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支承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25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支承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支承按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靠背、靠垫、椅子、沙发或床垫。
现有的坐、靠垫不能对压靠在其上的人体提供均匀的支承,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背部外表是不规则的曲面,有些靠垫通过下述方式以便对人体提供均匀的支承,该方式为在靠垫的预定固定位置形成许多个突起从而当人体压靠其上时,人体整个背部与固定式支座相接触。然而,上述的固定式靠垫在支承人体时不能形成任何反作用力从而不能对人体的曲面背部提供舒适的动态支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支承按摩设备,该设备可对压靠在其上的人体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对人体提供均匀的支承和按摩,另外,该设备中的扭力平衡装置可稳定可靠地工作而不会发生歪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的人体支承按摩设备来实现的,该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包括支承底板,该板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每个支承壁带有凹槽,每对支承壁支承设有一个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第二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扭力弹簧件,它包括第一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二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上述摇摆部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向外伸出的突部,该突部的延伸方向与扭力弹簧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两个突部分别嵌入每对支承壁的每个支承壁中的凹槽中,从而使每个摇摆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于相应的一对支承壁上。
上述支承于支承壁上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外包覆有海绵,该海绵与每个扭力平衡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承压板相固定,支承壁底部侧面与支承底板之间形成有加强肋,上述第一和第二承压板背面设有扭力弹簧件的定位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下述的人体支承按摩设备来实现,该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包括支承底板,该板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每个支承壁带有凹槽,每对支承壁支承设有一个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型弹簧和第二板型弹簧,该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呈C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分别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该固定端与自由端相对,上述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中的自由端相对延伸,第一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上述摇摆部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向外伸出的突部,该突部的延伸方向与板型弹簧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两个突部分别嵌入每对支承壁的每个支承壁中的凹槽中,从而使每个摇摆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于相应的一对支承壁上。
上述支承于支承壁上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外包覆有海绵,该海绵与每个扭力平衡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的自由端相固定,支承壁底部侧面与支承底板之间形成有加强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扭力平衡装置架设于与支承底板成整体连接的支承壁上,其支点高,从而摇摆量幅度大。架设扭力平衡装置的支承壁与支承底板整体成形,从而减少了设备中的部件的数量,另外,也相应减少了操作的环节,使得本发明的装配非常简单快速方便,其结果是制作成本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本发明设备中所采用的包覆有海绵层的扭力平衡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立面图;图3为图1所示装置中的扭力弹簧件的立面图;图4为本发明设备中的支承底板的立面图5为图4所示底板的侧面图;图6为扭力平衡装置中所采用承压板背面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承压板的截面图;图8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扭力弹簧件为弹簧片;图10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采用单独的扭力弹簧件;图11为扭力平衡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该装置仅采用两个板型弹簧件而无需承压板;图12为图11所示板型弹簧件的透视图;图13为图11所示装置用的摇摆部件的透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可制成靠垫,该靠垫包括加筋海绵10,如图1所示,该加筋海绵10中设有多个扭力平衡装置11,该装置11设置在支承底板25上,该板中开有固定孔(图中未示出),这样可用螺钉穿过固定孔将该底板25固定于靠垫中的支承板上(图中未示出)。该支承底板为刚性板或有弹性的人造板。该板上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5,如图4和5所示,每对支承壁5从支承底板25的表面突起并位于相应的摇摆部件20的两个侧边,在每个支承壁5的底部外侧形成有支承肋22,该肋也与支承底板25整体成形,摇摆部件20的两个侧边分别带有沿横向伸出的支承杆21,该杆21嵌入支承壁5中开设的槽23的底部。
