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6586发布日期:2018-10-19 19:0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热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锅体上设有流体导流槽,器具体上设有可容纳导流槽的凹槽,凹槽处设有活动检测装置的智能电热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饭锅、电蒸锅、电炖锅、电压力锅、电水壶、养生壶等电热器具,实现智能控制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容器外侧底部或侧面的温度检测法,或容器内部上下的温度检测法。

采用容器外侧底部或侧面温度检测法的电热器具,为了获得较准确的检测信号,不仅对检测和热传导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有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容器材质的热传导系数大小也有苛刻的要求,使得器具可采用的加热方式,容器可选择的材质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容器中不同的盛装容量,不同的物体温度,都会造成检测信号产生差异,从而降低器具智能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容器内部上下温度检测法的电热器具,虽然部分解决了采用容器外侧底部或侧面温度检测法的电热器具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这种检测方法必须将传感器固定在容器内部,以容器内部的液体作为检测对象,故不仅对传感器和传感器安装处的密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避免使用中,清洗或干烧损坏密封,产品的功能设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养生壶不能设置煮饭、煎炸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在锅体上设置外凸的流体导流槽,器具体上设置可容纳导流槽的凹槽,凹槽处设置活动的蒸汽检测装置,将专利号zl201621098434.0,“电热烹饪器具的新型测控装置”专利提出的蒸汽检测理论,用具体的结构实施方案加以实现,以解决现有智能电热器具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改变或强化电热器具现有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拓宽电热器具在加热方式和容器材质上的选择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其特征包括:

锅具:所述锅具包括具有盛装加热物体的锅体,可遮掩锅体顶部开口的锅盖,所述锅体上设有可排放蒸汽和易于翻倒液体的外凸导流槽,以及便于取放挪动锅体的把手;

器具体:所述器具体包括由电子元件组成具有控制加热状态的主板,与主板电气连接,由电子元件组成具有人机互动能力的操控板,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从外界导入电能的电源线,为主板提供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以及对主板、操控板、热源、锅体、检测装置起安装、防护作用的外包件;

外包件:所述外包件是由多个结构件组成,内侧设有形状、尺寸与锅体匹配,上部呈开口状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设有可容纳导流槽的凹槽;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是活动设置在外包件的凹槽处,以导流槽导出的蒸汽作为检测对象,当取放锅体时可发生位置变化的器件;

所述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是指只有当锅体上的导流槽与器具体的凹槽对应后,锅体才能完整的放入器具体中,同时完整放入器具体中的锅体,将驱动检测装置运动到导流槽开口处检测位置的电热器具。

本发明的附加技术方案是:

所述锅盖与锅体和器具体均为可分离结构,或是与锅体呈可分离结构与器具体呈活动的连体结构。

所述锅体上的把手是1个,或是2个,再或是锅体口部外翻的凸边。

所述检测装置产生的运动是由导流槽驱动,或是由把手驱动。

所述检测装置的运动是转动,或是滑动,再或是兼具滑动和转动的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锅体上外凸的导流槽,不仅方便了液态物体的翻倒,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而且规范了蒸汽的流动方向,避免了高温蒸汽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导流槽、凹槽、活动检测装置间,相互配合的动态设计方案,构成了一套既有蒸汽定向流动、检测,揭放锅盖、取放锅体都极为自由、便捷,对液体加热进程和沸腾状态,又能快速反应的新型检测方案。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借助专利号zl201621098434.0专利的理论,可有效解决电热器具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产品多元化热源技术和不同材质容器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其余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明显,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锅具的轴测视图;

图2是实施例锅具的剖视视图;

图3是实施例锅体的轴测视图;

图4是实施例电热器具的轴测分解视图;

图5是实施例锅体没有完全放入器具体中时电热器具的轴测视图;

图6是实施例锅体没有完全放入器具体中时电热器具的剖视视图;

图7是实施例锅体完整放热器具体后电热器具的轴测视图;

图8是实施例锅体完整放热器具体后电热器具的剖视视图;

图9是实施例器具体没有设置检查装置时的轴测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导流槽与凹槽没有对应锅体放不进器具体时的轴测视图。

附图标记:5、锅具;51、锅盖;52、锅体;52a、导流槽;52b、把手;6、器具体;6a、空腔;6b、凹槽;7、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器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描述中涉及名词术语的说明。热源:是指热传导发热盘,热辐射发热盘,光波加热管,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等;不同材质容器:是指可用玻璃、陶瓷、麦饭石、不锈钢、钛金属、铝合金等做成的内锅或锅体;结构件:是指由金属或非金属通过机械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状、结构,能够承受载荷,相互间采用螺钉、扣接等机械连接,可进行组合的零部件;活动的连体结构:是指两个零件通过铰链连为一体,彼此之间可以产生滑动或转动的连接结构,如电饭煲锅体与锅盖的连接方式;可分离结构:是指多个具有独立特性的零部件,不需要借助工具,用手可将它们组合或分离的连接方式;完整放入:是指锅体放入器具体后,锅体处于正常的设计使用位置,能充分发挥电热器具性能的状态;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锅体等同于公知技术的内锅、壶体,器具体类似公知技术所称的锅体;而“活动”、“运动”、“滑动”、“转动”等名词术语,应在公知技术的基础上做广义理解,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所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10,对本发明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进行综合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包括:

