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42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弹簧垫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在压缩使用时可有气流循环现象产生,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
一般的弹簧垫如


图1所示,是由多个弹簧体11所连结而成,且在弹簧体11的上、下表面铺设有多层垫体12,当使用坐卧于其上时,藉由弹簧体11被压缩所产生的弹力变化,可有适当的舒适感产生。
以往弹簧垫1的设计,虽利用弹簧体11的弹力变化,可达到弹簧垫1坐卧舒适的使用目的,但是因以往弹簧垫1的设计是在多个弹簧体11的上、下表面更铺设有多层垫体12,使得整体弹簧垫12是呈密闭的不通风状态,如此一来,当使用长时间坐卧于弹簧垫1上时,易有闷热的不适感产生,进而影响弹簧垫1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可以在压缩使用时有气流循环现象产生,进而增进使用的舒适性以及促进人体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包括有多个彼此连结的弹性装置以及被覆在弹性装置上、下表面的透气布层与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装置包括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筒以及伸置于圆筒中的弹簧体,且在圆筒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通气孔和可单向动作的通气阀片,以及在圆筒的筒面形成可伸缩的皱折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圆筒筒面左、右、前、后侧设有对应的钩体,且每个圆筒的对应钩体分别与一U型簧片的两端相钩合。
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圆筒顶面设有多个按摩凸粒。
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体中穿置一个穿置过弹簧垫底部基板的杆体,且所述杆体的底部形成一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具有插置孔,而一支挠性杆的一端部定位在插置孔内部,至于所述挠性杆的另一端部则可定位在另一个连接座底部的插置孔内。
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杆呈W形。
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挠性杆的中央处接合一支被定位在基板上的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主要在于弹簧垫受力,使得弹性装置受到压迫而有上、下伸缩变化的动作产生时,随着弹性装置的上下伸缩,将可在圆筒的顶面与底面间产生气流循环的现象,且所述气流可通过弹性装置上表面的透气布层,因而使得弹簧垫在受力的过程中具有适度的空气循环现象产生,因而增进使用坐卧弹簧垫的舒适性。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所示是以往弹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实施例的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行实施例弹簧垫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弹簧垫2主要包括有多个彼此连结的弹性装置22,以及被覆在弹性装置22上、下表面的透气布层21与基板23。同时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弹性装置22包括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筒221以及伸置于圆筒221中的弹簧体222,其中,在圆筒221的筒面形成可伸缩的皱折体,以及在圆筒221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通气孔223和可单向动作的通气阀片224(仅可使空气由外界流入圆筒221内),另外在圆筒221的筒面前、后、左、右侧适当处延设有对应的钩体225,且每个圆筒221的对应钩体225分别与一个U型簧片226的两端相钩合,以使多个弹性装置22彼此间相连结,又,在每一个圆筒221的顶面更设有多个按摩凸粒227。
如图2、3所示,当使用者坐卧于弹簧垫2上使得弹簧垫2受力时,将使得弹性装置22受到压迫而有上、下伸缩变化的动作产生,由于圆筒221内部中空,所以可以形成一个储气空间,当圆筒221被压缩时,圆筒221内部所存的气体即经由顶面的通气孔223排出,而气体欲流出圆筒221的流向将使圆筒221底面的通气阀片224呈密合状态,当圆筒221不再持续受压制(如使用者不再躺卧时)或是受力程度减少(如使用者移动)时,圆筒221将借助弹簧222恢复弹力的变化而伸张,使得圆筒221内部的空间恢复。因此,在圆筒221中将形成一股真空吸力,使得外界的气体经由顶面的通气孔223,底面的单向阀片224进入(气流流动的方向可使单向阀片224张开)圆筒221内,于是在圆筒221的顶面与底面间产生气流循环的现象,且所述气流可通过弹性装置22上表面的透气布层21,因而使得弹簧垫2在受力的过程中具有适度的空气循环现象产生,不仅可增进使用坐卧弹簧垫2的舒适性,且因为空气的流通而增进人体的健康,也可在空气流通中使弹簧垫2保持较为干燥的状态而有益人体的健康;另外,藉由设在圆筒221顶面的按摩凸粒227,可使弹簧垫2对人体有适当的按摩效果产生。
又,钩设在两弹性装置22的圆筒221间的U形簧片226并不会影响圆筒221的上、下伸缩变化,因为U型簧片226的一端随着圆筒221的伸缩变化而有上下移动产生时,U型簧片226的另一端仍可稳固地与另一圆筒221上的钩体225相钩设,但是U型簧片226的钩设却可有效连结两圆筒221,使两弹性装置22间有一适当的连结关系,而不会任意分离,进而使得弹簧垫2有一定的结构组织性。
请再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大致上具有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构件,但是在每一个弹簧体32中更穿置一个穿置过弹簧垫3底部基板33的杆体328,且所述杆体328的底部形成一个连接座329,所述连接座329底部具有插置孔,所述挠性杆320的一端部定位在插置孔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至于挠性杆320的另一端部则可定位在另一个连接座329,底部的插置孔,所述挠性杆320是略呈W形,依此结构可使同一连接座329利用前述挠性杆320与至少一个其他连接座329′产生动作的关连性(相邻的另一个或呈跨越式的另一个均可,而图中所显示的是相邻的另一个),也就是当人体躺卧于弹簧垫3上时,直接受力的弹性装置32(如向下箭头所示)将被下压并连动弹簧体322被压缩,造成杆体328带动连接座329下移,经由杠杆效应,连接座329将使其上的挠性杆320的另一端上顶而撑托另一个连接座329’,使所述连接座329’推顶杆体328’而造成弹性装置32’不易被下压,因而使身体的其他部位受到撑顶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当然,由图4可知,挠性杆320的中央处更可接合被定位在基板33上的支杆330,使其杠杆效应更为明确。至于前述实施例中的通气阀片与底部基板33相互间可设有气流通路的技术,则是在基板33上开设通槽就可以达成,于此不再加以赘述。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垫2藉由弹性装置22的设计,可在弹簧垫2受压缩时,有适当的气流流动产生,进而在使用者坐卧于弹簧垫2上时,不易有闷热的感受产生,且也可在空气的流通中保持较干燥、清新的空气,再配合设于弹性装置22的圆筒221顶面的按摩凸粒227,对使用者所产生的按摩作用,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具有促进人体健康的功效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设计,可有效增进使用者的坐卧舒适感,且促进使用者的健康。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包括有多个彼此连结的弹性装置以及被覆在弹性装置上、下表面的透气布层与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装置包括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筒以及伸置于圆筒中的弹簧体,且在圆筒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通气孔和可单向动作的通气阀片,以及在圆筒的筒面形成可伸缩的皱折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圆筒筒面左、右、前、后侧设有对应的钩体,且每个圆筒的对应钩体分别与一U型簧片的两端相钩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装置的圆筒顶面设有多个按摩凸粒。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体中穿置一个穿置过弹簧垫底部基板的杆体,且所述杆体的底部形成一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具有插置孔,而一支挠性杆的一端部定位在插置孔内部,至于所述挠性杆的另一端部则可定位在另一个连接座底部的插置孔内。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杆呈W形。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挠性杆的中央处接合一支被定位在基板上的支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空气循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弹簧垫,包括有多个彼此连结的弹性装置以及被覆在弹性装置上、下表面的透气布层,弹性装置包括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筒以及伸置于圆筒中的弹簧体,且在圆筒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通气孔以及可单向动作的通气阀片,以及在圆筒的筒面形成可伸缩的皱折体。
文档编号A47C27/06GK2184370SQ9420183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5日
发明者陈忠宝 申请人:陈忠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