图1所示的加筋海绵10包括海棉层27,它包覆有并排布置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11。如图2所示,该装置11包括成对的承压板,即上承压板12和下承压板13,该承压板可由塑料、金属片、纤维板或模板制成。上下承压板12和13与扭力弹簧件相连。如图6和7所示,承压板背面带有连接孔6,该孔接纳弹簧件的一端部,承压板背面还带有定位件7,它由两个凸块7′、7″组成,两个凸块7′、7″之间形成槽,凸块7′、7″上部为斜面,其下部内侧表面为内凹弧面,如图7所示。上述弹簧件由两个基本呈“V”形的长条型扭力弹簧14和15组成,每个弹簧包括长臂16和短臂17,如图3所示,短臂16穿过定位件7中的槽局部贴靠于承压板面背面,并由定位件7导向,上述定位件中的凸块7′、7″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连接处槽间距少小于短臂17的直径从而将短臂17压入槽底部时该短臂17不会轻易从槽中脱出。短臂17的自由端设有直角弯曲短头18,该短头18与承压板背面铰接、刚性连接或直接插入承压板上开设的孔6中。长臂16的自由端设有直角弯曲短头19,该短头19与摇摆部件20连接。
对于扭力平衡装置可采用各种变换方式。比如扭力弹簧件可以为图8-10所示的各种形状。如图8所示可在扭力弹簧14和15上设置弹簧圈以便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另外弹簧14和15的自由端弯曲90度以形成直角弯曲端头,该端头可迅速地插入承压板12和13背面的插套36中。
扭力弹簧件也可为弹簧片,该片自由端可方便地通过固定夹具37固定于承压板上,如图9所示。如图10所示,扭力弹簧件还可为一根整体的扭力弹簧,其中部位置设有弹簧圈38,再在弹簧圈上固定一个圆形盘便可形成摇摆部件20。此外,扭力平衡装置也可不设承压板,如图1 1所示,该装置包括一对宽度较大的板型弹簧31和32,其呈C形状,它们包括自由端33和固定端34,上述自由端33构成承受压力的承压面,该面可贴靠于海绵层上,固定端34设有两个弯曲成直角的凸片30,如图12所示,该凸片插入摇摆部件20中开设的凹槽37中,如图13所示,该摇摆部件20的两侧带有横向伸出的支承杆21。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广泛用于沙发、椅子、残疾人轮椅、汽车、火车、轮船或飞机等交通工具用椅,医院专科(理疗、按摩、牙科)用椅,理发用椅、头枕、头靠,一般的床或床垫,健身器材,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解释为人体支承装置或按摩健身器材。另外,它可单独做成靠垫(如自行车靠垫)或坐垫,从而可放在现有的人体支承装置上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底板,该板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每个支承壁带有凹槽,每对支承壁支承设有一个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第二承压板,该承压板具有前面和与该前面相对的背面,扭力弹簧件,它包括第一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臂,该臂的自由端与第二承压板的背面连接,该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上述摇摆部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向外伸出的突部,该突部的延伸方向与扭力弹簧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两个突部分别嵌人每对支承壁的每个支承壁中的凹槽中,从而使每个摇摆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于相应的一对支承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于支承壁上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外包覆有海绵,该海绵与每个扭力平衡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承压板相固定,支承壁底部侧面与支承底板之间形成有加强肋,上述第一和第二承压板背面设有扭力弹簧件的定位件。
3.一种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底板,该板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每个支承壁带有凹槽,每对支承壁支承设有一个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型弹簧和第二板型弹簧,该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呈C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分别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该固定端与自由端相对,上述自由端包括可承受所施加的外部压力的承压面,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中的自由端相对延伸,第一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一侧,第二板型弹簧中的固定端固定于摇摆部件的另一侧,上述摇摆部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向外伸出的突部,该突部的延伸方向与板型弹簧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两个突部分别嵌入每对支承壁的每个支承壁中的凹槽中,从而使每个摇摆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于相应的一对支承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于支承壁上的多个扭力平衡装置外包覆有海绵,该海绵与每个扭力平衡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板型弹簧的自由端相固定,支承壁底部侧面与支承底板之间形成有加强肋。
全文摘要
一种人体支承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底板,该板表面整体形成有多对支承壁,每个支承壁带有凹槽,每对支承壁支承设有一个扭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承压板和摇摆部件,该摇摆部件的两个侧面分别带有向外伸出的突部,该突部的延伸方向与扭力弹簧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两个突部分别嵌入每对支承壁的每个支承壁中的凹槽中,从而使每个摇摆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于相应的一对支承壁上。
文档编号A47C25/00GK1153031SQ95119419
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6日
发明者张云辉 申请人:张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