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制面包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09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将螺线管10配设在盖体中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率地利用空间,因此能够使盖体变薄。
[0095]上盖3b经铰链23而转动自如地与下盖3a连接。这样的上盖3b具有防止烤制工序中的蒸汽泄漏等作用。
[0096]另外,在图1中,食材收纳容器20是上侧被关闭而未打开的形态,但也可以向上方向打开。在该情况下,即使在食材收纳容器20被安装于盖3的状态下,也可以将上盖3b打开而将食材收纳到食材收纳容器20中。
[0097]对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制面包器50的制面包工序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0098]首先,使用者将面粉、水、盐这样的硬类面包的材料放入到面包容器2中。使用者参照食谱预先计量好材料。在材料放入后,使用者将干酵母放入到酵母收纳部24中,对操作输入显示部9进行操作来选择菜单。自动制面包器50根据所选择的菜单来执行制面包工序。
[0099](混匀工序)
[0100]制面包工序开始后,控制部8驱动马达7以使面包叶片5旋转。通过面包叶片5的旋转使面包生面团31被混匀。S卩,混匀工序开始。通过面包叶片5的旋转使面粉及水被混匀而成为一体的面包生面团31。成为一体的面包生面团31通过面包叶片5的旋转而被按压于面包容器2的壁面的凸部2d。面包生面团31从面包容器2的壁面承受按压力。被按压于面包容器2的壁面的面包生面团31的一部分由于粘性而附着于面包容器2的壁面。在该状态下,面包叶片5使面包生面团31旋转,从而对面包生面团31施加牵引力。
[0101]由于上述的按压力和牵引力,面包生面团31内的面筋的网络成长而形成强的面包生面团31。
[0102]在面包生面团31某程度地形成面筋后,控制部8使酵母放入单元25动作而将酵母放入到面包容器2内。
[0103]然后,停止面包叶片5的动作而使面包生面团31醒规定时间。由此,促进面包生面团31内的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并进一步促进面筋的生成。
[0104]在使面包生面团31醒规定时间后,控制部8再次使面包叶片5动作。由此,将酵母均匀地掺入面包生面团31中,并对面包生面团31施加物理的按压力、牵引力。面包生面团31内的面筋的网络成长,能够形成具备适度的弹性和伸展性的面包生面团31。在形成了这样的面包生面团31时,混匀工序完毕。
[0105](发酵工序)
[0106]接着,自动制面包器50进行发酵工序,使面包生面团31发酵。具体而言,控制部8向第一加热器4a和/或第二加热器4b通电,对烤制室17内进行加热。开始加热后,控制部8进行调温控制,使得仓内温度传感器16的检测温度变成规定的发酵温度。即,控制加热器4的通电。
[0107]另外,也可以通过仅对第一加热器4a通电而不对第二加热器4b通电来进行发酵温度的调温控制。来自第一加热器4a的对流热和辐射热被面包容器2的底部2b隔断。因此,通过仅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的控制,烤制室17的下部空间容易被加热,另一方面,烤制室17的上部空间变得不容易被加热。由此,来自面包生面团31的上部的直接的加热量变少。即,能够防止加热导致的面包生面团31的干燥、硬化。通过防止面包生面团31的干燥、硬化,从而能够提尚面包生面团31的伸展性以提尚制面包性能。
[0108]在该发酵工序中,在适当的发酵温度条件下使面包生面团31发酵。由此,酵母发挥活性,消耗来自淀粉的糖分而产生碳酸气体和酒精成分。由此,面包生面团31内含有无数气泡,面包生面团31的风味变好。
[0109]在发酵工序中,随着时间经过,面包生面团31的面筋的网络松弛、失去弹力。因此,通过实施排气,从而适当地减少碳酸气体量。由此,能够再次使面筋的网络紧绷而增加面包生面团31内的酵母的活性。
[0110]控制部8通过使面包叶片5动作来实施排气。通过使面包叶片5继续低速或间歇地旋转,从而利用不将面包生面团31撕碎的程度的旋转力卷绕面包生面团31。由此,面包生面团31的表面被拉伸,面包生面团31内的大气泡挤破,从而恢复面筋网络的紧绷。由此,能够使面包生面团31成为可耐进一步发酵的状态。
[0111]重复规定次数发酵和排气后,在结束最终的发酵的时刻结束发酵工序。
[0112](烤制工序)
[0113]下面,自动制面包器50进行烤制工序,烤制面包生面团31。在烤制工序中,控制部8在开始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后开始向第二加热器4b通电。S卩,控制部8首先仅向与面包容器2的底部2b接近的第一加热器4a通电而不向第二加热器4b通电。由此,使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温度(面包生面团31中靠近面包容器2的底部2b的下侧的温度)快速上升。
[0114]这样,通过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从而将面包容器2的下部快速加热,另一方面,由于不向第二加热器4b通电,因此烤制室17的上部缓慢地被加热。
[0115]以往,在烤制工序中,对烤制室17的内部均匀地进行加热。根据这样的加热方法,面包生面团31的上部温度(面包生面团31中离面包容器2的底部2b远的上侧的温度)与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温度同样地上升。因此,在不含黄油等油脂类的硬类面包的情况下,在面包生面团31的上部干燥和硬化加剧。由此,妨碍面包生面团31的膨胀。
