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制面包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09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高于上述面包容器的材料。
[0064]由此,能够进一步减轻第一加热器对旋转轴和轴承的热影响,因此能够提高自动制面包器的可靠性。
[0065]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制面包器,其中,采用红外线吸收率比上述面包容器的材料高的材料对与上述第一加热器对置的上述面包容器的上述底部进行了涂装。
[0066]由此,能够对面包容器的底部更集中地进行加热,因此,特别是在制作硬类面包时能够提尚面包的完成质量。
[0067]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制面包器,其中,所述自动制面包器还具备反射板,所述反射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加热器的周围,以使上述第一加热器的热朝向上述面包容器的上述底部反射。
[0068]由此,能够对面包容器的底部更集中地进行加热,因此,特别是在制作硬类面包时能够提尚面包的完成质量。
[006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制面包器,其中,所述自动制面包器还具备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使上述旋转轴旋转,
[0070]上述旋转机构具备:
[0071]马达,其产生对上述旋转轴的旋转驱动力;
[0072]驱动连接器,其配置在上述烤制室的底部,由上述马达驱动;以及
[0073]从动连接器,其被安装在上述旋转轴,并与上述驱动连接器连接而从动于该驱动连接器,
[0074]上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经上述驱动连接器和上述从动连接器而被传递至上述旋转轴。
[007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制面包器,其中,在对面包生面团进行加热而烤制的烤制工序中,上述控制部开始向上述第一加热器通电后开始向上述第二加热器通电。
[0076]由此,特别是在制作硬类面包时,通过先于第二加热器地利用第一加热器对面包生面团的下部集中地进彳丁加热,从而能够提尚面包的完成质量。
[007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该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限定。
[0078](第一实施方式)
[0079]在图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制面包器50具备主体1、烤制室17、加热器4和仓内温度传感器16。主体1具有有底筒状的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树脂形成。烤制室17设置在主体1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金属板构成。加热器4是对烤制室17内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加热器4具备第一加热器4a和第二加热器4b。第一加热器4a和第二加热器4b均配置在烤制室17内。第一加热器4a配置在比第二加热器4b靠下方的位置。仓内温度传感器16是检测烤制室17内的温度的传感器。
[0080]自动制面包器50还具备面包容器2、旋转轴6、轴承41、面包叶片5和从动连接器14。面包容器2是具有有底筒状的形状的容器,其上侧具备筒部2a、下侧具备底部2b。筒部2a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筒形的形状。底部2b是构成面包容器2的底的部分,其形成为从筒部2a的下端延伸而部分地弯曲、并且向水平方向延伸而将面包容器2的底封闭。面包容器2的底部2b具备:弯曲部,其从与筒部2a的连接处2c弯曲;和水平部,其从弯曲部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即,面包容器2的底部2b不仅包括位于面包容器2的最底部而大致沿水平延伸的水平部、还包括以与该水平部连续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这两方。连接处2c在面包容器2中位于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分(筒部2a)与弯曲的部分的交界处。此外,在面包容器2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凸部2d。凸部2d形成于跨越筒部2a和底部2b的位置。面包容器2拆装自如地设置于烤制室17。S卩,面包容器2拆装自如地被安装在烤制室17内。在图1中,示出了面包容器2被安装在烤制室17内的状态、即面包容器2配置在烤制室17内的底部上的状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面包容器2由铝形成。旋转轴6是以从面包容器2的内侧贯通到外侧的方式设置在面包容器2的底部2b的轴。旋转轴6被轴承41旋转自如地轴支撑于面包容器2。旋转轴6向后述的突出部40的内侧延伸出。轴承41与面包容器2构成为一体。面包叶片5是用于将面包容器2内的面包生面团31混匀的叶片。面包叶片5能够拆装自如地与旋转轴6嵌合(卡合)。当面包叶片5与旋转轴6嵌合后,面包叶片5随着旋转轴6的旋转而旋转。在旋转轴6—体地安装有从动连接器14。从动连接器14配置在面包容器2的外侧,并与后述的驱动连接器13连接而从动于该驱动连接器13。
