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保温防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06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居室保温防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与地面间隙的遮挡装置,即居室保温防尘器,属于室内门部件。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室的装饰也越来越讲究,尤其是对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居室的门,有推拉门、卷帘门、滑轨门、门等形形色色,然而现有的门无论是什么样式,但大部分都存在着一个最大的缺点门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问题,由于气温与热胀冷缩等原因,门底部的间隙很难掌握,尤其是冬季,夏季合适的门到了冬天便干燥回缩,门底与地面的间隙变大,很难抵挡住室外的风、灰尘、冷空气和虫子,严重地影响着室内的保暖和卫生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保暖、防尘、防虫,门底带有毛刷或橡皮的自动遮挡装置,以克服目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支架(1)、扭转弹簧(2)、小摇杆(3)、丝刷(4)、大摇杆(5)、刷杆(6)、扭转弹簧(7)组成,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分别套装在小摇杆(3)上的轴(10)上和大摇杆(5)上的轴(10)上,并分别插入两个支架(1)的支架圆孔(13)内,小摇杆(3)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大摇杆(5)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另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丝刷(4)固定安装在刷杆(6)的凹形槽(8)内;其特征还在于支架(1)上设有两个固定孔(9),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旋向分别为右旋和左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门底带有毛刷或橡皮能自动遮挡门底与地面间的缝隙,起到保暖、防尘、防虫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局部剖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
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刷杆(6)的断面视图。
其中1、支架,2、扭转弹簧,3、小摇杆,4、丝刷,5、大摇杆,6、刷杆,7、扭转弹簧,8、凹形槽,9、固定孔,10、轴,11、方形孔,12、方形楔,13、支架圆孔。
参见附图它主要由支架(1)、扭转弹簧(2)、小摇杆(3)、丝刷(4)、大摇杆(5)、刷杆(6)、扭转弹簧(7)组成,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分别套装在小摇杆(3)上的轴(10)上和大摇杆(5)上的轴(10)上,并分别插入两个支架(1)的支架圆孔(13)内,小摇杆(3)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大摇杆(5)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另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丝刷(4)或橡皮固定安装在刷杆(6)的凹形槽(8)内;其特征还在于支架(1)上设有两个固定孔(9),目的在于将本实用新型居室保温防尘器安装在门的底部处与门固定连接;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旋向分别为右旋和左旋,成对出现,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的一端分别卡在小摇杆(3)和大摇杆(5)上,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的另一端分别卡在两个支架(1)上,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的有效圈数N,一般选择N=4,端部型式为NV。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居室保温防尘器通过支架(1)上设有的两个固定孔(9)固定安装在门的底部处与门固定连接即可,当关门时,由于门框对大摇杆(5)的推置,丝刷(4)或橡皮将紧靠地面与门边自动遮挡门底与地面间的缝隙,起到保暧、防尘、防虫的作用,当门打开时,丝刷(4)或橡皮在扭转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稍离地面。
权利要求1.一种居室保温防尘器,它主要由支架(1)、扭转弹簧(2)、小摇杆(3)、丝刷(4)、大摇杆(5)、刷杆(6)、扭转弹簧(7)组成,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分别套装在小摇杆(3)上的轴(10)上和大摇杆(5)上的轴(10)上,并分别插入两个支架(1)的支架圆孔(13)内,小摇杆(3)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大摇杆(5)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12)与刷杆(6)另一头上的两个方形孔(11)成紧配合,丝刷(4)固定安装在刷杆(6)的凹形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室保温防尘器,其特征还在于支架(1)上设有两个固定孔(9),扭转弹簧(2)和扭转弹簧(7)旋向分别为右旋和左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与地面间隙的遮挡装置,即居室保温防尘器,属于室内门部件。它主要由支架扭转弹簧、摇杆、丝刷、刷杆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扭转弹簧分别套装在摇杆上的轴上,并分别插入两个支架圆孔内,两个摇杆通过其上的两个方形楔分别与刷杆两头上的两个方形孔成紧配合,丝刷固定安装在刷杆的凹形槽内。它结构简单,门底带有毛刷或橡皮能自动遮挡门底与地面间的缝隙,起到保暖、防尘、防虫的作用。
文档编号E06B7/16GK2258223SQ96243710
公开日1997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4日
发明者林瑞森, 杨国涛 申请人:林瑞森, 杨国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