锅具(5):所述锅具(5)包括具有盛装加热物体,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锅体(52),可遮掩锅体(52)顶部开口,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盖(51),所述锅体(52)上设有可排放蒸汽和易于翻倒液体的外凸导流槽(52a),以及便于取放挪动锅体(52)的把手(52b);进一步地,所述外凸导流槽(52a)是与锅体(52)连为一体,两端开口的空心管,或是锅体(52)上沿外翻的外凸凹槽,所述锅体(52)上的把手(52b)是1个,或是2个,再或是锅体(52)口部外翻的凸边。

器具体(6):所述器具体(6)与公知技术的锅体类似,如电饭锅、电压力锅电蒸锅等所称的锅体,包括由电子元件组成具有控制加热状态的主板,与主板电气连接,由电子元件组成具有人机互动能力的操控板,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从外界导入电能的电源线,为主板提供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7),以及对主板、操控板、热源、锅体(52)、检测装置(7)起安装、防护作用,由多个结构件组成,内侧设有形状、尺寸与锅体(52)匹配,上部呈开口状的空腔(6a),且空腔(6a)侧壁设有可容纳导流槽(52a)凹槽(6b)的的外包件;由于所述的电源线、主板、操控板、热源、外包件都是电热器具中的常用器件,它们的具体作用、安装方式、连接关系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突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描述,故本文和附图中均不再做累述的说明和标示。

检测装置(7):所述检测装置(7)是活动设置在外包件的凹槽(6b)处,以导流槽(52a)导出的蒸汽作为检测对象,当取放锅体(52)时,在导流槽(52a)或把手(52b)作用下,可发生位置变化的器件。

所述设有导流槽(52a)和活动检测装置(7)的电热器具,是指锅盖(51)与锅体(52)和器具体(6)均为可分离结构,或锅盖(51)与锅体(52)呈可分离结构,与器具体(6)呈活动连体结构的电热器具,只有当锅体(52)上的导流槽(52a)与器具体(6)的凹槽(6b)对应后,锅体(52)才能完整的放入器具体(6)中,同时完整放入器具体(6)中的锅体(52),将驱动检测装置(7)以转动、滑动、或兼具滑动和转动的形式,运动到导流槽(52a)开口处检测位置的电热器具。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至图10,对本发明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作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设有导流槽和活动检测装置的电热器具包括:

如图1-图3所示的锅具(5),包括: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锅体(52)和锅盖(51);所述锅体(52)上设有由锅体(52)上沿外翻,类似鹰嘴的外凸凹槽状,可排放蒸汽和易于翻倒液体的导流槽(52a),以及便于取放挪动锅体的2个对称把手(52b)。

如图9所示的器具体(6),包括:与公知电热器具功能、作用相同或近似的零部件,电源线、主板、操控板、热源、外包件,其与公知技术的不同在于,所述外包件由多个结构件组成(类似公知技术的外锅、底座、外壳、支撑环等),内侧设有形状、尺寸与锅体(52)匹配,上部呈开口状的空腔(6a),空腔(6a)侧壁设有与空腔(6a)相通,可容纳导流槽(52a)的凹槽(6b);凹槽(6b)处安装有如图4的左图所示,以导流槽(52a)导出的蒸汽作为检测对象,当取放锅体(52)时,在导流槽(52a)作用下,可发生位置变化的检测装置(7)。

如图10所示,设有导流槽(52a)和活动检测装置(7)的电热器具,是指锅盖(51)与锅体(52)和器具体(6)均为可分离结构的电热器具,当锅体(52)上的导流槽(52a)偏离器具体(6)的凹槽(6b)后,从空腔(6a)开口放入器具体(6)中的锅体(52),只有导流槽(52a)以下的部位可放入器具体(6)中,没有受到导流槽(52a)作用的检测装置(7)保持位置不变。

如图5-图8所示,设有导流槽(52a)和活动检测装置(7)的电热器具,是指锅盖(51)与锅体(52)和器具体(6)均为可分离结构,主板与检测装置(7)电气连接的电热器具。当锅体(52)上的导流槽(52a)与器具体(6)的凹槽(6b)对应后,从空腔(6a)开口放入器具体(6)中的锅体(52),可沿器具体(6)空腔(6a)完整的放入器具体(6)中,在放置锅体(52)的过程中,随着锅体(52)放入深度的增加,导流槽(52a)驱动检测装置(7)产生转动,当锅体(52)完整放入器具体(6)后,检测装置(7)同步转动到导流槽(52a)上部开口处的检测位置;当电热器具加热产生蒸汽后,从导流槽(52a)导流出的蒸汽,一方面只能从凹槽(6b)处定向排放,另一方面与检测装置(7)产生快速接触,使得检测装置(7)获得相应的检测信号,检测装置(7)再将信号传送给主板,主板根据功能和程序设置,以及检测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电热器具的智能控制;当加热完成后,在抬起锅具(5)时,随着导流槽(52a)的升高,检测装置(7)在其它零件的辅助下,可逐渐回复到原有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