[0081]面包叶片5具备叶片轴承部5c和平板部5d。叶片轴承部5c是与旋转轴6嵌合的轴承。平板部5d是被安装于叶片轴承部5c的混匀用的叶片板。平板部5d从叶片轴承部5c的外周面向与旋转轴6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如图1所示,在面包容器2设置在烤制室17内的状态下,平板部5d从叶片轴承部5c的外周面朝向水平方向延伸。
[0082]自动制面包器50还具备突出部40。突出部40是从面包容器2的底部2b向面包容器2的外侧突出的部件,其配置成覆盖旋转轴6和轴承41。突出部40与面包容器2构成为一体,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与面包容器2相同的材料即铝形成。
[0083]突出部40以形成作为隔热层的空气层40a的方式具有双层管结构。关于突出部40的具体结构,采用图4A、4B在后面进行说明。通过形成作为隔热层的空气层40a,能够抑制从烤制室17向旋转轴6和轴承41的热移动。这样,突出部40具有对旋转轴6和轴承41进行隔热的作用,因此也称为“隔热部”。
[0084]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器4a在烤制室17内配置在面包容器2的底部2b的下方并且突出部40的外侧。S卩,第一加热器4a配置在突出部40中配置有旋转轴6及轴承41的内侧相反的一侧(即外侧)。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器4a从上方观察时配置在面包容器2的内侧。即,未超出面包容器2的外侧。相对于此,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器4b从上方观察时配置在面包容器2的外侧而不是内侧。
[0085]自动制面包器50还具备使旋转轴6旋转的旋转机构。具体而言,作为旋转机构,设置有马达7、小带轮11、大带轮12和驱动连接器13。马达7是产生相对于旋转轴6的旋转驱动力的马达。小带轮11是一体地被安装于马达7的驱动轴的带轮。大带轮12是与驱动连接器13—体地安装的带轮。小带轮11和大带轮12通过传动带15被彼此连接。马达7的旋转动作经小带轮11、传动带15和大带轮12而被传递至驱动连接器13。这样,驱动连接器13通过马达7驱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连接器13配置在烤制室17的底部。
[0086]在将面包容器2设置在烤制室17内时,使面包容器2侧的从动连接器14与烤制室17侧的驱动连接器13嵌合、连接。由此,马达7的旋转动作经驱动连接器13而被传递至从动连接器14。当从动连接器14旋转时,旋转轴6旋转,能够使面包容器2内的面包叶片5旋转。
[0087]如上所述,使旋转轴6旋转的旋转机构至少由马达7、驱动连接器13和从动连接器14构成。在该旋转机构中,马达7产生的旋转驱动力经驱动连接器13和从动连接器14而被传递至旋转轴6。
[0088]自动制面包器50还具备盖3、内盖21、食材收纳容器20、螺线管10、酵母收纳部24和酵母放入单元25。
[0089]盖3具备下盖3a和上盖3b。下盖3a和上盖3b均由树脂形成。内盖21以覆盖主体1的上部的方式与下盖3a卡合、固定。食材收纳容器20是用于将葡萄干、果仁类等自动放入的容器。食材收纳容器20能够拆卸自如地固定于内盖21和下盖3a。
[0090]食材收纳容器20具备容器盖20a、容器盖打开单元20b和容器主体20c。容器盖20a转动自如地与容器主体20c连接。容器盖打开单元20b固定成将容器盖20a关闭的状态。容器盖20a在被关闭的状态下构成内盖21的一部分。容器盖20a的至少底部由金属形成。
[0091]在主体1内配置有螺线管10。螺线管10具备筒10a和杆10b。筒10a支撑杆10b。螺线管10通过操作杆10b的动作来操作容器盖打开单元20b的动作。通过该操作使容器盖20a在相对于容器主体20c而被关闭的状态和被打开的状态之间联动。
[0092]酵母收纳部24是用于将干酵母自动放入的部件,其设置在下盖3a。酵母放入单元25通过压靠于内盖21而将酵母保持在酵母收纳部24内。通过酵母放入单元25从内盖21离开,从而酵母被自动放入至面包容器2中。
[0093]在制面包工序的最终工序即烤制工序时,通过加热器4的加热使烤制室17内的气氛温度变成例如150°C?230°C的高温。此时,内盖21的表面也变成约150°C?230°C的高温,外盖3a的表面也变成约60°C?90°C的温度。这样,包括外盖3a、内盖21等的整个盖体被加热。当将螺线管10配设到这样的盖体中后,在烤制工序中螺线管10变成高温,有时产生由绕组线及导线的温度上升导致的问题(绝缘变差等)。相对于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螺线管10配置在主体1内,因此螺线管10的温度也不容易变高。因此,可以提高螺线管10的可靠性。
[0094]盖3经铰链22而能够开闭地被安装于主体1。因此,在将盖3关闭时,内盖21接触主体1,内盖21从主体1承受冲击、振动。在将约100g左右的作为重量部件的螺线管10配置于盖体的情况下,为了将螺线管10固定成耐受该冲击、振动,需要进行多个螺纹固定等牢固的固定。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螺线管10配置在处于盖体后侧的主体1的内部而非盖体。因此,无需进行螺纹固定等牢固的固定。并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