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5958发布日期:2020-02-22 02:4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尤其是一种集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洗碗机推出至今,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功的将饭后洗碗变成了自动化,智能化,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解放双手。

而渣篮作为洗碗机重要的组成部件,其作用主要是餐具在洗碗机内进行清洗时,将表面清洗下来的残渣收集起来,避免随着水流在洗碗机的槽体内反复冲刷。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10750968.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内还设有渣篮和加热器,渣篮的上端低于或平齐于沥水板,用于盛装清洗后的残渣,以避免堵塞与渣篮连通的出水管道。

渣篮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洗碗机的除渣功能,目前洗碗机上使用的渣篮结构通常为鱼兜式渣篮,如图4所示,其主要作用是避免残渣从渣篮内再次出来,然而这种渣篮结构,其下部采用直筒结构12’,在洗碗机工作时,由于外周渣网的存在,水泵从渣篮内吸出水时,水流会在渣篮上、下两部分过渡的直角处产生漩涡,一是导致进入渣篮的水不能及时被水泵吸出,产生回水不及时的现象,二是漩涡会导致大量残渣吸附在下部的侧壁面上,清洗起来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集渣效果、便于清洁的集渣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渣装置,包括渣篮,所述渣篮包括用于进混合有残渣的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下方的用于排出残渣和水的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呈倒置的截头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从第一部分底面边缘、由上至下地向内倾斜延伸。

为便于进水,所述第一部分呈上开口的中空圆柱形,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壁上形成有进水口、底面则构成进水面,所述进水面的中间开设有与第二部分连通的下水口。

为加快水流进入渣篮的速度,所述进水面为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进水面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0°~30°。

为便于排出残渣和水,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间形成有分别与出水口和第一部分的下水口连通的通道。

为避免残渣回流,所述渣篮还包括位于第二部分下方的下端部,所述下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下端的直径。

为便于设置渣篮以及进行集渣,还包括设置在渣篮外周的渣网,所述渣网包括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下方的回水部,所述支撑部与渣篮的第一部分对应、并在周向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回水部外周面上设置有供分离后的水通过的滤网。

为便于分离残渣和水,所述渣网还包括位于回水部下方的集渣部,所述集渣部的顶面低于渣篮的底部,所述渣篮底部和集渣部的顶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水通道,而集渣部的中间形成有集渣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倒锥形结构使得渣篮内的水被水泵及时吸出而不会产生旋涡,由此不会有残渣吸附在渣篮的外周面,提高集渣功能,便于清洁;而进水面的斜面设计,使得水流能快速进入渣篮内,提高了集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渣装置的渣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渣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渣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集渣装置,包括渣篮1和设置在渣篮1外周的渣网2。

渣篮1包括用于进水(混合有残渣的水)的第一部分11,以及位于第一部分11下方的、用于排出残渣和水的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一体成型。其中,第一部分11呈上开口的中空圆柱形,其周壁上形成有进水口111,进水口111可具有多个,并且在周向上间隔布置。第一部分11的底面构成进水面112,进水面112的中间开设有下水口113。进水面112为由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优选的,进水面112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0°~30°。

第二部分12从第一部分11的底部向下延伸,其顶面即为第一部分11的底面。第二部分12的外周面从第一部分11底面边缘、由上至下地向内倾斜延伸,从而使得第二部分12呈倒置的截头圆锥形,由此避免了水流在此处产生漩涡,使得分离后的水及时被水泵吸出,避免残渣吸附在第二部分12的外周面上,同时如此形成的锥面结构方便清洗打理。第二部分12的底面开设有出水口121,第二部分12呈中空,即第二部分12的中间形成有通道122,通道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11的下水口113和第二部分12的出水口121,从而使得第一部分11的下水口113和第二部分12的出水口121连通。

渣篮1还包括位于第二部分12下方的下端部13,下端部13可呈圆柱形。下端部13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12下端的直径,从而避免残渣回流。

渣网2包括位于上方的支撑部21,以及位于支撑部21下方的回水部22,支撑部21呈中空圆柱形,并与渣篮1的第一部分11对应,用于使得集渣装置可以安装支撑在洗碗机内,支撑部21的周向上开设有入水口211,也可以为在周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其结构和位置与渣篮1上的进水口111对应,从而洗碗机槽体内的水可通过渣网2的入水口21和渣篮1的进水口111而进入到渣篮1的内部。回水部22可呈中空圆柱形,其外周面上设置有滤网221。

渣网2还包括位于回水部22下方的集渣部23,集渣部23的顶面低于渣篮1的底部,渣篮1底部和集渣部23的顶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水通道24,而集渣部23的中间形成有集渣口231,与渣篮1的出水口121对应,从渣篮1分离出的残渣可从集渣口231进入集渣部23内而被收集。

参见图3,水流流迹如箭头所示,混合有残渣的水通过渣网2的入水口211、渣篮1的进水口111后,进入到渣篮1的通道122内,残渣受到重力作用落入到渣网2的集渣部23内,而分离后的水则冲击到集渣部23的顶面后,反射向渣网2的滤网221,滤网221过滤掉残留的细小残渣,使得水流回到洗碗机的槽体内。

倒锥形结构使得渣篮1内的水被水泵及时吸出而不会产生旋涡,由此不会有残渣吸附在渣篮1的外周面,便于清洁;而进水面112的斜面设计,使得水流能快速进入渣篮1内,提高集渣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