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353发布日期:2019-08-07 01:2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调味品(flavouring),主要是指香草和香料,香草是各种植物的叶子,它们可以是新鲜的、风干的或磨碎的;香料是植物的种子、花蕾、果实、花朵、树皮和根。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

调味品的每一个品种,都含有区别于其他原料的特殊成分 ,这是调味品的共同特点,也是调味品原料具有调味作用的主要原因。

调味品中的特殊成分 ,能除去烹调主料的腥臊异味,突出菜点的口味,改变菜点的外观形态,增加菜点的色泽,并以此促进人民食欲,杀菌消毒,促进消化。

在公开号CN206777257U,公开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储料容器、下料控制器、收集容器、传感器、中央控制单元,储料容器用于盛装固态或液态调味品,其设有一个或多个;下料控制器用于控制储料容器的打开和闭合,以使调味品自动下料;收集容器用于收集由储料容器自动下料而出的调味品,收集容器活动设置而可被用户拿取;传感器用于检测由各储料容器中自动下料的调味品的量;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和/或传感器的输入,并根据该输入控制下料控制器按预设的方式动作,以控制调味品由储料容器中自动下料。本实用新型的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不仅可自动下料,而且可集中收纳调味品,保持厨房干净整洁。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使用方便、功能实用等特点,宜大力推广。

现有设计中,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通常存在烹饪时水蒸气易使得调味料凝结堵塞下料孔,调味料不易混合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上述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多个储料腔,所述盒体侧壁上活动安装有拌料盒,所述拌料盒侧壁上固定设有加料口,所述拌料盒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所述拌料盒底部固定设有出料管,所述盒体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顶部固定有半圆块,所述下料管侧壁上固定设有L指示块一,所述下料管内活动设置有下料管二,所述下料管二顶部闭口,且所述下料管二顶部半圆面上开设有多个下料孔,所述下料管二侧壁上固定设有L指示块二,所述下料管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L指示块二配合的凹槽,所述下料管二底部螺纹连接有取料盒。

优选的,所述拌料盒滑动设置在所述盒体侧壁上,所述拌料盒侧壁上固定设有滑块,所述盒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且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活动设置有塞体。

优选的,所述半圆块的半径与所述下料管的内圆半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L指示块一和所述L指示块二均为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插杆活动贯穿所述下料管和所述下料管二。

(三)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独立的取料盒,避免了传统调味盒下料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气将调味料凝结堵塞下料孔。

通过调整L指示块二的指向与L指示块一相反,使得调味料可从下料孔进入取料盒,完成取料,通过调整L指示块二的指向与L指示块一相同,可使得未开设下料孔的下料管二顶部半圆面将下料管顶部开口堵住,避免调味料继续下落,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为避免调味料混合不均而影响口味,将各取料盒内所取调味料从加料口加入拌料盒内,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对各调味料进行搅拌混匀,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料管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拌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盒体;2、储料腔;3、拌料盒;4、加料口;5、电机;6、搅拌叶;7、出料管;8、支撑板;9、下料管;10、半圆块;11、L指示块一;12、下料管二;13、下料孔;14、L指示块二;15、插杆;16、取料盒;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调味品自动下料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盒体1,盒体1内设有多个储料腔2,盒体1侧壁上活动安装有拌料盒3,拌料盒3侧壁上固定设有加料口4,拌料盒3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有搅拌叶6,拌料盒3底部固定设有出料管7,盒体1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8和下料管9,下料管9顶部固定有半圆块10,下料管9侧壁上固定设有L指示块一11,下料管9内活动设置有下料管二12,下料管二12顶部闭口,且下料管二12顶部半圆面上开设有多个下料孔13,下料管二12侧壁上固定设有L指示块二14,下料管9侧壁上开设有与L指示块二14配合的凹槽17,下料管二12底部螺纹连接有取料盒16。

拌料盒3滑动设置在盒体1侧壁上,拌料盒3侧壁上固定设有滑块,盒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电机5为伺服电机,且电机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出料管7内活动设置有塞体,半圆块10的半径与下料管9的内圆半径相等,L指示块一11和L指示块二14均为左右对称设置,插杆15活动贯穿下料管9和下料管二12。

电机5选用微型伺服电机(如玩具汽车的马达),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如蓄电池)连接成闭合回路。

将不同调味料放置在不同的储料腔2中,需要取调味料时,取下插杆15,旋转下料管二12,使得L指示块二14的方向与L指示块一11的指示方向相反,此时,储料腔2中的调味料从下料管9顶部开口(半圆块10与下料管9侧壁形成)沿着下料孔13下落,进入取料盒16中,完成取料后,旋转下料管二12,使得L指示块二14的方向与L指示块一11的指示方向相同,此时,未开设下料孔13的下料管二12顶部半圆面将下料管9顶部开口堵住,避免调味料继续下落,拧下取料盒16即可,随后将插杆15活动贯穿下料管9和下料管二12,防止下料管二12随意转动,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当所做的菜耗时较短时,为避免调味料混合不均而影响口味,将各取料盒16内所取调味料从加料口4加入拌料盒3内,开启电机5,电机5带动搅拌叶6转动,对各调味料进行搅拌混匀,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