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装置支撑结构及包含其的分体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5494发布日期:2020-12-25 08:0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发热装置支撑结构及包含其的分体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锅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热装置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分体式的电热锅,一般包括锅座以及锅体,锅座上设置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包括由发热管形成的发热盘,锅体能安置于锅座上,发热盘处于锅体下方并为锅体提供热能。作为发热装置的发热盘需要被支撑于锅座上,现有的发热装置的支撑结构装配不够方便,支撑结构对发热装置的支撑不够均匀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热装置支撑结构,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热装置支撑结构的分体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热装置支撑结构,其包括:锅座;发热装置,包括由发热管制成的发热盘;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锅座上对应设置有插接配合结构,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插接配合结构插接于所述锅座,所述发热盘架设于所述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装置支撑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支撑架,支撑架装配方便。当支撑架插接于锅座后,将发热盘架设到支撑架上,装配过程方便快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插接脚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座上的与所述插接脚一一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插接脚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相连而形成放射状的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条设置三条,其中两所述支撑条一体成型并折弯成v形,另一所述支撑条的一端折弯后贴合于两所述支撑条的侧面并与之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三所述支撑条互成120°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所述插接脚,所述支撑条包括主体部,所述插接脚包括插接部以及抬升部,所述抬升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所述插接部连接于所述抬升部的下侧,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孔,所述抬升部抵接于所述锅座的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承托并卡接所述发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所述卡接槽,所述支撑条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上侧连接有往上突出并成对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卡接槽由成对所述凸出部围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分体锅,其包括上述的发热装置支撑结构,发热装置的支撑结构装配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座上转动连接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上偏离其轴线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卡件,所述卡件能沿所述控制旋钮的轴向移动,所述锅座上与所述控制旋钮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形齿结构,所述环形齿结构与所述控制旋钮同轴设置且所述环形齿结构的齿面朝向所述控制旋钮,所述卡件和控制旋钮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卡件顶向所述环形齿结构的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座包括相连接的底壳和隔热板,所述底壳和隔热板围成容置电子元器件的容腔,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上侧;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隔热板和底壳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旋钮处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旋钮处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旋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旋钮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座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的分体锅,其包括锅座100、发热装置200、支撑架300以及锅体400,锅体400可安置于锅座100,发热装置200设置于锅座100和锅体400之间。发热装置200包括由发热管制成的发热盘。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管绕成螺旋状的发热盘,发热较均匀。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也可蛇形弯曲地形成发热盘或采用其他的方式制成扁平状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00和锅座100上对应设置有插接配合结构,支撑架300通过插接配合结构插接于锅座100,发热盘架设于支撑架300。由于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支撑架300,支撑架300装配方便。当支撑架300通过插接于锅座100后,将发热盘架设到支撑架300上,装配过程方便快捷。

参照图2和图3,插接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300上的多个插接脚310以及设置在锅座100上的与插接脚310一一对应的插接孔110,插接脚310与对应的插接孔110插接配合。插接脚310的数量可根据支撑架300和发热盘的大小设置,一般在两到八个。采用插接脚310与插接孔110进行配合,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实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00也可通过其他的插接配合结构插接于锅座100上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锅座100上设置插接柱,支撑架300上对应设置与插接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孔。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00包括三个支撑条,支撑条的一端相连而形成放射状的架体。放射状的支撑架300对发热盘的支撑较为均匀稳固,尤其适用于螺旋状的发热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00也可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撑条来组成放射状的架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00也可由多个支撑条连接组成其他结构形式的架体,如工字型等等。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条一体成型并折弯成v形,另一支撑条的一端折弯后贴合于两支撑条的侧面并与之连接。采用上述的结构,零件较少,支撑架300制造比较方便。支撑条之间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也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三支撑条互成120°角设置,从而能够更均匀地为发热装置200提供支撑。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条上设置插接脚310,支撑条包括主体部320,插接脚310包括插接部311以及抬升部312,抬升部312连接于主体部320的下侧,插接部311连接于抬升部312的下侧,插接部311插入插接孔110,抬升部312抵接于锅座100的端面。抬升部312起到减少支撑条的主体部320与锅座100的接触面积的作用,从而减少发热管向锅座100传递热量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组成放射状架体的支撑条上设置插接脚310,支撑架300通过插接脚310插接于锅座100后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00上设置有多个卡接槽330,卡接槽330承托并卡接发热管。通过卡接槽330承托并卡接发热管,使得发热盘位置稳固。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条上设置卡接槽330,主体部320的上侧连接有往上突出并成对设置的凸出部331,卡接槽330由成对凸出部331围成。采用上述的结构形成卡接槽330,能节省材料。

参照图6至图7,锅座100上转动连接有控制旋钮510,控制旋钮510上偏离其轴线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卡件520,卡件520能沿控制旋钮510的轴向移动,锅座100上与控制旋钮51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形齿结构111,环形齿结构111与控制旋钮510同轴设置且环形齿结构111的齿面朝向控制旋钮510,卡件520和控制旋钮510之间设置有将卡件520顶向环形齿结构111的弹性件530。在控制旋钮510旋转时,控制旋钮510将带动卡件520一同转动,由于弹性件530将卡件520顶向环形齿结构111,卡件520将在环形齿结构111的齿面上滑动,从而产生阻尼的手感,同时能发出滴答的声音,使用者操作手感好,同时方便进行档位调节。本实施例中,控制旋钮510安装于电位器540上,电位器540安装于锅座100,电位器540与发热管电性连接而能控制发热管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30为弹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0也可以是其他能将卡件520弹性顶向环形齿结构111的弹性构件。

参照图8和图9,控制旋钮510上设置有滑动孔511,卡件520滑动连接于滑动孔511,弹性件530设置在卡件520和滑动孔511的孔底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30也可通过其他合适的活动连接结构连接于控制旋钮510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参照图10,锅座100包括相连接的底壳120和隔热板130,底壳120和隔热板130围成容置电子元器件的容腔,支撑架300设置于隔热板130的上侧。通过设置隔热板130,可减少发热装置200向内部传递热量,从而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可以是各种必要的电路以及各种连接电线。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30和底壳120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柱140,隔热板130和底壳120分别通过螺钉与连接柱140连接。采用连接柱140连接隔热板130和底壳120,装配方便。连接柱140的上下端设置有螺纹孔,隔热板130和底壳120对应连接柱140的位置设置通孔,螺钉(图上未示出)穿过通孔螺纹连接到连接柱140上,即可实现连接柱140对隔热板130和底壳120的连接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