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741发布日期:2021-01-01 13: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



背景技术:

烧烤是一种人类最为原始的烹调方式,即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用火方式多样化,烧烤方式也逐渐变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等;例如目前比较常见的烧烤盘,烧烤盘下方是电加热管,食客将食物放置在烧烤盘上并由电加热管所提供的热源进行加热,由于肉类在烧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油汁或者焦糊物质粘附在烧烤盘表面,这对于后续烧烤的其它食物较不卫生且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影响烧烤的就餐体验。针对这一情况,烧烤店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在烧烤盘的表面铺设一张烧烤纸,铺设烧烤纸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染烧烤盘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肉类食物依旧无法与海鲜、蔬菜等食物在同一张烧烤纸上使用,且频繁的更换烧烤纸也比较麻烦;烤盘内部发热管排布不均匀,食物难以快速均匀受热,使得烧烤工艺较为复杂,烹饪效率低下,且影响食物口感,烤盘内部规格单一,不适宜对不同体积大小的食物进行加工,为此,提出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食物受热不均匀,效率低下,功能性单一等问题;以达到烤盘快速、均匀对食物进行快速加热的目的,并能够有效提高食物的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包括烤盘座、连接榫、烤盘盖、排气口及把手,所述烤盘座内部左端设有烤盘一,所述烤盘一后方设有烤盘二,所述烤盘一右侧设有烤盘三,所述烤盘座通过连接榫设有烤盘盖,所述烤盘盖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散热条,所述散热条左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烤盘盖左侧壁中央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烤盘座外端前后边沿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烤盘盖底端对应所述卡槽处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烤盘座底部设有隔热垫,所述烤盘座底部外端分别设有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烤盘一与所述烤盘二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烤盘三比所述烤盘一低5㎝设置,所述烤盘一与所述烤盘三连接处设有弧形壁过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烤盘一、烤盘二及烤盘三表面皆均匀设有若干凸起棱,且所述烤盘一、烤盘二及烤盘三表面皆喷涂有麦饭石防粘接涂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烤盘三左侧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前端贯穿所述烤盘座前侧壁板延伸出所述烤盘座,所述烤盘二右侧壁底端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底端延伸至所述集液槽内。

进一步,所述烤盘座内均匀设有发热丝,左端的发热丝上方均匀纵向设有若干铝管一,右端的发热丝上方均匀横向设有若干铝管二。

进一步,所述铝管一及所述铝管二设为空芯铝管,所述铝管一顶端设有缺口一,所述铝管一上方设为烤盘一,所述铝管二顶端设有若干缺口二,所述铝管二上方设为烤盘三。

进一步,所述连接榫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烤盘座右侧壁连接,所述固定端内通过轴承设有活动端,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烤盘盖右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烤盘一及所述烤盘二底端向右倾斜3°设置,所述烤盘三底端向左倾斜3°设置。

进一步,所述烤盘座左侧壁中央设有电源控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其烤盘座及烤盘盖皆由铝合金制成,结构简单,无需其他的配合发热装置对其内部食物加热,可实现食物在烤盘上的独立烧烤烹饪,避免食物的油汁或者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焦糊物质粘在烤盘上污染烤盘,影响后续烧烤食物的口感,烤盘设计面积较大,且设置不同的烧烤区域,可根据需要选择烤盘并进行烧烤作业,其内部发热丝铺设均匀,且能够通过各空心铝管快速均匀地将热量传至各烤盘,其热传导效率高,可加快食物的烤制速度。

2、本技术方案在烤盘一及烤盘三底端的发热丝上方均设有空心铝管过渡,可避免发热丝直接与烤盘底部直接接触,利用铝管导热使得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均匀持续散发到烤盘底部,便于烤盘一及烤盘三快速加热食物;利用铝合金壁将烤盘二与其他两个烤盘隔离开来,且烤盘二底端未设置空心铝管,可在烤盘二上进行另外的液体食物烹饪操作。

3、本技术方案设置有集液槽,利用各烤盘底壁倾斜的设置,可将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汁或者菜液收集到集液槽内,并利用其伸出的管道集中处理,避免废液影响食物口感。

