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7119发布日期:2019-06-05 22:44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面条或者是饺子等其他的需要蒸煮,在各种小吃店、快餐馆甚至是大型的酒楼内都会有供应面条、水饺等需要水煮的实物,在商用的蒸煮炉中,按照其热量来源可以分为电加热式和天然气加热式两种。

现有的蒸煮炉有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是在内筒的底部设置有吸热盘,吸热盘与内筒的底壁焊接,这样造成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吸热盘的下方设有火排片,在加热的过程中,内筒的底壁和火排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导致当内筒底壁发生形变时,吸热盘也会发生形变,导致在下次使用的过程中,底壁与吸热盘之间的间隙过大,影响吸热盘的传热效果,进一步的影响了蒸煮炉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吸热盘与内筒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蒸煮炉包括内筒和吸热盘,所述吸热盘能与内筒的外底壁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盘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有安装孔,本固定机构包括紧固件和调节螺母,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内筒的外底壁固连,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能穿过安装孔并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吸热盘具有安装环,安装环上设有安装孔,在使用过程中,当内筒受热发生形变时,紧固件的一端与内筒的外底壁固连,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且该端与调节螺母连接,此时吸热盘的底壁能与调节螺母相抵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紧固件另一端与调节螺母的距离来调节吸热盘与内筒外底壁之间的距离,导致每次在蒸煮炉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调节紧固件和调节螺母,从而实现对吸热盘和内筒外底壁相对距离的调节,因此不影响蒸煮炉的下次使用,且可以保持吸热盘与内筒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在上述的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与内筒的外底壁焊接。

该结构的设置,紧固件的头部与内筒的外底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增强了吸热盘能保持始终与内筒的外底壁相贴靠。

在上述的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中,所述安装环与内筒的外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紧固件的头部厚度小于或等于间隙的距离。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紧固件与调节螺母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内筒的外底壁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从而使得吸热盘与内筒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在上述的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中,所述安装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孔沿着安装环周向均匀分布。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吸热盘与内筒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也能给内筒形变的空间,提高了蒸煮炉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中,所述吸热盘的中部凸起形成能与内筒的外侧壁贴合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的厚度大于安装环的厚度,所述安装环设置在贴合部的外侧。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吸热盘的贴合部能更好的与内筒的外侧壁贴合,保证了吸热盘传热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蒸煮炉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具有的优点:通过紧固件和调节螺母的设置,且吸热盘具有安装环,因此在温度过高时,能提供内筒底壁的形变空间,导致内筒的形变对吸热盘影响不大,不影响蒸煮炉的下次使用,且可以保持吸热盘与内筒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内筒;2、吸热盘;21、安装环;22、安装孔;23、贴合部;3、紧固件;31、头部;4、调节螺母;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蒸煮炉的吸热盘的固定结构,蒸煮炉包括内筒1和吸热盘2,吸热盘2能与内筒1的外底壁相贴合。

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吸热盘2具有安装环21,安装环21上设有安装孔22,本固定机构包括紧固件3和调节螺母4,紧固件3的一端与内筒1的外底壁固连,紧固件3的另一端能穿过安装孔22并与调节螺母4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吸热盘2具有安装环21,安装环21上设有安装孔22,在使用过程中,当内筒1受热发生形变时,紧固件3的一端与内筒1的外底壁固连,紧固件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22,且该端与调节螺母4连接,此时吸热盘2的底壁能与调节螺母4相抵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紧固件3另一端与调节螺母4的距离来调节吸热盘2与内筒1外底壁之间的距离,导致每次在蒸煮炉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调节紧固件2和调节螺母4,从而实现对吸热盘2和内筒1外底壁相对距离的调节,因此不影响蒸煮炉的下次使用,且可以保持吸热盘2与内筒1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如图1-3所示,紧固件3的头部31与内筒1的外底壁焊接。

该结构的设置,紧固件3的头部31与内筒1的外底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增强了吸热盘2能保持始终与内筒1的外底壁相贴靠。

如图1-3所示,安装环21与内筒1的外底壁之间具有间隙5,紧固件3的头部31厚度小于或等于间隙5的距离。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紧固件3与调节螺母4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内筒1的外底壁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从而使得吸热盘2与内筒1的底部始终保持贴靠。

如图1-3所示,安装孔2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孔22沿着安装环21周向均匀分布。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吸热盘2与内筒1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同时也能给内筒1形变的空间,提高了蒸煮炉的稳定性。

如图1-3所示,吸热盘2的中部凸起形成能与内筒1的外侧壁贴合的贴合部23,贴合部23的厚度大于安装环21的厚度,安装环21设置在贴合部23的外侧。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吸热盘2的贴合部23能更好的与内筒1的外侧壁贴合,保证了吸热盘2传热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蒸煮炉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