锁止可靠,而且集汁腔防转效果更好。螺钉柱顶端通过螺钉对锁扣进行轴向限位,螺钉柱上套设弹性复位件,当手指松开所述按键凸起且集汁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并顺利复位,使锁止凸起抵住集汁腔后端,操作简单且复位可靠。

4、安装座设有卡槽,集汁腔后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集汁腔后端的卡扣与卡槽旋转式配合,则所述卡槽为旋转式卡槽,卡扣为旋转式卡扣。卡槽处设有供锁止凸起穿过的第一安装槽,安装座或者安装面板上设有供按键凸起穿过的第二安装槽,锁止凸起常态下凸出于第一安装槽设置,按键凸起同样凸出于第二安装槽设置,用户按下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同步缩回安装座内,集汁腔旋转并使卡扣顺利旋入卡槽内,松开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回弹并抵接所述卡扣的一侧,防止集汁腔反转并从卡槽内脱离。当第二安装槽设置于安装座上时,距离第一安装槽及锁止凸起较近,锁扣整体占用体积减小,且方便锁扣和安装座的安装,无需对按键凸起进行二次对位。当第二安装槽设置于安装面板上时,距离第一安装槽及锁止凸起较远,用户操作方便,不易受到集汁腔的干涉。

6、集汁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与卡扣接触并形成配合面,以阻止集汁腔周向转动,所述配合面与集汁腔的外壁之间的角度为α,60°≤α≤120°,当集汁腔在物料或螺杆的作用下相对于旋转式卡槽反向转动时,卡扣通过所述配合面对锁止凸起施加推力,此时配合面与集汁腔外壁之间的角度尤为重要,上述范围能够保证卡扣对锁止凸起施加的推力与锁止凸起通过配合面对卡扣的反作用力完全抵消,保证集汁腔被锁扣锁止,锁扣防止集汁腔周向转动的效果最好,防转可靠。当α小于60°时,卡扣相对于集汁腔外壁角度太小不利于生产制造,脱模困难,且卡扣与集汁腔连接处容易断裂。当α大于120°时,配合面相对于集汁腔外壁过于平缓,锁止凸起很有可能被卡扣施加推力并通过第一安装槽缩入安装座内,从而失去对集汁腔的周向锁止效果。

7、安装座上位于卡槽内侧设有环形围边,集汁腔后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围边配合的加强环,进一步提升集汁腔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集汁腔后端的稳定性,使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集汁腔后端不易晃动。

8、安装座上围绕轴孔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面板上设有对应安装通孔的过孔,螺钉依次穿过安装通孔和过孔将安装座与电机固定连接,而锁扣随安装座也被固定设置,不仅电机在机座内固定可靠,而且锁扣无需与机座配合固定,简化了锁扣的安装,大大提升了生产组装效率。

9、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底座位于出汁口下方,底座用于放置接汁容器,同时利于整机平衡,当压榨组件被锁扣锁定到机座一侧上时,底座可以放置机座向压榨组件方向倾倒。当然,压榨组件还可以设置成双端固定结构,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端与底座连接,支撑座上端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压榨组件下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避免压榨组件前端悬空,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支撑,榨汁机整机结构更稳定。所述支撑座本身对榨汁机造型及视觉带来冲击,大大提升了整机造型品质和质感,用户感官体验和使用体验均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安装座与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安装座和锁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锁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集汁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锁止凸起与卡扣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二中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1、安装面板;111、过孔;112、轴孔;113、避让口;12、底座;13、支撑座;131、支撑部;14、旋转锁定件;2、安装座;21、螺钉柱;211、螺钉;212、弹性复位件;213、卡槽;214、第一安装槽;215、第二安装槽;216、围边;217、安装通孔;3、锁扣;31、固定座;311、固定孔;32、按键凸起;33、锁止凸起;4、集汁腔;41、卡扣;42、加强环;43、进料口;44、出汁口;5、螺杆;51、螺杆体;52、螺杆轴;6、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安装方便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4以及横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5,机座内设有电机,螺杆包括螺杆体51和螺杆轴52,集汁腔4上设有进料口43和出汁口44,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12,底座12位于出汁口44下方,用于放置接汁容器,其中,所述机座前端面设有安装面板11和安装座2,集汁腔一端与安装座2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6,端盖上设有出渣口,所述安装座2通过安装面板11与电机固定连接,安装座2和安装面板11中心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112,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对集汁腔4后端锁止的锁扣3,锁扣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上。安装面板11界定了安装座2在机座1上的安装位置,而安装座2相当于电机支架将电机固定在机座1内,电机轴从所述轴孔112穿过并与螺杆轴52传动连接。安装座2还与集汁腔4后端连接,从而将集汁腔固定。所述锁扣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锁扣3无需通过机座1或安装面板11装配,简化了锁扣3的安装结构,锁扣3直接设置在安装座2上,方便安装座和整机的组装,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锁扣3用于锁止集汁腔,以保证集汁腔与安装座2安装到位,且防止集汁腔4周向转动。当需要从机座上拆下集汁腔时,按动锁扣对集汁腔后端进行解锁,即可轻松拆除,方便用户操作。

如图2至图5所示,锁扣3包括固定座31,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同一侧的按键凸起32和锁止凸起33,按键凸起32方便用户按动,当按下按键凸起32时,锁止凸起33随按键凸起联动并向安装座2内退缩,以对集汁腔4后端解锁,此时用户可以轻松取下集汁腔。相应的,当集汁腔安装到安装座并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33凸出于安装座2的前端面,以对集汁腔锁止,防止集汁腔反转,锁扣结构简单且强度好且耐用,使集汁腔与安装座连接可靠且易拆装。

