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底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9829发布日期:2020-11-10 12:1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底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底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桌子的稳固性,生产厂家都会为桌子设置加强结构或支撑结构,以保证桌子的结实耐用。现有的设计,有的是将桌腿加粗,但这种设计虽然增强了桌子的稳固性,但也增加了桌子的重量和耗材,提高了成本;有的是在桌板和桌腿之间增加斜支撑结构,以每条桌腿向桌板边缘的相邻两边各斜伸出一条支撑杆来加强牢固性,但这种结构中共需要八条支撑杆,增加了成本,而且这种结构仅加强了桌子的边缘,而对桌板内部没有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桌底支撑结构,可对桌板形成有力支撑,进而加强整张桌子结构的牢固性,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桌底支撑结构,包括托板、立柱,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托板和立柱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托板贴合于桌板的底部,所述立柱贴合于桌腿的外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横向贴合于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纵向贴合于立柱的外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托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o~70o,相对应地,所述支撑杆与立柱之间的倾斜角度也为45o~70o

具体设计上,立柱可以有如下的结构形式:

一,所述立柱为两侧面等长的“l”型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为贴合所述立柱两侧的叉口。

二,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一圆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为贴合所述立柱外侧的圆弧状。

立柱的其它结构形式,可依桌腿的具体结构而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空心柱体结构,具体可为空心圆柱体或空心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托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上端和立柱的内侧均设有衬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托板的底部和立柱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桌底支撑结构,将现有的由每条桌腿斜伸出两条支撑杆改进为只需一条,且由仅对桌子边缘的加固改进为对整个桌子结构的加固,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安装工序,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桌底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

1、托板;2、立柱;3、支撑杆;4、叉口;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桌底支撑结构,包括托板1、立柱2,以及倾斜设置于托板1和立柱2之间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端横向贴合于托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下端纵向贴合于立柱2的外侧固定连接。具体倾斜角度的范围可设置为45o~70o,如横向上支撑杆3和托板1之间的角度为45o,相对应地,纵向上支撑杆3和立柱2之间的角度也为45o。相同的倾斜角度以保证托板1和桌板底部的高度贴合,以及立柱2和桌腿外围的高度贴合。而且,这样的角度范围也可以保证对桌子形成有力支撑。

本实施例中,立柱2设计为两侧面等长的“l”型结构,支撑杆3的下端设置为贴合立柱2两侧的叉口4。叉口4的叉角配合两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对立柱2形成夹持,再利用焊接工艺,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

“l”型结构立柱2配合长方体的桌腿。立柱2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根据桌腿的实际结构特征而设计,如圆弧型等。

支撑杆3为空心柱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为空心长方体,也可以为空心圆柱体。

托板1的上端和立柱2的内侧均设有衬垫,可对桌板和桌腿形成保护,避免刮蹭,同时也增强了托板1和桌板之间、立柱2和桌腿之间的贴合度。

托板1上设有安装孔5,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将托板1固定于桌板的底部。立柱2可直接贴合于桌腿上,依靠托板1的固定而固定,也可以在立柱2上设置安装孔5,通过螺栓连接。

本支撑结构在桌底安装好后,托板1和桌板底部完全贴合,立柱2和桌腿外围完全贴合,支撑杆3向桌板内部倾斜支撑,从而由仅对桌子边缘的加固改进为对整个桌子结构的加固,结构更为牢靠,用料更少,装配更方便。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立柱,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托板和立柱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托板贴合于桌板的底部,所述立柱贴合于桌腿的外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横向贴合于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纵向贴合于立柱的外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托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o~70o,相对应地,所述支撑杆与立柱之间的倾斜角度也为45o~70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两侧面等长的“l”型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为贴合所述立柱两侧的叉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一圆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为贴合所述立柱外侧的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空心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托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上端和立柱的内侧均设有衬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托板的底部和立柱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底支撑结构,包括托板、立柱,以及倾斜设置于所述托板和立柱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托板贴合于桌板的底部,所述立柱贴合于桌腿的外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横向贴合于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纵向贴合于立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桌底支撑结构,将现有的由每条桌腿斜伸出两条支撑杆改进为只需一条,且由仅对桌子边缘的加固改进为对整个桌子结构的加固,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安装工序,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雪梅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