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479发布日期:2019-03-30 08:3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通常具备防溢出检测功能,即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防溢检测组件检测到烹饪腔内发生泡沫溢出时,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手动降低加热功率,或自动触发烹饪器具的加热组件降低加热功率。

相关技术中,在对防溢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后,防溢检测组件将检测的溢出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加热频率降低,然而有的液体泡沫在停止加热的情况下,并不会立即破灭,泡沫产生的溢出信号还存在,使得烹饪效率变低,影响烹饪食物的口感,可能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用于与煲体扣合形成容纳部;防溢检测组件,设于上盖本体的下底板,连接至通信组件,用于检测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温度传感器,设于上盖本体上,连接至通信组件,用于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通信组件,设于上盖本体上,用于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以供加热控制组件结合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上盖本体与煲体能够拆卸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设置在上盖本体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的通信组件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具体地,加热控制组件在接收到溢出信号后,会调节加热功率降低至零,而在烹饪过程中,容纳部内的温度较高,泡沫可能会持续生成,且烹饪产生的部分泡沫不会立即破灭,溢出信号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值时,可以确定无新的溢出泡沫并清除溢出信号,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从而在保证烹饪过程不溢出的情况下,提高烹饪效率,能够有效地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包括环形极板和/或矩形极板,环形极板贴合下底板的边缘设置,矩形极板贴合下底板的边缘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防溢检测组件通常是基于电阻或电容对溢出泡沫进行检测,另外,由于下底板的边缘通常更靠近容纳部,因此,通过将环形极板或矩形极板贴合于下底板的边缘,可以提高防溢监测组件对溢出泡沫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且防溢检测组件可以为环形极板或矩形极板,能够贴合下底板的边缘形状,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具体地,当容纳部温度升高即将沸腾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蒸汽泡沫,由于蒸汽泡沫的影响,环形极板和/或矩形极板与容纳部的底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根据电容变化判断溢出状态。

其中,电容计算公式为:

其中,ε为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有效正对面积,d为两电容极板间的有效距离,k为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0005364,8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305,9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428,10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587,显而易见,蒸汽泡沫的出现导致电容值升高,因此,通过电容变化检测判断溢出状态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包括多个离散分布的弧形极板,多个弧形极板之间关于上盖本体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有弧形极板对溢出信号的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产生情况,有利于提高防溢检测组件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包括一个平铺于下底板设置的电容式极板,电容式极板与容纳部的底板在通电时对容纳部内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以供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确定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铺于下底板的电容式极板,实现对容纳部内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使得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的变化判断容纳部的溢出状态,有利于提高防溢检测组件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电容式极板,任两个电容式极板在通电时对下底板的指定区域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以供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确定下底板的指定区域是否生成溢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竖直的电容式极板,也即电容式极板向容纳部底部伸出,因此,溢出泡沫在接触下底板之前即被检测到,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防溢检测组件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铰接组件,设于上盖本体与煲体的连接处,通信组件与加热控制组件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设于铰接组件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信号传输线设于上盖本体与煲体的连接处的铰接组件内,提高了信号传递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有效地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的噪声影响,尤其是对温度信号的干扰,进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根据温度信号的变化值确定溢出泡沫消失,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信组件包括Wi-Fi通信组件、蓝牙通信组件、紫蜂通信组件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组件,加热控制组件设有能够与通信组件进行信号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使得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具有能耗低、近距离传递效率快且成本低等优点,并且上盖与煲体之间可以分离设置,有利于优化设计烹饪器具的硬件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出的上盖组件,用于检测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煲体,与上盖组件形成扣合的容纳部,煲体设有加热控制组件,加热控制组件结合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设置在上盖本体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的通信组件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煲体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连接至加热控制组件,并根据加热功率对容纳部进行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模组可由加热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调节加热功率,当检测到溢出信号时,加热控制组件控制加热模组降低加热功率至零,减少溢出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保证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充分沸腾。

其中,加热模组包括电磁加热模组、红外加热模组和电阻加热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或破壁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或破壁机等,也包括所有可以进行液体加热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生成溢出信号时,将指定加热功率减小至零;在减小加热功率至零后,判断温度减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在判定温度减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时,控制以指定加热功率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设置在上盖本体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的通信组件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温度减小值为2℃~5℃。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温度减小值可设置2℃~5℃之间,也即在检测到溢出信号后,对容纳部停止加热后,监控其温度减小值,在温度减小值为2~5℃时,可以确定溢出泡沫消失,进而快速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烹饪方法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上盖组件、102上盖本体、104防溢检测组件、106通信组件、108温度传感器、110铰接组件、200烹饪器具、202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盖组件100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盖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盖组件100,包括:上盖本体102,用于与煲体扣合形成容纳部;防溢检测组件104,设于上盖本体102的下底板,连接至通信组件106,用于检测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温度传感器108,设于上盖本体102上,连接至通信组件106,用于在防溢检测组件104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通信组件106,设于上盖本体102上,用于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以供加热控制组件结合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上盖本体102与煲体(图2所示的煲体202)能够拆卸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104设置在上盖本体102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102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108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经由信号处理装置112进行增强,再通过设于上盖本体102的通信组件106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108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最后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104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具体地,加热控制组件在接收到溢出信号后,会调节加热功率降低至零,而在烹饪过程中,容纳部内的温度较高,泡沫可能会持续生成,且烹饪产生的部分泡沫不会立即破灭,溢出信号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108检测到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值时,可以确定无新的溢出泡沫并清除溢出信号,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从而在保证烹饪过程不溢出的情况下,提高烹饪效率,能够有效地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