所述安装座2靠近安装面板11一侧设有螺钉柱21,所述固定座31上设有固定孔311,锁扣3通过固定孔311套设于螺钉柱21上,螺钉柱21通过螺钉211对锁扣轴向限位,使锁扣3沿螺钉柱轴向移动。锁扣3沿螺钉柱运动稳定,而螺钉柱21也为锁扣提供了充分的运动行程,以保证用户按动所述按键凸起32的手感舒适,同时锁止凸起33的运动行程也使得锁扣对集汁腔4锁止可靠,而且集汁腔4防转效果更好。螺钉柱21顶端通过螺钉和垫片对锁扣3进行轴向限位,螺钉柱上套设对锁扣复位的弹性复位件21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212具体为弹簧,当手指松开所述按键凸起32且集汁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33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并顺利复位,使锁止凸起33抵住集汁腔后端,操作简单且复位可靠。本实施例中还在安装面板11上还设置了避让所述锁扣的避让口113,以使锁扣具备更充足的运行距离。这样设置也将安装座2轴向距离缩小并减小了整机轴向尺寸,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上周向设有旋转式卡槽213,集汁腔后端周向设有与卡槽旋转配合的旋转式卡扣41,集汁腔通过卡扣41与安装座2连接,安装座位于卡槽处设有供锁止凸起33穿过的第一安装槽214,安装座上还设有供按键凸起32穿过的第二安装槽215,第二安装槽215设置于安装座2与集汁腔4连接处以外的位置,方便用户按动所述按键凸起32,锁止凸起33常态下凸出于第一安装槽214设置,按键凸起32同样凸出于第二安装槽215设置,用户按下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同步缩回安装座2内,集汁腔旋转并使卡扣顺利旋入卡槽213内,松开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回弹并抵接所述卡扣41的一侧,防止集汁腔反转并从卡槽内脱离。当第二安装槽215设置于安装座2上时,距离第一安装槽214及锁止凸起33较近,锁扣3整体占用体积减小,且方便锁扣和安装座的安装,无需对按键凸起32进行二次对位安装。

如图6所示,集汁腔4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33与卡扣41接触并形成配合面,以阻止集汁腔周向转动,所述配合面与集汁腔的外壁之间的角度为α,60°≤α≤120°,由于锁止凸起33和卡扣41接触配合,α相当于卡扣所在位置处的集汁腔外壁切线与配合面之间形成的角度,本实施例中,α为75°,当集汁腔4在物料和螺杆5的作用下相对于卡槽213反向转动时,卡扣通过所述配合面对锁止凸起施加推力,此时配合面与集汁腔外壁之间的角度尤为重要,所述配合面保证卡扣对锁止凸起施加的推力与锁止凸起通过配合面对卡扣的反作用力完全抵消,保证集汁腔被锁扣锁止,锁扣防止集汁腔周向转动的效果最好,防转可靠。

所述安装座2上位于卡槽内侧设有环形围边216,集汁腔后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围边配合的加强环42,所述卡扣41周向设置于加强环42的外环面上。这样设置进一步提升集汁腔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集汁腔后端的稳定性,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集汁腔后端不易晃动。所述安装座2上围绕轴孔设有多个安装通孔217,安装面板上设有与安装通孔对应的过孔111,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和过孔分别设置四个,螺钉211依次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和过孔将安装座与电机固定连接。此时锁扣随安装座也被固定设置,不仅电机在机座内固定可靠,而且锁扣无需与机座配合固定,简化了锁扣的安装,大大提升了生产组装效率。

锁止凸起与第一安装槽214之间的配合间隙为B,0.15mm≤B≤0.6mm,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间隙值为0.3mm,这样设置保证锁止凸起33能够在第一安装槽214内顺畅活动,防止锁止凸起33卡在安装槽边缘卡死,避免对集汁腔锁止失效。上述间隙还使得按键凸起按下时,锁止凸起沿螺钉柱轴向运动,不易径向摆动。当B小于0.15mm时,锁止凸起容易卡死,且锁止凸起与第一安装槽槽口边缘容易发生摩擦,影响用户按动按键凸起的手感体验。当B大于0.6mm时,第一安装槽不能对锁止凸起起到很好的导向所用,所示锁止凸起容易带动锁扣整体径向摆动,且安装座的强度也受到影响。

可以理解的,所述弹性复位件还可以为套设于螺钉柱上的硅橡胶管,满足锁扣复位的同时,还起到防水密封作用。

可以理解的,集汁腔后端周向设有与卡槽直插配合的卡扣,集汁腔通过卡扣与安装座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安装槽还可以设置于安装面板上时,距离第一安装槽及锁止凸起较远,用户操作方便,不易受到集汁腔的干涉。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机座结构不同。具体的,所述机座1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12,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13,支撑座下端与底座12连接,支撑座上端包括支撑部131,支撑部131与端盖6下部配合并对集汁腔前端和端盖6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座上端设有对端盖6进行锁定的旋转锁定件14,所述旋转锁定件14铰接于支撑部131一侧,并以支撑部上端一侧为旋转支点旋转,将所述端盖6锁定或解锁。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对集汁腔后端锁止的锁扣3。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