4、本技术方案的烤盘三低于其他两个烤盘设置高度,便于在烤盘三上制作体积较大的食物,以保证大块食物的烹饪空间,搭配铝合金烤盘盖使用,可保证烤盘座内的温度不会快速流失,加快食物烹饪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烤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烤盘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烤盘座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的连接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烤盘座、11为电源控制端、12为发热丝、13为隔热垫、14为集液槽、15为导液管、16为卡槽、17为脚架、2为烤盘一、21为铝管一、22为缺口一、3为烤盘二、4为烤盘三、41为铝管二、42为缺口二、5为连接榫、51为固定端、52为活动端、6为烤盘盖、7为排气口、8为把手、9为散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包括烤盘座1、连接榫5、烤盘盖6、排气口7及把手8,烤盘座1内部左端设有烤盘一2,烤盘一2后方设有烤盘二3,烤盘一2右侧设有烤盘三4,烤盘座1通过连接榫5设有烤盘盖6,烤盘盖6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散热条9,散热条9左侧设有排气口7,烤盘盖6左侧壁中央设有把手8;烤盘座1搭配烤盘盖6,可在烤盘座1内温度快速升高的同时,保证烤盘座1内的温度不会快速流失,加快食物烹饪速度,散热条9可降低烤盘盖6表面的温度,避免烫伤,排气口7可在烤盘盖6搭配烤盘座1使用的过程中保证烤盘座1内的气压,避免高压造成食物损坏,把手8表面设有隔热胶套,便于在食物烹饪完成时可即时打开烤盘盖6获取食物。

烤盘座1外端前后边沿分别设有卡槽16,烤盘盖6底端对应卡槽16处设有与卡槽16相适配的卡块,烤盘座1底部设有隔热垫13,烤盘座1底部外端分别设有脚架17;在烤盘盖6下压至烤盘座1上时,卡块卡至卡槽166内,保证烤盘盖6与烤盘座1紧密连接,脚架17支撑起烤盘座1,避免其直接与放置桌面接触,可保护桌面。

烤盘一2与烤盘二3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烤盘三4比所述烤盘一2低5㎝设置,烤盘一2与烤盘三4连接处设有弧形壁过渡连接;烤盘三4比其他烤盘低,则烤盘三4与烤盘盖6之间的空间较大,可在烤盘三4上放置体积较大的食物,便于适配不同大小食物的使用,弧形过度连接的连接壁,两个烤盘之间不存在焊接缝或者突出棱,避免在清洗烤盘座时被擦伤。

烤盘一2、烤盘二3及烤盘三4表面皆均匀设有若干凸起棱,且烤盘一2、烤盘二3及烤盘三4表面皆喷涂有麦饭石防粘接涂料层,具有良好的不粘功能,避免食物在各烤盘表面粘接,对烤盘的清理造成不良影响,凸起棱可减少食物与各烤盘表面的直接接触,避免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粘到各烤盘上。

烤盘三4左侧设有集液槽14,集液槽14前端贯穿烤盘座1前侧壁板延伸出烤盘座1,烤盘二3右侧壁底端设有导液管15,导液管15底端延伸至集液槽14内,导液管15将烤盘二3内的废液排至集液槽14内,集液槽14可收集各烤盘流出的菜液油汁并将其排至烤盘座1外端,保障食物的口感。

烤盘座1内均匀设有发热丝12,左端的发热丝12上方均匀纵向设有若干铝管一21,右端的发热丝12上方均匀横向设有若干铝管二41。

铝管一21及铝管二41设为空芯铝管,铝管一21顶端设有缺口一22,铝管一21上方设为烤盘一2,铝管二41顶端设有若干缺口二42,铝管二41上方设为烤盘三4;烤盘二3底端未设置空心铝管,可在烤盘二3上进行另外的液体食物烹饪操作,烤盘一2及烤盘三4底端的发热丝2上方均设有空心铝管过渡,利用铝管导热使得发热丝12产生的热量均匀持续散发到各烤盘底部,便于烤盘二1及烤盘三4快速加热食物。

连接榫5包括固定端51及活动端52,固定端51与烤盘座1右侧壁连接,固定端51内通过轴承设有活动端52,活动端52与烤盘盖6右端连接,利用连接榫5建立烤盘座1与烤盘盖6之间的联系,便于二者之间准确的结合,保证密闭的烧烤空间。

烤盘一2及烤盘二3底端向右倾斜3°设置,烤盘三4底端向左倾斜3°设置,便于各烤盘表面的油汁废液可沿着烤盘底部流向集液槽14内,便于废液排出。

烤盘座1左侧壁中央设有电源控制端11,在电源控制端11设置各烤盘的工作参数,可在各烤盘内烹饪不同的食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铝合金烤盘,可在电源控制端11处插上电源,设置各烤盘的工作参数,将待烹饪食物分类放置于烤盘一2、烤盘二3及烤盘三4上,盖上烤盘盖6,使得烤盘座1内的的温度快速升高,可打开烤盘盖6,对烤盘上的食物翻面或者添加调料,食物相继熟透之后,即可食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