实施例一: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10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104包括环形极板和/或矩形极板,环形极板贴合下底板的边缘设置,矩形极板贴合下底板的边缘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防溢检测组件104通常是基于电阻或电容对溢出泡沫进行检测,另外,由于下底板的边缘通常更靠近容纳部,因此,通过将环形极板或矩形极板贴合于下底板的边缘,可以提高防溢监测组件对溢出泡沫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且防溢检测组件104可以为环形极板或矩形极板,能够贴合下底板的边缘形状,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具体地,当容纳部温度升高即将沸腾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蒸汽泡沫,由于蒸汽泡沫的影响,环形极板和/或矩形极板与容纳部的底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根据电容变化判断溢出状态。

其中,电容计算公式为:

其中,ε为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有效正对面积,d为两电容极板间的有效距离,k为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0005364,8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305,9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428,100℃时蒸汽(泡沫)的介电常数为1.00587,显而易见,蒸汽泡沫的出现导致电容值升高,因此,通过电容变化检测判断溢出状态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溢检测组件104对电容变化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在可在防溢检测组件104环形极板和/或矩形极板的表面设置PCB漏铜层。

实施例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10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104包括多个离散分布的弧形极板,多个弧形极板之间关于上盖本体102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有弧形极板对溢出信号的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产生情况,有利于提高防溢检测组件104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10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104包括一个平铺于下底板设置的电容式极板,电容式极板与容纳部的底板在通电时对容纳部内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以供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确定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铺于下底板的电容式极板,实现对容纳部内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使得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的变化判断容纳部的溢出状态,有利于提高防溢检测组件104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防溢检测组件10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检测组件104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电容式极板,任两个电容式极板在通电时对下底板的指定区域的电容值进行检测,以供加热控制组件根据电容值确定下底板的指定区域是否生成溢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竖直的电容式极板,也即电容式极板向容纳部底部伸出,因此,溢出泡沫在接触下底板之前即被检测到,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防溢检测组件104对溢出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铰接组件110,设于上盖本体102与煲体的连接处,通信组件106与加热控制组件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设于铰接组件110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信号传输线设于上盖本体102与煲体的连接处的铰接组件110内,提高了信号传递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有效地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的噪声影响,尤其是对温度信号的干扰,进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根据温度信号的变化值确定溢出泡沫消失,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信组件106包括Wi-Fi通信组件106、蓝牙通信组件106、紫蜂通信组件106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组件106,加热控制组件设有能够与通信组件106进行信号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使得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具有能耗低、近距离传递效率快且成本低等优点,并且上盖与煲体之间可以分离设置,有利于优化设计烹饪器具的硬件连接结构。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出的上盖组件100,用于检测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煲体202,与上盖组件100形成扣合的容纳部,煲体202设有加热控制组件,加热控制组件结合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104设置在上盖本体102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102与煲体202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102的通信组件106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108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202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104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煲体202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连接至加热控制组件,并根据加热功率对容纳部进行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模组可由加热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并调节加热功率,当检测到溢出信号时,加热控制组件控制加热模组降低加热功率至零,减少溢出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保证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充分沸腾。

其中,加热模组包括电磁加热模组、红外加热模组和电阻加热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200为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或破壁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200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或破壁机等,也包括所有可以进行液体加热烹饪器具。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烹饪方法,包括:步骤S302,在检测到生成溢出信号时,将指定加热功率减小至零;步骤S304,在减小加热功率至零后,判断温度减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6,若否,则执行步骤S308;步骤S306,控制以指定加热功率加热;步骤S308,保持加热功率为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104设置在上盖本体102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102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102的通信组件106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108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104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温度减小值为2℃~5℃。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温度减小值可设置2℃~5℃之间,也即在检测到溢出信号后,对容纳部停止加热后,监控其温度减小值,在温度减小值为2~5℃时,可以确定溢出泡沫消失,进而快速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烹饪方法,包括:步骤S902,根据用户设置,以指定加热功率加热;步骤S904,检测容纳部内是否生成溢出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S906,若否,则执行步骤S902;步骤S906,控制加热模组停止加热;步骤S908,判断温度减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9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06;步骤S910,重置溢出信号,并控制以指定加热功率加热至烹饪结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烹饪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检测到生成溢出信号时,将指定加热功率减小至零;在减小加热功率至零后,判断温度减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在判定温度减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减小值时,控制以指定加热功率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设置在上盖本体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的通信组件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温度减小值为2℃~5℃。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温度减小值可设置2℃~5℃之间,也即在检测到溢出信号后,对容纳部停止加热后,监控其温度减小值,在温度减小值为2~5℃时,可以确定溢出泡沫消失,进而快速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上盖组件、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防溢检测组件设置在上盖本体的下底板上,在检测到上盖本体与煲体扣合形成的容纳部内生成的溢出信号时,由设于上盖本体的通信组件将溢出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煲体的加热控制组件,再由加热控制组件根据溢出信号和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功率。其中,通过在防溢检测组件接收到溢出信号后,采集容纳部内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调节加热功率,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溢出泡沫的消失,以尽快恢复加热功率,以提高烹饪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