[0116]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烤制工序中,最初仅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从而以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为中心进行加热并使面包生面团31的上部温度的上升缓慢。因此,能够抑制面包生面团31表面的干燥及硬化。同时,由于使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温度快速上升,因此能够使面包生面团31内的酵母发挥活性。此外,通过快速的升温使面包生面团31的内部产生水蒸气,从而能够通过该水蒸气的作用促进面包生面团31的膨胀。
[0117]接着,控制部8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或者检测出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温度充分上升时向第二加热器4b通电。停止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通过向第二加热器4b通电,从而烤制室17内被均匀地加热。然后,控制部8进行加热控制以使烤制室17内的温度变成规定的烤制温度。由此,能够均匀地烤制整个面包生面团31。面包生面团31烤制好后结束烤制工序。
[0118]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制面包器50中,第一加热器4a在面包容器2的底部2b与烤制室17的底部之间配置在与突出部40接近的位置。S卩,第一加热器4a配置在面包容器2的旋转轴6和轴承41附近。因此,在上述的烤制工序中,在向第一加热器4a通电时,来自第一加热器4a的热要传递至旋转轴6和轴承41。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下侧的加热器被埋入到烤制室的底部并配置在烤制室的外侧的形态相比,烤制室17内的该传热倾向更显著。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0配置在烤制室17内的底部上时作为旋转轴6和轴承41与第一加热器4a之间的隔热部而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旋转轴6和轴承41被过度加热。因此,能够防止旋转轴6及轴承41的变形和损伤。此外,在轴承41是流体轴承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流体流出。这样,能够提高并确保自动制面包器50的可靠性。
[0119]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制面包器50具备第一加热器4a和配置在其上方的第二加热器4b,从而能够进行灵活的加热。特别是通过在烤制室17内的面包容器2的底部2b的下方设置第一加热器4a,从而能够对面包容器2的底部2b集中地进行加热。由此,特别是在制作硬类面包时能够对面包生面团31的下部快速地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在面包生面团31的内部产生水蒸气,利用该水蒸气破坏面包生面团31内的气泡彼此的膜并相连而形成大气泡。通过形成这样的气泡,从而能够使面包生面团31较大地膨胀并且加强面包生面团31内部的火力。因此,能够制作味道好、较大膨胀的面包。这样,能够兼顾使面包生面团31的内部产生水蒸气和抑制烤制初期的面包生面团31的上部的干燥。因此,特别是在硬类面包中能够使之较大地膨胀,并能够提高面包的完成质量。
[0120]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制面包器50,能够兼顾确保自动制面包器50的可靠性和提尚面包的完成质量。
[0121]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0在旋转轴6和轴承41与第一加热器4a之间具备隔热层(空气层40a)。由此,能够利用隔热层来隔断来自第一加热器4a的热,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加热器4a对旋转轴6和轴承41的热影响。即,能够提高自动制面包器50的可靠性。
[0122]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突出部40的隔热层而形成有空气层40a。空气层40a内仅填充空气而不填充空气以外的物体。由此,能够提高隔热效果并且还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另外,作为突出部40的隔热层,在填充空气以外的隔热材料等而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真空层。
[0123]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0的材料为与面包容器2的材料相同的铝,但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例如不锈钢、陶瓷、树脂等其它材料。此外,作为突出部40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例如比面包容器2的材料热传导率低的材料(例如耐热树脂)。这样,通过使突出部40的热传导率低于面包容器2的热传导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加热器4a对旋转轴6和轴承41的热影响。另外,这里的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定义为具有例如铝的热传导率236W/mK以下的热传导率的材料。
[0124]此外,也可以利用红外线反射率高的材料构成或者涂装突出部40的烤制室17侧(外侧)。即,作为突出部40的外侧表面(与烤制室17的内壁对置的表面)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红外线反射率比面包容器2的材料高的材料(例如,铝锌合金镀层钢板、镀铬等)。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加热器4a对旋转轴6和轴承41的热影响。
[0125]下面,采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